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五章 转录(transcription)
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在依赖于DNA的RNA 聚合酶的催化下,以四种rNTP(ATP、CTP、GTP 和UTP)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 转录需要模板DNA; 转录需要酶(RNA聚合酶及转录有关的蛋白因子); 转录过程包括:起始发动、延伸和终止; 转录有特定的调控机制; 转录后的产物需要后续加工;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转录有一定差异。
2
一、RNA合成的基本特点 1960年Weiss,S,B等发现RNA聚合酶(RNA Pol)。 其特点是:
(1)以核糖核苷三磷酸(rNTR)为底物; (2)以DNA为模板; (3)按5′-3′方向合成; (4)无需引物的存在能单独起始链的合成; (5)第一个引入的rNTP是以三磷酸形式存在; (6)在体内DNA双链中仅一条链作为模板; (7)RNA的序列和模板是互补的。
3
二、有义链和无义链 1963 J.Marmur和Doty Spiegelnan区分有义链, 采用枯草杆菌的SP8噬菌体为材料;
SP8 DNA 双链有“ 轻”、“ 重”,差异明显; 现在将作为转录模板的DNA单链称为模板链或 反义链(antisen strand); 非模板链称为有义链(sense strand)或编码链; 在体外DNA的两条链都可作为RNA合成的模板。
4
三、RNA合成和DNA复制的区别 (1)转录时只有一条DNA链为模板,而复制时两条链 都可作为模板;
(2)转录时形成的DNA-RNA杂合双链不稳定,RNA 合成后释放;而DNA复制叉形成后一直打开,新 链和模板链形成聚合双链; (3)RNA合成不需引物,而DNA复制需引物; (4)转录的底物是rNTP,复制的底物是dNTP; (5)两者使用的聚合酶系不同。
5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转录 一.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多亚基组成; α2ββ ′σ称为全酶,分子量为480kDa;
第一节 原核生物的转录 一.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多亚基组成; α2ββ ′σ称为全酶,分子量为480kDa; α亚基与全酶结合疏松,可解离,解离后 的部分称为核心酶。 RNA pol 和DNA pol有两点不同: (1)RNA pol 没有任何校对功能; (2)在不需要引物的前提下能起始合成新的RNA链。
9
RNA pol 执行的功能 识别DNA双链上的启动子(promoter); 使DNA变性,在启动子处解旋成单链;
自己的转录方向和模板链; 最后当它达到终止子时,通过识别终止 序列停止转录。
10
二、转录的起始与延伸 (一) 启动子的结构和功能
启动子(promoter):是指DNA分子上被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形成起始转录复合物的区域,它还包括一些调节蛋白质因子的结合位点。 启动子是控制转录起始的序列,并决定某一基因的表达强度; 与RNA聚合酶亲和力高的启动子,其转录起始频率和效率均高; 启动子的DNA序列有其独特的特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启动子序列结构上有一定差异。
11
启动子序列的结构特点: (1)结构典型,都含识别(R),结合(B)和起始(I)位点; (2)序列保守; (3)位置和距离都比较恒定;
(4)直接和多聚酶相结合; (6)位于基因的上游; (7)决定转录的启动和方向; (8)常和邻近基因共同组成操纵子(operon)
12
典型启动子的结构 -35区 区 转录起点+1 TTGACA bp TATAAT bp
13
-10序列 -10序列是由Pribnow和Schaller(1975)发现,故称为Pribnow框盒(Pribnow box),它位于转录起点上游约-10 bp处,是RNA pol的结合部位 。 保守序列为T80A95T45A60A50T9 ; 位于-10bp左右,AT较丰富,易于解链。其 功能是: (1) RNA pol紧密结合位点; (2) 在此形成开放启动复合体; (3) 使RNA pol定向转录。
14
-35序列 -35序列又称为Sextama盒(Sextama box), 位于-35 bp处,是RNA pol的识别部位。
其保守序列为(T82T84G78A65C54A45); 其功能是: (1)为RNA pol的识别位点。σ亚基识别 -35序列,为转录选择模板; (2)-35和-10序列的距离是稳定的,此 与RNA pol的结构有关。
15
转录起始位点(I) 转录开始时模板上的第一个碱基 为转录起始位点; 在原核生物中90%以上为A或G; 位置固定,常见序列是CAT。
16
(二)转录的起始 1. 全酶与模板的DNA接触,生成非专一的,不稳定的复合物 在模板上移动;
2. 起始识别:全酶与-35序列结合,产生封闭的酶-启动子 二元复合物(closed binary complex); 3. 全酶紧密地结合在-10序列处,模板DNA局部变性,形成 开放的启动子二元复合体; 4. 酶移动到转录起点I,第一个rNTP转录开始,σ因子释放, 形成酶-启动子-rNTP三元复合体(ternary complex)。
17
E.coli中不同的因子可识别不同的启动子
22
(三)RNA的合成延伸 在酶分子上有两个核苷酸结合位点,一是 起始位点,一是延伸位点; 当两个位点都与模板互补的核苷酸结合后,
第一磷酸二酯键才能形成; 随着R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的滑动,由β亚 基催化合成RNA链; 延伸方向为5′-3′。
24
三、转录的终止 终止子(terminator,t):在转录过程中,提供 转录终止信号的序列,按终止方式不同分为强终 止子和弱终止子。
强终止子-内部终止子(intrinsic terminators); 弱终止子 -需要ρ因子(rho factor)又称为 ρ依赖性终止子(rho-dependent terminator)。
25
强终止子的结构 …NNAAGCGCCGNNNCCGGCGCTTTTTTNNN…
…NNTTCGCGGCNNNGGCCGCGAAAAAANNN… DNA …NNAAGCGCCGNNNCCGGCGCUUUUUUNNN… RNA
26
强终止子的结构特点与终止机制 (1)有回文结构存在; (2)茎的区域富内含G-C; (3)强终止子3′端上有连续6个U。
* 终止作用发生在RNA水平上,形成的颈环空间结构阻止了转录的进行,同时3′端上连续6个U使RNA易解离,脱离DNA模板,于是整个mRNA释放出来,转录停止。
27
N N N G ·C C ·G C ·U …NNNNC ·U UUUU…-OH 3’ mRNA 强终止子结构的模式图 发夹结构
28
ρ依赖性终止子结构与终止机制 含有IR序列,也能形成发夹结构; C的含量多,G的含量少; 缺少U串;
*RNA聚合酶在此处暂停,若加入ρ因子, 则使转录停止在特定的终止位点。
29
*ρ因子可识别终止位点上游50~90bp的区域,该区域RNA分子中C的 含量高,G的含量少。
30
RNA Pol转录DNA ρ因子附着到RNA 识别位点上 ρ因子跟在RNAPol 后沿RNA移动 RNA Pol在终止位 点停下,并被ρ因 子追上 在转录泡中ρ因子 使DNA-RNA杂种双 链解开 转录终止,释放出 RNA Pol,ρ子 和 RNA
31
野生型 突变型 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 核糖体阻碍 核糖体在突 了ρ因子的 变位点解离 附着和移动 ρ因子附着 ρ因子和RNA 核糖体阻碍 聚合酶接触 ρ因子移动 转录继续 转录提前 终止
32
第二节 真核生物的转录 真核生物的转录和原核转录的不同点: 原核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细胞有三种聚合酶;
第二节 真核生物的转录 真核生物的转录和原核转录的不同点: 原核只有一种RNA聚合酶,而真核细胞有三种聚合酶; 启动子的结构特点有所不同,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类似,真核有三种不同的启动子和有关的元件,分别对应不同的RNA聚合酶; 真核的转录有很多蛋白质因子的介入。
33
一、真核的RNA聚合酶 表12-2 真核生物的三种RNA聚合酶的特点 RNA Pol 位置 产物 相对活性 对α-鹅膏蕈的敏
Pol Ⅰ 核仁 28s,18s,5.8s rRNAs ~70% 不敏感 Pol Ⅱ 核质 hnRNA,mRNA,某些SnRNA 20~40% 高度敏感 Pol Ⅲ 核质 tRNA,5SrRNA,某些SnRNAs ~10% 片段特异,中等敏感 表12-3 转录的抑制剂 抑制剂 靶酶 抑制作用 利福霉素 细菌全酶 和β亚基结合,抑制起始 链霉溶菌素 细菌核心酶 和β亚基结合,抑制起始 放射线素D 真核PolⅠ 和DNA结合,阻止延伸 α-鹅膏蕈 真核PolⅡ 和RNA PolⅡ结合
34
二、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 (一)真核生物的启动子 真核生物细胞中有三种转录方式,分别 由三种RNA聚合酶(Ⅰ、Ⅱ和Ⅲ)催化,
与之相对应有三种启动子: RNA聚合酶Ⅰ启动子 Ⅰ类基因(5.8s 18s 28s rRNA基因) RNA聚合酶Ⅱ启动子 Ⅱ类基因(蛋白质基因和snRNA基因) RNA聚合酶Ⅲ启动子 Ⅲ类基因(5SrRNA tRNA snRNA基因)
35
1.RNA聚合酶Ⅱ启动子 启动子Ⅱ最为复杂,它和原核的启动子有很多不同: (1)有多种元件:TATA框,GC框,CAAT框等;
(2)结构不恒定; (3)它们的位置、序列、距离和方向都不完全相同; (4)有的存在远距离的调控元件,如增强子; (5)这些元件常常起到控制转录效率和选择起始位点的作用; (6)不直接和RNA pol结合; (7) 需多种转录因子介入。
36
Ⅱ类基因的启动子和调控区 TATA框:转录起始点上游-30处,又称Hogness框。 核心元件
起始子(initiator,Inr):一般由Py2CAPy5构成, 位于-3~+5 ,可能提供RNA pol Ⅱ识别。 CAAT box:转录起始点上游-75处。 Ⅱ类启动子 上游元件组成 GC box:转录起始点上游-90处。 增强子(enhancer) 远端调控区 减弱子(dehancer) 静息子(sisencer) 上游激活序列(upstream activating seguences UASs)
37
起始子(initiator,Inr) 起始点一般没有同源序列;
mRNA的第一个碱基倾向A,包括A在内的两侧翼由Py组成称为起始子(initiator,Inr)。在原核CAT起始序列也有这种情况); 一般由Py2CAPy5构成; 位于-3~+5处; 提供RNA pol Ⅱ识别; 无论TATA是否存在,Inr起始子的强度和起始位点的选择都很重要; 现已纯化了 Inr结合蛋白。
38
TATA box TATA框又称Hogness框,Goldberg-Hogness 框,俚语称为金砖(Goldbrick)。
其一致序列是:T85A97T93A85A63A83A50 ; 常在-30区左右,相当于原核的-10序列。 其作用是: (1) 选择正确的转录起始位点,保证精确起始, 故也称为选择子(selector)。 (2) 影响转录的速率。
39
上游启动子元件(UPE) 表12-4 哺乳动物 RNA PolⅡ上游转录因子结合的元件 元件 保守序列 结合DNA的长度 蛋白质因子
TATAbox TATAAAA ~10bp TBP CAAT box GGCCAATCT ~22bp CTF/NF1 GC box GGGCGG ~20bp SP1 Octamer ATTTGCAT ~20bp Oct-1 Octamer ATTTGCAT bp Oct-2 KB GGGACTTTCC ~10bp NFKB ATF GTGACGT ~20bp ATF B. Lewin:《GENES》Ⅵ.1997,Table 28.2
40
增强子(enhancer) 增强子是在1981年由Benerji,Rusconi小组和Chambom
等发现的,又称远上游序列(far upstream seguence)。 其特点是: ① 具有远距离效应; ②顺式调节; ③无物种和基因的特异性; ④具有组织的特异性; ⑤有相位性,其作用和DNA的构象有关; ⑥ 有的增强子可以对外部信号产生反应。
42
2.Ⅱ型启动子的转录因子 RNA聚合酶Ⅱ自身不能起始转录,必须在其他辅助因子 (转录因子)的作用下才能转录,酶与其他辅助因子组
成一个基础转录装置,起始Ⅱ类基因的转录; 转录过程需要很多的转录因子参与,他们按一定顺序与 DNA结合形成复合物; 转录因子均为分子量大小不等的蛋白因子; 转录起始复合物形成的基本过程为TBP及TAFS先与DNA的 TATA框附近区域结合,而后依次为TFIIA、TFIIB、TFIIF、RNA聚合酶及TFIIE。
43
3.RNA polⅡ的转录起始 TBP 转录复合体 TAFs TFIIA TFIIB TFIIF Pol II TFIIE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