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托馬斯‧霍布斯 《利維坦》 Thomas Hobb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托馬斯‧霍布斯 《利維坦》 Thomas Hobb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托馬斯‧霍布斯 《利維坦》 Thomas Hobbes
班級:生機一、經管一乙 組長:彭毅成 組員:陳函、簡立凱、江家銘、郭永平、 溫子婷

2 目錄 溫子婷 一、人物背景介紹 二、主要著作介紹 三、主要思想介紹 溫子婷 四、重要之學說與理論探討 五、人物思想對當世與後世之影響 郭永平
六、批評與檢討 七、結論 溫子婷 溫子婷 郭永平 江家銘 簡立凱 陳函 彭毅成

3 人物背景介紹 報告者:溫子婷

4 時代背景

5 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 亨利八世與安妮·博林之女 1558-1603年英格蘭與愛爾蘭女王 都鐸王朝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
建立新教英格蘭教會,實施宗教和解 終身未嫁,沒有子嗣,逝世後由詹姆士 六世繼任(詹姆士六世是伊莉莎白的外甥, 詹姆士六世到英國後改稱詹姆士一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6 詹姆士一世(James I) 瑪麗·斯圖亞特與第二任丈夫達恩利伯爵 亨利·斯圖亞特之子 建立斯圖亞特王朝
瑪麗·斯圖亞特與第二任丈夫達恩利伯爵 亨利·斯圖亞特之子 建立斯圖亞特王朝 不了解英國國會,輕視下議會,鼓吹君 權神授 信仰天主教 1598年寫作《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律》 (The Trew Law of Free Monarchies)此 書是反對喀爾文主義的反君主觀點,也 反對教皇的最高權威。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7 查理一世(Charles I) 詹姆士一世之子 長期與國會對立
1628年國會通過權利請願書後,1629年 查理一世將議會解散,並11年未在召集 議會(十一年暴政期) 反專制人士向國王提出大諫章指責國王 的不當,斥責國王過去各種措施的不當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8 清教徒革命 1630年發生蘇格蘭人起義,查理一世為籌措軍費1640年4月召 開議會,國會拒絕國王要求,於是國王5月解散國會(稱為短 期議會)
蘇格蘭再次起義反抗,查理一世不得不11月重開議會,議會 一直持續到1653年4月(稱為長期議會) 第一次內戰長期議會召開後,議會處死國王寵臣,通過《三 年法令》,經過多次鬥爭,查理一世無計可施,1642年離開 倫敦 1642年8月在諾丁漢升起王家軍旗,宣布討伐國會,挑起內戰 1646年國會在克倫威爾幫助下取得勝利

9 1648年南威爾士、肯特、埃賽克斯等地王黨暴動,並 與蘇格蘭軍隊同盟,發動第二次內戰,克倫威爾戰勝 蘇格蘭,將其併入英國,二次內戰結束
1649年最高法庭判決查理一世暴君、叛徒等罪,處以 斬首當眾處決 1653年克倫威爾平定愛爾蘭叛變回來後被宣布為護國 公,建立護國公制 1658年克倫威爾去世後,貴族與民兵合作,1660年迎 接查理二世回國復辟(王權復辟)

10 查理一世被斬首 查理一世被克倫威爾士兵嘲諷 查理一世被判決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1 人物介紹

12 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英國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 西元 元,享年91歲 就讀牛津大學摩德林學院 反對君權神授說 社會契約理論的奠基者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3 院長推薦擔任哈德威克男爵卡文迪許之子威廉的家 庭教師
1610年陪伴威廉遊歐洲,拜訪克普勒、牛頓、伽利 略等科學家,奠定日後成為科學派基礎 1628年卡文迪許死於瘟疫,因經濟緊迫,不再雇用 1640年國會與國王衝突惡化,英國內戰爆發,國王 支持者與霍布斯在巴黎相遇,並開始對政治感興趣

14 1647年卡文迪許家族介紹成為查理二世數學老師 同情查理二世遭遇並受到許多國王支持者影響, 撰寫利維坦,為查理一世翻案 1651年出版後使霍布斯與保王派決裂,查理二世 想殺他,於是他寫信向克倫威爾求助,並獲得了 保護

15 1660年王政復辟,查理二世賞賜他一百磅的年金及自由 進出王宮的權利
1665年鼠疫死了很多人1666年倫敦大火燒了很多房子, 人們認為是神不開心,議會通過對無神論者和不敬神者 不利的法案(當時利維坦被視為是無神論的代表作) 無神論者被驅逐,查理二世告知霍布斯,霍布斯依附卡 文迪許家族 1679年患膀胱疾病,死於中風

16 主要著作介紹 報告者:溫子婷

17 霍布斯的著作 1629年翻譯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薩戰爭史》 (Peloponnesian War)
1650年《人性論》(Human Nature) 1651年《利維坦》(Leviathan) 1655年《物體論》(De Corpore ) 1658年《論人性》(De Homine ) 1675年翻譯荷馬的《奧德賽》和《伊利亞特》

18 《伯羅奔尼薩戰爭史》 (Peloponnesian War)
霍布斯第一個將希臘文原稿翻譯為英文 關於古希臘(君主)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薩聯盟與 (民主)雅典領導的提洛同盟之間的戰爭記述 戰爭從西元前431年持續到西元前404年,最終民主的 雅典戰敗君主的斯巴達勝利 霍布斯認為民主制度不可取

19 《利維坦》(Leviathan) 王冠(王權) 權杖(宗教) 利劍(武力) 人民 土地 城堡 城堡 教堂 王冠 宗教冠冕 大砲 宗教法 武器
宗教懲罰 戰爭 宗教法庭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0 人民為了要有安全身活環境,自願放棄自然權利交給巨靈,巨靈負責保護人民,維護和平秩序
又稱《巨靈》、《巨靈論》 寫於英國內戰進行時 人民為了要有安全身活環境,自願放棄自然權利交給巨靈,巨靈負責保護人民,維護和平秩序 撰寫動機 在清教徒革命英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霍布斯認為處死國王是違背契約的,因此撰寫此書為英王抱不平 海怪利維坦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21 本書分四部分 論人 論國家 論基督教國家 論黑暗王國

22 論人 全書為提供論點的基礎 認為人性是貪婪利己的 自然狀態下人性本惡
人因自利和對物質的慾望,想結束戰爭,脫離自然狀 態,人與人間以契約來約束彼此

23 論國家 為全書重點 認為國家是人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定契約形成的 霍布斯認為國家分為三種:君主制、民主制、貴族制 霍布斯偏好君主制
利維坦維護國家安定,保衛人民安全,避免回到自然 狀態

24 論基督教國家/論黑暗王國 此兩張主要揭露、抨擊羅馬教會的腐敗 否定羅馬教會的統治,認為國家有權干預教會 申明教權服從王權

25 主要思想介紹 報告人:郭永平

26 前言 利維坦原為聖經中的大海怪,在本書中象徵君 王。 霍布斯為了幫查理一世平反,而寫了《利維坦》一書, 說明「王權」至高無上,不可受到侵犯。
霍布斯反對君權神授,想用科學的方法,找出國家如 何形成,王如何誕生,證明王權不可動搖。 利維坦原為聖經中的大海怪,在本書中象徵君 王。

27 基本認知 人性本惡,人與人之間有微小差異,可忽略 不計。

28 自然狀態 人類最原始的狀態,沒有法律秩序,人會因 為慾望,而相互侵害、搶奪,引發鬥爭。

29 自然權利 霍布斯認為人性本惡,在自然狀態下,為了讓 自己活下去,每個人會利用一切手段,和他人 戰鬥,獲取活下去的權利。 例如:
女王訴杜德利與史蒂芬案 斯特拉•馬里斯大學橄欖球隊 食人事件

30 自然法 每個人心中都還存有理性,不想過著擔心害怕的生活, 使人們渴望平靜舒適的生活,而找到和平的條件。

31 自然法 霍布斯的自然法共有19條,最重要的是前三條:
第一條:當和平有希望時,人們都應盡力追求和平。但如果 不能確保和平時,人可各自訴諸戰爭自力救濟。(尋求和平, 保持和平) 第二條:人人都彼此同意,為了和平以及自保,人人都願意 放棄對所有事物的權利,且以互不侵犯的自由為滿足。(訂立 契約,將自然權利讓渡出來) 第三條:人人皆應履行契約。

32 契約論 人們為了安定,約定互不侵犯。 在人人平等並且人性本惡的情況之下,這種約定其實 並不可靠,沒有人知道對方會何時毀約,這種契約形 同虛設。 為了讓契約真正的實施,雙方就請來了利維坦(君王) 維持這個契約(利維坦不在契約當中),監督雙方有無 違約的行為。 契約成立,國家形成。

33 契約論 利維坦本身並不受此契約的限制,而且此契約一旦成 立,簽約的兩方就沒有反悔的權利,否則最後又會回 到自然狀態,利維坦對內監督契約的執行,對外防止 外力的侵擾。

34

35 小結論 霍布斯的思想,探討了君王如何產生,並讓人們知道 原來君權並非神授,而是來自於人民。

36 重要之學說與理論探討 報告者:江家銘

37 何為利維坦? 最初是指神話中的一隻大海怪,與撒旦的實力不相上下。 之後便稱利維坦是擁有強大力量,足以制服且統領群眾的 人。

38 利維坦與人民 保護、秩序、生活 監督契約 利維坦 人民 (世襲) 權利 (不可收回) (互相訂定契約) 稅付、資源、優惠

39 契約永恆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N代 利維坦 人民 利維坦 人民 利維坦 人民 利維坦 人民 人民 利維坦 服 從 傳承 傳承
服 從 利維坦 第一代 人民 傳承 傳承 服 從 利維坦 第二代 人民 傳承 傳承 服 從 利維坦 第三代 人民 傳承 傳承 服 從 利維坦 第四代 人民 傳承 傳承 服 從 第N代 人民 利維坦 人民應當服從當代利維坦(英王查理一世)因此清教徒革命人民把他送上斷頭台是違反契約的

40 利維坦是否可以更換 1.利維坦失去保護人民能力 2.國家重回原始狀態 人民 新利維坦=新國家 對舊利維坦感到不滿欲主動更換

41 人物思想對當世與後世之影響 報告者:簡立凱

42 對當代的影響 用契約論來解釋國家的形成,對現代化國家的形成,開 啟了全新的理論基礎。
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君王權利來源,讓百姓知道「人民 才是君王權力的來源」說明君王是由人民而來,非神指 派,打破君權神授的理論。 清教徒革命,英國人民將查理一世送上斷頭台,提出契 約論,以科學的角度來思考,說明這違反了契約論,為 查理一世翻案,並提倡絕對王權的概念。

43 對後世的影響 契約論影響了日後洛克、盧梭等人,而有人反對霍布 斯的說法,重新建構契約論,對民主政治之「主權在 民」的觀念形成重大的影響。
洛克修改霍布斯的契約論產生新契約,以新契約論為 現代民主政治的基礎,而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以主權在 民的思想,影響當今的憲法。 洛克 盧梭

44 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8月~1918年11月),簡稱一戰,是 發生在歐洲但戰火最終延燒至全球的世界大戰,戰爭過程主 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 的戰爭之一。 霍布斯的利維坦中說明了國家是由一名強大的利維坦所組成 的,而國與國之間沒有利維坦存在的狀態下,會導致國家間 產生衝突,因此國與國之間也需要『利維坦』,在一戰過後, 建立國際聯盟 國際聯盟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45 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霍布斯的理論裡,利維坦他是一手掌握宗教,一手掌 握著武力,以此約束簽訂契約的人們,但是在一戰成 立的國際聯盟,沒有實質的武力,毫無威脅性,所以 沒多久有野心的國家又蠢蠢欲動,隨之引發了第二次 世界大戰。

46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1945年)整場戰爭涉及到全 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最終分成了兩個 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歷史上 最大規模的戰爭,在二戰過後,成立聯合國,由當時的 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法國、中國、蘇聯、英國和美 國)及多數其他簽署國共同批准憲章。 聯合國 圖片來源GOOGLE

47 一戰 V.S 二戰 戰前 戰後 特點 一戰 國與國之間沒有利維坦存在 建立國際聯盟
世界上第一個普遍性的國際組織,但沒有實質的武力,毫無威脅性 二戰 國際聯盟是沒有武力的利維坦 成立聯合國 汲取了國聯的教訓,擁有安理會五大常任理事國,有武力具有震攝力

48 聯合國之後戰爭停止了嗎? 雖然聯合國的各方面功能都比國際聯盟好很多,但是 還有許多的缺失
聯合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英國、美國、法國、中國、 俄羅斯因為有否決權的設計,各國遲的意見也不同, 進而導致沒能在第一時間點去平定戰亂,例如:ISIS 的問題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49 世界政府成立? 圖片來源:google圖片

50 批評與檢討 報告者:陳函

51 問題一 自然狀態真的存在嗎?

52 洛克的觀點 自然狀態是存在的,只是和霍布斯不同,而是和天堂 一樣的地方,是一個沒有衝突的世界。例:伊甸園
每一個人都享有生命和自由以及財產權。 假設巨靈沒有實行保護人民的自然權力, 人民可以收 回給予巨靈的監督權,並且推翻他。

53 我的觀點 我個人認為霍布斯所提出的自然狀態是極有可能存在 的,霍布斯認為人性本惡,亦即仁與人之間的戰爭狀 態,造成彼此間的不信任,相互侵略及殺戮搶奪,從 而導致戰爭與衝突。

54 盧安達事件 事件時間: 1994/4/6~6/30 事件原因:盧安達胡圖族總統哈比亞瑞馬那所搭乘的 飛機在機場降落時被射擊炸毀,機上所有人員全部死 亡。 發生於中非的盧安達,由圖西族難民組成的盧安達愛 國者陣線與胡圖族的政府軍之間發生的武裝衝突。

55 大屠殺紀念館 位於非洲中部的盧安達 圖片來源:GOOGLE 圖片來源:GOOGLE

56 真人真事改編電影:盧安達飯店, 講述了一位盧安達胡圖族飯店經 理保羅·魯塞薩巴吉納如何在種族 仇殺中設法挽救1268位圖西族和 胡圖族難民的故事。

57 盧安達飯店 整個內戰期間簡直與霍布斯所提的自然狀態沒有任何 不同,人們互相殘殺,宛如人間地獄,到了最後聯合 國估計造成約一百萬人喪生,佔了總人口的20%以上。

58 問題二 為何需要巨靈?

59 因為霍布斯認為自然狀態下的戰爭對於人們並不是最有 利的狀態,大家為了不要生存在一個時時戰鬥,隨時處 於殺或被殺的恐懼之中,開始嚮往和平,於是人與人之 間互相簽訂契約,並賦予巨靈監督它們之間契約的權力, 放棄自然權利,寧願自己受到某種程度的制約,從而達 到希望巨靈能夠保護他們來保全自己,得到更加滿意的 生活。

60 結論 報告者:彭毅成

61 政府總是做不好 但若是少了政府,台灣會變成什麼樣子?是否會因為 彼此自身的利益而回到自然狀態?
可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大多都是體制外的示威、 遊行;而不是體制內的政治協商。

62 體制內的改革 與體制外的改革 體制內的改革常常會因為各個政黨理念不合,互相杯葛, 導致一個提案往往不能順利討論,使得立院空轉。
體制外的改革 例如:示威、遊行。只要有人民走上街頭, 就會有一大群媒體記者報導,進而引發社會輿論,迫使 政府進行改革。因此大多數人會選擇體制外的改革。

63

64 但是 一直使用體制外的改革,是很危險的。一不小心,就有 可能導致我們回歸自然狀態。

65 法國示威遊行衝突

66 太陽花學運 圖片來源:GOOGLE

67 動畫來源:YOUTUBE 圖片來源:GOOGLE

68 如何改善現況 善用手中的選票,選出有能力能為人民做事的 政府官員。

69 結論 我們需要更理性,不要太過度依賴體制外的改革。 政府必須適當聽去輿論並以人民的最大利益為優先施政 考慮。
政府須從內部去進行改革,成為執行力及效率兼備的強 力政府。

70 總結 從霍布斯的理論中,我認為台灣從現況中蛻變的方法是產生 強而有力的政府、且人民必須具有足夠的法政素養來判斷是 非對錯。
縱使我們活在較平穩社會的台灣,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關心周 遭環境,並思考我們如何在國際局勢中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71 感謝指導老師:邵維慶 以及組員們的合作

72 參考圖書 <湯瑪斯 .霍布斯> 作者:余麗嫦 出版社:東大圖書公司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初版 當代法政思潮講義 第三.1版
當代法政思潮講義 第三.1版 作者:邵維慶 <利維坦> 作者:霍布斯 譯者:朱敏章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中華民國91年

73 網路資料 維基百科 E9%9C%8D%E5%B8%83%E6%96%AF3月12日 BD%E4%B8%80%E4%B8%96_(%E8%8B%B1%E6%A0%BC%E5%85%B0)3月12日 D%E4%B8%96%E5%8F%8A%E4%B8%80%E4%B8%963月12日

74 維基百科 6_(%E8%8B%B1%E6%A0%BC%E8%98%AD) 3月12日 tw/%E5%A5%A5%E5%88%A9%E5%BC%97%C2%B7%E5%85%8B%E4%BC%A6% E5%A8%81%E5%B0%94

75 %B8%96%E7%95%8C%E5%A4%A7%E6%88%98 ( ) tw/%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 5%A4%A7%E6%88%98 ( )

76 圖片來源 奇摩圖片 http://www.people.com.cn/GB/junshi/1078/3027277.html 3月12日
維基百科 92%92%E6%88%98%E4%BA%89

77 盧安達雅瑪塔大屠殺紀念館 2017/04/06 盧安達大屠殺 2017/04/06 D%D0%BE%D1%86%D0%B8%D0%B4- %D0%B3%D0%B5%D0%BD%D0%BE%D1%86%D0%B8%D0%B4%D1%83 -%E2%80%93-%D0%BD%D0%B5- %D1%80%D0%BE%D0%B7%D0%BD%D1%8C- %D0%B8%D0%BB%D0%B8- %D1%80%D1%83%D0%B0%D0%BD%D0%B4/


Download ppt "托馬斯‧霍布斯 《利維坦》 Thomas Hobb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