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12 出口、進口與相對貿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12 出口、進口與相對貿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2 出口、進口與相對貿易

2 學習目標 解釋出口的利益與風險。 說明管理者要改善出口績效時,有什麼步驟可採用。 說明資訊來源與政府計畫對於出口的助益為何。
理解出口的基本步驟。 說明相對貿易為何有助於出口。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3 前言 出口並不是大企業的專利,許多小公司如 MD International也已經透過出口的方式替公司賺取許多利潤。
隨著出口過程越來越簡單,全球的出口量也越來越多 出口的公司需要發掘海外市場的機會,避免許多不可預期的困難,並且熟悉進出口貿易的財務機制以瞭解哪裡可以取得資助及輸出信用保險的管道,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面對匯率的風險。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4 出口的利益與危機 出口貿易最大的利益在於大部分的產業及公司都有機會透過出口取得豐盈的利潤。
國際市場的商機比國內龐大,因此出口貿易成為增加公司營利的重要方式。 透過市場的擴張,出口貿易能夠幫助一間公司達到規模經濟,進而降低單位成本。 局限於國內市場的公司通常會錯失成長及降低成本的大好機會。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5 出口的利益與危機 許多大企業在積極的尋找有利的出口機會,可以發揮該科技、產品及行銷技巧於海外市場。
一些中小型企業卻很被動。通常這一類型的中小企業不會考慮出口的可能性,除非國內市場的生產成本越來越高,他們才會前往海外發展。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6 出口的利益與危機 許多新入行的出口商一開始就在海外市場遭遇到嚴重的問題因而影響他們出口的意願。 常見的危機有 粗劣的市場分析
對海外市場競爭情況不瞭解 無法依據當地客戶的需求來設計商品 缺少一套有效率的配送系統 劣質的行銷手法 財務管理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7 改善出口的績效 沒有經驗的出口商有幾個方法可以取得外銷市場商機以及避免常見的危機。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8 國際間的比較 出口最大的障礙在於無法辨識商機的存在。 為避免對訊息的忽略,收集資訊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9 資訊來源 最廣泛的資訊來源在美國商業部 (the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以及其各地的區域辦公室。
商業部內設有兩個組織:國際貿易局及海外商業服務機構,專門提供企業外銷海外市場相關的知識與協助。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0 資訊來源 這些機關提供出口商一個「最有前景」的名單,名單上列出有潛力的海外市場,代理商的名稱、地址、產業、產品及聯絡窗口。
美國商業部同時也會規劃貿易活動,促進出口商與海外代表接洽及尋找外銷商機。 另一個能夠協助出口商的政府組織即為中小企業處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1 善加利用出口管理公司 幫助初次出口的公司來辨識外銷商機且避免錯誤的方法,就是僱用出口管理公司 (export management company, EMC)。 EMC的優勢在於他們是有經驗的專家,能夠協助新生代出口商辨識商機且避免錯誤。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2 出口策略 出口商也可以小心選擇出口策略來避免出口時會遇到的風險。
一些指導原則可以幫助貿易商成功的出口,透過一系列簡易的策略來提升出口成功的機率: 針對新入行的出口商僱用一家 EMC,或是至少一個有經驗的顧問可以幫助辨識商機以及協助完成文書和法規上的要求。 從所有的市場中,選擇一個最合適且要事先瞭解在一個新市場中成功經營需要哪些資源。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3 出口策略 先以小規模進入一個陌生的市場以減低失敗的成本,小規模經營可讓母公司在投入大量資金及資源前,能有時間瞭解該外銷市場。
出口商應該熟知在出口貿易前所必須投入的時間及管理資源,且要僱用更多的員工來控管。 在許多國家中,花時間與當地代理商及顧客建立良好關係是非常重要的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4 出口與進口融資 出口與進口的融資機制隨著國際貿易方式而有所不同。 問題的核心就是出口商如何完全相信一家從未接觸的海外公司。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5 缺乏信任 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必須要相信一個他們從未見過、住在其他國家、說不同語言以及受不同法律系統規範 (甚至不受任何法律系統規範 )的人,甚至要面臨如果這個人破壞約定時也很難找到的狀況。 由於互不信任 (其實相當合理 ),雙方對於付款及收貨的方式都有自己的偏好。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採用一個雙方都信賴的第三方,這通常是一個聲譽良好的銀行來作為中間者。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6 圖12.1 美國出口商的偏好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7 圖12.2 法國進口商的偏好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8 圖12.3 利用第三方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19 信用狀 信用狀 (letter of credit),縮寫成 L/C,是國際貿易間的核心。
信用狀是進口商要求銀行所發出的一份證明文件,證明銀行將會付款給受款人,受款人通常是出口商。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0 銀行匯票 銀行匯票 (draft),也稱為匯票 (bill of exchange),是國際貿易上用來付款的金融工具。
國際貿易都是利用銀行匯票來進行商業交易,這種交易方式和國內買賣方式不同。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1 銀行匯票的種類 即期 (見票即付的銀行匯票 )匯票 遠期 (具時間性的銀行匯票 )匯票
即期匯票 (sight draft)要求受票人馬上付款。 遠期 (具時間性的銀行匯票 )匯票 遠期匯票 (time draft)則允許延後付款,通常為 30、60、90或 120天。 是可以轉讓給他人的一種金融工具,也就是銀行匯票在背書後 (蓋章 ),發票人可以將銀行匯票經由折扣的方式賣給另一位投資人。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2 提貨單 國際貿易上第三個重要的文件為提貨單。 提貨單 (bill of lading)是運輸業者開給出口商的文件,此文件有三個用途:
收據的用途是證明運輸業者已收到貨物; 合約用途是證明運輸業者有義務提供運送服務,並據此收費; 所有權文件則可在貨物交給進口商之前,要求進口商付款。如出口商的銀行在貨物送到前、出貨中、或進口商未付款前,就提前給予出口商現金墊款,因此提貨單也可用來當作抵押品。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3 典型的國際商業交易 圖12.4 典型的國際商業 交易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4 出口協助 有意出口的美國出口商有兩個政府協助財務的管道: 輸出入銀行的補助。
海外信用保險協會 (Foreign Credit Insurance Association)的出口信用保險。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5 輸出入銀行 輸出入銀行 (Export-Import Bank)(或稱進出口銀行 ),稱為 Exim­bank,是一個獨立的美國政府機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6 出口信用保險 在美國,出口信用保險是由海外信用保險協會 (Foreign Credit Insurance Association, FCIA)所提供的。 海外信用保險協會是由輸出入銀行主導下所成立的一個私人機構。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7 相對貿易 一般的國際貿易方式如果太難、太貴、或是完全不存在時,相對貿易就是另外一種交易方式。
相對貿易 (countertrade)是一個解決的方法,這是一種類似「以物易物」的協議,重點是在不能利用金錢交易時,以物品和服務交換其他的物品和服務。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8 相對貿易的種類 以貨易貨 (barter) 兩方不用現金交易,而是直接互換商品或服務。 互買 (counterpurchase)
是一種相互購買的協議。 互買 (counterpurchase) 和互買很相似。一方同意用收到的款項後向買方再買回一定價值物品或服務。 抵銷 (offset)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29 相對貿易的種類 轉手貿易 (switch trading) 在一個相對貿易的協議中要使用到第三方的公司。 買回 (buyback)
是當一家公司在另一個國家蓋了工廠,或是提供科技、用品、訓練或其他服務,並且同意以此工廠產出的一部分為付款條件。 買回 (buyback)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30 相對貿易的好處 相對貿易主要的好處就是當一般正常交易管道行不通時,它提供了另外一種交易的選擇。 相對貿易的交易條件是由進口政府制定的。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31 相對貿易的壞處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公司較偏好使用強勢貨幣付款。
通常相對貿易可能會交易到無法使用或是品質不佳的產品,這些產品都是企業無法出售獲利的。 將這些缺點納入考量後,相對貿易很適合大型且產品多樣化的國際企業,因為可以利用企業的網路來交易相對貿易的貨物。 Copyright © 滄海書局


Download ppt "Chapter 12 出口、進口與相對貿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