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 3 軟體品質規劃.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 3 軟體品質規劃."—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 3 軟體品質規劃

2 目的 在於推動既定的品質政策與策略,研擬一系列的執行方案,提供軟體設計人員與品保人員進行軟體品質管理與控制的依據。
品質是規劃出來的,不是由檢查得來的。 Quality is planned in, not inspected in.

3 重點事項 在進行軟體品質規畫時,應掌握事項: 對於品質目標有相當明確的瞭解。 確實掌握客戶的需求與組織內部的軟體設計水準等相關資訊。
預測可能發生品質缺點的可能因素。 提出品質管理的作業程序,以維持適當的軟體品質水準。

4 品質規劃常用之方法與技能 利潤/ 成本分析 標竿學習 流程規劃 流程圖 因果圖 實驗設計 品質成本

5 軟體品質規劃的作業 制定品質政策與目標 決定組織與責任 制定軟體品質水準 決定生命週期的工作 規定品質標準 規定品質執行活動
完成一份軟體品質規劃書

6 制定品質政策與目標 由專案主管、品管部門主管、行銷部門主管共同制定。 為專案人員共同追求的目標與重點,需尋求大家的共識才行。

7 決定組織與責任 根據品質政策與目標,決定品管組織的編組、責任、工作職掌、作規範等。
品質管理制度的人員與軟體開發人員之間如何作好溝通與聯繫的工作,是實施軟體品質管理活動成敗的關鍵所在。 品質管理的功能必須維持其獨立性。

8 軟體部門組織 軟體部門經理 經理室 軟體控制課 系統工程課 軟體支援課 型態管理課 專案計畫課 應用軟體發展課 軟體品質保證課 範例

9 軟體部門各單位所負責的職掌 經理室:行政支援、溝通聯繫、負責召開討論會議事宜。 專案規劃課:專案時程、成本、人力的規劃與控制。
軟體品質保證課:品質控制、客戶品管介面、檢驗與稽核審查。 應用軟體發展課:分析設計、編碼、單元測試、技術介面設計 型態管理課:型態識別、變更控制、稽核報告。 軟體支援課:建立操作系統、發展工具、軟體標準。 系統工程課:系統測試、系統整合、客戶技術支援、診斷與微調設計。 軟體控制課:資料庫的控制、發展工具控制、系統建置、異常報告。

10 品管部門規模 小型企業或專案計畫: 大型企對組織或專案計畫: 品質管理的功能大部分由一個人或是一個小組來負責,可以採取專職或兼職的作法。
多數會設立一個品質管理的專責單位,進行軟體品質的規劃、執行、協調與管制的事宜。

11 軟體品質保證課的主要活動 擬定品質政策與策略 制定品質計畫與管理制度 定期執行品質計畫與控制 重大品質案件的處理 品質教育訓練工作
獎勵推行品質管理績優人員

12 新專案作業程序 接獲一項新的軟體專案計畫時 先由專案規劃課完成完整的專案計畫書。
軟體品質保證課根據專案計畫書,進行軟體品質規劃工作,涵蓋擬定品管制度與執行進度工作時間表、測試、檢驗、審查、稽核與瀏覽等作業。 軟體品質保證課將這些作業規定通知軟體開發人員或其他相關人員。

13 制定軟體品質水準 軟體品質需求作業程序 軟體品質水準是品保人員、系統開發人員,以及與使用者之間進行溝通、談判與協調過程的結果。
分析軟體品質需求與水準 建立品質需求

14 軟體品質需求作業程序 軟體模組與品質需求相關矩陣 品質準則 合約規定 分析軟體品質需求 品質成本 品質規格 初步品質 需求規格
品質資料 軟體模組與品質需求相關矩陣 完整品質需求規格 分析軟體品質需求 建立品質需求 品質資料庫 品質準則 品質成本

15 分析軟體品質需求與水準 根據合約規定、品質規格、品質資料庫的品質資料等資料來源來分析軟体體品質的需求, 決定品質因素與水準。
例如:一般最常見的品質量度是「可靠度」,因此許多客戶要求軟體設計的供應單位,必須將軟體可靠度維持某一項水準以上,這些要求即可作為決定軟體品質需求的重要參考依據。 產生初步的品質需求規格。

16 建立品質需求 根據初步品質需求規格、品質需求相關矩陣、軟體模組與品質因素矩陣、品質準則、品質成本、品質資料庫的品質資料。
產生完整的品質需求規格,包含 品質相關量化指標與量化方法 量化指標的品質水準

17 品質需求相關矩陣 包含軟體品質需求與主題相關資料,針對各項品質需求程度的高低給予適當的分數,值愈大者表示重要程度愈高。

18 模組與品質因素矩陣

19 決定生命週期的工作 根據軟體開發生命週期,規定 產生品質活動流程圖、工作內容說明等。 每一開發階段的品質管理活動。
品質管理活動實施的步驟與程序。 品質管理活動參與人員與文件。 產生品質活動流程圖、工作內容說明等。

20 規定品質標準 依據公司與市場的需求決定。 須考慮資訊部門長期發展、資訊人員能力、客戶需求、軟體業界的標準與技術主流。
例如:ISO 9000、IEEE等。

21 規定品質執行活動 針對軟體開發工作所需的品質執行活動,主要的活動包括: 審查、 稽核、 瀏覽、 品質控制、 組織協調與 資源分配等。

22 完成一份軟體品質規劃書 根據品質需求規格並參考品質文件撰寫的規定制訂軟體品質規畫書。 1.導論:簡介、品質管理的重要性與內容
2.品質政策與目標:品質目標、方針、政策與策略。 3.品質組織與責任:負責品管單位與責任、工作項目。 4.軟體品質需求水準:品質因素、軟體量度、測試方法與要求。 5.生命週期的工作:軟體品質管理流程圖、工作內容的說明。 6.品質標準:採用的品質標準(例如:ISO 9000、IEEE等)。 7.品質執行活動:主要的活動包括審查、稽核、瀏覽、控制、 組織協調與資源分配等。 8.品質管理制度與文件:作業制度、流程與相關文件。 (附錄:作業規範書、表格、品管制度與ISO9000對照表)

23 結論 資訊部門主管重視與支持軟體品質管理的工作,是推行軟體品質管理工作成敗的關鍵所在。如何爭取主管的認同與支持是推動軟體品保人員的主要職責。
推行軟體品質管理工作其中最大困難莫過於軟體品質不易量測,所以如何訂定一個合理且客觀的品質水準,是推行品管的工作重點之一。 考慮使用者需求、時間、成本、人力、業界標準、專業技術能力等

24 結論 其他如教育訓練、品質制度的建立、加強軟體人員的品質意識,以及一些獎勵制度的配套措施,亦是推行軟體品質管理工作不容忽視的一環。


Download ppt "Chap 3 軟體品質規劃."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