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生物性危害
2
生物性危害 生物簡介 生物危害特性 傳播途徑 生物危害分級 可能暴露生物危害之環境 生物危害預防與控制 生物性危害課程大綱
本課程主要將介紹六大部分,首先介紹生物的基本特性、人類暴露後的危害種類以及主要的傳播途徑;並將依據生物危害的嚴重度討論生物危害分級原則,以及可能暴露於生物危害的環境。最後將討論生物危害的預防與控制原則。
3
生物 動物: 植物: 微生物: 具運動性 無光合作用 不具運動性 行光合作用 運動性?? 光合作用??
地球上的生物主要包括了三大類:動物、植物與微生物。 2.1動物: 動物的主要特性在於其具有運動能力,可以獵取所需的食物,經由體內的消化代謝系統獲得生命的營養物質。 2.2植物: 植物與動物的差異性主要在於其不具有運動性,但可藉由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無機物轉變成植物所需要的能量。 2.3微生物: 微生物則是隨著顯微鏡的發展而為世人所知的生物之一。其特性是體積小,在分化上可視作動植物的祖先。其在運動能力與光合作用上則視種類不同而不一,例如:原生動物與具有鞭毛的細菌可在水體中運動;而有些藻類則可行光合作用。
4
微生物 病毒(VIRUS) 細菌(BACTERIA) 真菌(FUNGI) 藻類(ALGAE) 原生動物(PROTOZOA)
微生物主要包括了病毒、細菌、真菌、藻類與原生動物五大類,其中與人類生物危害主要相關者以病毒、細菌、真菌以及其產物為主。此外,高等植物與動物亦能產生有害的生物物質。以下將對這些具有生物危害性的生物體分別描述其特殊的生物特性[1]。
5
病毒(Virus) 20-300 nm (1 nm=10-9 m) 無完整細胞結構 核酸 + 蛋白質外殼 絕對寄生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微生物,病毒主要具有三項特性: 體積相當小,平均在20-300奈米的範圍,有些甚至更小,例如:口蹄疫病毒約為10奈米;而有些病毒則可為數百奈米(如:天花病毒) 無完整的細胞結構,非為單一細胞個體:病毒的基本結構是以一蛋白質外殼圍繞其具有遺傳特性之核酸。 絕對寄生:由於病毒構造相當簡單,也造成其無法獨立繁殖生長於自然環境中,而必須藉助侵入另一宿主得以繁衍。此特性造就了病毒獨特的傳播疾病模式。
6
細菌(Bacteria) 細胞結構 0.5-1um x 2-5 um (1 um = 10-6 m) 獨立自主
細菌屬於原核生物(prokaryote),其具有的主要特性為: 完整細胞:包括了細胞壁、細胞膜、核醣體、中心體、核質等結構。 體積較病毒大:一般細菌體積在一微米左右,然亦可長達數十微米。 獨立自主:由於具有完整細胞結構,所以細菌可以獨自生存並在自然環境中繁殖。也因為如此,在河川、海洋、自來水體、土壤甚至空氣中皆可發現細菌的存在。
7
真菌(Fungi) 似植物體 缺乏葉綠素 本身酵素分解有機物 包括:黴菌 (mold)、酵母菌(yeast) 與蕈類(mushrooms)
多細胞或單細胞結構 真菌是真核生物(Eukaryote)的一種,但與高等植物之不同處在於: 其結構似植物體:有匍匐以吸收營養的營養菌絲與向上生長產生孢子的繁殖菌絲,但其不具有如高等植物之根莖葉的分化。 缺乏葉綠素:故無法行光合作用。 酵素分解:營養之取得係以本身酵素去分解環境中的有機物,如:腐敗的落葉。 真菌的種類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黴菌(mold)(投影片中圖)、酵母菌(yeast)(投影片上圖)與蕈類(mushrooms)(投影片下圖)。其中蕈類與黴菌為多細胞的生物體,而自然界中的酵母菌多為單細胞結構;惟在實驗室特殊培養條件下亦可出現如黴菌般多細胞的菌絲結構型態。
8
細菌與真菌孢子(spores) 功能 性質—抗性佳 細菌—度過惡劣環境 真菌—繁殖 Bacillus anthracis
對真菌而言,孢子則是其常態環境下亦會產生的一種結構物,其目的是為了繁殖;然為了達到此目的,通常需藉由風媒傳遞,也因此需要以孢子型態因應空氣中不良的環境條件,如:紫外線、乾燥、高溫等。
9
細菌內毒素 革蘭氏陰性細菌能產生內毒素(endotoxins)的有害物質 內毒素存在於細胞壁中,為細胞結構的組成物 細胞分解時釋放
細菌內毒素 (endotoxin) 是革蘭式陰性細菌細胞壁的一種脂多醣體(lipopolysacchride)成分,為細胞結構的組成物質。然當細胞分解時脂多醣體的成分可釋放至空氣中,人體暴露後可導致呼吸疾病。 細菌內毒素對熱穩定,無法以高溫滅菌法將其破壞,然可在 50% 相對濕度下以環氧乙烷去其活性。
10
真 菌 毒 素(mycotoxins) 具細胞毒性;可破壞許多細胞結構如:細胞膜,並干擾重要生命程序如:RNA與 DNA的合成。
由真菌產生的毒性化學物質 賦予一真菌超越其他真菌與細菌之競爭優勢 真菌亦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成分,稱為真菌毒素(mycotoxin)。此種化學物係在真菌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產生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能抑制其他菌種,進而賦予該菌超越其他真菌或細菌的競爭優勢。然這種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特性,同樣也對人體細胞產生毒性作用,甚至破壞許多細胞結構,如:細胞膜;並可干擾一些重要的生命程序,如:DNA與RNA的合成。
11
節肢動物 疾病傳播方式:叮咬或吸入排泄物 常以哺乳類動物為宿主(如:鼠)
節肢動物與人類疾病的關係主要是因為節肢動物的叮咬或是吸入節肢動物的排泄物,因而暴露在節肢動物體內的病原菌。常見的節肢動物有塵蹣(投影片中左上圖)、體蝨(右上圖)以及跳蚤(下圖)。節肢動物常以哺乳類動物(如:鼠)或人類為宿主,有些則會寄生於室內環境並以人類皮屑為其食物來源(如:塵蟎),因此與人類接觸的機會頻繁。
12
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產生的花粉可導致花粉熱,這是一種上呼吸道的疾病。由於花粉粒子相較於細菌或病毒而言相當地大,當被吸入時會停留在上呼吸道或是鼻腔區域,造成打噴嚏、流鼻水等症狀;花粉接觸眼睛黏膜時也會造成流眼淚的現象。 花粉熱
13
高等動物 實驗動物 鼠兔貓狗猴等 動物咬傷 皮屑 節肢動物 人畜共同傳染病
人類與其他高等動物接觸的機會很多,如:家中飼養的寵物、或是從事研究時的實驗動物,如:鼠兔貓狗猴等。與這些動物接觸所衍生的健康風險,主要有:動物攻擊人類的行為,吸入動物掉落的皮屑而引起過敏現象。另外當接觸的動物遭節肢動物寄生時,人類就可能面臨前述所提及的與節肢動物有關的健康危害;最後,有些病原菌可以同時造成人類與動物的感染,稱為人畜共同傳染病,例如:新城雞瘟病毒,此病毒會造成雞隻大量死亡;當感染的雞隻將病毒排出體外,人類吸入飛揚於空氣中具有感染力的病毒時,亦可能出現眼睛黏膜發炎的症狀。
14
生物危害特性
15
生物性危害(Biohazards) 植物、動物、微生物或是其產物 可影響人類健康或是造成不舒適具潛在風險 生物性危害: 感染 過敏 中毒
心理恐慌 生物性危害(Biohazards)指的是來自植物、動物、微生物或是其產物,暴露後可影響人類健康或是造成不舒適之風險者。暴露後產生的健康影響有:感染、過敏、中毒與心理恐慌。
16
生物性危害 感染(Infection):生物體在人體內繁殖生長所致(如:流行性感冒、痲疹、肺結核)
過敏(Allergy):生物體以過敏原角色經重覆暴露致使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致(如:過敏性肺炎、氣喘、過敏性鼻炎) 中毒(Toxicity):暴露於生物體所產生之毒素(細菌內毒素、細菌外毒素、真菌毒素)所致(如:發燒、發冷、肺功能受損) 微生物以病原菌的型態進入人體後,若能抵抗人體吞噬與免疫機制,並可侵入特定細胞或組織中在該處繁衍增生,引發人體生理功能的受損甚至死亡,此種健康效應稱之為「感染」。因此,「感染」的致病機轉需具有生物體在宿主體中大量繁殖的過程,換言之唯有具有生命力的生物體才可能引發感染的風險。若生物體在環境中已經不具生命力,那麼即使進入人體,亦已無感染的可能。較為人們熟知的如:流行性感冒、麻疹以及肺結核等。 3.2.過敏: 「過敏」基本上則是因人體重覆暴露於生物體組成成份中的某種物質,引發人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所致的生理現象。不論過敏原是否具生命力皆不影響其致過敏的能力。 環境中常見的生物過敏物為細菌或真菌的孢子與酵素、節肢動物的肢體與排泄物(如:塵蟎的糞便)、高等植物所產生之花粉、花粉碎屑或植物纖維、以及高等動物代謝的皮屑毛髮等。所引發的呼吸道過敏包括:支氣管性氣喘(asthma)、過敏性肺炎(hypersensitivity pnuemonitis)(又稱為外因性致過敏肺炎(extrinsic allergic alveolitis))與過敏性鼻炎(rhinitis)。 3.3.中毒:「生物毒素」是生物產物中可造成人體發生毒性反應的物質。常見的微生物毒素有前面所述的細菌內毒素與真菌毒素,以及細菌外毒素(exotoxins)。以細菌內毒素為例,若人體大量或長期吸入細菌內毒素後,可能會引起發燒發冷等類似感冒之急性症狀。細菌內毒素被認為是造成畜牧業工作環境中職業性呼吸疾病、棉紡織工廠工人發燒症狀(cotton mill fever)以及使用增濕器造成的發燒症狀(humidifier fever)的原因之一。而長期暴露於細菌內毒素則可導致肺功能受損。
17
傳播途徑
18
傳播方式 空氣 水、食物、土壤 血液體液 媒介物 動物咬傷與接觸
傳播方式可依據微生物所寄存之傳播原的不同分為:人類寄主、動物寄主以及其他如節肢動物等媒介物三大類。 其中以人體為傳播途徑者又可分為「人與人的直接接觸傳染」(如:親密性行為)與「人傳至物再傳至人的間接接觸傳染」(如:由人體散播病原菌至空氣、土壤、水、食物再傳播至下一個具感受性之宿主;或是由輸血、打針、刺青等器械接觸而接觸了含有病原菌的血液體液之接觸性傳染)。動物寄主的傳播則是因為與動物接觸(如:因鳥禽家畜或寵物的飼養而致使吸入或經皮膚接觸病原菌)或是遭動物咬傷為主(如:狂犬病)。 以蚊蟲蒼蠅等媒介物之傳染途徑亦可區分為僅止於物理性的傳遞(如:蒼蠅於不潔食物上傳遞病原菌)與病原菌於媒介物體內繁殖後再傳播至他人(如:瘧原蟲於瘧蚊體內繁殖在透過蚊蟲叮咬而傳播至人)。
19
經血液體液傳染之物質特性 傷口(含叮咬)、輸血、親密接觸行為 暴露事件的可見性 傳染源-人、動物 如:HIV、HBV
在這些傳播途徑中,經血液體液傳染與經空氣傳染病原菌是相當重要的二種傳播方式。血液體液的傳播可經由蚊蟲叮咬或是使用已遭病原菌污染的針器,致使病原菌經傷口進入體內。另外,輸入含病原菌之血液以及親密性行為的接觸也是血液體液傳播方式之一。這種血液體液傳播的共同點在於其暴露事件的可見性,也就是可追溯發生傳播之事件(如:叮咬、打針、輸血、從事性行為等),而其傳染源的源頭以動物或人類為主。透過血液體液傳播的病原菌如: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病毒 (HIV)、B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等。
20
空氣傳染性物質特性 來自感染者的口鼻分泌物(如:咳嗽、噴嚏或講話產生的生物氣膠) 來自環境(如:水、土壤) 以結核桿菌、退伍軍人菌為例
傳播範圍廣 暴露無可見性 以空氣傳播者可來自動物或人體的口鼻分泌物,如:透過咳嗽、打噴嚏或講話產生的生物懸浮微粒(生物氣膠);空氣傳播病原菌亦可來自水體或土壤等環境,其中的病原菌則透過機械動力得以懸浮於空氣中並經空氣散播。前者如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後者如經由水體散播之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 spp)。 由於空氣的流動性使得這樣的傳播方式範圍廣泛,再加上人體呼吸動作的必然性與生物病原菌的不可見性,致使當有感染新案例發生時,往往不易追溯這種經空氣傳染事件之來源與其發生的時與地。
21
生物對不良環境的抗性 差異極大 結構:菌體與孢子 環境:潮濕與陽光、痰液與飛沫 以SARS冠狀病毒為例 對不良環境的抗性
22
SARS冠狀病毒對環境的抗性 鹼性 低溫 抗性高 21日 實驗室 受質 初始病毒量(log10PFU) 條件 存活時間 測試存活方法
鹼性 低溫 抗性高 實驗室 受質 初始病毒量(log10PFU) 條件 存活時間 測試存活方法 香港 嬰兒糞便 1.0E+03 PH 6-7 3 小時 細胞培養/病毒分離 正常糞便 7.5E+03 PH 8 6小時 腹瀉糞便 PH 9 4日 日本 病毒培養+2%胎牛血 1.0E+05 56 ℃ < 30分鐘 病毒分離+PCR 1.0E+06 37 ℃ < 4日 德國 病毒培養 4 ℃ 21日 病毒分離 -80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所提供的資訊[2],SARS冠狀病毒在PH=9的腹瀉糞便中時可存活四日,若PH=6-7時則僅能存活三小時;另外,此病毒在4℃中可維持三星期的存活,一旦溫度上升至37℃時存活期間小於四日,若再上升至56℃時則僅有半小時的存活能力。這顯示出SARS冠狀病毒對鹼性與低溫環境有較好的抵抗性;若處於高溫下或偏酸介質中則不能長期存活。病毒若無法存活,就無侵犯宿主造成感染的能力。
23
SARS冠狀病毒 對環境的抗性 介面 存活時間(小時) PBS 糞便 24 36 72 12 24 96 香港中文大學
石膏/灰泥牆 24 36 塑膠表面 72 合成樹脂表面 不锈鋼 木器 12 棉質衣物 豬皮 24 玻璃片 96 紙製檔案夾 香港中文大學 初始病毒量為9.0E+04 PB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磷酸緩衝液 )與糞便中 室溫 不同介面上 細胞培養/病毒分離 糞便中抗性高 玻璃 不鏽鋼 抗性高 除了PH與溫度外,SARS冠狀病毒的存活能力亦會受到所處介面特性的影響,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的研究發現,此病毒處於充滿有機物質的糞便中的存活能力較高;而帶有病毒的糞便或液體污染不同物體表面的研究發現,其在玻璃、與不銹鋼的介面上存活較石膏水泥牆面、塑膠表面、合成樹脂表面、木材表面、棉質衣物、豬皮或紙製的檔案夾表面為高。若病毒對環境的抵抗性越高,其可能衍生的健康風險也相對增加。
24
生物危害分級 由於生物物質種類繁多,其所造成的健康危害程度亦不完全相同,為了能建立適當的管理預防對策,因此必須先依據其危害能力加以分類,也就是所謂的生物危害等級。目前國際上將生物依據危害分為四級,並以RISK GROUP(RG)稱之。我國在行政院國科會所訂定的基因重組實驗手則中亦採取此方式。以下即根據國科會的規範介紹生物危害等級的分類原則並舉例說明[3]。
25
生物危害分級 (NSC) RG1:與健康成人之疾病無關 如:E . coli - K12, 未詳列
如:病毒、批衣菌、細菌、真菌、寄生蟲 病毒如:Dangue virus serotype 1-4, Hepatitis A-E virus, measles virus, Mumps virus, Coxsackie viruses type A&B 生物危害第一級(RG 1): 第一級為通常不會引發人類疾病者,如:大腸桿菌 K12(Escherichia coli K12);由於地球上所存微生物多數屬於不會導致人類疾病者,所以各國均未對第一級生物予以詳細表列。但對以下第二至第四級生物危害物種則以表列之。 5.2. 生物危害第二級(RG 2): 第二級為很少導致人類疾病,且通常具有預防及治療措施者,其種類含括病毒、批衣菌、細菌、真菌、寄生蟲;其中屬於第二級的病毒如:登革熱病毒(Dangue virus serotype 1-4)、肝炎病毒(Hepatitis A-E virus)、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與克沙奇病毒(Coxsackie viruses type A&B)。
26
生物危害分級 (NSC) (續) 如:變性蛋白(Prions)、病毒、立克次體、細菌、真菌
RG3:可引致人類嚴重或致死疾病,可能有預防或治療方法 如:變性蛋白(Prions)、病毒、立克次體、細菌、真菌 Transmissible spongioform encephalopathies (TME) Hantaviruses, HIV type 1 & 2、SARS-CoV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生物危害第三級(RG 3): 第三級為感染後可導致嚴重後果(如:可致死),且通常已有有效的治療或預防措施者,其包括了變性蛋白(Prions)、病毒、立克次體、細菌與真菌,病毒如:漢他病毒(Hanta viruses)、後天免疫不全症候群病毒(HIV type 1&2)與SARS冠狀病毒;細菌如:結核桿菌。
27
生物危害分級(NSC) (續) RG4:可引致人類嚴重或致死疾病,通常無預防及治療方法 如:病毒 Marburg virus
Ebola virus Marburg virus 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 生物危害第四級(RG 4): 第四級為可導致極嚴重的後果,具高度傳播能力,且幾乎無預防或治癒措施者,如: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
28
擔心與恐慌 健康風險 有不好的病菌 可能傳染到我 結果會很嚴重 危害的存在 暴露的可能性 暴露的程度 早期診斷與治療能力
因此,生物危害物質的存在是否對健康造成影響是必須從生物危害物質的存在與否以及接觸暴露的劑量(Dose)二者考慮其暴露風險。其中「接觸劑量」則需同時將生物危害物質的暴露強度與暴露時間,以及使用的防護納入考量。 當瞭解其暴露風險後,再依據該生物的毒性、感染性、以及是否有治療與實施預防措施(如:預防注射)等因素,評估其健康風險。若對個人而言,則還需要將個人的體質特性納入後,才能客觀評估此生物危害物質的暴露所引發的健康效應。
29
真的會發生健康影響嗎? 危害的存在(Hazards) 接觸暴露劑量(Dose) 強度與時間 防護具與防護設備 暴露風險 危害存在 接觸暴露
健康風險 疾病嚴重程度(健康風險) 個人體質差異
30
生物危害預防與控制 要進行生物危害物質的預防與控制,應先確認生物危害來源(如:病患、環境中其他動物、植物或水、土壤等非生物介面),並量化危害程度與健康影響以評估其衍生的健康風險。此外,在建構管制與防護決策機制時除應考量其所帶來的健康風險外,其對社會的衝擊性亦需一併納入,以減少因生物暴露導致的健康危害與對社會民生與政經之影響。
31
預防與控制一般原則 污染源清除 溼度控制 維持環境清潔與衛生並定期消毒 空氣品質管理 個人防護設備的使用 個人衛生的加強(如:勤洗手)
空氣品質的管理主要透過整體換氣、空氣過濾與殺菌處理、負壓設計與局部排氣,達到所需的空氣品質,以去除或降低空氣中生物有害物質。
32
空氣品質管理 負壓設計 整體換氣: P3實驗室 污染物稀釋與排除 氣流型態 局部排氣:污染源控制 氣流流向 生物安全櫃 空氣清淨處置 :
高效率過濾濾材( HEPA ) 殺菌設備 8.1.1.整體換氣:整體換氣是採取不斷換氣的方式以稀釋或排除室內環境的有害物質。在設計上必須注意室內環境中空氣氣流流量是否充足、氣流走向是否無死角與氣流的穩定性。若室內具有特定生物危害物質的產生源(如:結核病患),則應維持氣流由低污染區走向高污染區的方向,也就是由低污染區送風,並將排氣位置設在靠近產生源之下風處。如此,產生源所產生的生物危害物質(此即為高污染區域),即可隨氣流就近自排氣口被带離,再經空調過濾及/或殺菌後排至室外。在這樣的設計下,產生源所散播的生物有害物質較不會污染整個環境。 8.1.2.空氣過濾與殺菌處理:對於自排氣口排出的氣體,應經過不同等級過濾效果的過濾濾材截取空氣中的病原菌,並以高效率過濾濾材(HEPA)作為過濾裝置的最後一道把關。而為維持有效的過濾,在安裝過濾器時必須檢查所有接縫處以確保無洩漏之虞,濾材也須依使用狀況定期更換。除過濾外,亦可使用殺菌設備以去除生物危害物質的生物活性,可使用的方式如:紫外線、臭氧或光觸媒等;惟需注意其殺菌有效劑量之維持。 8.1.3.負壓設計:房內負壓設計是為了侷限病原菌向外逸散的可能性,避免其他地區人員的暴露。例如:結核病患住院時若屬於可散播病原菌之開放型患者,可使其居住於具有相對負壓的病房內以避免散播結核桿菌至室外環境。8.1.4.局部排氣:局部排氣的理念是在生物有害物質產生處,以一動力抽氣方式將生物有害物質直接抽離排除,而非經全換氣的逐步稀釋。在生技產業或是研發單位操作生物物質時所使用的生物安全櫃(Biological Safety Cabinet ) 即是局部排氣的一種設計。
33
生物安全櫃(續) 人員: 物理性阻隔 金屬或玻璃板 固定式手套 空氣阻隔 產品:空氣過濾 環境: 紫外線滅菌燈 空氣過濾或焚燒
對人員的保護主要透過其所具有的金屬或玻璃版的阻隔,或是固定式手套的完全隔離設計,達到物理性的屏障;另對於具有開口操作區域之生物安全櫃,則再加以氣體屏牆的方式阻止氣櫃內部的氣體向外溢散,危及操作人員。 對於操作產品的品管則是透過過濾內部下吹氣流使其成為潔淨的空氣後,始得接觸操作物的方式,達到無污染操作物的目的。 另外,對於將排出櫃體的空氣則採過濾或焚燒的方式予以處理,並在使用後打開內部工作區間的紫外線燈進行殺菌。
34
個人呼吸防護具之選擇與使用 效能: 適當:防塵還是防毒? 有效: 過濾能力(相對風險)?國際驗證? 密合狀況?配戴正確? 舒適: 通氣阻抗?
個別適性 最後一道防線 個人呼吸防護設備的使用是屬於最後一道防線。在選擇上應考慮其效能是否可達到預期。對於生物性危害物質而言,因其屬於微粒型態,故應選擇具有「防塵」功能之防護具。其有效性則需考量需預防的健康風險選擇具有適當過濾效果之呼吸防護具。風險越高者其過濾效果的要求相對增加。另外以具有經國際或國內驗證之產品為佳,以確保其可達所標示之過濾效果。目前我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已經完成我國呼吸防護具-拋棄式防塵口罩(CNS14755)與附加活性碳拋棄式防塵口罩(CNS14756)濾材測試之國家標準。國際上包括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等,對此亦各自訂有相關規定。我國國家標準對口罩濾材之過濾效果共分三級,若通過D1級過濾測試者表示該口罩的濾材可去除80%的病原菌;D2與D3級者的過濾效果更高,分別可達95%與99%。D2與D3級約略等同於美國N、R、P系統的95與99系列以及歐盟的FFP2與FFP3系列;而D1級與歐盟系統的FFP1較為接近。 除了選擇具有適當過濾效果的口罩外,在配戴口罩時必須注意其與臉部的密合狀況。唯有使用具有足夠過濾效果並與臉部密合的口罩才能保護配戴者。 為了達到呼吸防護具的配戴效果,除了以上所需注意事項外,尚須注意呼吸防護具的通氣阻抗以及個別臉型之差異。唯有配戴舒適並具效能的呼吸防護具才能使配戴者願意使用並達到應有之效果。
35
結語 多大的風險 -- 多大的防護 未知的風險 -- 保守謹慎的態度
多大的風險 -- 多大的防護 未知的風險 -- 保守謹慎的態度 對病原菌特性、傳播途徑、致病機轉、診斷與治療的知識與經驗累積 – 改變風險的程度 如同其他危害一般,有多大的風險就需採取多大的防護;然當風險未知時,則必須以保守謹慎的態度面對之。當SARS疫情爆發之初,由於對此病原菌並不瞭解,因此需採取嚴謹的態度,以最好的防護措施給予第一線的醫護相關人員。然當對病原菌特性、傳播途徑、致病機轉、診斷與治療的知識與經驗日益豐富後,可適當調整其具有的對應風險,而防護策略也將有所改變。如此,才能適當防護,有效預防生物危害。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