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藝術潛望鏡 3 幕啟‧燈亮‧看戲Go.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藝術潛望鏡 3 幕啟‧燈亮‧看戲Go."—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藝術潛望鏡 3 幕啟‧燈亮‧看戲Go

2 表演藝術如同一個社會的文化櫥窗,表現出不同的文化活力,當我們走進劇場,欣賞不同的表演藝術時,除了感受藝術的美感之外,更體驗了各種文化的精髓。讓我們藉由臺灣當代劇場中豐富多樣的戲劇作品,進一步探討表演藝術的類型和表現方式,以及正確的欣賞方法。

3 大小劇場同展藝 臺灣的劇場表演,從表現形式來看,可分為傳統戲曲和現代劇場兩大類,例如:京劇、歌仔戲、豫劇、布袋戲、說唱藝術等屬於傳統戲曲;一般稱為舞臺劇或是話劇的,則屬於現代劇場。當然,也有些表演團體融合了傳統戲曲與現代劇場的形式,甚至包含舞蹈、擊樂、歌唱等跨領域的表演形式,呈現出繁複多樣的藝術風貌,也呈現出臺灣社會的多元文化特質。

4 網路劇院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建立的表演藝術網站,介紹當今活躍在臺灣表演藝術舞臺的各個團體,以及重要的表演藝術家。除了藝術家、劇團、作品、藝術節和表演藝術大事記等文字、圖片介紹外,還可觀賞不同表演團體的演出影音片段。

5 ▼ 圖17 德國舞蹈劇場大師碧娜鮑許的 舞作《康乃馨》在國家劇院演出

6 有時候我們也會使用「大劇場」、「小劇場」這兩個名詞來稱呼不同類型的演出。一般而言,大劇場的演出規模和場地較大,舞臺上的聲光效果較為絢麗,表演者也通常是較具知名度的資深演員。而小劇場的演出規模和場地較小,多半充滿了實驗與創新的特色,或許表演的內容不如大劇場的表演那麼通俗與流行,但是往往展現了年輕創作者的生命力。不論是大劇場或是小劇場,演出時,表演者和觀眾直接面對面溝通的劇場本質,都是不會改變的。而大小劇場的同步發展,也讓表演藝術既深耕於文化的精華,並開創出超越既定形式的途徑。當我們欣賞這些演出時,可以留意其中所運用的手法和表演的內容,結合了哪些來自不同領域或文化的要素。

7 1.臺灣現代劇場表演團體中,例如:當代傳奇劇場
以京劇的唱腔、身段作為基礎,卻融合了現代劇 場的許多手法和觀念;相聲瓦舍是以相聲表演融 合現代戲劇的手法作為主要形式;優表演藝術劇 團及身聲演繹社則偏重於擊鼓表演,但是他們都 認為自己是屬於現代劇場的表演團體。 2.「小劇場」一詞源自於西方,最初指的是演出空 間較小的劇場。在臺灣現代戲劇的發展歷史中則 另有獨特的意義,泛指具有前衛意識及實驗精神 的劇場演出,例如:空間上打破傳統舞臺空間的 觀念、內容上強調社會的批判思考等不同的做 法。

8 ▼ 圖18 在實驗劇場演出的《潦過濁水溪》∕金枝演社

9 看透故事中的意義 不論是傳統戲曲或現代戲劇,大劇場或小劇場,以成人觀眾為主或兒童劇場,在觀賞戲劇表演時,最先吸引觀眾的,多半是高潮迭起的戲劇故事,劇作家透過情節的安排,為觀眾創造了想像的舞臺世界。 「故事」是戲劇所表現的內容,包含了「人、事、時、地」這四項重要的元素,換句話說,我們看戲的時候,必須了解的是:什麼人物,在何時、何地,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故事可能是由真人或各種不同的「偶」作為演員,進行表演,不論真人或偶,運用聲音表情和動作姿態來表演故事都是相同的。

10 欣賞戲劇演出時,可以盡情享受戲劇故事帶給我們的樂趣,欣賞之後,不妨想一想:為什麼劇中人物會說這樣的話、會發生這些事情?為何創作者要如此安排?故事中的環境和我們身處的社會,或我們的經歷有什麼相異之處?創作者要藉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事?若自己遇到相同情況,會有什麼反應? 當我們深入的思考上述問題時,便更能體會故事中所傳達的意義,更能從欣賞中獲得感動與啟發。

11 一般以敘述故事為主的戲劇稱為「敘事性的」戲劇,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非敘事性的」戲劇作品,則不以說故事為重,甚至沒有故事,講究的是抽象意義的傳達。

12 ▼ 圖20 紙風車劇團演出的《唐吉軻德的冒險故事——銀河天馬》。

13 ▼ 圖21 創作社劇團《驚異派對——夜夜夜麻2》以人物的對話、 寫實的情境和豐富的畫面構圖,表達戲劇中的故事內容。

14 聆聽聲音表情 一般而言,戲劇的表演有一部分是透過演員的聲音表情來表現,除了嘆氣、笑聲、哭聲等「非語言」的聲音之外,我們多半會使用語言來表達意義,在戲劇中便是劇中人物所說的話。根據所扮演人物的性格、身分、年齡等,演員運用語氣、重音等聲音強調的方法來表現語言的意義,藉此在舞臺上創造出讓觀眾信以為真的人物形象。 除了對話式的語言之外,戲劇中還包括了獨白和旁白兩種不同的語言形式。「獨白」是指角色自言自語的說話方式,將內心的感受直接說出來;而「旁白」則是演員跳脫角色身分,以旁觀者的角度,直接面對觀眾說話。旁白的作用通常是為了輔助說明戲劇中的情境,可說是另一種「講故事」的方式。表演者口齒是否清晰、音量是否適中、是否能夠傳達正確情感和意思,都成為表演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15 中國傳統戲曲中,丑角往往會在演出中,突然跳脫角色的身分,直接以演員的身分面對觀眾開玩笑,或是劇中人物舉起一隻手,遮住同臺演出的其他角色,面對觀眾說出心裡的話,這些都是一種旁白的表現,戲曲的術語稱為「背供式」,俗稱「打背供」。而西方古典時代,例如:英國莎士比亞和法國莫里哀的許多劇本,都有劇中人物面對觀眾說話的場面,都是屬於旁白的語言形式。

16 ▼ 圖22 台南人劇團 《女巫奏鳴曲——馬克白篇》中,運用誇張的表情和特殊的聲音表現女巫的特質。 ▼ 圖23 金枝演社《羅密歐與茱麗葉》以豐富的聲音表情和肢體動作傳達角色的豐富感。

17 ▼ 圖24 外表坊時驗團《暗殺Q1…GO》中, 演員以肢體動作配合布景表現出角色的情緒。

18 觀察動作姿態 人類表達個人意思的方式不僅僅是聲音而已,另外一個全世界共通的表意方式便是肢體動作,廣義上來看,「動作」也是一種另類的「語言」,因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動作習慣,透過演員模擬劇中人物所展現的動作,我們便可以認識劇中人物的特質。不論是舞臺上或是生活中,我們通常會運用許多小動作來傳達意義,例如:搖頭、點頭、踏腳、打呵欠、摸鼻子等,都可能洩露人物內心的狀態。 在欣賞戲劇時,當我們對某些部分特別有感受,可能就是受到聲音表情與動作姿態的感染呢!

19 ▼ 圖25 金枝演社《可愛冤仇人》透過演員生動的表情,傳達出角色的情感。

20 說不說話沒關係 在多元的戲劇類型中,除了依賴語言來說故事之外,也可以運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故事。例如:默劇(mime)和啞劇(pantomime),或是舞劇(dance drama),便是運用動作來「說故事」的表演;而現今臺灣十分流行的音樂劇(musical),或是古典氣息濃厚的歌劇(opera)中,除了較少量的對話之外,大部分是運用歌唱代替說話,不僅可以透過歌曲表達情感,甚至還可以運用歌曲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還有一些稱為「前衛劇場」(avant-garde theatre)的舞臺作品,不但沒有故事,有時也沒有語言,這種演出的肢體動作不像默劇或啞劇那樣具備「語言」的功能,也不像舞蹈那樣講究身體線條和節奏的美感。欣賞時,可以用我們的身體感官直接去感受舞臺視覺和聽覺所表現的美感,同時需要一些相關的知識背景,更需要從自身生活的經驗中去尋找和作品相通的共鳴,才能「感覺」到作品中所表達的抽象意義。

21 默劇(mime)、啞劇(pantomime)原本是兩種不同的劇種,但今日在英文上已通用,就是習慣稱為「默劇」的表演,例如: 法國馬歇.馬叟(Marcel Marceau)便是當代著名的默劇大師,卓別林 (Charles Chaplin)的默劇電影也屬於這類。「啞劇」裡的手勢類似聾啞人使用的手語,每個動作代表不同的語彙意義,古典芭蕾舞劇中便經常可以看到啞劇手勢。

22 ▲ 圖26 芭蕾舞劇中代表「婚姻、婚約」的手勢。

23 圖27 優表演藝術劇團《蒲公英之劍》的演出,以擊鼓作為表演的重點,欣賞時應該著重於鼓聲的節奏和肢體線條所呈現的美感。

24 創作舞臺幻覺的祕訣 當舞臺的大幕開啟之後,身為觀眾的我們,除了透過演員的語言和肢體的表演,理解戲劇故事之外,還可以透過舞臺的布景和道具,確定戲劇的環境背景;透過服裝造形的巧妙妝扮,認識出現在舞臺上的古今中外各種人物;透過燈光的明暗和色彩,體會日夜和季節的時序變化。所有的線條、色彩和造形,建立了舞臺的想像世界,搭起通往戲劇世界的橋樑。 另一方面,透過音樂的旋律和節奏,除了豐富我們的聽覺享受之外,更可以讓我們的情緒為之興奮或受到感動;而配合戲劇情節所設計的各種音效,有時模擬了真實世界的環境聲音,有時傳達了緊張、恐怖或是滑稽的心理反應。

25 當今臺灣的劇場表演中,有時候也會運用幻燈投影或是影片播放的技術,將預先拍攝或錄製好的影像投射在舞臺上,這些影像有時候暗示了場景,具有布景的功能,有時候則是抽象意義的傳達,引導我們探索創作者所想表達的絃外之音,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欣賞表演的重要媒介。

26 ▲ 圖28 表演工作坊《快樂王子》中,運用服裝造形塑造戲劇人物的形象,並以投射在舞臺上的跑馬字幕,傳達出創作者對於劇作的詮釋,也呈現出不同的戲劇風格。

27 圖29 表演工作坊《快樂王子》中,運用服裝造形塑造戲劇人物的形象,並以投射在舞臺上的跑馬字幕,傳達出創作者對於劇作的詮釋,也呈現出不同的戲劇風格。

28 大多數的表演節目都會印製節目手冊,透過手冊中的各種介紹,我們可以認識表演者和許多的幕後英雄,同時,一些關於演出的說明,也可以讓我們進一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充實我們的劇場知識。認識了各種表演藝術的表現元素之後,讓我們透過《暗殺Q1…GO》這齣戲的欣賞,進一步印證欣賞。

29 每一次觀賞演出之後,可以仔細閱讀節目手冊的內容,深入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然後寫下自己欣賞表演的心得或感想,配合節目手冊和票根,放入「藝術檔案」之中,這樣不但具有紀念價值,也能夠增加日後欣賞表演的功力喔!

30 《暗殺Q1…GO》是外表坊時驗團的作品之一,以喜劇的手法,透過劇作家抱怨導演、演員和設計家無法忠實呈現他的作品,技巧性的呈現出臺灣當今表演藝術舞臺上的各種面貌。

31 走進劇場,享受表演 藝術家在劇場中的創意表現和持續的努力,使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藝術的氣息,也豐富了我們的生命經驗。除了課堂中的欣賞之外,在閒暇課餘時,別忘了邀請朋友或家人,親自走進劇場,在幕啟、燈亮的剎那間,享受表演藝術所帶給我們的歡笑和感動喔!

32 ▼ 圖30 走進劇場,欣賞表演,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


Download ppt "藝術潛望鏡 3 幕啟‧燈亮‧看戲Go."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