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100875, 北京; chenbj138@sina.com; 01058802050
关于参考文献著录的 若干问题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2

3 参考文献是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 0 引言 分进行精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 位于文末或 文中的信息源。 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
0 引言 参考文献是对一个信息资源或其中一部 分进行精确和详细著录的数据, 位于文末或 文中的信息源。 信息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等正式 出版物和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内部资料及电子 资源。按照论著引用文献目的来划分, 参考 文献主要分为引文参考文献和阅读型参考文 献2大类。 著录参考文献依据的标准是GB/T 7714。

4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已完成修订, 正在报批。 修订后的题名为《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该标准参照了国际标准ISO 690: 2010(E)《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结合我国实际, 规定了各个学科、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著录顺序、著录用符号、著录用语种、各个著录项目的著录方法以及参考文献在正文中的标注方法。 该标准规范的是参考文献著录的技术性问题, 不涉及引用中的学术不端等问题。

5 这是一个专门供著者和编辑使用的编撰参考文献的标准。无论是科学技术论著还是社会科学论著, 无论是印刷版还是电子版, 只要是编撰参考文献, 都应执行GB/T 7714。
然而, 由于过去对标准的宣讲推广力度不够, 尤其是对社会科学书刊的作者和编辑宣传不够, 致使使用者对标准条款理解不深、把握不准, 在执行过程中产生不少疑惑, 出现诸多著录不规范问题。 下面对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中涉及的相关问题择其要者进行释疑。

6 1 引文参考文献应著录引文页码 引文参考文献是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 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即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
1 引文参考文献应著录引文页码 引文参考文献是著者为撰写或编辑论著 而引用的信息资源, 即为正文中的直接引语 或间接引语提供的有关文献来源。直接引语 如引用一段原文、一个重要公式、一组数据 等。间接引语通常是指著者用自己的语言对 引文内容进行概括后插入正文中的文字。为 了信息资源共享, 方便读者快捷、准确地查 找到论著所引用的信息, 也为表明著作权的 归属, 标准规定:作为引文文献的专著, 其 “引文页码”是必备的著录要素。

7 然而, 由于2005版标准没有明确说明参 考文献的分类, 正文及附录中列出的20个示 例仅有2个标注了引文页码, 给人造成了引文 页码可标注可不标注的印象, 加之著者、编 辑的文献意识、读者意识不强, 因此, 在著 录实践中经常可见专著作为引文文献引用时 其引文页码缺失的情况。例如直接引用了专 著中的一段完整的文字, 或将专著中几页的 内容概括成几句话引用, 却不标出引文所在 页码, 给读者查找、核对引文带来麻烦。

8 其实在与GB/T7714—2005配套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指南》一书中,明确给出了引文文献和阅读型文献的定义,并指出:“源于专著(如普通图书、学位论文、古籍、技术报告等)的文后参考文献需用阿拉伯数字著录引文页码。”修订版则进一步强调了不应缺失对引文页码的著录。 现在需要编辑和著者共同努力, 加强文献意识和读者意识, 重视对引文参考文献引文页码的准确标注。

9 至于明明引用了他人论著中的文字、观 点、数据等却不标出引文出处, 那就属于违 法了, 即有意无意地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 只有对在撰写或编辑论著的过程中, 曾经阅读过并对研究与论著撰写确有启示, 或者推荐给读者进一步查阅的信息资源, 即阅读型文献, 无须著录引文页码。正如《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指南》所言:“对于引用整部专著的参考文献则不著录其总页数。”这类文献较多地出现在“引言”的文献回顾中。

10 作为引文文献引用示例: 作为阅读型文献引用示例: [1] 陈登原. 国史旧闻: 第1卷[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0: 29.
长沙: 岳麓书社, 2011: 1109. 作为阅读型文献引用示例: [3] 徐光宪, 王祥云. 物质结构[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2010. [6] 陈晋镳, 张惠民, 朱士兴, 等. 蓟县震旦亚界研究 [M]//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中 国震旦亚界.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0:

11 2 合理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无论是引文文献还是阅读型文献, 凡是在 论著的参考文献表中著录的, 应将文献序号
2 合理放置正文中的文献序号 无论是引文文献还是阅读型文献, 凡是在 论著的参考文献表中著录的, 应将文献序号 标注在正文中的引用处。按标准给出的示例, 可归纳出文献序号的以下几种标注方法。 1) 置于主要责任者姓名的上角标处。主 要责任者超过1人时, 标注第一作者的姓名或 姓, 后加“等” 。 示例:裴伟[570,83]提出……。 Baldock等[5-6]认为……。

12 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 示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以马列 3) 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 示例:……《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
2) 引用以引号括起的一段完整的文字时, 置于引号的上角标处。 示例:“自然科学学术期刊必须坚持以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贯彻为国民经济发展 服务,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方针。” [4] 3) 置于点号前引用信息的上角标处。 示例:……《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 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 表明其 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次……“方针”指“引导事 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2]354。

13 示例:……式(7)的具体推导过程见文献[8]。 5) 序号位置宜与引用信息紧密相连。
4) 在有些特殊情况下, 序号也可以作为 行文语句的组成部分。 示例:……式(7)的具体推导过程见文献[8]。 ……按文献[11]提供的参数设计出样机。 5) 序号位置宜与引用信息紧密相连。 示例:……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了瑞士巴 塞尔市附近侏罗山中老第三纪断裂对第三系褶皱 的控制[235]; 之后, 他又描述了西里西亚第3条大 型的近南北向构造带, 并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 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236]。

14 这段间接引文中的2个序号分别置于所 引信息的上角标处, 引文与引用文献的关系 十分清晰。
引信息的上角标处, 引文与引用文献的关系 十分清晰。 如果标注为:……德国学者N.克罗斯[ ] 研究了……; 之后, 他……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 的块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 或者标注为:……德国学者N.克罗斯研究 了……; 之后, 他……提出地槽是在不均一的块 体的基底上发展的思想[ ]。 虽然这2种标注都符合规范, 却不便于读 者准确区分2个文献各自所对应的引文内容。

15 3 准确使用标识符号 为使参考文献著录简明、统一, 标准 规定了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 “:” “,”
3 准确使用标识符号 为使参考文献著录简明、统一, 标准 规定了著录使用的9个标识符号(“.” “:” “,” “;” “//” “( )” “[ ]” “/” “-”)。这些符号多数 移植于标点符号, 但其功能和用法与标点 符号不同, 它是一种前置符, 置于一个著录 项目或著录要素之前, 使这些项目、要素 个别化, 而标点符号是后置符。

16 起, 使用“( )”“﹝﹞”等是不规范的, 序号上不 加“[ ]”也不规范。 2) 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
不少编辑、著者不理解作为前置符的标 识符号的含义、功能, 仍然从标点符号使用 的角度去解读, 以致引发了不少著录差错。 下面提示几个常用标识符号使用的示例。 1) 正文和文献表中序号上应使用“[ ]”括 起, 使用“( )”“﹝﹞”等是不规范的, 序号上不 加“[ ]”也不规范。 2) 正文中连续序号和文献表中连续页码 间用短横线连接。这短横线可使用半字线, 也可用英文连字符, 只要全书或全刊做到统 一即可, 不应使用 “~”, 也不用“—”。

17 错例1中的连续序号“[2, 3]”应为 “[2-3]”。 错例2中的析出文献页码“517—519”应为
错例1:张晓东等[2,3]指出:…… 错例2:[2] 龙亮, 郭建秀, 冷怀明. ……编辑学 报, 2014, 26(6): 517—519. 错例1中的连续序号“[2, 3]”应为 “[2-3]”。 错例2中的析出文献页码“517—519”应为 “ ”。“ ”也不著录为“517-9”。 3) 每一条参考文献的结尾可用“.”号。结 尾处无标识符号是符号前置规则决定的。“可 用‘.’号”则是照顾到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时对 电子文献切分的需要。

18 版)》, 不再著录为“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因“自然科学版”是刊名组成部分, 不是 其他题名信息。)
4) 其他题名信息前的标识符号用“:”。其 他题名信息包括副题名, 说明题名文字, 多卷 书的分卷书名、卷次、册次, 专利号, 科技 报告号, 标准号等。 示例1: 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 原题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对原题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 不再著录为“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因“自然科学版”是刊名组成部分, 不是 其他题名信息。)

19 示例2: 学术期刊办刊方略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以美国《物理评论》为例
原题名:《学术期刊办刊方略对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作用——以美国〈物理评论〉为例》 示例3: 康熙字典: 巳集上: 水部 原题名:《康熙字典 巳集上 水部》 在示例3中, 作为标识符号使用的“:”, 不存在标点符号使用中不允许的“冒号套冒号”的问题。

20 示例4:信息与文献—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 GB/T 25100—2010[S]
示例5:中子反射数据分析技术: CNIC-01887[R] 示例6:Electronic watermarking method and system: US [P]. 示例7:关于转发北京市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政办发[2005]37号[A] 示例4~7的“:”后分别是“标准号”“报告号”“专利号”“文件号”。

21 5) 论文集、会议录等中的析出文献的出 处项前标识符号用“//”。用“//”替代旧标准的“.见:”或“.In:” 以及人们惯用的“转引自:”“参见:”, 具有简明性、通用性等优点, 已为越来越多的书刊采用。 示例: [1] 国家标准局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世界各国和地 区名称代码: GB/T 2659─1986[S]//全国文献工 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文献工作国家标准汇编: 3.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88:

22 错例1中是第5期与第6期合期出版, 其期号正确标注应为“ 2014(5/6)” 。
6) 合期出版的期刊的合期号间使用“/” 连接。 错例1:……高中数理化, 2014(5-6): 错例1中是第5期与第6期合期出版, 其期号正确标注应为“ 2014(5/6)” 。 错例2:……初中数理天地, 2013(3/5): 遇到2期以上合期, 如错例2中的第3~5期合期出版时, 不应著录为“3/5”, 而应著录为“3/4/5”。

23 在著录实践中, 对于全卷连续编页码的期刊, 也可不著录合期号。 如遇几卷合卷出版, 参照合期的著录, 也宜用“/”, 例如第47卷与第48卷合卷, 宜标注为“47/48” 。 7) 以年、期出版的期刊, 其年卷期标注 应为“年(期): 页码”。很多期刊将其标注为 “年, (期): 页码”, 这是违反标识符号前置规则的。按照规定, “(期)”之前本来就不应该有“,” 。

24 9)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前用“.”。这是新增加的著录要素, 对电子文献, 该标识符为必备著录要素。例如:
8) “等”“译”等之前的标识符号“,”不应省略。按规定, “等”或“译”字样前应采用“,”, 例如: “张三, 李四, 王五, 等.”; “潘小强, 译”。 作为特例, “等”“译”连用时著录为“, 等译.”。 9)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前用“.”。这是新增加的著录要素, 对电子文献, 该标识符为必备著录要素。例如: [3] 陈建军.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J/OL]. 国图资 源导刊, 2010, 7(10): 93 [ ]. 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unandz20101 0038.aspx. DOI: /j.issn

25 10)引文页码、析出文献的页码前的标识符号均采用“:” 。“凡是从期刊中析出的文章, 应在刊名之后注明其年、卷、期、页码”, 可见期刊中析出文章的页码是必备著录要素。阅读型文献著录析出文章的起止页或起始页, 引文文献则著录引用信息所在的页码。 阅读型文献示例: [3]……编辑学报, 2013, 25(4): 或 [3]……编辑学报, 2013, 25(4): 25. 引文文献示例: [3]……编辑学报, 2013, 25(4): 27.

26 期刊中析出文献如有转页, 接页码不必著录。 多次被引用的引文文献, 其引文页码已著录在正文引用处的“[ ]”外, 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 11) 文献表中标识符号采用全角符还是半角符, GB/T 7714未做出规定, 各刊可自行选择。推荐外文文献采用半角符、中文文献采用全角符著录。也可统一采用全角符或半角符。

27 4 责任者项的著录 1)标准规定: “著作方式相同的责任者不超过3个时, 全部照录。超过3个时, 著录前3个责任者, 其后加‘, 等’或与之相应的词。” 因此, 在参考文献表中, 责任者为2或3个时著录为“ 1人, 等”是不规范的。 现在有些书刊为了让读者多了解著者的信息, 未考虑节省版面, 当著者超过3个时采用了全部照录的格式, 标准对此未作限制。此外 文献表中的单名不必写为“何 平, 王 芳.”。

28 2) 关于欧美著者姓名和中国著者的汉语 拼音姓名的著录, 标准规定: “个人著者采用 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欧美著者的名可 以用缩写字母, 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 “姓 前名后”也是国际标准的规则。据此, “Albert EINSTEIN”(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应著录成“EINSTEIN A”, “ZHANG Guangmei”(郑光美)应该著录成“ZHANG G M”或“ZHENG Guangmei”。有的书刊在著者缩写名后保留缩写点, 只要统一, 应允许。

29 3) 中国著者汉语拼音姓名的著录应执行 相关国家标准规定。GB/T 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规定:“正式的汉语人名由姓和名两个部分组成, 姓和名分写, 姓在前, 名在后, 姓名之间用空格分开, 复姓连写, 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例如“MEI Lanfang”。但在实践中, 将“MEI Lanfang”分别著录成“MEI Lan-fang”“MEI Lan Fang” “Lanfang MEI”“L F MEI”“L MEI”等多种形式, 都是不规范的。

30 为便于读者区分用西文或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的个人著者的姓和名, 标准给出的示例采用的形式是“姓全部著录, 字母全大写”。例如: 将“A
为便于读者区分用西文或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的个人著者的姓和名, 标准给出的示例采用的形式是“姓全部著录, 字母全大写”。例如: 将“A. Einstein”著录为“EINSTEIN A”, 将“ Mei Lanfang”著录成“ MEI Lanfang”。中国人名的姓用全大写字母也符合GB/T ─2011中“中文信息处理中的人名索引, 可以把姓的字母都大写, 声调符号可以省略”的允许性条款。

31 关于中国著者汉语拼音名字可否缩写的 问题, GB/T 28039─2011指出:“国际体育比 赛等场合, 人名可以缩写。汉语人名的缩写, 姓全写, 首字母大写或每个字母大写, 名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 大写, 后面加小圆点。” 据此, 2005年版中“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的规定, 宜改为“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人名, 姓全大写, 其名可缩写, 取每个汉字拼音的首字母”。例如CHEN Haoyuan宜著录CHEN H Y。很多书刊已这样著录了。

32 4) 对用拉丁文书写的作为主要责任者的 机关团体名称“应由上至下分级著录, 上下级间用‘ . ’分隔”。例如:“Department of Physics,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作为主要责任者时, 应该著录为“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5) 文献表中主要责任者的“责任”“国籍” “朝代”“职务” 等均不必著录。例如: “李四, 主编.”应著录为“李四.”; “[唐]李白.”“[美]爱因斯坦.”中的“[唐]”“[美]”均不必著录。

33 5 规范著录西文期刊刊名的缩写 规范西文期刊刊名缩写的依据是ISO 4: 1997《信息与文献—出版物题名和标题缩写 规则》。
5 规范著录西文期刊刊名的缩写 规范西文期刊刊名缩写的依据是ISO 4: 1997《信息与文献—出版物题名和标题缩写 规则》。 1) 刊名缩写词后的“.”可以省略。 标准的示例“ J Math & Phys”等就采用 了省略“.”的著录方式。各书刊可在省略和保 留“.”中选定一种方式, 并做到全书刊统一。 2) 刊名缩写中每个部分的首字母可以用大写。

34 同一本书刊中, 对于同一个西文刊名采用缩写还是全名, 宜做到统一。
在著录实践中, 西文刊名可以缩写, 也可用全名。标准中的示例多采用了全名。 示例: [6] DOWLER L.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 dilem- ma: resource sharing and research in a tran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J]. Journal library administration, 1995, 21(1/2): 5-26. 刊名用全名时, 可以仅第1个词的首字母大写, 其余均小写(该大写者除外)。 同一本书刊中, 对于同一个西文刊名采用缩写还是全名, 宜做到统一。

35 3) 冠词、介词和连词在刊名缩写时一般 应删除。但当删除其中的连词后会产生歧义 时, 则应保留。例如: Journal of Mathematics and Physics(数学与物理学报), 正确的缩写 应为J Math & Phys;如删除连词“and”, 缩 写为J Math Phys, 刊名的本意改变了, 显然 是错误的。 4) 刊名中的常用缩写词宜采用ISO 4推 荐的形式。

36 在我国的书刊中, 一种书刊甚至一篇论文里对同一个词采用多种缩写形式的现象普遍地存在, 如将Journal缩写为Jour、J, 将
Supplementary缩写为Sup、Supp、Suppl, 将Quarterly缩写为Quart、Q, 这些缩写虽然都正确, 但不统一, 也显得比较混乱。依据ISO 4的推荐, 以上3个词宜分别缩写为 J、Suppl、Q。“Supplementary”也可缩写为Sup, 但不应为“S”甚至“Z” 。无论选定何种缩写形式, 都应做到全刊或全书统一。

37 6 其他问题 例如:将刊名Science、Nature分别缩写 为Sci、Nat是错误的。 1) 未出版的学位论文的著录
5) 刊名仅有1个词的, 不应对其缩写。 例如:将刊名Science、Nature分别缩写 为Sci、Nat是错误的。 6 其他问题 1) 未出版的学位论文的著录 按标准在附录A.9中给出的示例, 可归纳 出未出版的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D]. 授予地: 授予 单位, 授予年: 引文页码.

38 [6] 樊英. 经济增长中系统演化的复杂性研究[D].
但2005年版标准列举的2个示例对授予 单位的著录出现了不统一现象:一个著录至 大学, 另一个著录至大学的二级单位。按 GB/T7713.1—2006《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位授予单位指授予学位的机构名称。对大 学而言, 即为学校规范的全称。 示例: [6] 樊英. 经济增长中系统演化的复杂性研究[D].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 2005:

39 “公开发表”“正式出版”的规定。我们赞成“参 考文献首选的是公开发表的文献;不涉及保 密等问题的内部资料, 也可列入参考文献”的
对于学位论文的文献类型标识“D”, 标 准没有再细分为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等, 也 无此必要, 如同普通图书的“M”没有必要细 分为学术、技术、科普等一样。 2) 参考文献著录不存在公开性原则 在国家标准、国际标准中均未见有类似 “公开发表”“正式出版”的规定。我们赞成“参 考文献首选的是公开发表的文献;不涉及保 密等问题的内部资料, 也可列入参考文献”的 观点。标准的示例中就有非正式出版物。

40 打破文献引用的“公开性”原则, 有利于 缩短通过非正式渠道而获得的具有较高信息 价值的“零次文献” (即未公开的内部信息资 源)的引证时限, 提高科技信息传播、交流的 速度, 加快科技发展的步伐。 3) 全卷连续编页码的期刊的著录 其年卷期标识既可为“年, 卷(期) ”, 也可 省略“(期)”,著录为“年, 卷”。 标准的附录中就列举了1个省略“(期)”的示例: “ …[J]. Nature, 1992, 359: ”。

41 4) 期刊增刊的著录 目前我国期刊每年准许出版2期增刊, 属于卷增刊, 而国外还有期增刊。对于卷增刊, 每一期增刊相当于1期, 因此, 增刊号应著录在期号的位置, 即为“年, 卷(增刊号):页码” 。不设卷者著录为“年(增刊号): 页码” 。 示例: [7] ……编辑学报, 2012, 24(增刊2): 全年仅出版1期增刊, 按GB/T 3179— 2009规定, 其编号应编为“增刊1 ” 。

42 其格式为: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M]. 译者, 译.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页码. 示例: 不应著录成:
6) 译著的著录 其格式为: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M]. 译者, 译.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引文页码. 示例: [2] 霍斯尼.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 李庆龙, 译. 2版. 北京: 中国食品出版社, 1989: 不应著录成: [2] 霍斯尼著; 李庆龙译. 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 第 2版[M]. 北京: 中国食品出版, 1989:

43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OL].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 访问路径.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5) 联机文献著录格式 [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文献类型标志/OL]. (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 获取和 访问路径.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 示例: [2] 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 ( )[ ]. creader.com/news/ htm. 其中“[引用日期]”为必备的著录要素, 其作用相当于专著的“版本”, “(更新或修改日期)”可以不著录。

44 7) 会议文集的著录 关于会议录或会议文集的著录,情况比 较复杂:既有将整本文集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的,也有将从文集中析出的文献作为参考文 献引用的;既有出版单位正式出版的,也有 会议组织者编印的;标准给出的西文著录示 例其格式也难以统一。 a) 出版单位正式出版且整体引用著录格 式与专著相同。

45 献。其著录格式与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相同。 [4]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
示例1: [4]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 集: A集[C].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b)由出版单位出版, 且仅引用其中1篇文 献。其著录格式与专著中的析出文献相同。 示例2: [6] 钟文发. 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 用[C]//赵玮. 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 中国运 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西安: 西安电子科 技大学出版社, 1996:

46 同a)、b),仅“出版者”著录为文集编印者。
c) 会议主办者编印的文集。其基本格式 同a)、b),仅“出版者”著录为文集编印者。 示例3: [3]张忠智. 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 术期刊编辑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建会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北京: 中国科 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 1997: d) 西文的会议文集。可参照中文版会议录的著录格式著录。从标准给出的示例看, 这类文献可按实际情况著录, 以便于快速准确查找到为目的, 不必过于追求格式划一。 46

47 8)参考文献著录语种问题 参考文献原则上要求用信息资源本身的语种著录。必要时, 可采用双语著录。用双语著录引文参考文献时, 首先用信息资源的原语种著录, 然后用其他语种著录。例如用中英2种语种著录参考文献: [1] 熊平, 吴颉,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谈如何构建药品 流通的良性机制[J]. 中国物价, 2005(8): Xiong P, Wu X. Discussion on how to construct benign medicine circulation mechanism from tranaction cost perspective[J]. China price,2005 (8):

48 9) 关于文献类型和载体标识的说明 修订版标准共给出了16个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普通图书M, 会议录C, 汇编G, 报纸N, 期刊J, 学位论文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档案A, 舆图CM, 数据集DS, 其他Z。 其中 A、CM、DS、Z是新增加的。 凡无法归属于前15个类型的文献,均可以用Z来标志。

49 政府发布的文件、政策、法规等, 其文献类型归为档案, 标识符号用[A]。例如:
[9]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转发北京市企业 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 京政办发 [2005]37号[A/OL]. ( ) [ ]. 各类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的文献类型标识为[S] 。 标准给出4个电子文献载体和标识代码: 磁带MT, 磁盘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L。

50

51


Download ppt "陈 浩 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 北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