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17 貨幣政策的操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17 貨幣政策的操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7 貨幣政策的操作

2 一、研讀目標 看看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 知道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 瞭解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明白貨幣政策的運用策略

3 二、重點提要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貨幣政策的運用策略

4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 中間目標化 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係利用政策工具變數影響操作目標,進而控制中間目標,並達成期望之最終目標水準(見圖 17-1)。此一三段式貨幣架構即是一般所稱的中間目標化 (intermediate targeting)。

5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續) 圖17-1 中間目標化架構
圖17-1 中間目標化架構 中間目標化架構須找一可信的變數充當中間目標,據以達成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詳言之,在此一架構下是透過政策工具影響操作目標,再由操作目標傳遞至中間目標與最終目標,且中央銀行經常藉由操作目標、中間目標及最終目標所提供的情報訊息,作為檢視與預警的功能,據以修正政策工具的使用。

6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續 1) 我國長久以來,是以準備貨幣為操作目標、貨幣總計數 M2 充當中間目標,每年年底並公布次年 M2 的成長目標區。觀之圖 17-2,由於歷年來 M2 的實際成長率大抵均能落於其成長目標區內,顯見此一架構的運作狀況似未遭遇太大困難。 作為中央銀行之中間目標變數,係由能提供貨幣政策鬆緊訊息之各種貨幣政策指標(monetary policy indicators) 中選取,其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 相關性;(2) 可及性;(3) 可測性。

7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續 2) 圖17-2 我國貨幣總計數 M2 成長目標區及其實際 走勢
貨幣總計數 M2 是我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每年年底中央銀行並公布次年 M2 的成長目標。由圖中可以顯示,近年來 M2 實際年增率大抵均能落於此一成長目標範圍內。

8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續 3) 通貨膨脹目標化 1990 年代初,由紐西蘭準備銀行所帶頭的二段式貨幣政策架構,已在國際間引起效尤,目前尚有英國、加拿大、瑞典、芬蘭及南韓等 20 餘國的中央銀行採行此種策略。二段式的貨幣政策架構係明確地以物價穩定為目標,因此也稱之為通貨膨脹目標化 (inflation targeting)。

9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續 4) 在此一架構下並無明確的中間目標,而係仰仗許多可預示未來通貨膨脹發展的訊息變數,據以達成設定的通貨膨脹率(見圖17-3)。

10 貨幣政策的基本架構(續 5) 圖17-3 通貨膨脹目標化架構
圖17-3 通貨膨脹目標化架構 通貨膨脹目標化係一新的貨幣政策架構,在這種架構下係明確設定中央銀行應達成的通貨膨脹率目標,同時沒有明確的中間目標變數。

11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 貨幣政策的傳遞管道實不一而足,加以我們的所知仍有限,因之現代貨幣學家乃將貨幣政策影響消費與投資、產出、物價等經濟行為的過程,歸納成如圖17-4的幾個傳遞機能(transmission mechanism)。

12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圖17-4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
圖17-4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 貨幣政策藉由改變準備金的數額,再透過利率管道、匯率管道、財富管道、信用管道,或者貨幣論者所強調的改變各種資產相對價格的管道,去影響總合需求。

13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1) 利率管道 寬鬆性貨幣政策促使名目利率下跌,短期內由於價格具有僵固性,因此實質利率亦伴隨走低;而利率下跌之後,投資支出和消費支出的行為必會受到刺激。 即使處於通貨緊縮 (deflation),名目利率趨近於零,貨幣政策仍可藉由促使預期通貨膨脹率(Pe) 的上升,引導實質利率的下跌來發揮效果。

14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2) 匯率管道 寬鬆性貨幣政策促使市場利率下跌,因而導致一國通貨匯價貶值,當出口增加、進口減少,總合需求就會受到刺激;反之,緊縮性貨幣政策則使得市場利率上升,因而導致一國通貨匯價升值,當出口減少、進口增加,總合需求就會受到抑制。 匯率管道未必一定得伴隨利率變動來發揮效果。透過一國貨幣供給量的相對變化,也將直接影響匯率。

15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3) 財富管道 貨幣政策改變市場利率,會帶來資產價格的變動,例如當採行寬鬆性貨幣政策時,伴隨市場利率下跌,股票、債券及實質資產的價格受到激勵,財富隨之增加,進而刺激總合需求。

16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4) 民間部門的金融性資產配置情況,將影響財富管道在傳遞過程中的相對重要性。例如,美國家計部門所握持的股票財富占其金融性資產配置的 30% 以上,至於日本則不到 10%(見圖 17-5),因此降息時欲透過財富管道來激勵景氣,顯然美國較之日本會有較大的效果。我國的情況,股票財富所占比重已接近 25%,財富管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17 * 美國、日本為 2005 年 底資料;我國則為 2004 年底資料。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5) 圖17-5 我國、日本及美國家計部門之金融性質 資產的組成* * 美國、日本為 2005 年 底資料;我國則為 2004 年底資料。 家計部門金融性資產的配置情形,攸關財富管道在貨幣政策傳遞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美國而言,由於股票財富所占比重很高,因此財富管道較之日本及我國重要。

18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6) 信用管道 1990 年代初期,有不少經濟學家立基於信用市場不完全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 的觀點,大力強調貨幣政策透過影響銀行放款,進而影響經濟活動的重要性。 一般將此注重銀行資產面的傳遞管道,歸類為貨幣政策傳遞機制的信用觀點 (credit view),有別於先前注重銀行負債面(貨幣供給量)之貨幣觀點 (money view)。

19 貨幣政策的傳遞機能(續 7) 資產相對價格的管道
經濟體系有多種資產可供價值儲藏,當貨幣政策改變貨幣供給量狀態,必然會使資產間的相對價格產生變化,從而透過資產組合的調整就會使經濟活動受到影響。例如,當採行寬鬆性貨幣政策時,貨幣供給量增加,此時股票與其他資產的價格趨升;股票價格的上升,使得其市場價格相對高於機器設備的重置成本,因之激勵投資支出,亦即出現了托賓的 q 效果(Tobin’s q effect) ;另外,其他資產價格的上升,亦會鼓勵此類資產的投資活動。

20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貨幣政策自問題發生至影響經濟活動需歷經很長一段時間,此一情形稱之為貨幣政策的時間落 後(見圖17-6)。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可分為內部落後與外部或影響落後。內部落後又可區分為認知落後與行政落後,前者是指問題發生至需要行動之認知的這段期間,而後者則是指需要行動之認知至實際運用政策工具的這段期間。至於外部落後,則是指實際運用政策工具至影響經濟活動的這段期間。

21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續) 圖17-6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圖17-6 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 貨幣政策自問題發生至影響經濟活動需歷經很長一段時間,此一情形稱之為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貨幣政策的時間落後可分為內部落後與外部或影響落後。內部落後又可區分為認知落後與行政落後,前者是指問題發生至需要行動之認知的這段期間,而後者則是指需要行動之認知至實際運用政策工具的這段期間。至於外部落後,則是指實際運用政策工具至影響經濟活動的這段期間。

22 貨幣政策的運用策略 權衡政策 (discretionary policy) 係指中央銀行根據當時經濟金融情勢,採取因時因勢制宜的因應措施。
貨幣法則 (monetary rule) 係指中央銀行根據事先決定的公式執行貨幣政策,至於法則的形式則不一而足。例如,中央銀行運用各種政策工具控制貨幣供給量,使其每一季成長率維持在 2.5% 的水準(全年則成長 10%)。此一僵固型貨幣法則 (passive monetary rule),其公式可表示為:

23 貨幣政策的運用策略(續) 貨幣學派的經濟學家,大抵反對中央銀行的權衡政策,主張「以法則替代權衡」。主要理由為:(1)貨幣政策的作用有相當長久且不穩定的時間落後現象(見圖 17-7);(2) 根據歷史經驗,美國聯邦準備制度的權衡性措施,加重美國的經濟紛擾;(3) 法則可減少政府的經濟干涉。 近年來,由於理性預期理論 (rational expectation theory) 強調貨幣法則可提高中央銀行的可信度,可信度則攸關貨幣政策的成敗,貨幣法則因此倍受重視。

24 貨幣政策的運用策略(續 1) 圖17-7 權衡性貨幣政策加重景氣循環
圖17-7 權衡性貨幣政策加重景氣循環 圖中藍線代表未採行貨幣政策時之景氣循環。如果中央銀行採行權衡性貨幣政策,例如在 t0 時採行寬鬆性貨幣政策,而於 t1 時採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則採行貨幣政策後之 GDP 成長情形將出現類如圖中紅線的較大波動的景氣循環。

25 貨幣政策的運用策略(續 2) 迨至目前,經濟學家大抵同意法則優於權衡的結論,至於法則的形式則以進取型貨幣法則 (activist monetary rule) 或稱回應法則 (feedback rule) 最受到經濟學家的注意。 1990 年代最富盛名的回應法則為泰勒法則 (Taylor’s ruler),表明聯邦資金利率應伴隨產出缺口 (output gap) 及通貨膨脹缺口 (inflation gap) 來調整,表示如[17-4] 式。  式中,y=(Y-Y*)∕Y*;Y 代表實質 GDP 的實際  值;Y*代表實質 GDP 的趨勢值。

26 三、市場當教室 貨幣政策簡單就是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人緣極佳。2004 年夏天,當時剛當上白宮經濟顧問會主席的柏南克向布希提出簡報,他穿了一套褐色的西裝、黑色鞋子,以及一雙黃色襪子。布希不禁彎腰提起柏南克的褲管,開玩笑地表示,這樣的衣著不符白宮標準。柏南克當時一笑置之。第二天,布希召開幕僚會議,發現包括副總統錢尼在內所有的白宮官員,都穿著柏南克所提供的黃襪子,布希不禁大笑。 柏南克曾在史丹福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由於他能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解釋深奧的經濟理論,因此深受學生愛戴。對貨幣政策的運作,柏南克也希望化繁為簡。他偏愛設定明確的通膨目標,並強調會讓聯準會更透明化。前聯準會副主席布蘭德(Alan Blinder)說,「聯準會透明化的真正目的,是要市場照你的思路想。」

27 三、市場當教室(續) 貨幣政策簡單就是美 (續)
柏南克熱愛運動,尤其是棒球,甚至還發表文章質疑職棒大聯盟用來計算球員打擊率的方法。柏南克曾經說過,央行總裁就像球場裁判,沒有人會注意他,然而他卻是主掌全局的人。 柏南克能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解釋深奧的經濟理論,對貨幣政策的運作,柏南克也希望化繁為簡。

28 三、市場當教室 (續 1) 通膨目標化架構簡單嗎? 你認為選擇貨幣政策架構應該跟隨流行嗎?
請至 Lars E.O. Svensson 個人網站,看看他為什麼不遺餘力地倡議採行通膨目標化架構?(

29 四、問題與討論 是非題 利率的可測性較貨幣供給量為正確且迅速,因此利率較貨幣供給量適合作為中間目標。
當名目利率接近於零,中央銀行透過調降利率來刺激景氣的能力將受到限制,因此貨幣政策勢將落於無效。 貨幣學派和理性預期學派都主張以法則替代權衡,主要理由在於貨幣政策有長而多變的時間落後,權衡性貨幣政策將加重對經濟的紛擾。

30 四、問題與討論(續) 比較名詞異同 權衡政策、貨幣法則 內部落後、外部落後 簡答題
貨幣政策的工具、操作目標、中間目標及最終目標間的關係為何?試以現階段中央銀行所採取之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來說明。 何謂權衡與法則?中央銀行當以權衡或法則來執行貨幣政策?並說明理由。

31 四、問題與討論(續 1) 泰勒法則是目前普受經濟學家推崇的貨幣法則,請簡單介紹此一法則的內容。


Download ppt "Chapter 17 貨幣政策的操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