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1 章 電腦導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1 章 電腦導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1 章 電腦導論

2 本章提要 認識電腦 電腦的發展史 電腦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電腦的種類 認識個人電腦

3 什麼是電腦 電腦 (Computer) , 是一種能夠彙集、計算分析、過濾、處理資料的電子設備。它是由硬體與軟體所組成的。
硬體 (Hardware) 組成電腦實體的各種零件。 軟體 (Software) 是一般常說的程式。

4 電腦的特色 處理資料的速度非常快 精確性相當高 儲存容量非常大 傳輸容易

5 電腦的功能 處理大量的資料 提高工作效率 提供有用的資訊

6 電腦的發展史 第一代 - 真空管電腦 第二代 - 電晶體電腦 第三代 - 積體電路電腦 第四代 - 微處理電腦

7 第一代 - 真空管電腦 西元 1946 年 ~ 1958 年間, 第一個以真空管製成的電腦叫做 ENIAC。

8 第二代 - 電晶體電腦 西元 1959 年 ~ 1964 年間, 電晶體所製成的電腦明顯改善第一代電腦的種種缺點。

9 第三代 - 積體電路電腦 西元 1964 年 ~ 1970 年間, IBM 公司使用積體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 簡稱IC) 推出 IBM 360 系列電腦。

10 第四代 - 微處理電腦 西元 1971 年起至今, 稱為超大型積體電路 (Very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 簡稱VLSI) 的電腦普及。

11 未來新趨勢 未來電腦將更輕薄短小、儲存能力更高、處理速度更快、操作介面便人性化, 而科學家更積極研究具有人工智慧、能夠累積知識並自行思考的第五代電腦。

12 電腦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自動化的家電 電腦化的各行各業 休閒娛樂 網際網路 Internet 輔助教學

13 電腦的種類 微電腦 (MicroComputer) 工作站 (WorkStation) 中大型電腦 (MainFrame)
迷你電腦 (MiniComputer) 超級電腦 (SuperComputer)

14 微電腦 (MicroComputer) 微電腦即大家所熟知的個人電腦, 以體積小、價格低、容易使用為特色。
可分為: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

15 工作站 (WorkStation) 工作站電腦外表看似個人電腦, 但功能與價錢超出個人電腦許多, 它的內部構造和設計重點與個人電腦也不相同。

16 中大型電腦 (MainFrame) 中大型電腦可用來處理相當大量的資料, 而且速度也很快。通常使用在較具規模的單位或企業。

17 迷你電腦 (MiniComputer) 迷你電腦多使用在中小企業或學術機構, 因為比較便宜, 而且較易維護, 所以常成為中大型電腦的替代品。

18 超級電腦 (SuperComputer) 超級電腦主要是使用在高科技研發或軍事應用上面, 其特色是具有超高速的運算能力。

19 認識個人電腦 個人電腦 (Personal Computer) 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電腦。 主要分成二大家族 - PC 與 Mac。

20 PC 族 PC 電腦最早由 IBM 公司所開發生產, 由 IBM 授權給其他電腦廠商來製造, 因此產生許多所謂的 PC 相容機種。

21 Mac 族 蘋果電腦公司的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 簡稱 Mac) 則是另一類風行全球的個人電腦。

22 PC 與 Mac 的分別 硬體架構上並不相同, 各有自己的作業系統, 且幾乎所有的應用軟體也都區分 PC 版和 Mac 版。

23 掌上型電腦 掌上型電腦 (Handheld Computer) 亦稱個人數位助理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藉由筆型輸入設備, 直接觸控螢幕輸入資料。 PDA 作業系統主要分為: Palm OS Windows CE 系列


Download ppt "第 1 章 電腦導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