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土木工程與世界文明 第十四章 土木工程與城市文明(二) 個案分析二 巴塞隆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土木工程與世界文明 第十四章 土木工程與城市文明(二) 個案分析二 巴塞隆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土木工程與世界文明 第十四章 土木工程與城市文明(二) 個案分析二 巴塞隆納
土木工程與世界文明 第十四章 土木工程與城市文明(二) 個案分析二 巴塞隆納 洪 如 江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東吳大學講座教授 中央大學名譽工學博士

2 一、引 言 本週課程上課時,播放,並由教師重要補充講解,公視影集〈城市的遠見〉影集中的第一集:『巴塞隆納的經驗』部分。 (共13集,皆由劉嵩製作、導演、剪輯;林盛豐教授採訪撰稿、講解) (節目顧問:賀陳旦,陳亮全,孫可立,楊子葆,臨崇傑,皆為國內最傑出的學者專家) 在本開放課程,由於授權費用非常之高,難以安排進入開放課程之中播放。 上課前,由助教向學校圖書館、或開課之學系,借用「公播版」光碟,在教室中播放。

3 二、巴塞隆納經驗的簡史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自治邦首府巴塞隆納,2000歷史的城市。 12世紀起,因對外貿易而逐漸富裕。市民愛好戶外活動。
1936年,軍頭之一的彿郎哥(Francisco Franco,1938~1973),在希特勒及莫索里尼的支持下,武力叛亂,西班牙爆發內戰。 1939年4月底,內戰結束,彿郎哥成立獨裁政權,實施白色恐怖,屠殺反對者及智識份子(包括首都新德里大學校長、加泰隆尼亞自治邦邦主等等)。 傑出藝術家可培羅(Xavier Corbero)流亡美國。

4 二、巴塞隆納經驗的簡史 彿郎哥在巴塞隆納,新設許多軍營、火車站、工廠、勞工住宅。巴塞隆納 籠罩在黑煙之內,嚴重缺乏城市建設。
1975年11月,彿郎哥死亡;西班牙回到一個君主立憲的民主國家;但留下一個百廢待舉的城市。 巴塞隆納內的許多軍營、火車站、礦場,成為堆置廢棄物及停車的場地。 城市建築、住宅、基礎建設、公共空間,嚴重缺乏,且普遍簡陋,引發 市民的另一種不滿。

5 二、巴塞隆納經驗的簡史 1979年,恢復地方民主選舉。民主政府的「整體規劃」,以「公共空間」的改善及整修為首要目標。
1981年到1992年的11年間,浴火鳳凰般的巴塞隆納,脫胎換骨成為一個舉世稱讚的「都市更新典範」或「巴塞隆納經驗」: 改善「生活品質」 提昇「城市競爭力」 成為全世界的「藝術之都」

6 三、巴塞隆納都市更新的特點 (1) 終結汽車佔領城市的非人性缺失:
(1) 終結汽車佔領城市的非人性缺失: 針對寬闊車道切割社區的缺失,1982年開始,縮小車道,增加人行步道 與綠色空間的比例,讓城市變得更安全、更親切。提升市民及觀光客遊覽 與購物的意願、樂趣。沿街商家的業績也因而顯著增加。

7 三、巴塞隆納都市更新的特點 (2) 「針灸法」的單點切入:
(2) 「針灸法」的單點切入: 將政府所能掌握的舊城區內的空地(包括前述的廢棄軍營、火車站、礦場、 等等),改善或整修,一律建設成為簡單、高品質、耐久且人性化的「公園」、「綠地」或「開放空間」,總數多達450個。 當老街區的前述公共空間建設完成之後,當地居民會自動將私有地內的環境 (包括房屋)加以改善成為可用、甚至於可以營業而且日益繁榮的社區。 絕對不鏟除老街區以利建商開發。

8 三、巴塞隆納都市更新的特點 (3) 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1992年,開發位於東北角海岸地區的邊緣土地,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3) 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1992年,開發位於東北角海岸地區的邊緣土地,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 妥善規劃選手村,使之在運動會之後,成為公共設施完善的市民 公共住宅社區。 運動場地區成為觀光勝地。 濱臨地中海的海岸,則成為最吸引人的親水空間。 也因此,巴塞隆納成為一個較不擁擠的城市。

9 三、巴塞隆納都市更新的特點 (4) 持續建設高弟的聖家堂,預定100年後完工:
(4) 持續建設高弟的聖家堂,預定100年後完工: 聘請傑出雕刻藝術家,繼續建設高弟尚未完成的「聖家堂」,預定 100年後完工。沒有任何政客想在他任內剪綵爭功。

10 三、巴塞隆納都市更新的特點 (5) 「藝術之都」願景的達成:
(5) 「藝術之都」願景的達成: 由在世界上有地位且人脈豐富的可培羅(Corbero),從美 國回到巴塞隆納,受市長之託,動員世界一流的藝術家( Miro等20多位),為巴塞隆納的 每一個社區,創作一個地標性的巨型雕塑。 使藝術與社區建設,和諧地結合 加上高弟尚未完工的「聖家堂」(Sagrada Familia),巴塞隆 納成為舉世無雙的「城市博物館」。 藝術品不再只是關在博物館中的文物,彰顯巴塞隆納人愛好 藝術及戶外生活的傳統。

11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本作品由著作權人洪如江創作,並授權本課程使用, 您如需使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1-10 所有文字內容 本作品由著作權人洪如江創作,並授權本課程使用, 您如需使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Download ppt "土木工程與世界文明 第十四章 土木工程與城市文明(二) 個案分析二 巴塞隆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