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 3 版 余 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 3 版 余 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 3 版 余 伟

2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2章 主机 第3章 存储设备 第4章 多媒体设备 第5章 计算机联网 第6章 输入设备 第7章 输出设备
    目录 第1章 微型计算机概述 第2章 主机 第3章 存储设备 第4章 多媒体设备 第5章 计算机联网 第6章 输入设备 第7章 输出设备 第8章 微型计算机的组装与CMOS设置 第9章 系统软件的安装 第10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测试、优化与升级 第1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方法

3 第2章 主机 教学目标:1、主流CPU简介 2、 INTEL系列的CPU 3、 AMD系列的CPU 4、CPU插座和风扇
 第2章 主机 教学目标:1、主流CPU简介 2、 INTEL系列的CPU 3、 AMD系列的CPU 4、CPU插座和风扇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4 第2章 主机 2.1 中央处理器 世界上生产PC机CPU的厂商主要有Intel、AMD、VIA、TRANSMETA、IDT、IBM等。
 第2章 主机 2.1 中央处理器   世界上生产PC机CPU的厂商主要有Intel、AMD、VIA、TRANSMETA、IDT、IBM等。 2.1.1 中央处理器的类型   CPU主要类型有:   1.按CPU的主频分有:2.0GHz~3.5 GHz,如Pentium 4有2.4 GHz GHz 2.8 GHz 3.0 GHz 3.2 GHz GHz 。Athlon 64有 Athlon (1.8 GHz)、3200+(2.0 GHz)、3400+(2.2 GHz)、3800+(2.4 GHz) 等。   2.按CPU的架构分有:Intel公司生产CPU的Socket 478、Socket 775和AMD公司生产CPU的Socket 462、Socket 754、Socket 939等。   3.按CPU的不同用途有:用于PC台式机、服务器(工作站)以及笔记本三种。   4.按CPU制造的核心类型分有:Intel公司生产的CPU有 Northwood核心、 Prescott核心和 AMD公司生产CPU的 Newcastle核心、 Barton核心、 ClawHammer核心等。    5.按CPU的前端总线频率分有:Intel公司生产的CPU前端总线频率有 400MHz、 533MHz、 800MHz和 1066MHz等; AMD公司生产的CPU前端总线频率有 333MHz、 400MHz 、800MHz和1000MHz等。   6. 按CPU采用的接口方式有引脚式、卡式、触点式、针脚式等。而目前CPU的接口大部分是针脚式接口,对应到主板上就有相应的插座类型。

5 (2)Pentium 4 CPU。 2.1.2 主流CPU简介 CPU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它的性能高低直接影响着整台微型计算机性能的优劣,现在能见到的CPU绝大部分是Pentium级的,Pentium级CPU除了Intel的Pentium和Celeron系列外,还有AMD生产的Athlon和Duron系列的CPU。 1.Intel Pentium CPU (1)Pentium Ⅲ CPU。 目前市场上的Pentium 4 主要有二种不同的接口,一种是Socket478,另外一种是Socket 775。 Socket 775又称为Socket T,是应用于Intel LGA775封装的CPU所对应的接口,采用此种接口的有LGA775封装的Pentium 4、Pentium 4 E、Celeron D等CPU。

6

7

8 2. AMD 系列的CPU (1)Athlon XP 系列处理器(也称K7)。 2001年10月9日,AMD发布了桌面处理器的产品——Athlon XP处理器, 有Athlon XP 1500+,Athlon XP 1600+至Athlon XP 3200+产品。 Athlon XP有4种不同的核心类型:Palomino、 Thoroughbred、Thorton和Barton。 但都有共同之处:都采用Socket A接口而且都采用PR标称值标注。 (2)Athlon 64处理器 AMD的Athlon 64处理器是64位PC处理器(也称K8处理器), AMD Athlon 64 CPU性能比较如表2-3所示。 采用基于X-86指令体系的64位架构,也就是X86-64架构。该处理器支持64bit寻址位宽,并提供良好的向下兼容性――支持32bit。除了采用x86-64架构之外,该系列处理器的还有不少的改进。如整合支持双通道和单通道的DDR SDRAM内存控制器;采用针对芯片组独立的Hyper-Threading总线连接技术,在Athlon 64系统实现AGP 8x和I/O功能。该系列采用的是Socket754针脚和Socket 939针脚设计,L2缓存分别有1MB和512KB两个版本。采用的是0.13微米的工艺,不过即将推出采用更先进的0.09微米工艺的产品。在Athlon 64高性能的同时能保持着低功耗,最大功耗比Pentium 4 E系列低不少。 (3)AMD Duron CPU    AMD的Duron处理器(毒龙)主要面对低端处理器市场。

9

10 2.1.3 CPU插座和风扇 表2-4 不同的CPU插座支持不同的CPU类型

11 2.CPU风扇或称散热器。 目前最常见的CPU散热器从原理上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采用液体散热,包括水冷、油冷等;另一类最常采用的就是风冷散热方式,即在一块散热片上面镶嵌一个风扇的这种散热方式。该方式主要是成本低,制作和安装都非常简单。

12 教学目标:1、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教学重点: 时钟频率(主频) 外部时钟频率(外频)和倍频 前端总线频率 超线程技术
教学难点:时钟频率(主频) 外部时钟频率(外频)和倍频 前端总线频率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3 2.1.4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1.时钟频率(主频)。 时钟频率是CPU在单位时间(s)内发出的脉冲数,常用以兆赫(MHz)为单位。 2.外部时钟频率(外频)和倍频。外部时钟频率则表示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而倍频则是指CPU的外频与主频相差的倍数。三者 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主频=外频×倍频。 3.前端总线频率。英文名称叫Front Side Bus,一般简写为FSB。前端总线频率指的是数据传输的实际速度,即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前端总线的速度越快,CPU的数据传输就越迅速。前端总线的速度主要是用前端总线的频率来衡量。现在高档的处理器的FSB频率等于外频的4倍。 4.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简写为HT):这是Intel针对Pentium 4指令效能比较低这个问题而开发的。超线程是一种同步多线程执行技术,采用此技术的CPU内部集成了两个逻辑处理器单元,相当于两个处理器实体,可以同时处理两个独立的线程。通俗一点说就是能把一个CPU虚拟成两个,相当于两个CPU同时运作,超线程实际上就是让单个CPU能作为两个CPU使用,从而达到了加快运算速度的目的。

14 3.运算速度。CPU的运算速度通常用每秒执行基本指令的条数来表示,常用的单位是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即每秒百万条指令数,是CPU执行速度的一种表示方式。 4 .Cache的容量和速率。Cache ( 缓存)的大小和速度也同CPU的性能息息相关。目前的CPU通常采用两级缓存机制,L1、L2缓存通常集成在CPU核心内部,与CPU同速运行,L1缓存大小为28KB或更大;而L2缓存大小通常大于L1缓存。 5.数据宽度(字长)。CPU的字长是指CPU一次所能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是表示运算器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它等于CPU数据总线的宽度,CPU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处理信息速度越快,性能也越高。常见的CPU字长有32位和64位。

15 6.寻址能力 。寻址能力往往是指CPU能直接存取数据的内存地址的范围,这是由CPU的地址总线引脚的数目来决定的。通常用MB来表示寻址空间。
7.支持的扩展指令集。支持的扩展指令集也是造成性能差异的一个关键。1996年,Intel的MMX指令集(MultiMedia Exlensions,多媒体扩展指令集)应用到奔腾处理器当中。MMX包括57条多媒体指令,通过单指令多数据方式(SIMD)加速整数运算,可以加速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应用。 3Dnow!指令集是由AMD开发的共有多媒体扩展指令集27条指令,主要应用于3D等浮点运算,从而使CPU的3D性能大大提高。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指令集)是Intel在Pentium Ⅲ处理器中开始应用的。 SSE2——支持双精度浮点数的SIMD 。 在SSE3上,Intel增加了10条新的SIMD指令以及3条脱离SSE寄存器的指令(fisttp、monitor、mwait)。

16   8.内部设计。处理器内部设计对性能的影响非常关键。通过并行处理和乱序执行技术,处理器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多条指令。  
   CPU的内核不同性能也不同,如内核为Northwood和内核为Prescott的Pentium 4的CPU性能不同;内核为Northwood和内核为Prescott的Celeron CPU性能相差较大。Athlon 64系列CPU的核心类型为Clawhammer和内核为Newcastle 的性能相差较大,    生产工艺技术:指在硅材料上生产CPU时内部各元器件间的连线宽度,一般用微米(μm)表示。   9.供电电压。 Pentium CPU的供电电压都是3.3V或以下。Pentium4的供电电压在1.5V以下,CPU内核工作电压越低则表示CPU制造工艺越先进,也表示CPU运行耗电功率越小。

17 2.3 内存 教学目标:1、内存的简介 2、 内存的结构 3、 内存的品牌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2、3
         2.3 内存 教学目标:1、内存的简介 2、 内存的结构 3、 内存的品牌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2、3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18          2.3 内存    内存指计算机系统中存放数据与指令的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和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内存的分类  1.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分类  (1)只读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ROM是计算机厂商已经把系统程序烧制在芯片中,只能读取,不能改变的一种存储器,如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显卡BIOS程序等。  (2)随机存储器RAM。   ① 静态RAM(SRAM)。SRAM(Static RAM)的一个存储单元的基本结构是一个双稳态电路, SRAM的读写速度很快,一般比DRAM快2、3倍。计算机的高速缓存(External Cache)就是SRAM。   ② 动态RAM(DRAM) DRAM(Dynamic RAM)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存,它是针对静态RAM(SRAM)来说的。一个DRAM单元由一个晶体管和一个小电容组成。晶体管通过小电容的电压来保持断开、接通的状态,当小电容有电时,晶体管接通(表示1);当小电容没有电时,晶体管断开(表示0)。

19 2.按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分类 (1)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RAM,由于主存储器的容量较大,为了降低费用、减小体积,所以常采用DRAM,也就是常说的内存(内存条)。 (2)Cache存储器。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和主存储器之间的规模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通常由SRAM组成。   (3) ROM BIOS。ROM BIOS有三类:系统BIOS、显示卡BIOS和其他适配卡的BIOS。    接通电源后,BIOS将运行POST(Power On System Test),对所有内部设备的自检、测试完成后,系统将从A:或C:寻找操作系统,并向RAM中装入DOS。

20 2.3.2 内存条 1.内存条的接口类型 (1) SIMM接口类型。  (2) DIMM接口类型。    DIMM内存条提供64位有效数据位。目前,DIMM内存条已成为主流产品。    通常为84针,但由于是双边的,所以一共有84×2=168线触点,人们经常把这种内存称为168线内存。DDR内存条也属于DIMM接口类型,DDR内存条有184个触点,使用2.5V的电压,单个时钟周期内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是由JEDEC(电子设备工程联合委员会)进行开发的一代内存技术标准,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DDR2内存采用1.8V电压。DDR2内存条有240个触点。  内存条一般有128MB、256MB、512MB和1024MB等几种。

21         内存条 (3)RIMM接口类型。RIMM在单个时钟周期内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使用184线内存条,2.5V电压,数据宽度为16位或32位。

22  2.内存条的芯片类型   存储器芯片焊在一小条印制电路板上构成内存条,使用的存储芯片不同内存条的性能也不同。  (1) SDRAM。  (2)DDR SDRAM。    准确地说,我们应该称呼它为“DDR SDRAM”,习惯上简称为“DDR”。可以让它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数据。    DDR2(Double Data Rate 2) SDRAM DDR2内存每个时钟能够以4倍外部总线的速度读/写数据,并且能够以内部控制总线4倍的速度运行。    DDR2内存采用1.8V电压,相对于DDR标准的2.5V,降低了不少,从而提供了明显的更小的功耗与更小的发热量。    目前,已有的标准DDR2内存分为DDR2 400和DDR2 533,今后还会有DDR2 667和DDR2 800。

23    图 DDR 2 SDRAM  下面是DDR SDRAM上面是SDRAM 图 2-37 RDRAM内存条        图2-36 DDR SDRAM和SDRAM

24  (3) RDRAM(Rambus SRAM)。 Rambus(如图2-37)引入了RISC(精简指令集)的技术,依靠其极高的工作频率,通过减少每个周期的数据量来简化操作。Rambus通过进行上升沿、下降沿分别触发,原有的400MHz的频率变为800MHz。若采用16位其带宽为1.6GB/s,为SDRAM的两倍。RDRAM管脚数为184,使用2.5V电压,采用16位或32位总线传输数据.不过Rambus要求RIMM槽中必须全部插满,空余的RIMM槽要用专用的Rambus终结器(或称连通器)C-RIMM插满。

25        内存的性能参数 教学目标:1、内存的性能参数 2、 内存的选购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

26 2.3.3内存条的性能指标   1.容量。DDR SDRAM内存容量大多为64MB,128MB,256MB、512MB和1024MB容量。   2.速度。内存速度一般用存取一次数据的时间(单位一般用ns)来作为性能指标,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快。DDR SDRAM内存速度已达到5ns以下。

27 3.内存的奇偶校验。有无奇偶校验位对系统性能并没有什么影响,所以目前大多数内存条上已不再加装校验芯片。
  4.内存的电压。SDRAM内存条使用3.3V电压,DDR SDRAM和RDRAM使用2.5V电压,DDR2 SDRAM使用1.8V电压。   5.内存的数据宽度和带宽。数据宽度指内存同时传输数据的位数,以bit为单位。SDRAM和DDR的数据宽度为64位,RDRAM数据宽度为16位或32位。内存的带宽指内存的数据传输速率。

28 6.CAS。CAS 是等待时间。   目前DDR SDRAM的CAS有2、2.5和3,也就是说其读取数据的等待时间可以是两个~三个时钟周期,标准应为2,但为了稳定,降为3也是可以接受的。在同频率下CAS为2的内存较为3的快。 7.内存的“线”数。内存条的“线”数指内存条与主板插接时的多少个接触点,这些接触点有168线、184线和240线。

29 2.4 机箱和电源 2.4.1 机箱 1.机箱的种类 (1) 卧式机箱与立式机箱。 立式机箱一般可扩展性较好,空气流通也好于卧式机箱。
         2.4 机箱和电源 机箱 1.机箱的种类 (1) 卧式机箱与立式机箱。 立式机箱一般可扩展性较好,空气流通也好于卧式机箱。 (2) AT结构机箱与ATX结构机箱。 机箱还有超薄、半高、3/4高、全高之分。机箱还有超薄、半高、3/4高、全高之分。 2.机箱的构成及主要部件的作用 (1) 主板固定槽 (2) 支撑架孔和螺丝孔 (3) 驱动器槽(架) (4) 电源盒固定槽 (5) 板卡固定槽 (6) 键盘孔 (7) 驱动器挡板 (8) 控制面板 (9) 控制面板接线及插针 (10) 电源开关及开关孔 (11) 喇叭 (12) 前面板

30 2.4.2 电源  1. 电源的参数 (1) 输入电压。 输入电压出厂时定为220V。 (2) 输出电压与电流。 +5V直流电压为系统主板,键盘及外部选件供电; +12V直流电压为系统主板,软驱、硬盘、光驱供电; -5V直流电压为软驱、中锁相式数据分离电路供电; -12V直流电压为串行通信口提供EIA接口电源; 电源准备好(Power Good)信号由+5V(橙色)送出。 ATX电源在AT的基础上增加+3.3V输出电压,作为CPU的输入电压。 (3) 电源的功率。 要达到300W或300W以上。

31 2.AT电源和ATX电源的区别 (1) 机内主板电源插头不同。 ATX电源为主板供电的插头为只有一个两排插针的大插头,共有20根插针。 (2) 开关线不同。 ATX电源没有这根线,它的开关线连在主板上,所以ATX电源可由系统管理。 (3)ATX电源可以实现软件关机和通过键盘、调制解调器唤醒开机等电源管理功能。 3. 微型计算机电源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1)电源插座。 (2) 显示器插座(有的电源无显示器插座)。 (3)有的电源配有Pentium 4电源插头。 (4)主板电源插头。 (5) 外部设备电源插头。

32          图2-42 ATX电源插座示意图 4.电源的认证 (1) CCEE认证。CCEE是中国电工产品安全认证委员会的英文缩写,它是我国惟一的电工产品安全认证机构。 (2)FCC认证。 (3) UL认证。 (4) CSA认证。 (5) CE认证。

33          2.2 主板    在主板上集成了一些功能部件,如软、硬盘控制接口,串/并行接口,鼠标接口、USB接口、PS/2接口等,有的甚至连网卡、声卡、MODEM、显卡也集成在主板上。 主板的分类    主板一般有几种分类方法:按CPU的插座划分、按使用的芯片组划分、按主板的结构划分、按主板的应用范围划分、按主板的某些主要功能划分等。主要是以CPU的插座划分和主板的结构划分。 1. 按主板上使用的CPU插座划分 有Slot 1主板、 Socket 370主板、Socket 423主板、Socket 478主板、Socket 754主板、Socket 939主板、Socket 775主板、Slot A主板、Socket A主板。每一种CPU插座可以插不同类型的CPU。 2. 按主板的应用范围划分 有不同应用范围,主板被设计成各不相同的类型,即分为台式机主板、便携式计算机主板和服务器/工作站主板。

34 3.按主板所使用的芯片组划分 有Intel公司生产的芯片组、VIA公司生产的芯片组、SiS公司生产的芯片组、nVIDIA公司生产的芯片组。 4. 按主板的结构划分 有AT结构的主板、ATX结构和NLX结构的主板。

35 按主板的适用平台分 可分为INTEL、AMD、和VIA等。 按集成芯片分 集成显卡、集成网卡、集成声卡 按支持内存条的类型分 按主板板型分 大板 小板(MICRO) 微小板(MINI)(迷你型) 按价格范围分 10. 按品牌分

36 图2-17 主板各部分的部件名称

37

38 2.2.2 主板的组成 主板的部件名称如图2-17所示。 1. 主板的主要芯片 (1) 芯片组。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    北桥一般在CPU插槽和内存插槽附近,而且常常盖着散热片。北桥主要负责管理CPU、内存、AGP这些高速的部分。    南桥芯片(South Bridge)一般位于主板上离CPU插槽较远的下方,PCI插槽的附近,    芯片组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等类型,按芯片数量可分为单芯片芯片组,标准的南、北桥芯片组和多芯片芯片组(主要用于高档服务器/工作站),按整合程度的高低,还可分为整合型芯片组和非整合型芯片组等等。

39 (2)BIOS芯片。BIOS叫做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其本身就是一段程序,负责实现主板的一些基本功能和提供系统信息。由于主板设计具有多样性,BIOS也是具有针对性的,每块主板都对应各自的BIOS。当BIOS不正确时,主板轻则工作不正常,重则不能启动。 “BIOS芯片”的芯片确切地说是颗ROM(只读存储器)。目前较多使用的是EEPROM(快闪式只读存储器),也有部分廉价主板使用的是EPROM(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3)CMOS芯片。CMOS(本意是指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种大规模应用于集成电路芯片制造的原料)是微型计算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可由主板的电池供电,即使关闭机器,信息也不会丢失。 (4)板载芯片。板载音效是指主板所整合的声卡芯片型号或类型。 板载网卡芯片是指整合了网络功能的主板所集成的网卡芯片,与之相对应,在主板的背板上也有相应的网卡接口(RJ-45),该接口一般位于音频接口或USB接口附近。

40 2. 主板中的插槽 (1)总线扩展槽。在主板上占用面积最大的部件就是总线扩展插槽,用于扩展PC机功能的插槽通常称为I/O插槽,大部分主板都有3~8个扩展槽。 常见的总线结构有ISA、MCA、EISA、VESA、PCI、PCI-Express、AGP、AMR总线结构,则其对应的扩展槽是ISA扩展槽、MCA扩展槽、EISA扩展槽、VESA扩展槽、PCI扩展槽、AGP扩展槽和AMR扩展槽。 ①PCI插槽。PCI是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的缩写,可翻译为“外部设备互连”。它是一个先进的高性能局部总线,PCI扩展插槽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及很强的负载能力(相对于ISA,VL而言),并可适用于多种硬件平台。 ②AGP插槽。AGP是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的缩写(高速图形端口),也称为AGP总线,是Intel公司为提高计算机系统的3D显示速度而开发的,仅用于AGP显卡的安装。目前AGP端口标准已由原来的AGP1.0(1x、2x)发展到AGP2.0(AGP 4x) 和AGP3.0(AGP 8x),此时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高达2132MB/S。

41   ③PCI-Express插槽。 PCI-Express技术于2002年年底被审核批准,而拥有PCI Express技术的主板也正式面世。这项技术将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当前,PCI Express共分为六种规格。      这六种规格分别为x1,x2,x4,x8,x12,x16。其中x4,x8和x12三种规格是专门针对服务器市场的,而x1,x2以及x16这三种规格则是为普通计算机设计的。     PCI-Express技术传输数据速率的性能指标含义,x1表示有1条数据通道,x2表示有2条数据通道,x4表示有4条数据通道,依此类推。其中每条数据通道均由4个针脚组成,在PCI-Express下,每个针脚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00MB/秒。

42 (2)内存条插槽。    内存条插槽的作用是安装内存条。常见的内存条插槽有DIMM(168线,DDR为184线,DDR2为240线)、RIMM(184线或232线)。插槽的线数是与内存条的引脚数一一对应的,线数越多插槽越长。    DDR内存条可以提供64位线宽的数据,工作电压为2.5V。DDR2内存条,工作电压为1.8V。    RIMM内存条可以提供16位或32位线宽的数据,使用一条不能启动Pentium系统,工作电压为2.5V。

43 3. 主板中的插座 (1)CPU插座。主板上有CPU插座,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安装CPU。不同档次的CPU需要不同类型的CPU插座。    Socket 型插座主要有: Socket 370(370针孔)、 Socket423(423针孔)、Socket 478(478针孔)、Socket 775(775触点)、Socket A(462针孔)、Socket 754(754针孔)、Socket 939(939针孔)等。    仔细观察Socket CPU插座上的针孔,可以发现左下角最外层缺少一个孔。这是CPU的定位标记。   CPU背面的某个角上常有一个白点或缺一小块,这是表示集成电路1号脚位置,只要将它和Socket插座的定位标记对准,然后插进去就可以了。一般插错了方向是插不进去的。

44 (2)EIDE插座。EIDE插座最重要的用处是连接EIDE硬盘和EIDE光驱。
   主板一般传输速度达100MB/S和133MB/S以上,除了主板的芯片组、安装的操作系统需支持该速度外,还要采用80芯的信号线并标有“SYSTEM”字样的一端同主板相连。    EIDE插座一般为40针双排针插座,586主板上都有两个EIDE设备插座,分别标注为EIDE1和EIDE2,也有的主板将EIDE1标注为Primary IDE,EIDE2标注为Secondary IDE。    若只有一个硬盘和一个光驱,推荐将硬盘接在EIDE1口上,光驱接在EIDE2口上 (3)Serial ATA    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45 ATX电源插座 (4)软驱插座。586以后的主板上都集成了软盘驱动器插座,软驱插座一般为一个34针双排针插座,标注为Floppy或FDC。
  一个软盘驱动器插座可以接两台软盘驱动器。目前计算机常用一个3英寸1.44MB的软驱。 (5)电源插座。 ATX电源插座。ATX电源插座是20芯双列插座,具有防插错结构。 ATX电源插座

46 5. 主板的外部接口   (1)串行接口。586以后的主板上集成了串行通信接口,供微型计算机本身的串口1、2使用。这些接口功能可以通过BIOS设置或主板上的跳线开关进行屏蔽。    可在机箱的背面后见到串行接口,主板上的串行接口一般为D型9针。   (2)并行接口。586以后的主板上都集成了并行打印机接口。该接口功能可以通过BIOS设置或主板上的跳线开关进行屏蔽。    主板上的并行接口可在机箱的背面后见到一般为一个25针的D型插座。并口是以字节方式传输数据,所以一般而言,并口的数据传输速率比串口快,大约从40KBps到超过1MBps。多数PC机只有一个并口。如果需增加并口,则要在扩展槽中增加I/O 卡。    并口一般有4种工作模式:单向、双向、EPP和ECP。多数PC机的并口支持全部4种模式。可以在CMOS设置程序的Peripherals部分查看PC机并口所支持的模式。   (3)PS/2接口。PS/2接口首先应用于IBM PS/2微型计算机,因而得名。很多原装品牌机上采用PS/2口来连接鼠标和键盘。现在586以后的主板上都有PS/2接口。它在主板上为6针不对称双排针接口,上面一排4针,下面一排2针。    (4)USB接口。USB是一种计算机连接外围设备的I/O接口标准。USB提供机箱外的即插即用连接,USB采用“级联”方式,一个USB控制器可以连接多达127个外设,USB 2.0接口标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了480Mb/s。

47 (5) IEEE1394接口。IEEE1394,又称作“ Fire wire ”即“火线”。
   IEEE 1394分为有供电功能的6针A型接口和无供电功能的4针B型接口,A型接口可以通过转接线兼容B型,但是B型转换成A型后则没有供电的能力。

48 6. 主板中的其他组件 (1)电池。 (2)跳线开关。   主板上一般都设有多组跳线开关,用于设置CPU的类型、使用的电压、总线的速率、清除CMOS内容等功能。 (3)主板内部连接排针。   不同的主板在主板上有不同的功能排针,功能排针需连接外围设备或仪器方可使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排针。 ①网络唤醒功能排针(3-pin WOL_CON)。 ②内置音频信号接收排针(4 -pin CD_AUX)。 ③CPU和机箱风扇电源的排针(3 -pin CPU_FAN 、CHA_FAN)。 ④USB扩充排针(10 -pin USB)。 ⑤音频连接排针(10 -pin FP_AUDIO)。 ⑥调制解调器唤醒功能排针(2-pin WOR_CON)。 ⑦红外线传输IrDA组件排针(5- pin IR)。 ⑧电源供应器温度监控排针(2-pin block JTPWR)。

49 (4)机箱面板指示灯及控制按键排针。   ATX主板的机箱面板指示灯及控制按键排针如图 所示。    ①系统电源指示灯排针(3-1 pin PWR.LED)。这个排针是连接到系统电源指示灯上的,当计算机正常运行时,指示灯是持续点亮的;当计算机进入睡眠模式时,这个指示灯就会交互闪烁。    ②系统机箱喇叭排针(4-pin SPEAKER)。机箱喇叭排针,用来接面板上的喇叭。    ③硬盘指示灯(2-pin HDD.LED)硬盘读写指示灯,LED为红色,灯亮表示正在进行硬盘操作。    ④ATX电源开关/软开机功能排针(2-pin PWR.SW)。这是一个连接面板触碰开关的排针,这个触碰开关可以控制计算机的运行模式,当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时候单击按钮(单击时间不超过四秒钟),则计算机会进入睡眠状态,而再按一次按钮(同样不超过四秒钟),则会使计算机重新恢复运行。一但按钮时间持续超过四秒钟,则会进入待机模式。在操作系统Windows 98中,如果单击电源开关即可进入睡眠模式(CPU将会停止Clock运行)。    ⑤重置按钮排针(2-pin RESET)。这是用来连接面板上复位按钮的排针,如此可以直接按面板上的RESET按钮来使计算机重新开机,这样也可以延长电源供应器的使用寿命。


Download ppt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第 3 版 余 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