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Red Hat Linux 安装与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Red Hat Linux 安装与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Red Hat Linux9.0 ------安装与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
毕业设计

2 一、Win2000+Linux9.0安装方案 本安装方案,没有安装顺序。 安装位置: 1.Win2000可在任意一个分区
由于本方案的系统引导菜单采用的是Windows的BOOT.ini文件,所以本安装方案只适用于Win2000及以上版本。

3 二、在原有Win2K基础上安装 安装过程: 1.准备一张Dos启动盘,Linux9.0安装盘
2.启动Win2000系统,确定要安装的分区,将该分区的数据进行备份。(本机器为F盘) 3.大概了解一下显卡、显示器、声卡等配置。显示器的工作频率(显示器自带说明书有),例如:水平 30kHz~61kHz ; 垂直50Hz~120Hz

4 4.删除该分区(F盘) 删除后该分区将变成空闲分区,不用设置为主分区。删除分区后在Win2000中不可见,安装Linux后该分区在Win2000中也不可见。

5

6 选择「是」,删除操作完成 用Linux光盘启动系统

7 选择安装模式:图形或文本

8 选择是否进行光盘检测

9 进行到安装类型,选择定制

10 选择分区方式为手工分区 分区过程中若出现提示,均选择忽略或取消

11 Linux分区命名规则 硬盘命名方法(以一个硬盘为例),该硬盘为第一主盘命名为hda。(一个硬盘可以分成多个主分区,多个逻辑分区。)
用数字规定分区: 1~4表示主分区 5~16逻辑分区 本台电脑硬盘命名为: C盘 hda1 D盘 hda5 E盘 hda6

12 空闲分区就是在Win2K中删除的分区,也是我们将要安装的位置

13 选中『空闲分区』->点击『新建』->出现如下对话框
挂载点选择,/表示根分区。 文件系统类型,默认ext3 选择指定空间大小。因为Linux系统所有文件都要装在这个分区,所以要设置得大点。 完全安装需要5GB空间

14 添加交换分区 将文件系统类型改为swap即可 制定空间大小,它的大小为内存的2倍。 根分区与交换分区的创建没有先后顺序。 512M内存的交换分区设置为128M

15 Linux分区创建完毕:hda7为根分区;hda8为交换分区

16 改变引导装载程序,设置为GRUB引导

17 选中『配置高级引导装载程序选项』

18 选择『/dev/hda7 引导分区的第一个扇区』
这时Linux的引导程序就会被安装在了自己的根分区中,不会影响到C盘的Windows引导程序。

19 设置密码,这个是必须的,否则不能继续安装。
在以后的使用中Linux的超级用户名为root;密码就是这个根口令。

20 Linux系统安装完成后,会出现显卡、显示器驱动选择。如果系统识别的不正确可以自己选择,显示器如果没有合适的驱动,可以自己设置它的工作频率即可。
此时Linux系统安装完毕,接下来修改Windows引导菜单,增加Linux启动项。 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Linux不需要重新启动,直到安装完成。如果中途意外重新启动,Linux不会继续原来的安装。

21 三、制作启动菜单项 1.将Linux A盘中的dossutils文件夹拷到硬盘,并将vmLinuz(Linux的启动文件)文件也拷贝到dossutils文件夹中。 2.用dos启动盘启动系统,进入dossutils文件夹,执行LoadLin vmLinuz root=/dev/hda7 3.此时应该能够进入Linux图形界面系统了,进入系统之前会有一些信息显示失败,不用理会它。

22 这就是Linux图形界面 ----XWindow 主菜单

23 4.在Linux系统中(文本界面或终端)执行:
dd if=/dev/hda7 of=redhat9.inx bs=512 count=1 表示将hda7盘上的512字节的引导程序,保存到redhat9.inx文件中 5.此时在当前目录下产生了一个新文件: redhat9.inx 6.执行: mount /dev/hda1 /mnt/c vfat defaults 此时将hda1对应的硬盘(也就是C盘)挂载到Linux系统中了。

24 7.回到图形界面,使用拖拽方式(或其他方式)将redhat9.inx文件,复制到/mnt/c文件夹中。
8.重启电脑进入Win2000 或Dos,修改boot.ini文件。 1)如果timeout=0,则改为大于0的一个数字。该参数表示选择引导菜单的停留时间,单位为秒。 2)在最后一行增加: c:\redhat9.inx=Red Hat Linux 9.0 3)不要在Linux中用挂载的方式来修改该文件,因为两个系统的回车符不兼容。 9.重启电脑,就可以看到引导菜单上有Linux选项了。

25 在c:\根目录下,属性一般为系统、隐藏、只读,修改时需要去掉只读属性
引导菜单停留时间 增加的Linux启动菜单项 Windows的启动菜单文件------boot.ini 在c:\根目录下,属性一般为系统、隐藏、只读,修改时需要去掉只读属性

26 四、简单介绍使用方法 1.挂载: 在使用其它硬盘分区、光盘、软盘、优盘时需要先挂载,然后才能使用。
格式:mount /dev/设备名 挂载位置 文件类型 其他 例: 1)首先建立一个文件夹,这里在mnt文件夹下建立一个名字为c的文件夹。 2)在文本界面执行下面的指令 mount /dev/hda1 /mnt/c vfat noauto,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 3)参数说明 hda1 C盘 /mnt/c 为挂载的位置,访问该文件夹就是访问C盘 vfat 文件系统为FAT类型,且支持长文件名 noauto 不自动挂载,去掉该参数为挂载 iocharset=gb2312 支持中文

27 2.卸载 格式:umount 设备名或挂载目录 例:将刚才的挂载的C盘,卸载 umount /dev/hda1 umount /mnt/c

28 3.在系统启动时挂载。 先创建文件夹,然后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fstab 文件,进行修改。 1)挂载C盘(自动挂载) /dev/hda1 /mnt/c vfat 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 2)挂载D盘(自动挂载) /dev/hda5 /mnt/d vfat 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 3)挂载优盘(不自动挂载) /dev/sda1 /mnt/usb-disk vfat noauto,iocharset=gb2312,umask=0,codepage= 存盘退出。 重新启动后即可正常访问FAT格式分区,解决显示WINDOWS分区下和光盘中文文件名乱码问题。其中共六列,每列用Tab键分开。注意此方法只能挂载上Fat分区格式,因为这里指定的是vfat格式,需要其它格式分区自行指定相应格式即可。 立即挂载mount -a

29 要修改的文件

30 以下为增加的部分 hda1=>C盘 hda5~hda8=>D~G盘 sda1=>优盘 不自动挂载

31 点击主菜单->系统工具->磁盘管理,就会显示『用户挂载工具』
在fstab中设置的挂载分区,可以也在这里进行挂载或卸载 这里以优盘为例,在XWindow中进行挂载和卸载操作。 优盘设备为sda1,且优盘还没有被挂载

32 此时,优盘已经被挂载 打开挂载的文件夹,看到了优盘内容 将优盘取下之前要先进行卸载。关闭优盘挂载文件夹,再点击一下卸载即可取下优盘。 要使用挂载工具进行挂载操作,需要事先在fstab文件中声明,要挂载或不自动挂载的设备。

33 4.XWindows与文本界面转换 Ctrl+Alt + F1~F6为文本界面 Ctrl+Alt + F7为XWindows界面 5.默认用户名root,密码为安装过程中设置的密码。 6.增加用户:adduser username 用户密码:passwd username

34 在XWindow下增加用户

35 7.一些命令 ls、 dir 显示当前目录的文件 cd 转到其他目录 mkdir 建立子目录 cp 复制文件 fmdir 删除子目录 mv 移动文件或目录 compress \ uncompress压缩解压.Z文件 gzip \ gunzip压缩解压.gz文件 poweroff关闭系统,reboot重起系统

36 点击主菜单->系统工具->终端,使用终端来模拟文本界面 这里输入了一些命令以及显示的执行结果
显示当前文件夹内容,并用颜色区分文件类型 显示当前文件夹内容 执行fstab中的挂载任务 转到根目录 转到/mnt目录 转到/mnt/d目录 与Dos下的cd命令类似 显示/mnt/c目录下的内容 转到/c文件夹,提示不存在 转到/mnt/c文件夹 将当前显示的信息翻过去,打开新的一页,不清除屏幕内容 点击主菜单->系统工具->终端,使用终端来模拟文本界面 这里输入了一些命令以及显示的执行结果

37 大部分命令完全可以在XWindow来实现,就像Dos与Windows一样,对文件、文件夹、应用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
结束 更多信息请查阅相关资料


Download ppt "Red Hat Linux 安装与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