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前的状态。 1. 现态: 2. 次态: 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后的状态。 三、分类 1. 按电路结构和工作特点: 基本、同步、边沿。 2. 按逻辑功能分: RS、JK、D 和 T(T )。 3. 其他: TTL 和 CMOS,分立和集成。

2 4.1 基本触发器 4.1.1 由与非门组成 一、电路及符号 Q = 0 1 1 0 态 Q = 1 1 1 Q = 1 1 态 Q = 0
4.1 基本触发器 由与非门组成 一、电路及符号 Q R S Q G1 R & S Q = 0 1 1 0 态 Q = 1 G2 1 1 Q = 1 1 态 Q = 0

3 二、工作原理 Q = 0 0 态 Q = 1 1 1 Q = 1 1 态 Q = 0 1 1 Q和Q 均为UH R 先撤消: 1 态
G1 R & S 1 1 “置 0”或“复位” (Reset) G2 Q = 1 1 态 Q = 0 1 1 “置 1”或“置位” (Set) Q和Q 均为UH R 先撤消: 1 态 S 先撤消: 0 态 Q = Q “保持” 信号同时撤消: 状态不定 (随机)

4 S R 简化波形图 状态翻转过程需要一定的延迟时间, 如 1  0,延迟时间为 tPHL; 0  1,延迟时间为 tPLH 。
由于实际中翻转延迟时间相对于脉 冲的宽度和周期很小,故可视为0。 Q G1 R & S 信号同时撤消,出现不确定状态 信号不同时撤消,状态确定 设触发器初始状态为0: S R Q Q Q Q

5 三、现态、次态、特性表和特性方程 1. 现态和次态 2. 特性表和特性方程 1 1 1 现态Qn: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之前的状态。
简化特性表 Q n+1 R S Qn Q n+1 R S Q n+1 1 0 0 Q n 保持 1 0 1 1 置 1 1 0 置 0 1 1 1 1 不用 不允许 不用 Q n+1= S + RQ n 不用 特性方程 约束条件

6 4.1.2 由或非门组成 一、电路及符号 >1 二、工作原理 “保持” “置 1” “置 0” “不允许”
由或非门组成 Q S R G2 Q G1 R S >1 一、电路及符号 二、工作原理 “保持” “置 1” “置 0” “不允许” 若高电平同时撤消,则状态不定。

7 2. 问题:输入电平直接控制输出状态,使用不便,抗干扰能力差;R、S 之间有约束。
G2 Q G1 R S >1 波形图 S R Q Q 三、特性表和特性方程 四、基本 RS 触发器主要特点 R S Q n+1 0 0 0 1 1 0 1 1 Q n 保持 置 1 置 0 不许 1 不用 1. 优点:结构简单, 具有置 0、置 1、保持功能。 2. 问题:输入电平直接控制输出状态,使用不便,抗干扰能力差;R、S 之间有约束。 Q n+1= S + RQ n 约束条件

8 4.1.3 集成基本触发器 一、CMOS 集成基本触发器 1. 由与非门组成:CC4044 Q R S EN Q n+1 注
集成基本触发器 一、CMOS 集成基本触发器 1. 由与非门组成:CC4044 三态 RS 锁存触发器特性表 & 1 TG Q R S EN Q n 注   Z 高阻态 Q n 保 持 置 1 置 0 不允许 1 不用 1 内含 4 个基本 RS 触发器 2. 由或非门组成:CC4043(略)

9 二、TTL 集成基本触发器 74279、74LS279 +VCC 1R 1SA 1SB 2R 2S 3R 3SA 3SB 4R 4S 1Q
5 6 10 11 12 14 15 4 7 9 13 Q1 Q2 Q3 Q4 8 16 74279 74LS279 R1 S11 S12 R2 S2 R3 S31 S32 R4 S4 Q R & S Q R & S1 S2

10 4.2 同步触发器 4.2.1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触发器: 触发器的工作状态不仅受输入端 (R、S)
4.2 同步触发器 4.2.1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触发器: 触发器的工作状态不仅受输入端 (R、S) 控制,而且还受时钟脉冲(CP) 的控制。 CP (Clock Pulse): 等周期、等幅的脉冲串。 基本 RS 触发器: S — 直接置位端; (不受 CP 控制) R — 直接复位端。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触发器: 同步 D 触发器

11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电路及逻辑符号 2. 工作原理 保持 当 CP = 0 当 CP = 1 与基本 RS 触发器功能相同 Q R
1. 电路及逻辑符号 Q R S CP Q R S CP C1 Q G1 R & S G3 G2 G4 CP 曾用符号 国标符号 2. 工作原理 保持 当 CP = 0 当 CP = 1 与基本 RS 触发器功能相同

12 特性表: 特性方程: CP R S Q n Q n+1 注 0    Q n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0    Q n 保持 1 不用 置1 置0 不许 约束条件 CP = 1期间有效 二、主要特点 1. 时钟电平控制 CP = 1 期间接受输入信号; CP = 0 期间输出保持不变。 (抗干扰能力有所增强) 2. RS 之间有约束

13 4.2.2 同步 D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CP = 1期间有效) 简化电路:省掉反相器。 D 二、主要特点
Q G1 R & S G3 G2 G4 CP 1 D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CP = 1期间有效) 简化电路:省掉反相器。 二、主要特点 1. 时钟电平控制,无约束问题; 2. CP = 1 时跟随。 下降沿到来时锁存

14 三、集成同步 D 触发器 74LS375 1. TTL 74LS375 >1 D +VCC 1D0 1LE 1D1 2D0 2LE
1Q0 1Q1 2Q0 2Q1 1 4 7 9 12 15 2 3 6 5 10 11 14 13 Q1 Q2 Q3 Q4 D1 CP1、2 D2 D3 CP3、4 D4 8 16 CP D Q G1 G3 R & S G2 G4 1 >1 G5

15 4.3 边沿触发器 4.3.1 边沿 D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电路组成及逻辑符号 Q Q Q 从 曾用 S C1 R 符号
4.3 边沿触发器 4.3.1 边沿 D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G7 CP Q & G3 D G2 G4 G6 G8 1 G1 G5 QM 1. 电路组成及逻辑符号 Q CP Cp 1D D QM CP R S Q S C1 R C1 1 D 曾用 符号 Q CP C1 1D D 国标 符号

16 2. 工作原理 (1)接收信号: CP = 1 主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 主触发器跟随D变化 (2) 输出信号: CP = 0
QM CP R S Q S C1 R C1 1 D 主触发器接收输入信号 主触发器跟随D变化 (2) 输出信号: CP = 0 主触发器保持不变; 从触发器由CP到来之前的 QnM 确定。 即: 下降沿时刻有效

17 3. 异步输入端的作用 D — 同步输入端 异 步 置 位 端 直 接 置 位 端 直 接 复 位 端 异步 复 位 端
1 1 G7 CP Q & G3 D G2 G4 G6 G8 1 G1 G5 D — 同步输入端 异步 SD RD 受时钟 CP 同步控制 — 异步输入端 1 1 不受时钟 CP 控制 – – SD RD D CP Q SD D CP RD – – Q 国标符号 曾用符号

18 二、 集成边沿D 触发器 1. CMOS 边沿 D 触发器 CC4013 (双 D 触发器) CP 上升沿触发 Q CP C1 1D D
S R SD RD Q Q1 VDD SD1 CP1 SD2 CP2 D RD D RD2 Q Q2 VSS 14 7 引出端 功能 符号 特性表 CP D RD SD Qn+1         1 Qn 不用 同步置0 同步置1 保持(无效)异步置1 异步置0 不允许 CP 上升沿触发

19  CP 的上升沿(正边沿)或下降沿(负边沿)触发;  抗干扰能力极强;  只有置 1、置 0 功能。
2. TTL 边沿 D 触发器 7474 (双 D 触发器) Q Q1 VCC SD1 CP1 SD2 CP2 D RD D RD2 Q Q2 14 7 – – Q CP C1 1D D S R SD RD 引出端 功能 符号 特性表 – – 3. 主要特点  CP 的上升沿(正边沿)或下降沿(负边沿)触发;  抗干扰能力极强;  只有置 1、置 0 功能。 CP D RD SD Qn+1         1 Qn 不用 同步置0 同步置1 保持(无效)异步置0 异步置1 不允许

20 4.3.2 边沿 JK 触发器 一、电路组成及符号 二、工作原理 国 标 符 号 曾 用 符 号 D 冗余项 J K >1
Q CP C1 1J IK J K Q CP J K J K QM CP R S Q S C1 R C1 1 D 冗余项 J K >1 & CP 下降沿有效

21 二、 集成边沿 JK 触发器 1. CMOS 边沿 JK 触发器 CC4027 国 标 符 号 曾 用 符 号 Q1 Q1 Q2 Q2 Q
VDD J K SD CP2 RD2 SD1 CP1 RD J K2 Q Q2 VSS 16 8 Q CP C1 1J IK J K S R SD RD Q CP J K J K SD RD SD RD 引出端功能

22 特 性 表 J K Qn RD SD CP Qn+1 1 保 持 同步置0 同步置1 翻 转       不 变             不用 异步置1 异步置0 不允许

23  抗干扰能力极强,工作速度很高,在触发沿瞬间,按 的规定更新状态;
2. TTL 边沿 JK 触发器 74LS112 (双 JK 触发器) CP 下降沿触发 异步复位端 RD、异步置位端 SD 均为低电平有效 3. 主要特点  CP 的上升沿或下降沿触发;  抗干扰能力极强,工作速度很高,在触发沿瞬间,按 的规定更新状态; 功能齐全(保持、置 1、置 0、翻转),使用方便。

24 4. 波形图 J = K = 1 翻转 J = K = 0 保持 设输出端 初态为 0 Q

25 Q n+1 Q n Q n 4.3.3 边沿触发器功能分类、功能表示方法及转换 一、边沿触发器功能分类 1. JK 型触发器 定义 符号
在CP作用下,J、K取值不同时, 具有保持、置0、 置1、翻转功能的电路,都叫做JK型时钟触发器。 符号 特性表 特性方程 Q CP C1 1J IK J K J K Q n+1 功能 0 0 0 1 1 0 1 1 Q n 保持 CP下降沿 时刻有效 置0 1 置1 Q n 翻转

26 Q n+1 2. D 型触发器 定义 在CP作用下,D 取值不同时, 具有置0、置1 功能的电路,都叫做 D 型时钟触发器。 符号 特性表
特性方程 Q CP C1 1D D D Q n+1 功能 1 置 0 CP 上升沿 时刻有效 置 1

27 3. T 型触发器 T Q n+1 Q n 1 4. T ’ 型触发器 在CP作用下,当T = 0时保持状态不变,T =1 时状态
功能 Q n 1 保持 翻转 CP 下降沿时刻有效 4. T ’ 型触发器 每来一个CP就翻转一次的电路叫T ’型时钟触发器. Q CP C1 Q n Q n+1 功能 1 CP 下降沿时刻有效 翻转

28 Q n+1 二、边沿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方法 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图和时序图。 1. 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
(1) 特性表(真值表) J K Q n Q n+1 功能 1 保持 置 0 置 1 翻转 D Q n+1 功能 置 0 1 置 1

29 (2) 卡诺图 单变量的函数,其卡诺图无意义。 D 触发器: JK 触发器: Qn+1 J K Qn 1 (3) 特性方程 D 触发器:
Qn+1 Qn J K (3) 特性方程 D 触发器: JK 触发器:

30 2. 状态图和时序图 D = 1 (1)状态图 D 触发器: D = 0 1 D = 1 D = 0 J = 1, K =  J =  K= 0 J = 0 K =  JK 触发器: 1 J =  , K = 1

31 (2) 时序图 D 触发器: CP 上升 沿触发 JK 触发器: CP 下降 沿触发 特点:表述了CP 对输入和触发器状态在时间上的对应
关系和控制或触发作用。 D 触发器: CP 上升 沿触发 JK 触发器: CP 下降 沿触发

32 1.特性表  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图和时序图
三、边沿触发器逻辑功能表示方法间的转换 1.特性表  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图和时序图 (1) 特性表  卡诺图、状态图 Qn+1 Qn J K 1 J K Q n+1 功能 0 0 Q n 保持 0 1 置0 1 0 1 置1 1 1 翻转 1 1 1 1 1 0 / 1 /  0 /  1 / (2) 特性表  特性方程 向时序图的转换(略)

33 2. 状态图  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和时序图
10 / 11 / J K Q n Q n+1 1 0 / 1 /  0 /  1 / 1 1 00/ 01/ 00/ 10/ 1 01 / 11 / 1 1 Qn+1 Qn JK 1 1 1 1 1 1 1

34 状态图  时序图 1 10 / 11 / 01 / 10/ [例 4.3.1] 已知 CP、J、K 波形,画输出波形。
1 00/ 01/ 10 / 11 / 01 / 10/ [例 4.3.1] 已知 CP、J、K 波形,画输出波形。 假设初始状态为 0。 CP 1 1 1 J K 1 1 1 Q

35 第四章 小 结 一、触发器和门电路一样,也是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它有两个基本特性: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 状态和 1 状态)。
第四章 小 结 一、触发器和门电路一样,也是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它有两个基本特性: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 状态和 1 状态)。 2. 在外信号作用下,两个稳定状态可相互转换;没有外信号作用时,保持原状态不变。 因此,触发器具有记忆功能,常用来保存二进制信息。 二、触发器的逻辑功能 指触发器输出的次态 Qn+1 与输出的现态 Qn 及输入 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主要 有特性表、卡诺图、特性方程、状态转换图和波形图 (时序图)。

36 二、触发器的分类 1. 根据电路结构不同,触发器可分为 (1)基本触发器:输入信号电平直接控制。 特性方程
(约束条件) (2)同步触发器:时钟电平直接控制。 CP = 1(或 0)时有效 特性方程 同步 RS 触发器 同步 D 触发器

37 二、触发器的分类 1. 根据电路结构不同,触发器可分为 (3)主从触发器:主从控制脉冲触发。 CP 下降沿(或上升沿)到来时有效 特性方程 主从 RS 触发器 主从 JK 触发器 (4)边沿触发器:时钟边沿控制。 CP上升沿(或下降沿)时刻有效 边沿 D 触发器 特性方程 边沿 JK 触发器

38 利用特性方程可实现不同功能触发器间逻辑功能的相互转换。
二、触发器的分类 2. 根据逻辑功能不同,时钟触发器可分为 (1)RS 触发器 (约束条件) (2)JK 触发器 (3)D 触发器 (4)T 触发器 (5)T’ 触发器 利用特性方程可实现不同功能触发器间逻辑功能的相互转换。

39 [练习] 在图中所示的 CC4013 边沿 D 触发器中,CP、D、SD、RD的波形见图,试画出 Q、Q 的波形。
[解] SD、RD — 异步置位(置1)、复位(置0)端。 CP — 上升沿触发。 CP Q CP C1 1D D S SD R RD D SD RD Q Q

40 作业 P274:4-2; P274:4-4; P275:4-5; P276:4-8; P277:4-10.


Download ppt "概述 一、基本要求 1. 有两个稳定的状态(0、1),以表示存储内容; 2. 能够接收、保存和输出信号。 二、现态和次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