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九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第一节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九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第一节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九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第一节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
住宅(residential building)是人们为了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因素中的有利作用和防止其不良影响而创造的生活居住环境。 住宅卫生状况的好坏与人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2 一、住宅的卫生学意义 住宅是人们生活、居住、学习、工作的最重要的环境 住宅的卫生条件和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3 二、住宅的基本卫生要求 小气候适宜 采光照明良好 空气清洁卫生 隔音性能良好 卫生设施齐全 环境安静整洁

4 三、住宅卫生研究的主要任务 研究住宅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研究住宅室内空气有害物质和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研究住宅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技术
研究对住宅的有效卫生监督 提倡和推广先进的住宅

5 第二节 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住宅的平面配置 住宅朝向:住宅楼的长轴 ,主室窗户面对的方向 住宅间距 :两排建筑物之间应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第二节 住宅设计的卫生要求 住宅的平面配置 住宅朝向:住宅楼的长轴 ,主室窗户面对的方向 住宅间距 :两排建筑物之间应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日照时数 住宅中房间的配置

6 二、住宅的卫生规模 居室容积 :是评定住宅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居室净高 :居室净高不应低于2.40m,局部净高不应
居室进深 :开设窗户的外墙内表面至对面墙壁内表面 的距离 居室隔声

7 居室进深 进深与日照 进深与采光照明 :居室内的自然照度至少需要75 lx才能基本满足视觉功能的生理需要
窗地面积比值 :直接天然采光口的窗玻璃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 ,不应小于1/7 投射角与开角: 投射角:室内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的连线和水平线所成的夹角,不应小于27º 开角:室内工作点与对侧室外遮光物上端的连线和工作点与采光口上缘连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小于4º 采光系数:指室内工作水平面上散射光的照度与室外相同时间的空旷无遮光物地方接受整个天空散射光的水平面上照度的百分比

8 三、住宅设计的发展方向 健康住宅(health residence)是指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类居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创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 绿色生态住宅(green ecosystem residence)是指消耗最少的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绿色生态住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注环境保护和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

9 住宅的规模和形式已从简单模式类型转变为各种不同功能的综合模式类型
农村旧房子 新农村房子

10 第三节 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
第三节 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学要求 一、室内小气候(indoor microclimate) 气温:干球温度(dry-bulb temperature) 气湿:相对湿度(水蒸气分压) 气流 热辐射

11 二、住宅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 人体与住宅小气候的相互关系 :生理性体温调 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 反映小气候对人体影响的常用生理指标 皮肤温度(皮温):身体各部位皮温存在差异 体温 :判断机体热平衡是否受到破坏的最直接的指标 脉搏 :气温在35℃以上脉搏可增加60% 出汗量:不知觉出汗和知觉出汗 温热感 热平衡测定:计算繁琐

12 三、小气候的评价指标 根据环境因素的测定而制订:湿球温度,黑球温度 根据主观感觉结合环境因素测定而制订:有效温度、校正有效温度、风冷指数
根据生理反应结合环境因素测定而制订:湿球-黑球温度指数 根据机体与环境之间热交换情况而制订:热强度指数、热平衡指数

13 常用指标 有效温度(effective temperature,ET)是在不同温度、湿度和风速的综合作用下,人体产生的冷热感觉指标
校正有效温度(corrected effective temperature,CET)在有效温度基础上,综合考虑热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将干球温度(气温)改用黑球温度而得到的有效温度 湿球-黑球温度(wet-bulb globe temperature,WBGT)指数是综合反映微小气候4种物理因素对机体的作用 热平衡指数(thermal equilibrium index,TEI)是根据热平衡基本公式(M±C±R-E=S)推算而来,故其意义与热强度指数相似

14 四、住宅小气候的卫生要求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
夏季空调室温22℃~28℃、相对湿度40%~80%、空气流速≤0.3m/s 冬季采暖室温16℃~24℃、相对湿度30%~60%、空气流速≤0.2m/s

15 第四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第四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及其控制对策 室内空气质量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极为关注的环境卫生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 室内环境是人们接触最密切的环境之一 室内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越来越多 建筑物密闭程度增加

16 污染途径复杂 危害严重

17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外来源 :门窗缝隙或其它管道的缝隙 室内来源 室外空气 建筑物自身 人为带入室内 相邻住宅污染 生活用水污染
室内燃烧或加热 :主要指各种燃料的燃烧及烹调时食油和食物的加热后产物 室内活动 :人体代谢废弃物、飞沫 、吸烟、宠物等 室内装饰材料及家具 :是目前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室内生物性污染 :真菌和尘螨 家用电器

18 二、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特点 室外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其室内浓度低于室外 室内外共存同类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吸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烟雾中90%为气体,8%为颗粒物,还有镉,放射性氡、铅和钋等有害物质 建筑材料和装饰物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甲醛等挥发性有机物和氡及其子体 空调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

19 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 化学性 物理性 生物性:尘螨(dust mite) 放射性:氡及氡子体(radon daughters)
燃烧产物(combustion products) 烹调油烟(cooking fume)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物理性 噪声 非电离射(non-ionizing radiation) 生物性:尘螨(dust mite) 放射性:氡及氡子体(radon daughters)

20 四、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疾病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
建筑物相关疾病(building related illness,BRI) 化学物质过敏症(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MCS)

21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宅室内多种环境因素联合 作用对健康产生影响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确切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特点:发病快;患病人数多;病因很难鉴别确认;患者一旦离开污染的建筑物后,症状即可缓解或消失。

22 不良建筑物综合征 判断定义:居住者的主体中对室内环境的反应,他们的反应不能联系到明显的原因,比如对一个已知污染物的过分暴露或一个有缺陷的通风换气系统,那些症状可假设由一系列暴露因素,包括不同反应机制的多因子相互作用而引起 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建筑物新风量供给严重不足,新风量质量不够高,其次是室内微生物的危害,还有空调本身的污染 主要症状:眼、上呼吸道刺激症以及头晕、头痛、恶心、皮肤干燥、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一些过敏体质的人还会诱发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美国室内从业人员出现SBS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2%上升到目前的35%~65%

23 建筑物相关疾病 建筑物相关疾病是由于人体暴露于建筑物内的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过敏性皮炎、军团菌病、心血管病、肺癌等
BRI与SBS的明显不同之处 患者的症状在临床上可以明确诊断 病因可以鉴别确认 患者即使离开发病现场,症状也不会很快消失,必须进行治疗才能恢复健康 军团菌引起的的军团菌病、氡及其子体引起的肺癌、室内变应原引起的哮喘等,均属于BRI。

24

25 化学物质过敏症 化学物质过敏症是由于多种化学物质,作用于人体多种器官系统,引起多种症状的疾病
在室内,即使仅有微量的化学污染存在,人们长期生活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生殖系统和免疫系统的障碍,出现眼刺激感、鼻咽喉痛、易疲劳、运动失调、失眠、恶心、哮喘、皮炎等症状 该病具有复发性、症状呈慢性过程、由低浓度化学污染物质引发特点 患者对多种化学物质过敏,多种器官同时发病,在致病因素排除后症状将会改善或消退 MCS的一大特征是很难找到具体单一的对应致病原,且家庭中不同成员虽然居住于同一环境中,其症状轻重程度却可以有明显差异,如有的可很快发病,症状很重,而有的却需很长时间才会出现轻度不适。

26 五、居室空气清洁度的评价指标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微生物和悬浮颗粒 二氧化硫 其他参数
如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fresh wind capacity),NO2浓度,甲醛浓度B(a)P浓度,TVOC浓度,氡222Rn浓度年平均值等

27 六、保持居室空气清洁度的卫生措施 住宅的地段选择 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选择 合理的住宅平面配置 合理的住宅卫生规模 采用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改进个人卫生习惯 合理使用和保养各种设施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健全卫生法制

28 七、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 建立健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系列 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管理 加强能源利用的管理 合理使用空调设备
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29 第五节 住宅的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 一、住宅的卫生防护措施 住宅设计中的主要卫生防护措施 住宅装饰中的主要卫生防护措施 保温与隔热 遮阳与采暖
第五节 住宅的卫生防护措施和监督 一、住宅的卫生防护措施 住宅设计中的主要卫生防护措施 保温与隔热 遮阳与采暖 通风换气 噪声控制 住宅装饰中的主要卫生防护措施

30 二、住宅的卫生监督和管理 住宅的卫生监督 预防性卫生监督 经常性卫生监督 住宅的卫生管理 住宅的物业管理 住宅的卫生部门管理

31 第六节 办公场所卫生 办公场所(office place)是人们根据社会活动的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由人工建造的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建筑设施,是管理或专业技术人员处理事务的室内工作环境。

32 办公场所卫生 办公场所卫生就是应用现代环境卫生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各种办公场所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阐明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性质、程度和规律;提出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的对策,为制定办公场所卫生标准和实施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创造良好的办公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 办公场所存在的问题涉及大气卫生、小气候卫生、采光与照明卫生以及通风、采暖、噪声等卫生问题。

33 一、办公场所的分类 根据办公场所的性质、规模和特点 行政管理办公场所 商务、律师办公场所(写字楼) 文化、教育事业单位办公场所
企业单位办公场所 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等部门办公场所

34 二、办公场所基本卫生学要求 正确的场址选择 主要是考虑无周围环境的污染 良好的采光照明 自然光线或人工照明 适宜的小气候
正确的场址选择 主要是考虑无周围环境的污染 良好的采光照明 自然光线或人工照明 适宜的小气候 清新的空气质量 尽可能避免室内外污染物对办公场所的室内空气造成污染 宽松的工作环境 保证适宜的办公场所面积(空间),安放必要的办公设备,避免拥挤,防止噪声

35 三、办公场所的卫生学特点 办公人员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小 接纳涉外流动人员较少是其与公共场所的主要区别点
办公人员相对集中,流动性较小 接纳涉外流动人员较少是其与公共场所的主要区别点 办公人员滞留时间长,活动范围小 办公人员平均每天有1/3的时间是在办公室内渡过 办公场所条件和卫生状况相差较大 行政管理、商务、律师、文化、教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以及企业单位等办公场所 办公场所中存在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不利因素 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建筑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等均可给办公人员的健康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办公设备与办公物品的重复使用,易造成沾污;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

36 四、办公场所污染物的分类 物理性 化学性 生物性 放射性 以化学性污染物种类最多、危害最严重

37 1. 物理性污染物 主要包括气温、气湿、气流、辐射、采光、照明、噪声等
办公场所环境中的异常物理因素,可导致室内环境质量下降,影响人体神经、消化、呼吸、循环、皮肤等系统功能,导致疾病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功能区办公场所噪声强度与办公人员亚临床状态率呈正相关 “空调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普遍问题 许多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足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下降,导致人群处于亚临床状态的主要原因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规定新风量≥30 M3/(h.人)

38 2. 化学性污染物 主要包括颗粒物(尘、烟、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臭氧、氨、甲醛、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等。 办公场所室内空气中可检出300多种污染物,有68%的疾病发生与其空气污染有关 国内外现代办公场所空气质量调查显示,办公场所室内空气中甲醛、氨、二氧化碳、臭氧等污染物含量存在明显超标现象

39 造成甲醛室内浓度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和香烟的不完全燃烧
造成室内氨浓度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室内装饰材料和建筑物施工防冻剂。建筑物冬季施工过程中加入尿素作为防冻剂,在建筑物交工使用后,随着气温、气湿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氨从墙体中缓慢释放出来,导致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升高 造成二氧化碳室内浓度超标的原因有办公场所工作人员比较密集、人均工作使用面积(空间)较小、建筑物密封性好和通风状况较差等 造成臭氧室内浓度超标的原因主要是紫外线的照射和办公设备的使用

40 3. 生物性污染物 主要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病媒生物(苍蝇、蚊子、尘螨、蟑螂等)、致敏植物花粉等
办公场所存在的各种生物性致病因素是引发办公场所工作人员患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41 军团菌病(legionaires disease)
以发热、头痛、咳嗽、咽喉痛、呼吸困难 等肺部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发热性呼吸道疾病 革兰染色阴性的嗜肺军团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军团菌主要是通过空调机冷却塔的冷却水、加湿器、水龙头、淋浴器等污染室内空气,沾染此菌的气溶胶进入肺泡管和肺泡,附着于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并进入细胞进行繁殖直到细胞破裂产生一些淋巴因子和细胞毒性因子,同时该菌还可直接产生、释放各种毒素和酶,引起肺部感染为主,也可合并肺部外多个系统的损害。

42 4. 放射性污染物 主要来自于建筑物的建筑材料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引起肺癌
建筑物室内氡的来源不仅与建筑材料中的226Ra含量、氡及其子体在建筑材料中的析出率有关,而且与建筑物地基的地质条件、建筑物的结构有关,更与人的生活习惯、室内通风条件有关

43 第七节 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与卫生监督 办公场所的卫生管理 办公场所主管部门的职责 办公场所使用单位的职责 办公场所的卫生监督

44 第八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 污染物暴露水平 人群健康危害。
第八节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调查 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包括 污染物暴露水平 人群健康危害。 在已知室内暴露因素的情况下,研究其对健康的危害;在未知室内暴露因素的情况下,但人群呈现健康危害,探讨引起健康危害的暴露因素,即病因研究。

45 一、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的目的 查明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与污染状况 查明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提出预防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对策与措施

46 二、室内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1.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调查 室外污染来源调查 室内污染来源调查

47 2. 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采样点:包括数量、分布、高度等 采样时间和频率 检测指标与检验方法
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物理指标: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等,污染指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菌落总数、氡222Rn等,特殊污染指标:在燃煤污染型砷、氟中毒病区,应检测空气中的砷、氟含量。 采样方法和采样仪器 质量保证措施 记录 检测结果的分析和评价

48 3. 住宅、办公场所人群健康调查 确定调查范围 确定调查对象 确定观察指标 污染物暴露检测 健康效应测定 资料统计分析

49 谢谢! 刘开泰 王爱国


Download ppt "第九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第一节 住宅的卫生学意义和要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