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女性藝術家的生命故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女性藝術家的生命故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女性藝術家的生命故事

2 女性主義與藝術 Linda Nochlin:「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 」
Simone de Beauvoir:「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形成的」。大部分的女性主義者認為將父權社會所賦予的女性的性別角色(如妻子與母親等等)視為女人天生自然的本質的說法,完全是父權社會為了馴化女人成為服務男人的次等性別目的而建構的。一些以女性主義的角度研究男性大師傑作上女性形象的書籍與文章,經常結合女性主義批判、圖像(iconography)與社會史來探究男性畫家的作品如何以描繪女人成為男性所期望的性別角色與道德典型來鞏固男性中心的社會秩序。

3 女性主義與藝術 性別(gender)雖然是受到先天生理條件的影響,但 事實上,許多的性別觀念,是深受後天社會制度化
所建構成的。法國當代女性創作者海倫.西蘇認 為,女性意識的覺醒不應只是為了在現行父權制度 中爭取權力,或在制度中獲取地位、尊敬與社會合 法性,而在於覺察女性特質與男性特質互為他者的 差異關係,共同揭示存在的意義與真相。藉由藝術 創作的方式揭露女性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4 女性主義與藝術 李歐塔在《後現代情境》認為,認出差異的他者,增強對 他者差異的敏感度,為的是擴充對異準性的寬容。兩性之
間的性別差異,不只在於男人、女人生理結構的差異,還 包括德勒茲所謂之面容、語言與可能世界異差異。後現代 美學不再把藝術侷限在表象世界的重複製作,而把藝術看 作是探尋存在在差異中存在的可能方式。隨著女性主義的 起,女性研究蔚為風潮。女性研究的目的應該在於探究女 人作為人類構成的一半,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以及所謂 女性氣質對人類存在的真正含意。男性與女性的二元性, 不是主要與次要的對立關係,也不是主人與奴隸的依附關 係,而應該是共同存有(Mitsein)的關係,在此關係中,男 性與女性相互對立,也相互吸引,共同形成一個整體。

5 女性主義&女性藝術

6 女性主義 意味婦女運動,以女性觀點解釋男女之間問題結束長久以來父權體制下,女性在社會生活中所受到種種不公平的對待,企圖以行動改善男女不平等或女性受壓迫的事實。 女性主義流派 西方的女性主義最早的兩大思潮源自「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前者爭『女性平權』,後者重『婦女解放』。 自由主義女性主義 又稱「個人主義女性主義」。是所有女性主義流派的起點,其批判對象主要是法律上、形式上的不平等。十八世紀歐洲由女性主義將自由主義的理念推及婦女,主張女人的本性和男人一樣,是人性與理性而非生殖性,強調人性不分應性別,女人一具有理性思辨能力:男女不平等是習俗及兩性差別教育造成的,為了消除人為不平等應給予女性同質的教育,台灣的婦女運動在70年代和80年代極深受自由主義女性主義的影響。

7 社會主義女性主義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基進女性主義
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促成了 追求平等、互愛、共享的社會主義思想。主張人類社會為一有機整體,互相依存,所以應以合作的集體主義取代自私的個人主義:婦女應從個別的家庭中解放出來直接參與社會生產工作,成回社會一份子,不在依賴男人,婚姻應以個人情慾為基礎,而不再是經濟的、社會的、消費單位,並且以集體化生活取代私人家庭家務 。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 存在主義女性主義以西蒙‧波娃的第二性為代表作。其提出「女人不是生成的,而是形成的,」主張沒有永恆固定的女性氣質或女人的宿命,儘管女人這樣一個與,「全體人類一樣自由而獨立的存在,卻發現自己在這世界上為男人逼迫不得不採取他者的的身分」,但透過存在主義所強調的誠實面對自我與處境,勇敢地作抉擇,努力改變處境,女人仍然可以重新定義自己的存在,進而全面參與塑造過去一直由男人所塑造的世界。在第二性所論敘的三個主要方向為性別差異的起源、性別差異及不平等的內容及衍義、兩性應如何生活。 基進女性主義 主要發源於紐約與波士頓。從男性新左派發展出來。因不滿在民權運動中得到的是次等待遇而獨立出來。其重點在於主張女人所受到的壓迫,是最古老最深刻的剝削形式,且是一切壓迫的基礎。談論的議題多與女人切身相關,包括性別角色、愛情、婚姻、家庭生育、母親角色、色情強暴,乃至女人的身體心理等處處都是直接觸及,女人得身心。性別角色是基進女性主義的中心議題,早期的基進女性主義者受壓迫的根源是性別制度。

8 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 是一位藝術家,作家,女權主義,教育家和智力的職業,現在跨度40多年.聞名公約防碎性,她的工作,芝加哥一直擔任先鋒,為擴大後的定義,藝術,發揮更大的作用,為藝術家之手,而女人的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她開創性的工作,晚餐( 1974年至1979年) ,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合作創造了,混合媒體讚揚婦女,其中在2007年3月將安裝在其新的永久館址在伊麗莎白甲賽克勒中心,為女性主義藝術在布魯克林博物館。

9 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 代表作:《晚宴》(Dinner Party) ,以歌頌英雄的方式,將三十九位影響歷史的女性創作者以餐巾與餐具的形式表達,餐具則直接以生殖器代表女性,然樣的作法引起了極大的爭議,然朱蒂認為,女性長久以來不能正視自己的身體,是女性身體長久亦來被男性污衊、濫用的結果。

10 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 《剝開》圖中的陰部還被處理得像穿透雲層的陽光或綻放的鮮花,又像西方繪畫中上帝之光或者聖像頭上的光環。

11 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 《陰道的神殿、墳墓,洞穴或花朵》明確把女人陰部比喻為花朵,造型和色彩處理上,也更像“花朵”。

12 Judy Chicago ,Power Headache

13 Judy Chicago ,Earth Birth

14 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 ~ 1986)
歐姬芙是一位美國女畫家,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曾在芝加哥、紐約等地學畫。   歐姬芙的作品出現的意象一律是花、骨骸、風景的局部,因而形成半抽象的構圖,亦即「部份化」的手法運用,所以雖難歸屬為純粹的抽象畫家,簡潔的色面,筆調平滑單純,背景空曠,。況且由她與「紐約畫派」的因緣,歐姬芙的作品也成為代表美國圖像的一部份。另外,歐姬芙作品中的構成不管是風景或花卉,都溶入暗喻著女性性器官的形狀。歐姬芙不喜歡被稱為「女畫家」,要人稱她為「畫家」,由她對性別的優越,在畫中不時禮讚女性的圖像和意識是極為可能的。以這個觀點看,則又有超現實的寓意在內。

15 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 ~ 1986)
格魯吉亞東方罌粟花, 1928年 布面油畫 30 × 40 1 / 8 in. 這幅是歐姬芙畫花卉最有名的

16 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 ~ 1986)
許多評論家都認為在這件作品出的花朵形像是女性生殖器關的象徵 音樂-粉色和藍色.19 19年 布面油畫 博物館的美國藝術,紐約市

17 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 ~ 1986)
黑色鳶尾花﹝Black iris III﹞ 1926 年 油彩‧畫布,91.4 x 75.9 公分 大都會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18 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1887 ~ 1986)
帶布玫瑰的牛骷髏 ﹝Cow's Skull with Calico Roses﹞ 1931 年 油彩‧畫布,92.2 x 63.1 公分 芝加哥藝術中心,芝加哥﹝Chicago﹞,美國 歐姬芙是美國現代主義的先驅之一。她對幾何結構的規律有著特殊的興趣,而對人類和社會問題卻缺乏關心,他的作品被稱為新時期的「精確主義」。歐姬芙在抽象畫領域內可為遊刃有餘。在她的作品中,抽象化和圖形畫之間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別,兩者都具有誇大的、簡化的、雕刻般的形狀,並經常從自然中予以提煉。

19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 1907-1954) 是一位知名的墨西哥女畫家。
芙烈達的作品有時帶有超現實主義的色彩;她也以超現實主義畫家為名義開過幾次畫展,但是她不認為自己是超現實主義畫家。她寧可稱自己為20世紀末的女權主義畫家,因她的畫作全神貫注的集中在公正的畫出女性題材與比喻。她是崇拜女性的,而非超現實的。此外有相當多的記載指向芙烈達是一位雙性戀者。 芙烈達的自畫像相當有特色,以她的一字眉(左右眉毛連在一起)和嘴唇上薄薄的髭聞名,她一生的畫作中自畫像占了三分之二

20 Frida Kahlo, Diego Rivera (1940) vs
Frida Kahlo, Diego Rivera (1940) vs. Lola Álvarez Bravo, Frida Kahlo on Her Death Bed (1954)

21 Frida Kahlo, The Broken Column (1944)
畫自己流血 哭泣 甚至體無完膚將真實 化為藝術 。 自畫像「斷裂」描素18歲 少女時期的一場公車上的嚴重車禍 (1925年)

22 Frida Kahlo, Roots (1943)

23 Frida Kahlo, Henry Ford Hospital or The Flying Bed (1932)

24 Frida Kahlo, My Birth or Birth (1932)

25 Frida Kahlo, A Few Little Pricks (1935)

26 Frida Kahlo, My Grandparents, My Parents, and I (1936)

27 Frida Kahlo, My Nurse and I or I Suckle (1936)

28 Frida Kahlo, What I Saw in the Water or What the Water Gave Me (1938)

29 Frida Kahlo, Frieda and Diego Rivera (1931)

30 Frida Kahlo, The Love Embrace of the Universe,
the Earth (Mexico), Myself, Diego and Senor Xolotl (1949)

31 Frida Kahlo, Two Nudes in the Forest or The Earth Itself or My Nurse and I (1939)

32 Frida Kahlo, The Two Fridas (1939)

33 Frida Kahlo, Self-Portrait with Cropped Hair (1940)

34 Frida Kahlo, Self-Portrait with Braid (1941)

35 Frida Kahlo, Self-portrait with Necklace or Thorns (1940)

36 Frida Kahlo, Self Portrait with Monkey (1938)

37 Frida Kahlo, Self-Portrait Dedicated to León vs
Frida Kahlo, Self-Portrait Dedicated to León vs. Morimura Yasumasa, An Inner Dialogue Trotsky or “Between the Courtains” (1937) with Frida Kahlo (2001)

38 Frida Kahlo, The Wounded Deer or The vs
Frida Kahlo, The Wounded Deer or The vs. Morimura Yasumasa, An Inner Dialogue Little Deer or I am a Poor Little Deer (1946) with Frida Kahlo (Fairy Tale) (2001)

39 Frida Kahlo and Lucienne Bloch, Exquisite Corpse (1932) vs
Frida Kahlo and Lucienne Bloch, Exquisite Corpse (1932) vs. Frida Kahlo and Lucienne Bloch, Exquisite Corpse (1932)

40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 ) 具代表性的自畫像

41 問題討論 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 歐姬芙(Georgia O'keeffe,)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 )
以上三位女性藝術家,請擇一位,論述其創作品的風格特色。


Download ppt "女性藝術家的生命故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