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郭薇 教授 (wguo@sjtu.edu.cn、34205419) 何广强 副教授(gqhe@sjtu.edu.cn、34208104) 第5章 光通信系统 主讲人 郭薇 教授 (wguo@sjtu.edu.cn、34205419) 何广强 副教授(gqhe@sjtu.edu.cn、34208104)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郭薇 教授 (wguo@sjtu.edu.cn、34205419) 何广强 副教授(gqhe@sjtu.edu.cn、34208104) 第5章 光通信系统 主讲人 郭薇 教授 (wguo@sjtu.edu.cn、34205419) 何广强 副教授(gqhe@sjtu.edu.cn、34208104)"—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郭薇 教授 (wguo@sjtu.edu.cn、34205419) 何广强 副教授(gqhe@sjtu.edu.cn、34208104)
第5章 光通信系统 主讲人 郭薇 教授 何广强 电信学院 电子工程系 区域光纤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主要内容 5.1 点到点链路 5.2 线路编码 5.3 系统性能分析

3 Simple point-to-point link
5.1 点到点链路 终端 中继站 中继站 终端 Tx Rx Tx Rx Tx Rx L L L Simple point-to-point link

4 5.1.1 光纤链路的设计要求 传输系统要求: 1、预期(或可能)的传输距离; 2、数据速率或信道带宽; 3、误码率(BER);
光纤链路的设计要求 传输系统要求: 1、预期(或可能)的传输距离; 2、数据速率或信道带宽; 3、误码率(BER); 器件和相关的特性参量: 1、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 (a)纤芯尺寸 (b)纤芯折射率剖面 (c)带宽或色散 (d)损耗 (e)数值孔径或模场直径

5 2、LED 或半导体激光器光源 (a)发射波长 (b)谱线宽度 (c)输出功率 (d)有效辐射区 (e)发射方向图 (f)发射模式数量

6 3、pin 或APD光电二极管 (a)响应度 (b)工作波长 (c) 速率 (d)灵敏度 系统性能分析:链路功率预算和系统展宽时间预算

7 链路的功率预算 光功率损耗模型 (连接器损耗、熔接点损耗、光纤损耗)

8 单元损耗: Pin和Pout分别表示损耗单元的输入及输出功率。 链路损耗预算: PT 是总光功率损耗,Ps是激光器输出端耦合进光纤的功率, PR是接收机灵敏度,lc是连接损耗(固定连接 dB,活动连接<1dB), L是光纤长度(中继距离),f 是光纤衰减系数(损耗)。 Redundance:系统富裕度(6-8dB)。

9 中继距离: 中继距离与工作波长有关,在长距离通信中多采用1550nm和1300nm波段 由于光接收灵敏度与码率有关,随着码率的增加,接收灵敏度下降,中继距离随之缩短

10 例5.1 假定数据速率为20Mb/s,误码率为10-9(每发送109个比特,其错误最多为一个)。对于接收机,可以选择工作在850nm的Si PIN 光电二极管。接收机所需要的信号功率为-42dBm,下面我们选择一个GaAlAs LED,使其能够把50微瓦(-13dBm)的平均光功率耦合进纤芯直径为50微米的尾纤,这样就允许有29dB的损耗。可以进一步假设尾纤与光缆的连接损耗为1dB,在光缆光-检测器的连接点上也有1dB的连接损耗。包括6dB的系统富余度,对于衰减为 的光缆,其传输距离为: 如果衰减为3.5dB/km,则传输距离为6km。

11 链路损耗预算图示法 从LED耦合进尾纤的功率 -13 dBm 连接器损耗 -14 dBm 耦合进光缆的功率 3.5 dB/km的光缆损耗
预期的传输 距离 由光缆和熔接点 带来的总损耗 -21 dB 6 dB的系统余量 pin接收机灵敏度 -42 dBm -13 dBm -14 dBm -35 dBm -41 dBm

12 5.1.3 展宽时间预算 限制系统速率的四个主要因素为: 1. 发送机展宽时间ttx; 2. 光纤群速率色散 (GVD) 展宽时间tGVD;
trising 限制系统速率的四个主要因素为: 1. 发送机展宽时间ttx; 2. 光纤群速率色散 (GVD) 展宽时间tGVD; 3. 光纤模式色散展宽时间tmod; 4. 接收机展宽时间trx 定义:链路总的展宽时间tsys等于每种因素引起的脉冲展宽时间ti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一般来说,一条数字链路的总展宽时间不能超过NRZ比特周期的70%,或不超过RZ比特周期的35%。 90% 10%

13 发射机和接收机展宽时间 发射机的展宽时间ttx主要取决于光源及其驱动电路,而接收机的展宽时间由光检测器响应时间和接收机电路的3 dB带宽来决定。接收机电路可以由一个具有阶跃响应的一阶低通滤波器来模拟: Brx为接收机3dB带宽,u(t)为阶 跃函数。如果Brx以兆赫兹为单 位,则接收机展宽时间为纳秒 级:

14 光纤展宽时间 1. 由群速率色散导致的展宽时间: D:平均色散系数;L:光纤长度;sl:光源半功率谱宽
2. 模式色散引起的展宽 (多模光纤) B0表示光缆的带宽 (MHz·km),q一般在0.5~1之间取值

15 系统总展宽时间 例5.2:假定LED及其驱动电路有15 ns的展宽时间。采用典型的
40 nm谱宽的LED,在6 km的链路上可以得到与材料色散相关 的21 ns展宽时延。假定接收机有25 MHz的带宽,则可得到接 收机的上升时延为14 ns,如果我们选择的光纤有400 MHz·km 的带宽距离积,而且q = 0.7,则模式色散引起的光纤展宽时间 为3.9 ns。可以得到链路的展宽时间为: 对于20 Mb/s (50 ns)的NRZ数字流,这个结果低于允许的35 ns的最高上升时延。故这些器件的选择符合系统设计标准。

16 例5. 3 我们假定LD及其驱动电路有0. 025ns(25ps)的展宽时间。采用谱宽为0. 1nm、平均色散为2ps/(nm
例5.3 我们假定LD及其驱动电路有0.025ns(25ps)的展宽时间。采用谱宽为0.1nm、平均色散为2ps/(nm.km) 的1550nm半导体激光器,在60km长的光纤上,总共有12ps(0.012ns)与GVD相关的展宽时间。假定基于InGaAs-APD的接收机有25GHZ的带宽,则可得接收机的展宽时间为0.14ns。把不同部分的展宽时间代入,可得到总的展宽时间为0.14ns。 器件 展宽时间 展宽时间预算 允许的展宽时间预算 tsys=0.7/BNRZ=0.28ns 激光发送机 25ps 光纤的GVD 12ps 接收机展宽时间 0.14ns 系统展宽时间

17 系统设计方法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一般分为无光纤放大器系统和有光纤放大器系统(需考虑光信噪比)。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是确定中继距离,尤其对长途光纤通信系统,中继距离的设计对系统的性能和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最坏值设计法和统计设计法是常用的设计方法。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组成

18 (1)最坏值设计法: 最坏值设计法就是在设计再生段距离时,所有参数(包括光功率、光谱范围、光谱宽度、接收机灵敏度、光纤衰减系数、接头与活动连接器插入损耗等参数)均采用寿命期中允许的最坏值,而不管其具体的分布如何。 (2)统计设计法 统计设计法是利用光参数分布的统计特性更有效地设计再生段距离。与最坏值设计法相比,统计设计法可以延长再生段距离,但横向兼容性不再满足。

19 5.1.5 系统设计考虑 1、确定波长:如果数字信号传输距离不太远,可以选择800nm到900nm之间的波长。如果传输距离较远,可以选择1300nm或1500nm附近的波长。 2、联合考虑光纤链路的三个模块(接收设备、发送设备和光纤)。首先选择检测器,然后选择光源和光纤。选择检测器时,重点考虑光检测器所需要的最小光功率,这项指标是为了在特定传输速率的条件下满足误码率的要求。

20 (1)PIN or APD PIN具有结构简单,温度变化时性能稳定,成本低,偏置电压低于5V,而APD偏置电压在40V到几百V之间。而APD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具有接收更微弱光信号的能力。

21 (2)LED or LD 激光器的输出谱宽比LED窄。波长在800nm和900nm的范围内,LED的谱宽和石英光纤的色散特性把带宽距离积限制在150(Mb/s).km左右。要达到更高的数值,如2500(Mb/s).km以上,则在此波长区域使用LD。当波长在1300nm左右时,该区域光纤的色散很小,此时使用LED就可以得到1500(Mb/s).km的带宽距离积。若采用InGaAs激光器,则该波长区域上的带宽距离积可以得到25(Gb/s).km。在1550nm波长区域内,单模光纤的极限带宽距离积可以得到500(Gb/s).km。 LD耦合进光纤链路的功率比LED要高出10dB到15dB。LD具有更长的无中继传输距离。但半导体激光器价格昂贵,而且需要复杂的驱动电路来控制温度。

22 第一窗口传输距离 采用800nm的LED光源/Si pin光检测器组合和850nm半导体激光器光源/Si APD检测器组合时,其传输距离随数据速率变化的曲线 (BER=10-9,1dB连接器耦合损耗,6dB系统富余度) 5

23 采用衰减为0.3dB/km的单模光纤,激光器工作在1550nm时,传输距离随数据速率变化的曲线
单模光纤链路的传输距离 采用衰减为0.3dB/km的单模光纤,激光器工作在1550nm时,传输距离随数据速率变化的曲线

24 5.1.8 数字光通信系统优点 (1) 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好。 (2) 可以再生,传输距离远。
数字光通信系统优点 (1) 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好。 (2) 可以再生,传输距离远。 (3) 数字系统采用大量的数字电路,容易集成,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使数字设备体积小,功耗低。

25 5.2 线路编码 设计光纤链路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传输的光信号 格式,其重要性在于实际的系统中,能够:
5.2 线路编码 设计光纤链路是,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传输的光信号 格式,其重要性在于实际的系统中,能够: 1. 容易提取出时钟信息以便接收机的判决 2. 具有较强的抗色散和抗非线性效应 3. 在数据流中引入冗余码,使信道干扰引起的误码最小 常用的光信号的传输格式包括:NRZ、RZ等

26 NRZ 特点:使用一个充满完整周期的光脉冲代表1,没有光代表0

27 NRZ的优缺点 优点:码型产生简单,且容易解码
缺点:在出现长连0或1时不容易提取同步信息,容易产生基 线漂移增大判决难度,且没有内在差错检测 (纠错) 能 力 光脉冲只能采 取单极性,因 此光脉冲包含 直流分量 交流耦合网络不能通过码流包含的直流分量,矩形脉冲经过交流耦合网络时出现反极性拖尾 脉冲序列的拖尾相互交叠造成基线漂移 对于给定的判决阈值,漂移将影响判决

28 RZ 特点:比特1的光脉冲仅占比特周期的一部分,典型的有33% RZ、50% RZ和67%RZ
产生:NRZ信号乘以一个频率为信号比特率两倍的clk信号

29 RZ 优点:长连1仍带有时钟信息,抗非线性效应能力强
缺点:长连0时仍然容易导致时钟丢失;且占用的带宽为NRZ 的2倍,因此抗色散能力差;无误码检测与纠错能力。

30 曼彻斯特码 特点:每个比特周期内都发生电平翻转,根据翻转的极性不同 来区分0和1 一般采用NRZ和时钟信号的模二加运算获得
优点:在长连0和1的时候,仍然能保持时钟信息,易于编解码

31 分组码 mBnB 特点:将m位二进制比特编成n (n>m)位码并在相同的时间长度 内发送出去,即在数据流中引入冗余
优点:能避免长连0和长连1的出现 冗余的引入可以增强纠错能力 缺点:带宽比原来增大了n/m倍 例如:曼彻斯特码就是一种1B2B码,‘1’ ‘10’, ‘0’  ‘01’

32 5.2.4 纠错 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自动请求重发(ARQ)和前向纠错(FEC) 自动请求重发(ARQ):
纠错 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方法:自动请求重发(ARQ)和前向纠错(FEC) 自动请求重发(ARQ): 若接收机检测出误码,则通过反馈信道技术请求消息重发。不适于需要较低执行时间的场合。 信源 发送控制器 接收控制器 编码器 用户 解码器 反馈信道 自动请求重发(ARQ)

33 前向纠错(FEC): FEC避免了高带宽的光网络要求低延迟条件时ARQ的缺点。在FEC技术应用中,辅助信息和主信息同时传输,若主信息丢失或接收到误码,辅助信息可以重构主信息。最常用的纠错码为循环码。将它们标记为(n,m),其中n等于原比特数m加上冗余比特数。 一些已经得到应用的例子,如(224,216)短化的Hanming码、(192,190)Reed-Solomon码、(255,239)Reed-Solomon码、(18880,18865)和(2370,2385)短化的Hanming码。

34 5.3 系统性能分析 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主要包括: (1)误码性能(功率代价) (2)抖动性能 (3)系统的可靠性。

35 误码性能(功率代价) 1.误码起源 发射端: 传输链路 接收端 消光比 激光强度噪声 激光相位噪声 模分配噪声 调制啁啾
光纤及光器件的色散引起的码间串扰 光纤及光器件的非线性效应 光放大器引入的噪声(ASE) 模式噪声 光纤连接点的反射 接收端 各种噪声源(光电检测器散弹噪声、雪崩倍增噪声、放大器热噪声等) 定时抖动 信道串绕(波分复用系统)

36 2.误码特性的评定方法 (1)长期平均比特误码率
长期平均误码率是指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误码率。仅适于单个随机误码情况,不适于突发的群误码的情况。 (2)误码的时间率 以比特误码率超过规定阈值(BERT)的百分数来表示。 10-9 不可接受时间 1× T0 劣化时间 4× T0 10-6 10-3 T0 TL

37 (3)传输功率代价 系统传输功率代价是表征系统传输质量的最佳方法
分别测试传输前后的接收误码率与接收功率的关系曲线,由此获得某一误码率下因为传输引入的接收灵敏度的差,称之功率代价 Tx 可变衰减器 Rx 传输前接收灵敏度测试方法 Tx 传输链路 可变衰减器 Rx 传输后接收灵敏度测试方法

38 (4)Q参数测试 有时我们关心的只是系统传输后的质量,并不需要了解传输功率代价 Q参数最能表征接收信号的质量
Q参数较高时,对应的BER非常小,无法通过直接测试BER获得Q参数 实验上Q参数测量方法:调整判决电平,测量BER与判决电平的关系曲线,由此可推算信号的Q参数及其相应的优化判决电平 判决电平

39 5.3.2. 抖动和漂移特性 抖动是电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一种瞬时不稳定现象。它定义为:数字信号的各有效瞬间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偏移。
抖动和漂移特性 抖动是电信号传输过程中的一种瞬时不稳定现象。它定义为:数字信号的各有效瞬间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偏移。 抖动可分为相位抖动和定时抖动。相位抖动是指传输过程中所形成的周期性的相位变化。定时抖动是指脉冲编码传输系统中的同步误差。

40 定时抖动对网络的性能损伤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发送信号 接收信号 定时抖动对网络的性能损伤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① 对数字编码的模拟信号,在解码后数字流的随机相位抖动使恢复后的样值具有不规则的相位,从而造成输出模拟信号的失真,形成所谓抖动噪声;

41 ② 在再生器中,定时的不规则性使有效判决偏离接收眼图的中心,从而降低了再生器的信噪比余度,直至发生误码;
③ 在SDH网中,像同步复用器等配有缓存器的网络单元,过大的输入抖动会造成缓存器的溢出或取空,从而产生滑动损伤。

42 系统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一般采用故障统计分析法,即根据实际调查结果,统计足够长时间内的可用时间和不可用时间,然后用可用性指标来表示。所谓可用性是指可用时间占系统全部运营时间的百分比。因为是统计量,因此统计时间越长,所得结果越精确。

43 可用性的表示方法: 其中,MTBF:平均故障时间; MTTR: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失效性的表示方法:

44 第五次作业 5.3 A star network uses directional couplers with 0.5-dB insertion loss to distribute data to its subscribers. If each receiver requires a minimum of 100nW and each transmitter is capable of emitting 0.5 mW, calculate the maximum number of subscribers served by the network.


Download ppt "郭薇 教授 (wguo@sjtu.edu.cn、34205419) 何广强 副教授(gqhe@sjtu.edu.cn、34208104) 第5章 光通信系统 主讲人 郭薇 教授 (wguo@sjtu.edu.cn、34205419) 何广强 副教授(gqhe@sjtu.edu.cn、34208104)"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