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堂裡的天使歌聲 格雷果聖歌 設計者:李宛蓁.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堂裡的天使歌聲 格雷果聖歌 設計者:李宛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堂裡的天使歌聲 格雷果聖歌 設計者:李宛蓁

2 學習重點 認識音名與唱名 認識格雷果聖歌 認識記譜法

3 認識音名與唱名 音名 教皇格雷果一世(Gregory I,西元540∼604年) 於西元600年左右首創C、D、E、F、G、A、B等名字來記錄音高,後世稱之為「音名」。

4 桂多根據〈聖約翰讚美詩〉(Ut Queant Laxis)中,六句歌詞的第一個字對應六個不同的音高,由此建立唱名。
圖片來源為康軒教材

5 唱名系統主要在唱歌時使用,音名則在書寫時使用。 音名與唱名對應如下:

6 一、格雷果聖歌 二、認識記譜法

7 格雷果聖歌的由來 教皇格雷果一世(Pope Gregory I)生於西元 540 年,並在 年間擔任教皇的職位,下令屬下開始搜集當時流傳於教會及民間的宗教歌曲,並且將之編成為一本歌曲集,所以,後世便將這本歌曲集名為「格雷果聖歌」。

8 格雷果聖歌 中世紀時期(西元 年)流傳於教會及民間的宗教歌曲,葛雷果教皇下令整理蒐集成冊,將「格雷果聖歌」傳播於歐陸,使各地教會都採用它作為儀式用的歌曲,「格雷果聖歌」成為基督教儀式音樂的發源,也是西方音樂的重要起點。

9 格雷果聖歌的特色

10 一、單音音樂 只有一個聲部的音樂。 可根據演唱人數的組合,將呈現形式分為直接式(Direct)、對唱式(Antiphonal)與應答唱式(Responsorial)等三種。。

11 屬於功能性音樂,都是為了教堂的禮拜儀式所創作的。
二、宗教音樂 屬於功能性音樂,都是為了教堂的禮拜儀式所創作的。

12 三、音域較小 音域不廣,多為級進的創作方式。

13 四、節奏自由 無固定節奏,沒有小節線和拍號。

14 五、以紐碼譜記譜 紐碼 (Neume )是點頭及記號的意思,約從西元680年才開始使用。紐碼用來指示單個音高,或一組音高的標記;一系列的紐碼通常顯示出旋律大致之輪廓或方向,實際的音高、音程,則無法紀錄。

15 六、無器樂伴奏 為純人聲之演唱方式。

16 七、以男聲演唱 中世紀的宗教儀式,除了聖母馬莉亞外,女孩子是不能參加的,只有男生能參予侍奉上帝的典禮,因此,聖歌僅由男聲演唱。演唱方式,主要以齊唱與輪唱為主。

17 使用教會統一使用之語言,內容有根據聖經而寫的歌詞,也有新作的歌詞 。
八、歌詞均為拉丁文 使用教會統一使用之語言,內容有根據聖經而寫的歌詞,也有新作的歌詞 。

18 中世紀的教士建立了一套有系統的教會調式來建構音樂,共有八種。
九、調式音樂 中世紀的教士建立了一套有系統的教會調式來建構音樂,共有八種。

19 Re - Mi - Fa - Sol - La - Si - Do - Re 多利安 (Dorian)
調式 調式音階 調式名稱 1 Re - Mi - Fa - Sol - La - Si - Do - Re 多利安 (Dorian) 2 La - Si - Do - Re - Mi - Fa - Sol - La 海波多利安 (Hypodorian) 3 Mi - Fa - Sol - La - Si - Do - Re - Mi 弗利吉安 (Phrygian) 4 Si - Do - Re - Mi - Fa - Sol - La - Si 海波弗利吉安 (Hypophrygian) 5 Fa - Sol - La - Si - Do - Re - Mi - Fa 利地安 (Lydian) 6 Do - Re - Mi - Fa - Sol - La - Si - Do 海波利地安 (Hypolydian) 7 Sol - La - Si - Do - Re - Mi - Fa - Sol 米索利地安 (Mixolydian) 8 海波米索利地安 (Hypomixolydian) 資料來源:

20 歌詞與旋律的關係 音節式(Syllabic):一母音搭配一音 裝飾性(Nenmatic):一母音搭配三到六個 音的演唱方式
華彩式(Melismatic ):一母音搭配多音的演 唱方式 音樂欣賞資料來源:

21 九世紀時尚未具有線譜的概念,僅在每行歌詞上方紀錄代表音樂的記號,也因此無法精確表示出音高。
圖片來源為康軒教材

22 十一世紀義大利修道士桂多為求精確表示音高,採用線譜以便能夠正確記錄音高,確立了以四線紐姆譜(Neuma)來記載葛利果聖歌的模式。
圖片來源為康軒教材 義大利阿倫佐城為紀念僧侶桂多,把他發明的記譜法刻在石碑上,以紀念桂多對音樂的重要貢獻。

23 直到十七世紀後半葉,歐洲樂壇普遍使用五條線記譜,這個方式就此確立!
圖片來源為康軒教材

24 聖約翰讚美詩音畫 製 作:李宛蓁 音樂來源可聆聽康軒提供之教學CD

25 聖約翰讚美詩四線譜 製 作:李宛蓁

26 聖約翰讚美詩五線譜 圖片來源為康軒教材

27 小組創作 Mira gestorum Famuli tuorum Solve polluti Labii reatum
Ut queant laxis Resonare fibris, Mira gestorum Famuli tuorum Solve polluti Labii reatum Sancte Iohannes 以鬆疏之聲回響  神蹟由汝之僕歌揚 拭去那罪惡 從吾等已被玷污的唇上  聖哉約翰!

28 每組分配一句歌詞 各組依據歌詞第一個字作為起始音開始創作 將創作旋律與歌詞記錄於學習單


Download ppt "教堂裡的天使歌聲 格雷果聖歌 設計者:李宛蓁."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