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2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供求理论 生产理论 消费者理论(效用论) 厂商理论 成本理论 产品市场理论(交换) 一般均衡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 要素市场理论(分配) 福利经济学 需求方面 供给方面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3 一、厂商:能够做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
1、厂商的组织形式. (1) 个人企业:单个人独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2)合伙制企业:两个人以上合资经营的厂商组织 。 (3)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 。(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2、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 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 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4 3、厂商(企业)的本质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科斯(Ronald H. Coase)
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化。 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 不确定性 市场与企业的并存 交易成本 不完全信息 导致 信息不对称

5 4、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的优势: (1)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2)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者,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成本。 企业的优势: (1)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有利。

6 5、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 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具体: (1)企业内部的多种契约、监督和激励。其运行需要成本。
(2)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缺损。 (3)隐瞒信息、制造虚假和传递错误信息 。 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 企业扩张的界限: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

7 6、厂商的目标 厂商的目标:利润最大化。条件要求:完全信息 。 长期的目标: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原因:信息是不完全的,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 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

8 二、生产函数 1、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提条件; 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即生产中投入量与产出量的关系。

9 2.固定比例生产函数(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假定只用L和K,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Minimum(L/u,K/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 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 产量的增加,必须有L、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则产量不变。

10 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A为规模参数,A>0, a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 (0<a<1), 1-a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 资本不变,劳动单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3/4,即0.75%; 劳动不变,资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1/4,即0.25%。 劳动和资本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为3:1。

11 生产同样产量,可采用劳动密集型(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也可采用资本密集型(多用资本少用劳动)。
4、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分为可变和固定技术系数。 生产同样产量,可采用劳动密集型(多用劳动少用资本),也可采用资本密集型(多用资本少用劳动)。 可变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各种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表明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固定技术系数:生产一定量产品只存在唯一一种要素配合比例,即要素之间不可替代,要素投入必须按同一比例增减。 一人一台缝纫机 一个萝卜一个坑

12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注意:本节中考察的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是在分析短期生产理论。

13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 0 0 0 0 都 是 1 6 6 6 先 2 13.5 7.5 6.75 递
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14 1、总产量TP、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
总产量TP(total pro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 :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Q 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 = TP/ Q

15 劳动的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总产量:TPL=Q=f(L) 平均产量:APL=TPL/L=Q/L
边际产量:MPL=△Q/△L或 dQ/dL Q O L S L3 极大值点,递增与递减的转折点 Qmax TPL R L2 M L0 TP切线斜率 = MP,如点M TP连线斜率 = AP,如点N 点R切线、连线斜率 = MP&AP L1 N 拐点,凸弧与凹弧的转折点

16 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呈上升趋势,而后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以后,在呈下降趋势。 Q L O S
Qmax TPL R L2 L1 N M AP MP L O L1 L3 N’ S’ MPmax R’ L2 APmax MPL APL

17 2、边际收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一种要素投入, 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递增;
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最终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是消费者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形态。

18 3、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第一,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 第二,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
第三,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第四,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引起减产。

19 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即最佳技术系数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最佳配合比例。 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20 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 Ⅱ Ⅲ Ⅰ L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 G Q B TP A
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G Q B TP 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 总产量增加 A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总产量增加 E F AP 第三阶段:边际产量为负 总产量开始减少 L O L1 L2 L3 MP

21 马尔萨斯预言的失败 马尔萨斯预言: 由于土地报酬递减限制了农产品数量,而人口又在不断地增长,因此最终会有人挨饿、出现饥荒。
数据显示食品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技术已经导致了产品过剩和价格下降 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的潜在影响,即食品供给增长速度会超过需求增长速度。

22 6、MP、 AP 和TP关系 G Q MP与TP之间关系: MP>0, TP↑ MP=0, TP最大 MP<0, TP↓ B
E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横轴相交 F AP L O L1 L2 L3 MP MP与AP之间关系: 当MP>AP, AP↑ 当MP<AP, AP↓ MP=AP, AP最高,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23 练习: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1)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是减少
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2) A.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均呈先增后递减的趋势 B.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总产量会下降 C.边际产量为0时,总产量最大 D.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E.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交于边际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24 7、单一生产要素连续投入的三个生产阶段 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有点区别:MP和AP最高点 第一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增,生产规模效益的表现;
(一个和尚挑水吃) 合理区域 G K不足 Q L不足 B TP 第二个阶段,平均产出递减,总产出增速放慢; (二个和尚抬水吃) A E 第三个阶段,边际产出为负,总产出绝对下降。 (三个和尚没水吃,需减员增效) F AP L O L1 L2 L3 MP

25 进一步图示 G Q MP>AP AP B TP MP<AP AP MP<0 TP Ⅰ Ⅱ Ⅲ A E F AP L
O L1 L2 L3 MP

26 四、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1、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 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
Q = f(L、K) 两种可变投入下,如何使要素投入量达到最优组合,以使生产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

27 2、等产量线 Isoquante Curve (1)等产量线:表示两种生产要素L、K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K
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 L

28 等产量曲线 定 义 等产量曲线(isoquants)表示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既定产品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轨迹。 Q L K 1 2 3 4 5 20 40 55 65 75 60 85 90 100 105 110 115 120

29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图 The Isoquant Map K L 1 2 3 4 5 C G Q3 = 90 Q2 = 75
C G Q3 = 90 Q2 = 75 等产量曲线图 The Isoquant Map Q1 = 55 H A D I E B F

30 (2)等产量曲线特征 A.等产量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 K
Q2 = 75 C D E L 1 2 3 4 5 K 4/3 MRTSLK = 2 MRTSLK = 1 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用以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能力。

31 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 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等于两种要素各自边际产量之比。 证明: O L K Q A L1 K1 B L2 K2 △K △L

32 等产量曲线 B.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表示边际技术替 代率有递减倾向。 K L C MRTSLK = 2 4 3 MRTSLK = 1 D
5 K 4/3 C Q2 = 75 MRTSLK = 2 MRTSLK = 1 D MRTSLK = 2/3 E MRTSLK =1/3 J F

33 C.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K L Q1 Q2 Q3 Q4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L

34 D.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K L O Q1 Q2 A A~B A~C B~C 矛盾 C>B C B

35 3.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等产量线 (1)直角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 不能互相替代。
K C q3 B q2 A K1 q1 顶角A、B、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 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无论L如何增加,产量也不会变化。 O L1 L 直角型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 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为0

36 (2)直线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且替代比例为常数, 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 A B C
K A B C 相同产量,企业可以资本为主,如点A; 或以劳动为主,如点C; 或两者按特定比例的任意组合,如点B; q3 q1 q2 O L 直线型完全替代投入等产量线

37 (3)折线型等产量线。 折线型的等产量线:介于直线型和连续型等产量线之间。 K
A 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投入比例生产相同产量,且同一比例中要素之间具有完全替代性。 B C  D E L A、B、C、D、E分别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由原点出发的五条射线的斜率,分别代表两种要素投入的五种固定比例。 O 折线型等产量线

38 4、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LK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
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 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 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 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39 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边际技术替代率(绝对值)=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MRTSLk=MPL/MPK P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a
b K2 c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产量不变,一种要素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K3 d K4 O L1 L2 L3 L4 L 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c和d点的过程中,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L3和L4。即:L2-L1=L3-L2=L4-L3,相应的资本投入的减少量为K1K2>K2K3>K3K4。

40 五、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 成本与要素价格既定, 生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要素数量(K,L) 最大组合的线。 K 600
注:与消费预算线比较 600 既定成本支出为C, 劳动L价格=工资率w 资本K价格=利息率r L O 300

41 等成本线(isocost line)表示在要素价格给定条件下,厂商以一定的成本支出所能购买的不同要素组合的集合。
成本方程: 10 20 30 40 60 (C/PK) = 40 80 = (C/PL) K L A C D E B

42 等成本线 成本支出或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 L K O A1 B1 B2 A2 A0 B0 成本支出增加使等成本线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成本支出减少使预算线 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A0 B0

43 成本支出或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续)
L K O 劳动L价格下降使等成本线 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小 B1 A0 B0 B2 劳动L价格上升使等成本线 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大

44 六、生产者均衡——生产要素最适组合 1、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 K B C E N Q3
注:与消费者均衡的效用最大化比较。 Q3 Q2 D Q1 L 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 A M 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 的要素最佳组合 或者MPL / w = MPK / r

45 (1)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成本花完) (2)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 B C
K 2、边际产量分析法 (1)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成本花完) (2)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 B C E N Q2 D L A M 产量既定,成本最小 PK--- K的价格 PL--- L的价格 QK--- K的数量 QL--- L的数量 MPK--- K的边际产量 MPL--- L的边际产量 M --- 成本 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46 3、生产扩展线 Expansion path 扩展线:要素价格、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迹。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 K 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 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出生产扩展线 。 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上,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L

47 七、规模报酬 1、规模报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的变动。
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 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 与一种生产要素的连续投入比较 具体见

48 (1)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 是一种规模经济 Q=100 Q=300 2 8 4 Q=200 6 L O K R 规模报酬递增 生产函数Q=f(K,L) 则f(λK, λL)>λf(K,L) 其中λ>0 当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的倍数。 投入为两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但生产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小于4个单位。

49 (2)规模报酬不变 则f(λK, λL)=λf(K,L) 其中λ>0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的比例。 K R
生产函数Q=f(K,L) 则f(λK, λL)=λf(K,L) 其中λ>0 8 6 Q=300 4 Q=200 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 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时,产出为200个单位。 2 Q=100 O 2 4 6 8 L 规模报酬不变

50 (3)规模报酬递减 则f(λK, λL)=λf(K,L) 其中λ>0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是一种规模不经济
生产函数Q=f(K,L) 则f(λK, λL)=λf(K,L) 其中λ>0 K R 8 Q=300 6 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 当劳动与资本分别投入为4个单位时,产出低于200个单位,投入是原来的两倍,但产出却不及原来的两倍。 4 Q=200 2 Q=100 O 2 4 6 8 L 规模报酬递减

51 规模报酬与边际报酬比较 报酬性质 适用时期 适用条件 规模报酬 长期 所有投入同比例变动 边际报酬 短期 其它投入不变,一种投入变动
一种技术会呈现不同的区段性(locally)边际报酬特性。随着可变要素的连续不断增加,边际报酬将从递增转为递减。 一种技术也可以呈现不同的区段性规模报酬特性。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张,规模报酬可以从递增转为递减。

52 影响规模报酬变动因素 导致规模报酬递增原因 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 生产要素的专用性即生产专门化与分工; 生产经营的不可分性;
生产设备的不可分性 经营过程的不可分性 生产规模的维度效益。 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 管理效率的低下。

53 2、规模报酬问题表现为三个不同类型曲线 a b c a.规模收益递增 产出扩大规模大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Q b.规模收益不变
产出扩大规模等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b c c.规模收益递减 产出扩大规模小于生产要素扩大规模。 O L、K

54 3、适度规模 适度规模:使两种要素的增加、即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确定适度规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本行业的技术特点;需要的投资量大的行业,适度规模也就大。 (2)市场条件。生产市场需求量大,而且标准化程度高的产品的厂商,适度规模也应该大。 根据经验判断:企业规模应该最大的行业是? 服装业·钢铁业·饮食业

55 浙江到了出大企业的时候 浙江企业特别是温州企业以“小型”、“民营”、“低成本” 和“劳动密集”而著称。这些特点在过去是优点,在今后还是优点。
经验都一再证明,“小”不一定弱(正像“大”不一定强一样)。而且,从企业竞争的逻辑来说,能够长成大企业的小企业终究是少数。 浙江企业已经度过初创期。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就是通过竞争不断培育自身竞争力的过程。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以住宅、汽车、电子通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行业为龙头,带动钢铁、机械、建材、石化、能源等行业快速增长的阶段。在这些行业中,多数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要求,也就是说,投资就要上大项目。 最大的挑战在于,企业从无到有不易,从小到大更难。如果说第一阶段成功概率是百分之五十,第二阶段的成功概率可能不到百分之一。  


Download ppt "第四章 生产论 ——厂商(生产者)行为理论之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