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

2 本 章 內 容 7-1 總需求曲線 7-2 總供給曲線 7-3 總體經濟均衡 7-4 AS-AD模型與景氣循環
7-6 皮古的實質餘額效果 7-7 價格下跌的預期效果與成分配效果

3 7-1 總需求曲線 從IS-LM模型到總需求曲線
物價水準 利率 LM1(P=P1) LM2(P=P2) A A B B AD 所得,產出 Y1 Y2 所得,產出 Y1 Y2 (a) IS-LM模型 (b) 總需求曲線 (a)圖 IS-LM模型 : 物價水準從P1下跌至P2,LM曲線從LM1(P=P1)向下移至LM2(P=P2)。 (b)圖 總需求曲線 : 當物價水準下跌,總所得(產出)從Y1增至Y2,總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4 7-1 總需求曲線 利率效果 (interest rate effect) 名目貨幣需求提高 物價水準上升 LM曲線向上移動
總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利率上升 所得水準減少 物價水準 下跌 利率下滑 總所得增加 利率效果

5 7-1 總需求曲線 物價水準的利率效果

6 7-1 總需求曲線 需求曲線的移動 (a)圖 Ms↑ (在P固定下) → LM右移 →Y↑ (b)圖 Ms↑ (在P固定下) → AD左移
物價水準 利率 LM1(P=P1) LM2(P=P2) A B’ B A’ AD2 AD1 IS 所得,產出 所得,產出 Y1 Y2 Y1 Y2 (a) IS-LM模型 (b) 總需求曲線 (a)圖 Ms↑ (在P固定下) → LM右移 →Y↑ (b)圖 Ms↑ (在P固定下) → AD左移

7 7-1 總需求曲線 貨幣供給變動對總需求的曲線的影響 擴張性貨幣政策貨幣供給增加 LM曲線下移
利率下跌投資增加所得水準增加AD右移 AD右移 AD左移

8 7-1 總需求曲線 擴張性財政政策引起總需求曲線左移 (a)圖 G↑ or T↓→ IS右移→ (P固定之下) Y1↑→Y2
物價水準 LM1(P=P1) 利率 B A’ B’ A IS2 AD2 IS1 AD1 Y1 Y2 所得,產出 Y1 Y2 所得,產出 (a) IS-LM模型 (b) 總需求曲線 (a)圖 G↑ or T↓→ IS右移→ (P固定之下) Y1↑→Y2 (b)圖 G↑ or T↓→ (P固定之下) AD右移

9 7-1 總需求曲線 財政政策對總需求曲線的影響 擴張性財政政策政府購買增加或稅收減少 IS曲線右移所得水準增加AD右移 AD右移
財政政策 緊縮性 AD左移 財政政策

10 7-2 總供給曲線 不同形狀的總供給曲線 (a)圖 所得固定在 Yn。 (b)圖 價格固定在 P0。 (c)圖 物價與產出成正相關。
物價水準 物價水準 物價水準 產出 產出 產出 (a) 垂直的AS (b) 水平的AS (c) 正斜率的AS (a)圖 所得固定在 Yn。 (b)圖 價格固定在 P0。 (c)圖 物價與產出成正相關。

11 7-2 總供給曲線 短期總供給曲線 (a)圖 勞動市場: (b)圖 生產函數: (c)圖 短期總供給曲線 實質工資
( ) P1→P W/P1→W/P2 勞動量 (b)圖 生產函數: 物價水準 產出 L1→L Y1→Y2 B’ (c)圖 短期總供給曲線 B* A’ A* P1→P Y1→Y2 勞動量 (b) 生產函數 (c) 短期總 供給曲線 產出,所得

12 7-2 總供給曲線 工資僵硬模型的結論 在名目工資僵硬下物價上升實質工資下跌 勞動雇用量增加產出或所得增加

13 7-2 總供給曲線 短期供給曲線移動的因素 資本(K) ↑ → Ld ↑ → SRAS 右移 天然資源↑ → Ld ↑ → SRAS 右移

14 7-2 總供給曲線 長期總供給曲線: 工資伸縮性模型 (a)圖 P0↓→P1; ↑→ ; W0↑→W1; =
Ls A = B = (b)圖 P0↓→P1;W0↑→ = L0不變 Y0不變 Ld LRAS (c)圖 P0↓→P1;Y0不變 A’ = B’ A* B*

15 7-2 總供給曲線 長期供給曲線移動的因素 勞動供給 ↑ → Ls ↑ → LRAS 右移 資本(K) ↑ → Ls ↑ → LRAS 右移

16 7-3 總體經濟均衡 短期與長期總體經濟均衡 (a)圖 由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LRAS的交點決定。
物價水準 物價水準 SRAS P0 P0 AD AD 產出,所得 Yn Yn 產出,所得 (a) 長期均衡 (b) 短期均衡 (a)圖 由總需求曲線與長期總供給曲線LRAS的交點決定。 (b)圖 由總需求曲線與短期總供給曲線SRAS的交點決定。

17 7-3 總體經濟均衡 經濟體系的均衡 E點是AD曲線與LRAS曲線的交點,是一長期均衡點;也是AD曲線與SRAS曲線的交點,是一短期均衡點。
物價水準 E點是AD曲線與LRAS曲線的交點,是一長期均衡點;也是AD曲線與SRAS曲線的交點,是一短期均衡點。 所得,產出

18 7-4 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總供給的減少 : 緊縮缺口
SRAS1 物價水準 SRAS0 A P1 P0 E AD0 Y1 Yn 所得,產出 (a) 總供給減少 生產成本提高,SRAS0上移至SRAS1。長期間,預期物價下跌,短期總供給曲線回到原來的SRAS0,經濟回到長期的均衡E點。

19 7-4 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總供給的減少 : 緊縮缺口
SRAS1 物價水準 SRAS0 B P2 A AD1 P0 E AD0 Yn 所得,產出 (b) 擴張性政策 生產成本提高,SRAS0上移至SRAS1。擴張性政策,使總需求曲線從AD0右移至AD1,產出回到自然產出水準,但物價到達更高水準。

20 7-4 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短期總供給曲線與景氣循環之間的關係: 總供給減少導致短期總供給曲線上移,產 生停滯性膨脹。
總供給減少導致短期總供給曲線上移,產 生停滯性膨脹。 政府有兩種對策 : 一為採自由放任政策;另一為採取擴張性財政或貨幣政策。 自由放任時人們預期物價下跌,短期總供 給曲線下移,產出和物價回到原來水準。 擴張性財政或貨幣政策,使產出回到自然 產出水準,但物價的上漲幅度更大。

21 7-4 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總需求的增加 : 膨脹缺口
LRAS SRAS0 物價水準 A P1 AD1 P0 E AD0 所得,產出 Yn Y1 (a) 緊縮性政策 出口擴張 ,AD0 增加至 AD1。緊縮性貨幣或財政政策,使AD曲線,Y回到原來的自然產出水準Yn

22 7-4 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總需求的增加 : 膨脹缺口
LRAS SRAS1 SRAS0 物價水準 B P2 A AD1 P0 E AD0 Yn Y1 所得,產出 (b) 短期總供給增加 出口擴張,AD0 增加至 AD1。不採取任何對策,大眾預期物價上漲,SRAS0移至SRAS1,產出回到原來的自然產出Yn。

23 7-4 AS-AD 模型與景氣循環 總需求曲線與景氣循環之間的關係: 總需求增加,導致總需求曲線右移,產出增加和物價上升。
政府有兩種政策 : 一為採取緊縮性財政或貨幣政策,一為採取自由放任政策,人們預期物價下跌。 自由放任,使人們預期物價上升,SRAS上移,產出回到原來水準,物價上升更高。 緊縮性財政或貨幣政策,使產出與物價回到原來水準。

24 7-5 凱因斯革命:垂直的AD曲線 當LM曲線呈現水平線時,即為流動性陷阱。
許多經濟學家指出,1998年到2002年間,日本曾經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量,但卻無法降低利率。 當中央銀行增加貨幣供給而無法降低利率時,我們說這個社會存在流動性陷阱 (liquidity trap)。 當LM曲線呈現水平線時,即為流動性陷阱。

25 7-5 凱因斯革命:垂直的AD曲線 流動性陷阱與總需求曲線
物價水準 利率 ( ) ( ) P0 P1 IS Y0 所得 Y0 所得,產出 (a) 流動性陷阱 (b) AD曲線 (a)圖 流動性陷阱下LM曲線與IS交點決定均衡所得Y0。物價下跌,LM移至LM1,但均衡所得仍為Y0。 (b)圖 物價從P0跌至P1,所得仍維持在Y0。AD為一垂直線。

26 7-5 凱因斯革命:垂直的AD曲線 流動性陷阱: 貨幣政策無效 AD與SRAS交點決定的短期均衡所得小於Yn。
物價水準 AD與SRAS交點決定的短期均衡所得小於Yn。 貨幣供給增加並不會造成AD曲線移動,均衡仍維持在E點,貨幣政策無效。 SRAS E Y0 Yn 所得,產出

27 7-5 凱因斯革命:垂直的AD曲線 ( ) 投資陷阱 利率 IS ( ) (a)圖 投資陷阱下的IS曲線與LM曲線交點決定均衡所得Y0。物價下跌,LM0右移至LM1,均衡所得仍為Y0。 Y0 所得,產出 AD 物價水準 (b)圖 物價從P0跌至P1,所的仍維持在Y0,AD為一垂直曲線。 Y0 所得,產出

28 7-6 皮古的實質餘額效果 實質餘額效果與總需求曲線 (a)圖 實質貨幣餘額增加,使IS與LM曲線都向右移動,新的均衡所得為Y1。
( ) 利率 ( ) (a)圖 實質貨幣餘額增加,使IS與LM曲線都向右移動,新的均衡所得為Y1。 r0 IS0 IS1 所得,產出 物價水準 (b)圖 負斜率的總需求曲線。物價水準下跌,透過實質餘額效果,所得會上升。 P0 P1 AD Y0 Y1 所得,產出

29 7-6 皮古的實質餘額效果 價格下跌使實質貨幣餘額上升。 實質貨幣於額增加可刺激消費支出,總需求因而上升。 總需求曲線斜率為負。
若以符號表示可寫成 AD曲線具負斜率

30 7-7 價格下跌的預期效果與重分配效果 預期效果 重分配效果 物價下跌引起人們預期物價進一步下跌。 消費支出減少使得IS與AD曲線左移。
國民所得下降。 重分配效果 物價下跌使得財富由債務人移轉至債權人手中。 債務人支出減少金額大於債權人支出增加金額,消費支出減少。 IS與AD曲線左移,國民所得下降。


Download ppt "第七章 總供給與總需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