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0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0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0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

2 本章讨论的主题 垄断 垄断势力 垄断势力的来源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Chapter 10 2

3 本章讨论的主题 买方垄断 买方垄断势力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Chapter 10 2

4 10.1 垄断 回顾一下完全竞争的基本特征: P = LMC = LAC 在长期,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有大量的买方和卖方 同质产品 完全信息
10.1 垄断 回顾一下完全竞争的基本特征: P = LMC = LAC 在长期,厂商的经济利润为零 有大量的买方和卖方 同质产品 完全信息 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Chapter 10 3

5 10.1 垄断 价格 市场 价格 单个厂商 D S q0 LRAC LMC Q0 P0 D = MR = P 数量 数量 3

6 10.1 垄断 垄断 1) 一个卖方 ——众多的买方 2) 一种商品 (没有其他的替代品) 3) 存在着进入壁垒 Chapter 10 3

7 10.1 垄断 垄断者是市场的供给方,他可以完全地控制在 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数量。
10.1 垄断 垄断者是市场的供给方,他可以完全地控制在 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数量。 但是,垄断者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商品的价 格,他必须了解市场需求的特征。 垄断者将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上实 现利润最大化。 Chapter 10 3

8 10.1 垄断 边际收益如何确定 作为唯一的生产者,垄断者根据市场需求曲线来确定产出与价格。
10.1 垄断 边际收益如何确定 作为唯一的生产者,垄断者根据市场需求曲线来确定产出与价格。 垄断者的平均收益——卖出每单位商品所得到的价格就是市场需求曲线。 假设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为: P = 6 - Q Chapter 10 3

9 总收益、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 $6 0 $0 --- --- 5 1 5 $5 $5 4 2 8 3 4 3 3 9 1 3
价格 数量 总收益 边际收益 平均收益 P Q R=PQ MR AR(=P) $6 0 $ 5 1 5 $5 $5 Chapter 10

10 [图10.1 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7 6 平均收益(需求)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每单位产 出的价格 边际收益
[图 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每单位产 出的价格 7 6 边际收益 平均收益(需求)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产量 Chapter 10

11 10.1 垄断 几个结论: 1) 要增加销售量,就必须降低价格。 2) 由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因此,边际收益 低于平均收益(价格)。
10.1 垄断 几个结论: 1) 要增加销售量,就必须降低价格。 2) 由于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因此,边际收益 低于平均收益(价格)。 3) 完全竞争时, 销售量的变化不会引起价格的变化。 边际收益=价格,即MR = P Chapter 10 3

12 10.1 垄断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 1) 垄断者在MR=MC的产量上实现利润 最大化。 2)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p ( Q ) = R
10.1 垄断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 1) 垄断者在MR=MC的产量上实现利润 最大化。 2)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p ( Q ) = R ( Q ) - C ( Q ) D p / D Q = D R / D Q - D C / D Q = = MC - MR MC = MR Chapter 10 3

13 [图10.2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化]
[图 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化] 价格 D = AR MR MC AC P1 Q1 损失的 利润 P* Q* P2 Q2 损失的 利润 产量 Chapter 10

14 10.1 垄断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 一个例子 假设成本函数为:C(Q)=50+Q2 需求函数为:P(Q)=40-Q Chapter 10 3

15 10.1 垄断 MC=2Q R=PQ=(40-Q)Q MR=40-2Q 根据MC=MR,解得,P=30 Q=10。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
10.1 垄断 垄断者的产量决策 MC=2Q R=PQ=(40-Q)Q MR=40-2Q 根据MC=MR,解得,P=30 Q=10。 Chapter 10 3

16 [图10.3 利润最大化的例子] C(总成本) r r' c c’ R(总收益) 400 利润 300 200 150 100 50 5
[图 利润最大化的例子] 价格 C(总成本) r r' c c’ R(总收益) 400 利润 300 200 150 100 50 5 10 15 20 数量 Chapter 10

17 [图10.3 利润最大化的例子] 在产量为10处,rr’ 的斜率= cc’ 的斜率 利润在产量为10处实现最大化。
[图 利润最大化的例子] 在产量为10处,rr’ 的斜率= cc’ 的斜率 利润在产量为10处实现最大化。 P = 30美元, Q = 10, TR = P x Q = 300美元 AC = 15美元, Q = 10, TC = AC x Q = 150美元 利润 = TR - TC = 300 –150 = 150 数量 价格 5 10 15 20 100 150 200 300 400 50 R C 利润 r r' c Chapter 10

18 [图10.3 利润最大化的例子] 40 MC AC AR MR 30 20 15 10 5 10 15 20 美元/单位 数量
[图 利润最大化的例子] 美元/单位 40 MC AC AR MR 利润 30 20 15 10 数量 5 10 15 20 Chapter 10

19 10.1 垄断 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在现实中,厂商对其所面临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并不完全了解,他可能只知道在有限的产量范围内的边际成本。
10.1 垄断 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 在现实中,厂商对其所面临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收益曲线并不完全了解,他可能只知道在有限的产量范围内的边际成本。 在理论上,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处实现利润最大化。但是,我们要把这个条件转化为在实践中进行定价的一个基本法则。 Chapter 10 3

20 定价的简单法则 Chapter 10 3

21 定价的简单法则 Chapter 10 3

22 等式左边为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markup)占价格的百分比,该关系式说明了它应等于需求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定价的简单法则 6.要实现利润最大化,MR=MC P + P(1/Ed)= MC 7. 整理得,(P-MC)/P = -1/Ed 等式左边为在边际成本上的加价(markup)占价格的百分比,该关系式说明了它应等于需求弹性倒数的相反数。 Chapter 10

23 也可以写成: P = MC / [1+(1/Ed)] 结论: 定价的简单法则
1)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在垄断者索取的价格超过了边际成本。 2)如果需求富有弹性,即Ed的绝对值较大,则价格将非常接近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得垄断市场看起来会非常类似于完全竞争市场。 Chapter 10

24 10.1 垄断 需求的变动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的供给曲线取决于行业生产的边际成本。 一个垄断性的市场没有供给曲线。
10.1 垄断 需求的变动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的供给曲线取决于行业生产的边际成本。 一个垄断性的市场没有供给曲线。 对于垄断者而言,产出水平取决于边际成本及需求曲线的形状。 Chapter 10 3

25 [图10.4 需求变动导致价格变化,但产量不变] MC P1 P2 D2 D1 MR2 MR1 价格 数量 Q1= Q2
[图 需求变动导致价格变化,但产量不变] 价格 MC D1 MR1 P1 Q1= Q2 D2 MR2 P2 数量 Chapter 10

26 [图10.4 需求变动导致产量变化,但价格不变] MC P1 = P2 D2 MR2 D1 MR1 价格 Q1 Q2 数量
[图10.4 需求变动导致产量变化,但价格不变] 价格 MC D1 MR1 MR2 D2 P1 = P2 Q1 Q2 数量 Chapter 10

27 10.1 垄断 几个结论: 在通常情况下,需求的变动既改变价格也改 变数量。 在垄断的市场上,不存在着供给曲线。
10.1 垄断 几个结论: 在通常情况下,需求的变动既改变价格也改 变数量。 在垄断的市场上,不存在着供给曲线。 垄断者可以在同一价格下有不同的产量,也 可以在不同的价格下提供相同的产量。 Chapter 10 3

28 10.1 垄断 税收的影响 以下分析税收的影响,假定: 在垄断的情况下,有时候价格的上升会超过税收。 t = 从量税 MC = MC + t
10.1 垄断 税收的影响 在垄断的情况下,有时候价格的上升会超过税收。 以下分析税收的影响,假定: t = 从量税 MC = MC + t 最优产量选择取决于:MR = MC + t Chapter 10 3

29 [图10.5 对垄断者课税的影响] Q1 P1 价格的变化P0P1 >税收 的增加 Q0 P0 价格 MC + 税收 D = AR
[图10.5 对垄断者课税的影响] 价格 Q1 P1 价格的变化P0P1 >税收 的增加 D = AR MR Q0 P0 MC + 税收 t MC 数量 Chapter 10

30 对垄断者课税的影响 征税后,价格的变化与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取决于需求弹性。 假设: Ed = -2
根据定价法则,P = MC /(1+1/Ed) P = 2MC 当有了税收t之后,价格P=2MC+2t。 因此,价格上涨的幅度是税收的两倍。但是,垄断者的利润却下降了。 Chapter 10

31 10.2 垄断势力 纯粹的垄断并不多见。 然而,在有几个厂商的市场中,每个厂商都面临着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从而使他们可以在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处进行生产。 Chapter 10

32 10.2 垄断势力 例如: 有四个厂商每天共生产2000把牙刷,每个厂商生产500把,并且以每把1.5元的价格销售。 Chapter 10

33 由于其他厂商的竞争,厂商A现在面临着一条需求弹性更大的曲线,Ed = -6。然而,厂商A仍然具有一些垄断势力,可以在超过边际成本处定价。
[图10.7 对牙刷的市场需求] 价格 价格 由于其他厂商的竞争,厂商A现在面临着一条需求弹性更大的曲线,Ed = -6。然而,厂商A仍然具有一些垄断势力,可以在超过边际成本处定价。 2.00 市场价格为1.50元时, 需求弹性为 -1.5。 2.00 DA MRA 1.60 MCA 1.50 1.50 1.40 市场需求 1.00 1.00 数量 QA 10,000 20,000 30,000 3,000 5,000 7,000

34 10.2 垄断势力 如果厂商A提高价格,会出现何种结果?
10.2 垄断势力 如果厂商A提高价格,会出现何种结果? 可以肯定的是,其销售量会下降。但是,与完全竞争市场不同,销售量不会下降到零。因为,厂商A的产品可能与其他厂商的产品具有差异;或者,其他厂商也会提高价格。 如果厂商A降低价格,是否会占领整个市场? 答案是——不会。因为,某些消费者钟爱其他厂商的商品,或者其他厂商也会降价。 Chapter 10

35 10.2 垄断势力 厂商A面临的需求曲线取决于它的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之间有多大的差异性以及各个厂商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10.2 垄断势力 厂商A面临的需求曲线取决于它的产品与其他竞争者的产品之间有多大的差异性以及各个厂商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厂商A面临的需求曲线的特征:比市场需求曲线更富有弹性,但是,并不象完全竞争市场那样具有无穷大的弹性。 由于厂商A可以通过索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获利,因此,它确实具有垄断势力,虽然这种垄断势力要小于纯粹垄断的情况。 Chapter 10

36 10.2 垄断势力 垄断势力的测定 完全竞争中:P = MR = MC 具有垄断势力的厂商: P > MC Chapter 10

37 10.2 垄断势力 勒纳的垄断势力度(Lerner’s Index of Monopoly Power) L = (P - MC)/P
10.2 垄断势力 勒纳的垄断势力度(Lerner’s Index of Monopoly Power) L = (P - MC)/P L的值越大 (在0和1之间),垄断势力就越强。 L 也可以用Ed来表示 L = (P - MC)/P = -1/Ed Ed 是厂商面临的需求弹性,而不是市场的需求弹性。 Chapter 10

38 10.2 垄断势力 垄断势力并不保证能够获得高额利润。 利润取决于相对于价格的平均成本的大小。 Chapter 10

39 10.2 垄断势力 定价的简单法则 这一定价法则适用于所有拥有垄断势力的厂 商。 如果Ed 较大,加价的程度较小。
10.2 垄断势力 定价的简单法则 这一定价法则适用于所有拥有垄断势力的厂 商。 如果Ed 较大,加价的程度较小。 如果Ed 较小,加价的程度较大。 Chapter 10

40 [图 需求弹性和价格加价] 价格 价格 MC Q* P* P*-MC 需求越富有弹性, 加价就越少。 AR MR 数量 数量

41 [例10.1 加成定价:从超市到名牌服装] 超市的例子: 由于大部分地区都被几家超市所垄断,因此,每家超市所面临的需求曲线都具有较大的弹性。
[例10.1 加成定价:从超市到名牌服装] 超市的例子: 由于大部分地区都被几家超市所垄断,因此,每家超市所面临的需求曲线都具有较大的弹性。 假设一家超市的需求弹性为-10。 P = MC /(1+1/Ed)=MC /(1-0.1)=1.11MC Chapter 10

42 [例10.1 加成定价:从超市到名牌服装] 便利店的例子: 便利店所面临的需求弹性较小,它的顾客一般对价格不太敏感。
[例10.1 加成定价:从超市到名牌服装] 便利店的例子: 便利店所面临的需求弹性较小,它的顾客一般对价格不太敏感。 假设一家便利店面临的需求弹性为-5,那么,根据定价法则,P=1.25MC 显然,便利店比超市更具有垄断势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所赚的利润会更高,因为他们的销售额较小、平均固定成本也较大。 Chapter 10

43 [例10.1 加成定价:从超市到名牌服装] 品牌服装 经名家设计的服装 Ed = -3 ~ -4 价格要比MC高于33% - 50%
[例10.1 加成定价:从超市到名牌服装] 品牌服装 经名家设计的服装 Ed = -3 ~ -4 价格要比MC高于33% - 50% MC =12 – 18美元 批发价 = 18 — 27美元 Chapter 10

44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为什么有些厂商拥有相当大的垄断势力,而另一些厂商却没有或很少?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为什么有些厂商拥有相当大的垄断势力,而另一些厂商却没有或很少? 垄断势力就是厂商将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垄断势力的大小取决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弹性。 Chapter 10

45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厂商的需求弹性取决于三个因素: 1) 市场的需求弹性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厂商的需求弹性取决于三个因素: 1) 市场的需求弹性 如果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那么,市场的需求曲线就是厂商的需求曲线。 如果市场上有几个厂商相互竞争,那么,市场的需求弹性就是各个厂商需求弹性的下限。 Chapter 10

46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2)厂商的数目 当厂商的数目增加时,各个厂商的垄断势力都会下降。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2)厂商的数目 当厂商的数目增加时,各个厂商的垄断势力都会下降。 这里的厂商是指“主要厂商”(即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厂商)的数目。 减少厂商数目的方法就是设置或制造“进入障碍”。 Chapter 10

47 10.3 垄断势力的来源 3)厂商间的相互作用 如果少数的几个厂商之间竞争激烈,轮流以削价形式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其结果是使得价格接近于完全竞争的水平。各个厂商拥有的垄断势力大大减小。 如果少数几个厂商之间相互串通或合谋,一致限制产量和提高价格,这会使得垄断势力进一步增强。 当一个厂商的经营条件、行为和竞争者的行为发生变化时,它的垄断势力也通常会发生变化。 Chapter 10

48 垄断势力的结果是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它往往使消费者受损而厂商受益。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垄断势力的结果是较高的价格和较低的产量,它往往使消费者受损而厂商受益。 如果把消费者与生产者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垄断势力究竟是使之受益或受损? Chapter 10

49 [图10.9 垄断势力造成的无谓损失] B A C AR MR MC Pm Qm QC PC 价格 数量 由于垄断价格高于完全竞争时的
[图 垄断势力造成的无谓损失] B A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无谓损失 由于垄断价格高于完全竞争时的 价格,因此,消费者剩余减少A+B, 生产者剩余的变化为A-C。 C 价格 AR MR MC Pm Qm QC PC 数量 Chapter 10

50 10.4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价格管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管制会导致无谓损失。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价格管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管制会导致无谓损失。 当厂商具有垄断势力时,价格管制反而能消除由于垄断势力而造成的无谓损失。 Chapter 10

51 [图10.10 价格管制] 当价格被管制不得高于 P1 时的边际收益曲线。 MR MC AC 如果不加管制,垄断者 AR
[图 价格管制] P1 Q1 当价格被管制不得高于 P1 时的边际收益曲线。 价格 AR MR MC Pm Qm AC P2 = PC Qc P3 Q3 Q’3 如果价格低于 P4 ,厂商就 会因赔本而退出经营。 P4 如果不加管制,垄断者 生产 Qm,定价为Pm。 如果价格被限制在 PC ,产出增加 至QC ,没有无谓损失。 如果价格被限制在 P3 ,产出 减少,出现短缺。 数量 Chapter 10

52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自然垄断 与存在着几个厂商的情况相比,一个厂商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该行业的所有产品。 Chapter 10

53 [图10.11 管制自然垄断的价格] Pm AC Pr MC PC AR MR Qm 价格 QC Qr 数量 Chapter 10
[图 管制自然垄断的价格] Pm Qm 如果没有管制,厂商生产 Qm,并定价为 Pm。 价格 AR MR PC QC 如果定价为 PC,厂商将 赔本,并退出生产。 MC AC 如果定价为Pr,将获得最大的 可能产量,但超额利润为0。 Qr Pr 数量 Chapter 10

54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管制的实践 由于市场条件变化时,厂商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也会发生变动,因此,估计厂商的成本与需求函数是比较困难的。 Chapter 10

55 垄断势力的社会成本 定价的另一种方法是---回报率管制(rate-of-return regulation),它说明了允许的最高限价是基于该厂商获得的(期望)回报率决定的。 Chapter 10

56 10.5 买方垄断 买方垄断(monopsony) 是指市场上只有唯一的购买者。
买方垄断 买方垄断(monopsony) 是指市场上只有唯一的购买者。 买方寡占(oligopsony)是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购买者。 买方垄断势力(Monopsony power) 是指买方具有影响商品市场价格的能力,买方垄断势力使买方能够以低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买到商品。 Chapter 10

57 买方垄断 完全竞争市场的买方: 价格接受者 P = 边际支出ME = 平均支出AE D = 边际价值MV Chapter 10

58 [图10.12 与竞争卖方相比较的竞争买方] 买方 卖方 P* Q* MC P* Q* 价格 价格 MR = MC P* = MR
[图 与竞争卖方相比较的竞争买方] 买方 卖方 价格 价格 P* Q* MC MR = MC P* = MR P* = MC D = MV ME = AE P* Q* 在Q* 处,ME = MV ME = P* P* = MV AR = MR 数量 数量

59 [图10.13 买方垄断的买方] ME S = AE PC P*m D=MV Q*m QC 数量 市场供给需求就是买方
[图 买方垄断的买方] 数量 ME D=MV Q*m P*m 买方垄断时, ME > AE S = AE 完全竞争时, P = PC Q = Q+C 市场供给需求就是买方 垄断者的平均支出线AE。 PC QC 数量 Chapter 10

60 [图10.14 垄断和买方垄断] MC P* PC AR MR QC Q* 价格 垄断 记住: MR = MC;
[图 垄断和买方垄断] 价格 QC PC 垄断 记住: MR = MC; AR > MR; P > MC AR MR MC P* Q* 数量 Chapter 10

61 [图10.14 垄断和买方垄断] PC QC ME S = AE MV Q* P* 价格 数量 买方垄断 记住: ME = MV;
[图 垄断和买方垄断] 价格 PC QC 买方垄断 记住: ME = MV; ME > AE; MV > P ME S = AE MV Q* P* 数量 Chapter 10

62 10.6 买方垄断势力 少数的几个买方在市场上能够影响商品的价格 (例如,汽车制造商).
买方垄断势力 少数的几个买方在市场上能够影响商品的价格 (例如,汽车制造商). 买方垄断势力使得买方垄断者能够以低于边际价值的价格来购买商品。 Chapter 10

63 10.6 买方垄断势力 买方垄断势力取决于三个类似的因素 1) 市场供给弹性 市场供给弹性越小,买方垄断就越具有垄断势力。
买方垄断势力 买方垄断势力取决于三个类似的因素 1) 市场供给弹性 市场供给弹性越小,买方垄断就越具有垄断势力。 Chapter 10

64 买方垄断势力 2) 买方的数目 买方的数目越多,各个买方所面临的供给曲线就越富有弹性,买方垄断势力也就越小。 Chapter 10

65 买方垄断势力 3) 买方之间的相互作用 买方之间的竞争越激烈,买方垄断势力也就越小。 Chapter 10

66 [图10.15 不同弹性下的买方垄断势力 ME P* Q* MV Q* P* S = AE 价格 价格 MV - P* MV - P* 数量
[图 不同弹性下的买方垄断势力 ME S = AE 价格 价格 P* Q* MV - P* MV Q* P* MV - P* 数量 数量

67 [图10.16 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 卖方剩余的变化= -A-C 买方剩余的变化=A - B 总福利的变化 = -C - B
[图 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 卖方剩余的变化= -A-C 买方剩余的变化=A - B 总福利的变化 = -C - B 由于产量低于竞争性产量,因此,造成了无谓损失。 价格 ME 无谓损失 S = AE B PC C A P* MV Q* QC 数量 Chapter 10

68 10.6 买方垄断势力 双边垄断(Bilateral Monopoly) 双边垄断是指只有一个卖方和只有一个买方的市场,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买方垄断势力 双边垄断(Bilateral Monopoly) 双边垄断是指只有一个卖方和只有一个买方的市场,这种情况较为少见。 更常见的是,少数具有一定垄断势力的生产者和少数具有一定买方垄断势力的买方组成的市场。 Chapter 10

69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 促使经济活动具有经济性 相应的规则与制度: 禁止那些限制竞争或可能限制竞争的行为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 促使经济活动具有经济性 相应的规则与制度: 禁止那些限制竞争或可能限制竞争的行为 强化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结构 Chapter 10

70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案 (1890) 第一条: 禁止限制交易的契约、联合或共谋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案 (1890) 第一条: 禁止限制交易的契约、联合或共谋 生产者之间限制产量或将价格“固定”在竞争水平之上的公开协议 通过平行定价形式的隐蔽串通 Chapter 10

71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案 (1890) 第二条 将垄断或试图垄断市场的行为认定为非法,并禁止会导致垄断的共谋。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谢尔曼法案 (1890) 第二条 将垄断或试图垄断市场的行为认定为非法,并禁止会导致垄断的共谋。 Chapter 10

72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克莱顿法案 (1914) 1) 规定:要求商品的买方不能从竞争对手那里购买商品是非法的。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克莱顿法案 (1914) 1) 规定:要求商品的买方不能从竞争对手那里购买商品是非法的。 2) 禁止掠夺性定价 Chapter 10

73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克莱顿法案 (1914) 3) 禁止兼并或收购,如果这种兼并或收购“确实减少了竞争”或“倾向于造成垄断“。 Chapter 10

74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罗宾逊—帕特曼法案 (1936) 禁止价格歧视,如果这些价格会损害竞争。 Chapter 10

75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1914年联邦交易委员会法案》(1938年, 1973年, 1975年修订)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1914年联邦交易委员会法案》(1938年, 1973年, 1975年修订) 1) 该法案创立了联邦交易委员会。 2) 禁止欺骗性的广告与标识,同零售商之间关于排斥竞争品牌的协定 Chapter 10

76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实施的三种途径: 1) 司法部的反托拉斯部门 2)联邦交易委员会的行政程序 3)秘密程序
10.7 限制市场势力:反托拉斯法 反托拉斯法实施的三种途径: 1) 司法部的反托拉斯部门 2)联邦交易委员会的行政程序 3)秘密程序 Chapter 10

77 第10章结束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


Download ppt "第10章 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