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德充符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授課教師:蔡忠道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德充符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授課教師:蔡忠道教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德充符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授課教師:蔡忠道教授

2 一、題解 (一) 崔譔:「此遺形去知,以德實之驗也。」 (《經典釋文》引) *儒家之德與道家之德
(一) 崔譔:「此遺形去知,以德實之驗也。」 (《經典釋文》引) *儒家之德與道家之德 (二) 郭象:「德充於內,物應於外,外內玄合, 信若符命而夷其形骸也。」 德充於內自然符應於外,有德之人,生命 自然流露出一種吸引人的力量。 德形對顯-破除外形殘全的觀念,重視人 的內在性。 忘形、忘情是主題。 Q:本篇為何要以形殘者作為寓言的主角

3 二、各段義理 (一) 兀者王駘 1.不言之教 「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 2.聖人之用心
二、各段義理 (一)  兀者王駘 1.不言之教 「立不教,坐不議,虛而往,實而歸。」 2.聖人之用心 (1)「命物之化而守其宗」-「死生亦大矣,而不得 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 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2)「物視其所一而不見其所喪」-「不知耳目之所 宜,而遊心乎德之和。」 3.吸引眾人的秘訣 保有自然之德,遺形修德,即體證道,自然心地活潑,真情流露,難怪王駘立不教、坐不議,即收默化之功。

4 (二) 兀者申徒嘉 1.人物對比 (1)子產-政治人物的習氣:權力的傲慢;猶存榮 辱、盛氣凌人。(久假不歸;錯把他鄉當故鄉)
(二)   兀者申徒嘉 1.人物對比 (1)子產-政治人物的習氣:權力的傲慢;猶存榮 辱、盛氣凌人。(久假不歸;錯把他鄉當故鄉) Q:執政者為何傲慢? (2)申徒嘉-已忘貴賤、遺智忘形。 2.思想重點-形骸之內與形骸之外 (1)存在感受 「遊於羿之彀中。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 者,命也。」(夫利害相攻,則天下皆羿也。) (2)知命遺形 a.「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b.「吾與夫子遊十九年矣,而未嘗知吾兀者 也。」

5 (三) 叔山無趾 1.存在感受 「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2.足與尊足者
(三)  叔山無趾 1.存在感受 「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2.足與尊足者 3.天刑 (1)字義-天然刑戮;天給予的刑罰,一生一世 都無法逃脫。 (2)參見<大宗師>:「丘,天之戮民也。」 (3)產生的原因-執滯文字、專行聖迹、追求聲 名。 (4)解脫的方式-一死生、齊是非。 Q:對孔子的評價是肯定或否定?

6 (四) 才全而德不形 -外表醜陋卻受人歡迎 1.德與形的本末關係-「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 愛使其形者也。」
(四) 才全而德不形 -外表醜陋卻受人歡迎 1.德與形的本末關係-「所愛其母者,非愛其形也, 愛使其形者也。」 2.才全而德不形 (1)意義-內德具足,與大化同流。 (2)才全-知命順物 *才的內涵? a.以齊一的胸懷來順受天下事務,心靈不受外 在的干擾。 「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不肖毀譽,飢渴 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 b.與物為春-對待事務時,與時推移,自能和悅 豫樂。

7 (四) 才全而德不形 -外表醜陋卻受人歡迎 (3)德不形 a.「德者,成和之脩也。」 郭注:「事得以成,物得以和。」
(四) 才全而德不形 -外表醜陋卻受人歡迎 (3)德不形 a.「德者,成和之脩也。」 郭注:「事得以成,物得以和。」 b. 修養方式-「內保之而外不蕩」。 c. 德不形,物不能離-一種境界,一種令所有人喜 愛親近的品格。 道家境界的人格修養,是在自己的內心中用功,使自己達到一種心境上的絕對平和,使周遭相處的人感到一體的尊重,進而輕鬆自在的表現自己,因此,所有的人都樂於親近、不願離去。(杜保瑞)

8 所有文化皆有其美的觀念,亦有醜的觀念。以考古出土物來說,其中所畫之物在當時是不是真的被視為醜,難以判定:在西方人眼中,其他文化的拜物與面具是可怖、畸形之物,當地人則可能認為其中刻畫著正面價值。
(安伯托‧艾可《美的歷史》)

9 (五)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Q:「忘形」轉而為「忘情」?

10 (五)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情是心靈受到外物的感動。包括喜、怒、哀、樂、愛、惡、欲。 情是隨外物而生的本能情感,與外在世界緊密連結。
(五)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情是心靈受到外物的感動。包括喜、怒、哀、樂、愛、惡、欲。 情是隨外物而生的本能情感,與外在世界緊密連結。 情與形有共同的特質-非自己作主、與外在連結。

11 (五) 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1.忘德不忘形(世俗) 忘形不忘德、德形兼忘(體道) 2.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12 (六) 無情 有人之形-道與之貌,天與之形 無人之情--「言人之不以好惡內傷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 天與人的對顯

13 三、 重要觀念 (一)天刑 (二)才全德不形 (三)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 (四)無情

14 四、問題討論 西方身體學說論述者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說:「身體是靈魂誕生的空間,也是其餘所有存在空間的母體。」 畸形人物不僅體現出莊子諸多哲學思想,更可從創作和文學形象的角度看。體道者不僅只限於形全之「神人」、「真人」,甚至「畸人」、「俗人」,他們寄寓著莊子深邃的思想,散發出人性的光芒,體現著莊子的人文關懷。

15 四、問題討論 (一)請試著闡釋〈德充符〉中「兀者」與「支離者」等畸人意涵?

16 四、問題討論 (二)莊子對身體完全否定嗎? 1.身體是心靈需要超克的對象-身心對顯 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通。
(坐忘) 2.身體是精神的具體化-身心泯然不分 緣督以為經。 聽之以氣。

17 五、延伸思考 (一)道家的身體觀 1.氣化的身體觀-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 2.體虛的復返工夫-致虛守靜、心齋坐忘 3.對身體的價值判斷
(1)身體的構成-身體是形加上氣 (2)生死的思索-氣的聚散的一體變化 2.體虛的復返工夫-致虛守靜、心齋坐忘 (1)與生理心理等本能活動相反 (2)復返於身體(生命)的深層-消解自我,進入物我無別、渾然大化的境界 3.對身體的價值判斷 (1)支離形體的美醜-a.相對於世俗b.相對於儒家 (2)肯定身體可以體現內在的自我-心凝形釋,骨肉都融

18 五、延伸思考 (二)《莊子》的「水」 (三)《莊子》的鏡子


Download ppt "德充符 國立嘉義大學中文系 授課教師:蔡忠道教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