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通訊工程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 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通訊工程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 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通訊工程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 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

2 簡報大綱 一、系所務簡介 二、教育目標與學生核心能力 三、課程規畫執行 四、諮詢委員建議

3 一、系所務簡介

4 ◇、系所結構 電機工程學系 學士班 碩士/在職碩專班 博士班 光電工程研究所 碩士班 中科碩專班 通訊工程研究所 碩士班

5 ◇、系所發展歷程 1992 (81年) 成立電機系 1996 (85年) 成立碩士班 1999 (88年) 開辦碩士在職專班
2000 (89年) 成立孟堯晶片中心 2001 (90年) 遷入電機系新系館、 成立博士班、 成立大學部第二班 2005 (94年) 開辦產業研發碩士專班 2006 (95年) 成立通訊工程研究所 成立光電工程研究所 2007 (96年) 成立電機系諮詢委員會 成立電機系系友會 通過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 2008 (97年) 與日本豐田工業大學互設碩士雙聯學位 2009 (98年) 開辦光電所中科碩士在職專班 2010 (99年) 開辦太陽能光電系統應用學士學位學程 2012 (101年) 成立光電半導體製程中心

6 ◇、系所師資 ◇、電機系師資: ◇、通訊所師資:教授1人 副教授3人 助理教授 1 人 ◇、光電所師資:教授3人 副教授2人
教 授 : 17 人 副 教 授 : 14 人 助理教授 : 5 人 專案助理教授:2 人 ◇、通訊所師資:教授1人 副教授3人 助理教授 1 人 ◇、光電所師資:教授3人 副教授2人

7 ◇、系所學生組成 大學部 碩士班 博士班 電機系 碩專班 通訊所 光電所 中科碩專班 101學年度 現有學生人數: 每年招收人數 97 67
21 27 15

8 ◇、 系所教學設備: 一般實驗室: PC 教室,電工實驗室,微處理機實驗室, 控制系統實驗室,電機機械實驗室,
系館空間: 3109餘坪(10,364平方米) 一般實驗室: PC 教室,電工實驗室,微處理機實驗室, 控制系統實驗室,電機機械實驗室, 數位訊號處理實驗室,基本通訊實驗室等 教師專業實驗室:36間 光電半導體製程中心 孟堯晶片中心 102學年度新增應用科技大樓空間640坪

9 ◇、電機系學士班學程領域: 基礎課程 通訊學程 資訊學程 控制電力學程 電子電路學程 固態電子與光電學程

10 ◇、電機系碩士/碩專/博士班領域群組: 師資分配 研究生分配 甲組:通訊資訊組 (12位教師) 乙組:系統控制組 (6位教師)
丙組:電子組(半導體/光電) (8位教師) 丁組:系統晶片組(IC設計) (10位教師) 師資分配 研究生分配

11 ◇、電機系學術專業發展重點 配合國家通訊與資訊產業之發展,以通訊系統、電腦網路技術、多媒體訊號處理為重點研發領域,培育通訊與資訊相關科技人才。 培養控制與電機電力技術專業人才。配合中部區域產業環境,尋求其在電機、電力、節能、機電整合、航太、智慧型機器人、汽車及自動化等電機相關產業之應用。 培養光電半導體技術人才,研發與運用最新的光電半導體技術,製造設計光電元件、太陽能電池、有機半導體、LED、LCD等重要電子元件。 培養系統晶片設計人才,配合孟堯晶片設計中心,發展通訊、影音單晶系統和綠能晶片等新技術,以使本系成為全國晶片設計人材搖籃。

12 ◇、通訊所碩士班學術專業發展重點 通訊理論與 技術 無線網路與寬頻網路 語音、影像、視訊處理 圖形識別 數位浮水印 影像壓縮與鑑識
錯誤更正碼 正交分頻多工技術 光纖-行動通訊系統 合作式通訊系統 無線系統之跨層設計 次世代通訊系統 通訊理論與 技術 次世代無線網路 隨意無線網路 無線感測網路 異質網路技術 即時多媒體寬頻串流技術 資料探勘 無線網路與寬頻網路 圖形識別 數位浮水印 影像壓縮與鑑識 醫療影像處理 數位視訊信號處理 多媒體傳輸系統設計 語音、影像、視訊處理

13 ◇、光電所碩士班學術專業發展重點 1. 矽薄膜太陽電池 2. 有機太陽電池 3. 矽晶太陽電池 4. 奈米柱太陽電池
太陽電池理論與技術: 1. 矽薄膜太陽電池 2. 有機太陽電池 3. 矽晶太陽電池 4. 奈米柱太陽電池 5. 太陽電池TCAD & SPICE模擬 6. 透明導電膜 平面顯示器理論與技術: 1. 薄膜電晶體可靠度分析 2. 平面顯示器電路技術 3. 可撓區基板薄膜電晶體 4. 有機薄膜電晶體技術 5. 氧化物薄膜電晶體技術 6. 薄膜電晶體TCAD & SPICE模擬

14 光電所中科碩專班專業學術發展重點 配合中部科學園區的光電產業需求,重點發展: 平面顯示科技 太陽光電能技術 感測器與固態光源
光子晶體與奈米科技 * IOE also involved nano technology through a dense cooperated program with Academia Sinica

15 ◇、學生畢業後的出路 國營事業:台電、中華電信、中華郵政、中鋼…
產業界:通訊、資訊、控制、半導體、光電、 IC設計等公司,如聯發科、立錡、台積電、華邦、穩懋、矽品、大豐、勝華、友達、環電、環科、智邦、廣達、華碩、明基、均豪、和和、上銀…等。 研究單位:工研究、中研究、中科院、車測中心… 學術教育界:公私立大學、科大… 另類出路: 轉物理、資工、管理、商

16 ◇、系所學術成就 國科會傑出獎: 2 人 校內傑出研究教師:講座教授(2),特聘教授(4) 教學特優教師(3)
國際重要學會會士: IEEE Fellow (1),IET Fellow (3) 國際重要期刊編輯人士數:5 人 國際重要會議舉辦數:1/年 國際學者人數來訪: 約 16 人/年 SCI學術著作數: 約136篇/年 產學合作總金額:約3,900萬/年

17 ◇、系所發展策略 加強與大中部產業界合作,培育產業導向人才,開發產業創新科技,暢通產學合作管道。
延攬國內外傑出學者,成立卓越研究群,推動前瞻性研究,追求學術卓越。 加強與大中部產業界合作,培育產業導向人才,開發產業創新科技,暢通產學合作管道。 擴大國際學術交流合作與學生交換,增加國際雙聯學制,為學生闢建另類求學管道。 規劃籌設光電所與通訊所博士班; 與理學院資科系推動課程整合,成立電機資訊研究團隊,爭取電通光資整合型計畫,等候時機成立電資學院。

18 二、教育目標與學生核心能力 系所教育目標 系所學生核心能力

19 系所教育目標控管迴圈

20 系所課程及核心能力之發展及改進流程

21 電機系學士班教育目標 一. 專業視野: 經由通訊、資訊、系統與控制、固態電子與光電 及電子電路五大學程,培育專業之電機工程人才。
經由通訊、資訊、系統與控制、固態電子與光電 及電子電路五大學程,培育專業之電機工程人才。 二. 理論與實務: 培育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 。 三. 思考與創新: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 四. 合作與倫理: 培養學生具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並理解工程倫理 。 五. 國際觀:培養學生國際觀並提升外語能力 。

22 電機系學士班學生核心能力 運用數學、科學及電機工程知識之能力。 分析、設計與與系統整合之能力。 執行電機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資料蒐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研究創新之能力。 溝通協調成果展現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之精神,並理解工程倫理之重要性 。 培養國際觀及了解科技發展之趨勢。 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

23 電機系碩士/碩專/博士班教育目標 一. 專業視野: 培育具有通訊、資訊、系統與控制、固態電子及 電子電 路視野之專業電機工程人才 。
二. 理論與實務: 培育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 。 三. 思考與創新: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 四. 合作與倫理: 培養學生具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並理解工程 倫理 。 五. 國際觀:培養學生國際觀並提升外語能力 。

24 電機系碩/博班學生核心能力 運用數學、科學及電機工程知識與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分析、設計與與系統整合之能力。
策劃與執行電機工程專題研究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資料蒐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研究創新之能力。 領導、管理、規劃及溝通協調成果展現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之精神,並理解工程倫理之重要性 。 培養國際觀及了解科技發展之趨勢。 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

25 電機系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運用數學、科學及電機工程知識與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分析、設計與與系統整合之能力。
策劃與執行電機工程實務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資料蒐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研究創新之能力。 領導、管理、規劃及溝通協調成果展現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之精神,並理解工程倫理之重要性 。 培養國際觀及了解科技發展之趨勢。 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

26 通訊所碩士班教育目標 一. 專業視野: 培育具有通訊、資訊、信號處理視野之專業通訊 工程人才 。 二. 理論與實務:
培育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 。 三. 思考與創新: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 四. 合作與倫理: 培養學生具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並理解工程 倫理 。 五. 國際觀:培養學生國際觀並提升外語能力 。

27 通訊所碩士班學生核心能力 運用數學、科學及通訊工程知識與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分析、設計與與系統整合之能力。
策劃與執行通訊工程專題研究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資料蒐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研究創新之能力。 領導、管理、規劃及溝通協調成果展現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之精神,並理解工程倫理之重要性 。 培養國際觀及了解科技發展之趨勢。 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

28 光電所碩士班/碩專班教育目標 一. 專業視野: 培育具有平面顯示技術、太陽光電能源、感測 器及奈米 光電視野之專業光電工程人才 。
器及奈米 光電視野之專業光電工程人才 。 二. 理論與實務: 培育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 。 三. 思考與創新:培育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 四. 合作與倫理: 培養學生具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並理解工程 倫理 。 五. 國際觀:培養學生國際觀並提升外語能力 。

29 光電所碩士班/碩專班學生核心能力 運用數學、科學及光電工程知識與撰寫專業論文之能力。 分析、設計與與系統整合之能力。
策劃與執行光電工程專題研究所需之技術與能力。 資料蒐集、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及研究創新之能力。 領導、管理、規劃及溝通協調成果展現之能力,發揮團隊合作之精神,並理解工程倫理之重要性 。 培養國際觀及了解科技發展之趨勢。 自我學習及終身學習之習慣與能力。

30 三、課程規畫執行

31 ◇、電機系學士班課程規劃 畢業學分合計 131 學分。 必修共計 56 學分,必選修共計 27 學分,選修共計 48 學分。
必修共計 56 學分,必選修共計 27 學分,選修共計 48 學分。 校必修課程:體育課程、勞作教育、英文能力檢定、通識課程。 通訊、控制與電力、計算機、電子電路、固態光電等五大學程,必須至少選其中之一為個人的專業學程,並修完該學程之全部核心課程及其相關實驗。 畢業專題(一)、(二) 修習完畢後,進行現場實作展示。 「工程倫理」為大一必修課程。 畢業離校時需繳交經導師核可之「國際觀學習護照」。 教育目標1 專業視野:培育具有通訊、資訊、系統與控制、固態電子及電子電 路視野之專業電機工程人才 。 教育目標2 理論與實務:培育學生紮實的理論基礎與實作能力。 教育目標3 思考與創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教育目標4 合作與倫理:培養學生具溝通、協調及整合能力,並理解工程倫理。 教育目標5 國際觀:培養學生國際觀並提升外語能力。

32 ◇、電機系學士班必修課程規劃 專業必修科目 電子學(三) 電磁學(一) 電工實驗(三) 大三上 電子學(二) 電工實驗(二) 電路學(二)
工程數學(四) 大二下 工程數學(二) 工程數學(三) 電工實驗(一) 電子學(一) 電路學(一) 大二上 程式設計 交換電路與邏輯設計 微積分 普通物理學 普通物理學實驗 工程數學(一) 大一下 普通化學 普通化學實驗 大一上 電磁學(二) 大三下

33 ◇、電機系學士班選修課程規劃 專業選修科目 每學程必須至少修一門課,且需選擇一個學程修完該學程三門課 信號與系統 通訊系統 數位訊 號處理
嵌入式作業 系統實作 微處理機 資料結構 計算機結構 作業系統 自動控制 現代控制 電機機械 線性系統 固態工程 光電元件 固態電子元件 近代物理 數位電路設計 類比電路設計 數位系統之快速雛形製作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導論 通訊學程 資訊學程 控制與電力學程 固態光電學程 電子電路學程 專業實驗 基本通訊實驗 微處理機實驗 自動控制實驗 電機機械實驗 微電子實驗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實驗

34 ◇、電機系學士班畢業專題規劃 畢業專題 控制與電力學程 通訊學程 電子電路學程 資訊學程 固態光學學程 信號處理專題(一)、(二)
通信專題(一)、(二) 多媒體通訊專題(一)、(二) 資訊專題(一)、(二) 微處理機專題(一)、(二) 網路專題(一)、(二) 微電子專題(一)、(二) 影像顯示器專題(一)、(二) 數位電路專題(一)、(二) 微波專題(一)、(二) 電子電路專題(一)、(二) 類比電路專題(一)、(二) 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專題(一)、(二) 系統晶片專題(一)、(二) 控制與電力學程 智慧型系統專題(一)、(二) 控制專題(一)、(二) 系統整合專題(一)、(二) 通訊學程 電子電路學程 資訊學程 固態光學學程

35 ◇、電機系碩士/碩專/博士班課程規劃 組別 通訊資訊組: 系統與控制組: 電子組: 系統晶片組: 課程 隨機程序 數位通訊 展頻通訊
適應性訊號處理 影像處理 多媒體計算通訊 類神經網路 圖形識別 計算機通訊網路設計與分析 網路安全 語音訊號處理 高等計算機結構 偵測與預估 錯誤更正碼 行動通訊 通訊協定工程 無線感測網路 統計訊號處理 無線隨意網路 系統理論 最佳控制 模糊控制 強健性控制 非線性控制 適應控制 高等數位控制 智慧型控制 電腦輔助量測 可變結構控制 系統與控制專論 系統與控制最佳化方法 應用控制 應用系統識別 行動機器人學 智慧型機器人設計 最佳估測 元件物理 CMOS射頻積體電路元件 固態物理 超大型積體電路尖端製造技術 微電子真空技術 元件製造缺陷及故障分析 奈米科技 半導體光電元件 光電子學 太陽電池概論 光電奈米材料與奈米結構 薄膜工程 薄膜太陽電池 平面顯示器製造技術專論 平面顯示器原理與電路設計 矽鍺半導體技術 電腦輔助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 基頻通訊積體電路設計與實驗 微波電路 高等超大型積體電路系統設計 射頻積體電路 超大型積體電路訊號處理架構設計 記憶體積體電路設計 混合訊號積體電路設計 視訊壓縮智產元件設計 類比積體電路設計(一) 數位矽智產設計導論 FPGA系統設計實務

36 ◇、通訊所碩士班課程規劃 通訊系統課程 多媒體信號處理課程 電腦網路課程 隨機程序 數位通訊 偵測與預估 統計訊號處理 適應性訊號處理
消息理論 錯誤更正碼 行動通訊 展頻通訊 無線感測網路 通訊系統課程 類神經網路 圖形辨識 影像處理 多媒體計算通訊 多媒體信號處理課程 通訊協定工程 網路安全 計算機通訊網路設計分析 高等計算機結構 高速網路 電腦網路課程

37 ◇、光電所碩士/碩專班課程規劃 光電 固態半導體

38 謝謝!! 謝謝蒞臨指導!


Download ppt "國立中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通訊工程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 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認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