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國十二五計畫人民幣與金融國際化及商機 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榮譽顧問 李勝彥 台北 圓山大飯店 2011年7月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國十二五計畫人民幣與金融國際化及商機 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榮譽顧問 李勝彥 台北 圓山大飯店 2011年7月8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國十二五計畫人民幣與金融國際化及商機 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榮譽顧問 李勝彥 台北 圓山大飯店 2011年7月8日
第十九屆亞太財務經濟會計及管理會議 中國十二五計畫人民幣與金融國際化及商機 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榮譽顧問 李勝彥 台北 圓山大飯店 2011年7月8日

2 一、兩岸重要金融相關事項之發展與關連性 2009年11月16日簽署兩岸銀行、保險、證券期貨三項『金融監理合作了解備忘錄(MOU)』,並於2010年1月16日生效,開啟兩岸金融合作之先端。 2010年6月29日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納入兩岸金融業相互准入事項,擴大台灣金融服務業之發展空間。

3 2011年1月1日中國大陸正式實施『十二五規劃』其主軸在進行經濟結構之調整,由『出口導向』轉向以消費和投資為主的『內需導向』之成長模式,而發展服務業是『十二五規劃』中的重點產業政策之一。
2011年初,兩岸ECFA開始生效,同時中國大陸『十二五規劃』也開始執行,這是一個『機緣巧合』,而ECFA也被中國大陸寫進其『十二五規劃』之中,理論上,這將帶給台灣金融業龐大的潛在商機。

4 二、人民幣國際化之相關議題 定義: 貨幣是一國經濟主權之象徵。 貨幣之三大功能: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和價值儲存。
人民幣國際化意在推動人民幣的使用向中國境外『走出去』,具體而言,意指提高在辦理國際收支表上之貿易交易、金融交易和國際準備等業務時以人民幣為之的比重。

5 條件: 經貿金融規模夠大,且具影響力(表1)。 金融市場自由化與國際化,例如,利率匯率自由化、金融法規鬆綁、貨幣自由兌換、國際接軌等。 國際信賴。

6 利益: 以人民幣計價可降低中國廠商對外進行貿易和金融交易之匯兌成本和風險,也有因預期人民幣升值而保有人民幣。 形成人民幣經濟圈,提高人民幣之國際影響力,進而邁向主要國際貨幣之一(國際準備貨幣)。 促進中國國際金融中心之發展。

7 策略:循序漸進三階段之策略(專家一般說法) 在功能上,由⑴結算貨幣→⑵金融投資貨幣→⑶儲備貨幣,各分10年推動;
在地理上,由⑴中國週邊化→⑵亞洲地區化→⑶全球化,各分10年推動。 亦即,以30年時間實現人民幣國際化,包括中國資本帳 之開放。 【註】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戴相龍於2011年6月26日對人民幣國際化在功 能上的三階段(三步走)策略亦有類似的談話。

8 人民幣國際地位之最近發展 2011年11月初,國際貨幣基金(IMF)主席宣布中國在IMF的配額和投票權將分別提高到6.39%和6.07%,躍升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之IMF第三大國;惟在新結構中,美國的投票權仍占17%,穩坐『否決權』地位,因重大決策需取得85%的絕對多數才能通過。 2011年11月中旬,IMF公布在其例行性每5年審查一次的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籃子中,因人民幣自由兌換程度無法達到IMF的有關標準,今年未能入選。

9 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思維 現階段與日圓搶爭亞洲貨幣的龍頭地位,建立以中國人和華人為基礎的人民幣經濟區,但無意取代美元成為國際主要貨幣。 建立新興國家的發言者地位,減輕先進國家對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壓力。 以全球三個最多(人多、貨品多和資金多)──人口、出口、外匯存底和M2貨幣供給量──為後盾,增加中國對全世界的影響力。

10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業務發展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不斷擴大:
中國於2009年7月先行開放廣州、上海、深圳、珠海、東莞等5大城市為試點,進行與境外港澳地區和東協之間的雙邊貿易上,使用人民幣結算,此後不斷擴大試點和境外地區,截至2010年底,其跨境貿易結算累計金額已達5,063億人民幣,相較2009年之36億,成長約140倍,今年第1季更達3,603億元,已達去年全年的70%。2010全年結算金額之人民幣仍只占大陸貿易總額之2.6%(同期用美元交易的約占7成的高比率),惟今年第1季的人民幣貿易結算比重已大幅上升至7%。 【註】(1)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之中,75%是在香港進行,其餘25%可能主要由新加坡處理;(2)匯豐銀行為人民幣貿易結算的領導銀行;(3)目前僅香港有人民幣清算銀行。

11 辦理境外人民幣存款: 香港、馬來西亞、日本和美國等皆可辦理;其中,美日的人民幣業務皆經由匯豐和中國銀行的在地分行辦理。據統計,香港人民幣存款由2009年1月的627億元暴增至2011年3月底之4,514億,其中約80%來自跨境貿易結算的資金,其餘來自香港居民及中國遊客等,香港可望成為中國境外人民幣運用和籌措的中心。

12 發行境外人民幣債券: (1)中國財政部在香港(中國境外)發行以人民幣起債之中國政府公債;(2)外資和大陸金融機構或非金融機構亦在OBU市場或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3)世界銀行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4)在中國營運的日本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公司債,最近並獲准將籌措之人民幣用之於中國境內。 【註】(1)人民幣境外貿易結算是香港人民幣存款激增的主因,為去化人民幣資金,使得人民幣債券的殖利率處立相對低點,是企業發債籌資的新管道。;(2)目前已有多家在港台資券商(如永豐、元大、富邦、寶來等)和外資券商(如瑞士信貸)爭取發債等相關商機。

13 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中國自2008年12月開始迄今陸續與韓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白俄羅斯、冰島、阿根廷、紐西蘭、烏茲別克、蒙古及哈薩克等12國(地區)簽署以固定匯率兌換彼此貨幣之協議,對其提供總計達8,412億元人民幣(流動性)之互換額度。

14 將人民幣計價資產納入外匯存底組合: 2010年8月中國對與其簽有換匯協議的國家,開放其國內銀行間債券市場。據報導,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及南韓央行均表態要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存底當中,此舉有助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地位。

15 人民幣國際化之其他業務推展: 人民幣與外幣直接兌換(馬來西亞幣、俄羅斯盧布、新台幣) 中國出口企業可將外匯收入存放境外 境外直接投資用人民幣結算 在香港發行人民幣本票 增持黃金準備(具備人民幣最後清償能力) 推動國際黃金合約以人民幣計價

16 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 提高境外人民幣流動性:增加中國以貿易逆差或資本外流(含對外直接和證券投資,以及援外、併購和換匯等)等方式對外提供人民幣。 減弱中國匯率和貨幣政策之效果。 影響人民幣匯率及外幣投資而以人民幣換算的報酬率之穩定性。 增加中國對外(貿易和金融)交易對手國用本國貨幣或第三國貨幣,例如美金,來籌措和運用人民幣時匯率變動之風險。

17 四、發展台北人民幣境外中心的機會與挑戰 機會: 中國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管理原則:嚴管進、鬆管出)。
兩岸貿易、投資及觀光之往來規模日益擴大(表2),現況若以人民幣交易,則 貿易:台灣順差,人民幣淨流入 投資:台灣逆差,人民幣淨流出 觀光:台灣逆差,人民幣淨流出 綜合觀之,將會呈現人民幣淨流入台灣的現象,有助於發展台北人民幣境外籌資(發債)中心。 2011年5月以來,曾有英商渣打銀行、匯豐銀行、台灣匯豐銀行和富邦金控相繼呼籲我國能開放在台灣本地辦理人民幣業務,促進發展台北成為亞太區域金融中心(該議題自1995年初便不斷被討論,但涉及到新台幣匯率之穩定等問題)。

18 挑戰: 香港和新加坡早已是成熟的亞太金融中心,各具有比較優勢,再者,香港屬於中國主權範圍,是北京刻意培植的人民幣境外中心及人民幣國際化的實驗場。 目前人民幣在台灣的使用情形 人民幣與新台幣之間的兌換:限現鈔單次人民幣2萬元,但可使用中國銀聯卡消費或提領新台幣,透過財金公司清算。 貨幣之三大功能(交易媒介、計價單位和價值儲存),人民幣尚未完全為我國央行所認可,例如,不能辦理人民幣存款,而對來台自由行之陸客、商家禁收人民幣等。 在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上,目前透過兩岸指定銀行(台銀、兆豐與中國銀行)各自的香港分行辦理人民幣現鈔拋補業務,屬於『間接清算』,惟我國央行則主張,最好不必假手香港,而由各自指定銀行的總行來辦理,屬於『直接清算』。

19 近期可能之發展: 貨幣是一國經濟主權的象徵,最近我國金融相關主管機 關已逐漸放寬我國銀行的OBU和海外分行承辦人民幣 存放款及匯款業務的管制,而其香港分行則將扮演很積 極的角色,相較之下,境外人民幣業務的台灣在地化則 較難發展。

20 五、小結論 人民幣國際化是中國大陸推動金融國際化的一環,而國際 收支表上以貿易和金融交易為主的相關法規之鬆綁和交易
之避險等所衍生出來的業務需求,也將給中國大陸金融市 場帶來一番新的面貌。隨著兩岸經貿金融與人員往來日趨 密切,人民幣業務的商機無窮,惟台北人民幣境外中心的 發展將由我國銀行的OBU和海外分行,尤其是香港分行,來 扮演重要的角色。

21 表1:主要國家對外貿易與投資金額 【註】據WTO統計,2009年全球貨物貿易組額約30兆美元。 單位:億美元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對外證券投資 對內證券投資 2009 2010 美國 10,729 12,932 15,765 19,367 3,934 1,440 3,666 7,569 日本 5,453 7,300 5,016 6,391 1,602 2,626 -562 1,116 德國 11,609 13,033 9,724 10,986 961 2,311 -199 613 中國 12,019 15,784 10,038 13,939 98 288 資料來源:除中國之進出口金額來自Bloomberg外,其餘來自IMF 【註】據WTO統計,2009年全球貨物貿易組額約30兆美元。

22 表1:2010年我國與中國大陸貿易、投資與觀光統計
中國出口總額 15,779.3億美元 中國進口總額 13,948.3億美元 我國出口總額 274,596.4百萬美元 我國進口總額 251,233百萬美元 我國對中國出口金額(含香港在內) 114,745.1百萬美元 我國對中國進口金額(含香港在內) 37,579.8百萬美元 我國核准對中國投資金額(518件) 12,230百萬美元 2001~2010年我國核准對中國投資金額之累計額 (共計11, 149件) 69,930百萬美元 中國來台旅客(未含香港在內) 1,630,735人次 我國至中國旅客(未含香港在內) 2,424,242人次 資料來源:國貿局、觀光局、投審會、中國商務部

23 謝 謝!


Download ppt "中國十二五計畫人民幣與金融國際化及商機 國立台北大學亞洲研究中心 榮譽顧問 李勝彥 台北 圓山大飯店 2011年7月8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