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一章 中國歷史的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 新石器時代與早期文化
學習目標: 透過文獻及考古資料等途徑,了解中國歷史的起源及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情形 能了解中國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分布、生活情形及當時的文化發展概況
2
P1
3
P1
4
P2
5
P2
6
舊石器時代 課文整理 一、石器製作:打製 二、居住型態:天然洞穴 三、食物來源:漁獵、採集 四、已知用火:自此人類與動物生活形態開始分野
五、代表: 1.初期:巫山人、元謀人、北京人 2.中期:馬霸人、丁村人、許家窯人 3.後期:山頂洞人
7
P2 u
8
課文整理 新石器革命的特徵 一、石器製作:磨製取代打製 二、生活型態:栽培作物、飼養家畜取代漁獵生活 三、農業村落的形成 四、製陶技術的應用
9
P3
10
新石器時代「農業村落」的特徵 課文整理 中國農業村落遺址:如「滿天繁星」─遍布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遼河流域 代表性的農業村落遺址
1.黃河流域─半坡村文化 2.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3.遼河流域─紅山文化
11
P3 紅山文化
12
半坡文化 課文整理 位置:陝西 渭河支流滻河東岸(近水階地) 格局:分為居住區、燒陶窯場和公共墓地 居住區圍繞著防衛用的壕溝
中間有大方屋 1.為數十座方形和圓形的小房子圍繞著 2.可能是舉行氏族會議、節慶典禮和公共活動的 場所 農作物:以粟為主 其他:彩陶為主、有陶文、飼養家畜……等 黃河流域村落房屋的建築,大多為『半穴居』
13
P4
14
河姆渡文化 一、地點:浙江餘姚河姆渡村(位於平原) 二、時間:7000~5300B.C. 三、特徵:
課文整理 河姆渡文化 一、地點:浙江餘姚河姆渡村(位於平原) 二、時間:7000~5300B.C. 三、特徵: 1.住宅型態:「干欄式」建築,採用「榫卯」結構 2.農具:以「骨耜」最為普遍 3.農作物:水稻為主 4.其他:飼養家畜、製陶……等
15
P4
16
P4
17
P4
18
新石器時代的生活型態比較 農業 1.黃河流域─以粟為主 2.長江流域─以稻米為主 飼養家畜:六畜都有─以犬、豬最普遍 村落建築
1.黃河流域 ─半穴居 2.長江流域 ─干欄式
19
新石器時代的文化成就 課文整理 新石器革命的原動力:農業 農業發明後:出現「專業分工」 藝術成就: 1.浙江 河姆渡陶器上的豬紋
2.西安 半坡陶缽上的人面魚紋 3.青海出土的舞蹈紋 4.遼河 紅山的玉石雕刻 刻劃記號:稱「陶文」─大汶口陶文
20
P4
21
P4
22
課文整理 中國古代文明的基本特徵 1.以粟、稻為主食 2.以木、土為建築材料 3.獨立發展而成的文字 意義:中國古代國家出現的基礎,和傳統文化恆續發展的泉源
23
P5
24
好站連結 國立歷史博物館/文物時空走廊/新石器時代 中國遠古文化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
25
圖源出處 舊石器時代考古遺址分布圖: 元謀人化石發掘地: 元謀人牙齒化石: 北京人出土地: 北京人復原模型: 北京人想像圖1取暖: 北京人想像圖2熟食: 北京人想像圖3防獸: 山頂洞人出土地: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14 。 山頂洞人復原像:《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頁14 。 中國新石器時代重要遺址: 半坡文化生活想像模型:半坡博物館。 西安半坡人面魚紋缽:喬衛平(1989)。《中華文明史 第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頁276。 河姆渡文化出土遺址:河姆渡博物館。 河姆渡文化稻穀遺跡: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8 。 河姆渡文化骨耜遺跡: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8 。 河姆渡文化陶器上的豬紋:中國古文明大圖集編輯委員會編(1992)。《中國古文明大圖集 神農》。臺北:宜新文化事業有限公司,頁276。 石鐮刀: 龍山文化—蛋殼黑陶高腳杯:陳秀蓮主編(1992) 。《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21 。 良渚文化—玉琮:陳秀蓮主編(1992)。《世界遺跡大觀9‧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遺產》。華園出版有限公司,頁27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