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電閃雷鳴我不怕 防雷避災有方法 峰谷國小 陳世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電閃雷鳴我不怕 防雷避災有方法 峰谷國小 陳世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電閃雷鳴我不怕 防雷避災有方法 峰谷國小 陳世穎
雷擊災害教學設計 電閃雷鳴我不怕 防雷避災有方法 峰谷國小  陳世穎

2 第一節:雷擊的成因與危害

3 可怕的雷擊 你看過圖片中的景象嗎? 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情境? 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雷擊嗎?
圖片來源:大英百科圖庫

4 雷電帶來的災害 小朋友,你知道雷擊對人類, 可能會造成哪些危害嗎? 播放「冒雨攀長城邊講手機, 新婚夫婦遭雷擊亡」影片

5 雷電帶來的災害 小朋友,你知道雷擊對物品,可能會 造成哪些危害嗎? 播放「雷擊電線桿, 影響住戶電器損壞」 影片
圖片取自youtube:

6 雷電帶來的災害 除了對人、物造成傷亡,雷擊也會對 「大自然」造成危害嗎? 播放「雷擊擊中大樹 」影片
圖片取自youtube:

7 雷電帶來的災害 播放「氣象局-雷雨短片」影片 圖片取自youtube:

8 雷擊的成因 雲層間因相互摩擦而帶電。 當帶電雲塊接近地面時, 由於地球是一個導體, 因而產生靜電感應。
由於靜電感應的緣故, 靠近雲塊的地球表面 會堆積異性電荷。 圖片來源: w1.chjhs.tyc.edu.tw/jim5631/slides/​electrostatic/electrostatic.ppt

9 雷擊的成因 當電荷累積到一定數量後 ,雲塊與地球間的空氣會形 成正負離子對,而成電的 通路,故兩者堆積的電荷 激烈放電。
進而形成閃電與 震耳欲聾的雷聲。 圖片來源:大英百科圖庫

10 雷電帶來的災害 播放「溫度升1度,雷擊增1成」影片 圖片取自youtube:

11 雷擊的成因(總結) 一、雷雨是空氣在極端不穩定狀況下,所產生的劇烈 天氣現象,它常挾帶強風、暴雨、閃電、雷擊。
一、雷雨是空氣在極端不穩定狀況下,所產生的劇烈 天氣現象,它常挾帶強風、暴雨、閃電、雷擊。 二、雷雨可分為兩類,一為鋒面雷雨,一為氣團雷雨。 三、大多數閃電都是連擊兩次,第二擊就是我們看得到 的閃電和聽得見的雷聲,通常是先看到閃電,但雷 聲總是稍後才到,此乃因為聲音速度(約每秒340 公尺)較光速 (每秒30萬公里)為慢之緣故。 四、閃電使雷雨雲中不平衡的電勢趨於均衡。同樣的, 降雨時造成的下降氣流使熱空氣和冷空氣的溫度趨 於均等。而使地面涼下來,熱空氣便不再上升, 所以在夏季短暫的雷雨過後,天氣常很快轉晴。

12 第一節 結束 11

13 第二節:雷擊的預防與演練

14 辨別雷擊災害的情境 播放「阿里山上被雷擊,背進腳出輕傷」 圖片取自youtube:

15 雷擊對電器用品的影響 播放「閃電劈進辦公室 電器全毀了」影片 圖片取自youtube:

16 雷擊對電器用品的影響 若雷擊打到電線桿, 大量能量可能會由 外線進入屋內各個 電源設備,破壞電 器本體。電源或電 話都有可能遭受高 電壓入侵。 圖片取自youtube: 圖片來源: w1.chjhs.tyc.edu.tw/jim5631/slides/​electrostatic/electrostatic.ppt

17 避雷針的功能 播放「電線桿的避雷針」影片 圖片取自youtube:

18 避雷針的功能 為避免雷擊的危害,人們在較 高且突出的建築物上裝置避雷針。
避雷針具有吸電的特性,可以吸引空 中的雷擊,由於避雷針有絕緣的裝置 ,可將雷電引導到地下,使建築物不 會受損,並且中和雲層裡的電極,降 低雷擊的現象。

19 雷擊最頻繁的時節 播放「下午4點雷擊最多,每年7月最頻繁」 圖片取自youtube:

20 雷擊最頻繁的時節 氣象專家表示,台灣4月底開始進入 落雷季節,7月份達到巔峰,而每天 下午4點更是雷擊發生最頻繁的時候 ,千萬要留意。

21 戶外避雷十大方法 播放「閃電雷擊 勿持導電物 避處空曠地」 圖片取自youtube:

22 戶外避雷十大方法 (1)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表示正處於近雷 擊的危險環境,應停止行走,兩腳併攏並下蹲,不要與 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膠雨具。 (2)在戶外遭遇雷雨,來不及離開高大物體時,應馬上找些 乾燥的絕緣物放在地上,將雙腳合攏坐在上面,勿將腳 放在絕緣物以外地面上,因水能導電。 (3)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 米以上距離,下蹲並雙腿靠近。 (4)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髮豎起, 說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可減少遭雷擊的危 險,迅速拿去身上的金屬飾品。 (5)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

23 戶外避雷十大方法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 胸口緊貼膝蓋,儘量低下頭,頭部最易遭到雷擊。
(6)在戶外躲避雷雨時,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 胸口緊貼膝蓋,儘量低下頭,頭部最易遭到雷擊。 (7)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高樓平臺上,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 孤立的棚屋、崗亭等。 (8)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 夫球棍、鋤頭等;不宜進行戶外球類運動,不宜在水面和水 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氣中,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 ,因為身體的跨步越大,電壓就越大,越容易傷人。 (10)如果在戶外看到高壓線遭雷擊斷裂,此時應提高警惕,因為    高壓線中斷點附近存在跨步電壓,身處附近的人此時千萬不 要跑動,而應雙腳併攏,跳離現場。

24 室內避雷四大方法 (1)雷雨天氣應注意關閉門窗,以防側擊雷 和球雷侵入。
(1)雷雨天氣應注意關閉門窗,以防側擊雷 和球雷侵入。 (2)在雷雨交加時,最好把室內家用電器的 電源切斷,並拔掉電話插頭。 (3)雷電天氣時,居民在家中最好不要接觸 煤氣管道、自來水管道以及帶電裝置。 (4)不宜在雷電交加時淋浴,因為巨大的雷 電會沿著水流襲擊淋浴者。

25 實地演練戶外避雷的正確方法 圖片取自

26 實地演練戶外避雷的正確方法 1.保持蹲下姿勢,盡量將身體貼近地面,但不 要躺在地上。 2.不要接觸任何可能導電的物體。
3.按照圖中姿勢蹲下。 4.用手摀住耳朵防止雷爆的巨大聲響失去聽力 5.只用腳尖和地面接觸,與地面的接觸面越小 ,被電到的可能性越小。 6.保持腳跟部分接觸,形成回路,避免電流經 過身體其它部分。

27 第二節 結束 26

28 第三節:雷擊的救護與對策

29 雷擊災害的救護 播放「台中雷電交加,婦躲樹下遭雷擊」 圖片取自youtube:

30 雷擊災害的救護 播放「 男子雨夜兩次遭雷擊沒事離開」 圖片取自youtube:

31 雷擊後的處理 當雷擊發生後,應該注意那些事項? (1)查看是否有人受傷救護。 (2)檢查電器設備是否安全。 (3)安撫受傷或受驚嚇的同學。
圖片來源: w1.chjhs.tyc.edu.tw/jim5631/slides/​electrostatic/electrostatic.ppt

32 雷擊後的緊急救護 許多人以為,遭雷擊的人身上還有電, 所以不敢搶救,以致延誤了救援時間。其實 被擊者身上已無電,從雷擊搶救案例發現, 受雷擊而呈現死亡狀態的人,有些還未真正 死亡。 即使心臟停止跳動、呼吸停止也往往是 一種短暫現象,稱為“雷擊假死”。辨別的 方法是看受害者的身體是否出現紫藍色斑紋 ,若未出現則未真正死亡。

33 雷擊後的緊急救護 (1)如果傷者衣服著火,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使火 焰不致燒傷面部,並在其身上潑水,或用厚外 衣毯子把傷者裹住,隔絕空氣,以撲滅火焰。 (2)立即搶救危重傷員,並呼叫119。如果遇到一 群人被擊中,那些能發出呻吟的人可暫緩,應 先搶救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3)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傷者的身體 恢復越快,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3~5分鐘就 會有生命危險。如果能在8分鐘內以心肺復甦術 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可能救活。

34 總結歸納戶外遇雷擊之對策 (1)當在戶外看見閃電,不到幾秒鐘就聽見雷 聲,代表何種情境?應如何應變?
(2)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 感,頭髮豎起,如何應變? (3)戶外戲水、釣魚,發生雷電交加情況, 如何應變?安全的身體姿勢為何? (4)在戶外看到高壓電線遭雷擊斷裂, 如何應變? 圖片來源: w1.chjhs.tyc.edu.tw/jim5631/slides/​electrostatic/electrostatic.ppt

35 補充:雷擊前的預兆 圖片取自 

36 補充:雷擊前的預兆 圖片取自 

37 補充:雷擊前的預兆   1975年邁克爾和的弟弟妹妹一起在紅杉樹國家 公園騎自行車。當他們抵達山頂時,發現自己的頭 髮都直立起來,他們感到新奇,卻並沒有意識到這 是雷擊危險的預兆。 於是,妹妹瑪麗用傻瓜相機拍下頭髮直立的邁 克爾和弟弟有趣合影,自己也拍了一張照片。但就 在拍完照片後,一道閃電從天而降直接擊中了他們 ,弟弟被雷電產生的高溫重度燒傷。整整昏迷了 6個月,才逐漸醒了過來。

38 第三節 結束 37


Download ppt "電閃雷鳴我不怕 防雷避災有方法 峰谷國小 陳世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