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提昇小學科組主任的領導力」 計劃 「個人專業成長與行動學習」 2012/8/25 課程主任:鄭家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提昇小學科組主任的領導力」 計劃 「個人專業成長與行動學習」 2012/8/25 課程主任:鄭家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提昇小學科組主任的領導力」 計劃 「個人專業成長與行動學習」 2012/8/25 課程主任:鄭家寶

2 分享內容 1. 一個課程主任的成長故事 2. 與新老師同行,促進專業成長 2012/8/25

3 一個課程主任的 成長故事 2012/8/25

4 我們的方法 1. 配合校情及教育發展趨勢, 發展校本課程 2. 善用資源及數據改善教學 3. 利用「故事圈」提升老師的教學技巧 4. 進行教學研究,組織學習社群 2012/8/25

5 個人經歷 2003年HKIED 畢業 2005年12月加入嶺英 2005年12月~2006年7月 擔任數學科主任
2006年9月擔任中文科主任 2012/8/25

6 專業成長與行動學習 2012/8/25

7 個人進修 2006年1~2月 「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課程的理念和實踐」在職科主任及教師培訓課程 2006年2月
小學中國語文教師「推動從閱讀中學習」工作坊 2006年3月 「中小學中國語文教學與資訊科技:從理論到應用」研討會 2007年3月 新修訂小學中國語文課程配套資源系列之十一 ── 兒童文學創作與教學:圖畫書 2007年4月 小學普通話學與教系列之一︰普通話知識技能增潤 2007年6月 小學中國語文學與教系列之五:漢字原理與識字教學 2007年9月 香港城市大學語言及翻譯系中文文學碩士課程 2008年5月 香港教育學院—五星期(中文)復修課程 2009年10~11月 小學中國語文學與教系列之一:啟發學生思考 2010年7月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系列之一 ── 「校本課程規畫與實施」 2010年12月 小學中國語文課程評估系列: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發展的評估策略 2011年6月 童心寫童詩─培育詩人視野 開拓創意空間 (小學) 2012年7月 種籽學校經驗分享:參照中國語文「學習進程架構」以加強 「促進學習的評估」 2012/8/25

8 1. 配合校情及 教育發展趨勢, 發展校本課程 2012/8/25

9 06-09嶺英學校關注事項 從閱讀中學習 透過多元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質素與學習表現 2012/8/25

10 「單元是一個自我完備的教學單位,有明確的教學及學習的目的,層次分明的內容組織及配合目標的評核方法。」
香港課程發展小組(1998): 「單元是一個自我完備的教學單位,有明確的教學及學習的目的,層次分明的內容組織及配合目標的評核方法。」 2012/8/25

11 優化校本課程 常規課程 非常規課程 2006~ 2007 網上自學--<每日一篇> 2007~ 2008
古典文學--<三字經> 2008~ 2009 啟動校本課程 (二年級、四年級作試點) 古典文學--<詩‧五十> 2009~ 2010 (一年級、五年級) 古典文學--<三字經1> 2010~ 2011 (三年級、六年級) 古典文學--<三字經2> 2011~ 2012 幼小銜接—識字教學 中普合一(KS1) 古典文學--<古詩文選> 2012~ 2013 幼小銜接— (優化)識字教學 網上自學--<星願小王子> 古典文學--<三字經> / <詩詞選> / <弟子規> 2012/8/25

12 善用資源及 數據改善教學 2012/8/25

13 參與支援計劃 2007~2008 教育局校本支援服務 2008~2009 大埔及北區小學 「學習主題為本支援網絡」計劃 2009~2010
學校支援夥伴(借調教師)計畫( ) 2010~2011 香港初等教育研究學會 「知識管理與小學發展」計劃 就校本單元進行一個行動研究 2011~2012 香港中文大學 「促進實踐社群以優化小班教學支援計劃」 2012~2013 2012/8/25

14 對外分享 HKIEd-PGDE學員作專題講座—校本課程 香港教師中心—「小班閱讀策略多面睇及 故事演繹優化教學工作坊」 知識管理與小學發展
2008~2009 HKIEd-PGDE學員作專題講座—校本課程 2009~2010 2010~2011 香港教師中心—「小班閱讀策略多面睇及 故事演繹優化教學工作坊」 知識管理與小學發展 2011~2012 兩岸四地小學語文教育研究論壇暨 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河南) 四地小學教學交流研討活動(江蘇) 2012/8/25

15 資源包括甚麼? 人力 專家 TA 財力 NGO (e.g.新家園協會) 2012/8/25

16 數據包括甚麼? TSA成績 TSA數據分析 學生校內成績 考試卷評估表 目的:老師反思教與學的成效及 問題所在,從而改善教與學
2012/8/25

17 3. 利用「故事圈」 提升老師的教學技巧 2012/8/25

18 目的: 鼓勵老師經驗分享,並掌握當中的技巧
2012/8/25

19 為甚麼要講故事? “故事” 二字在拉丁文和希臘文中理解作知識和智慧。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不但可以闡明複雜的意義和深層次的道理,更能喚起對方的情感和見解,使他們更容易掌握及記憶所接收的信息。要傳達隱性知識,單靠簡單的文字或圖畫表達是非常困難的,而故事描繪了情景、地點、和人物等使其中的意義能夠更有效地表達。 2012/8/25

20 為何要講故事(storytelling)?
闡明複雜的意義和深層次的道理 喚起對方的情感和見解,使他們更容易掌握及記憶所接收的信息 故事描繪了情景、地點和人物等,使其中的隱性知識能夠更有效地表達 2012/8/25

21 故事圈 (story circle) 把要傳達的知識連繫至老師過往的經驗,協助知識的交流和分享
目的是鼓勵成員反思、建立團隊互信、促進經驗交流及學習 在機構中,故事同時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把現在要傳達的知識連繫至成員過往的經驗,協助知識的交流和分享。總括而言,它的目的包括鼓勵成員反思、建立團隊互信、促進經驗交流及學習、及加強成員與團隊的凝聚力等。 2012/8/25

22 Story Circle 的過程 邀請中文科老師參加一節50分鐘的分享會
每位老師輪流講述在小班教學時,有關提問或帶領活動的一次 成功 或 挫敗 的經驗 當老師分享時,其它組員會把當中所運用到的重要技巧寫在顏色紙上 將技巧分類,給予標題 總結 Story Circle 的過程 2012/8/25

23 檢討結果 對老師的提問、 學生自設問題、 帶領小組活動、 老師課前/後準備、 課堂中要注意的事項 及鼓勵學生發言等 各方面,
範疇 所需注意事頂 經驗 / 技巧 自設問題 教授學生設問題技巧 多鼓勵 、給予空間 鼓勵問得好的同學,令其它同學知道什麼是好問題 瞭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需要教援技巧 引導同學以「六何法」設問題 設立問題 (課程前) 老師課準備/跟進 問題可以具體一些 討論前可給予相關資料 老師的問題須直接、生活化 鼓勵發言 正面增加 給予奬勵:可用印仔或「正」鼓勵同學積極發言 用發言卡多鼓勵 對老師的提問、 學生自設問題、 帶領小組活動、 老師課前/後準備、 課堂中要注意的事項 及鼓勵學生發言等 各方面, 提出了具體的方法及 所需技巧。 2012/8/25

24 「老師準備雖然重要,但對於技巧上或是上課時的所遇的情況,還是要經歷過或失敗過才會知道。今日的分享,可以讓我從其它老師的經驗中學習。」
「今次的分享,提醒了自己上課時要再清晰點、要再注意多一點……」 「……明白了大家教低班時都會遇到相似的困難」 「從今次的分享當中,我見到大家都同意老師的指示是最重要的……」 「……讓我反思在上課時,可以再花多點時間去嘗試……」 討論結果 老師的感受分享 2012/8/25

25 「故事圈」除了可以讓老師從 同事的經驗中學習外, 更可以鼓勵反思, 加強團隊間的信任與組織學習。
2012/8/25

26 4. 進行教學研究, 組織學習社群 2012/8/25

27 研究種類 進行研究的過程 好處 行動研究 課堂研究 (可能有第二、第三個周期) 讓研究員有深切反思的機會 最後化成文本,人人可讀
發現問題尋找相關理論找出方法證明方法是否可行 (可能有第二、第三個周期) 好處 讓研究員有深切反思的機會 最後化成文本,人人可讀 2012/8/25

28 第一部分 小結 2012/8/25

29 輸入  輸出  存檔 校本課程 文字 講座 文件 進修 技巧 政策 論文 專家支援 知識 顯性知識 隱性知識 2012/8/25

30 個人專業成長 ? 與科組各成員一同成長 2012/8/25

31 第二部分 與新老師同行, 促進專業成長 2012/8/25

32 主角:韓曉老師 2012/8/25

33 總 結 經過是次分享,我有3個發現: 行動學習促進個人專業成長 專業成長要在科組中發生,而非一個人可以促成
在與科組成員一同成長的過程中,個人的領導力也得以提昇 2012/8/25


Download ppt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 「提昇小學科組主任的領導力」 計劃 「個人專業成長與行動學習」 2012/8/25 課程主任:鄭家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