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微生物 病毒,細菌,真菌,藻類,原生動物
2
微生物研究的演進 1676 荷蘭 雷文霍克 19 世紀 法國 巴斯德 1892 俄國 伊凡諾斯基 自製顯微鏡 發現微生物
人類疾病由微生物引起 釀酒工業 1892 俄國 伊凡諾斯基 提出濾過性病毒
3
雷文霍克 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4
巴斯德 Louis Pasteur, 1822一1895年
5
病毒 基本構造:蛋白質外殼 + 中心核酸(DNA 或 RNA) 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非五界內生物 生物特徵 在寄主內可進行繁殖
具遺傳物質,且具突變、重組之能力 無生物特徵 無細胞構造 無生長、分裂現象 缺乏與代謝相關的酵素系統(酶系),亦不具核糖體
6
病毒的分類依據 依宿主分為細菌病毒、植物病毒、動物病毒、昆蟲病毒及真菌病毒 依核酸的種類分DNA、RNA、單股核酸或雙股核酸
依蛋白質外殼(cpsid)的組合方式分為:長桿狀、球狀、球形多面體、噬菌體
7
依外型的病毒分類 長桿狀:如菸草鑲嵌病毒,植物性病毒常如此 球形多面體:常為動物型病毒,如腺病毒,殼上有醣蛋白
球形:常為動物型病毒,外殼外常具套膜(寄主),如感冒病毒、、AIDS的病毒等 噬菌體:寄生於細菌的病毒,像太空登陸艇
8
依核酸種類的病毒分類 DNA病毒: RNA病毒: 腺病毒、疱疹病毒、水痘、天花、鼻咽癌、B型肝炎、玫瑰疹
愛滋病、SARS、腸病毒、流感、麻疹、登革熱、腮腺炎、狂犬病、小兒麻痺、下痢病毒、口蹄疫、ACD型肝炎、禽流感、德國麻疹
9
病毒的感染 因需與寄主細胞結合,故感染常具專一性 感染途徑: 動物性:由黏膜處,以胞飲方式進入 植物性:由傷口進入,並經由原生質絲傳播
噬菌體:以溶菌酶將細胞壁穿孔
10
病毒的繁殖 感染 辨識、附著(靠外殼上的糖蛋白) 穿入: 脫(除)殼 合成: 核酸 蛋白質外殼及其他醣蛋白質 組合:核酸+外殼 釋出
11
無套膜的繁殖方式
12
有套膜的繁殖方式
13
噬菌體 辨識、附著 注入DNA(外殼保留在外) 合成核酸及蛋白質外殼 組合 釋出
14
病毒離開寄主的方式 寄主細胞破裂解體: 小兒麻痺病毒 噬菌體(溶菌酶) 出芽方式: 常帶有寄主細胞的膜,進而形成套膜 如AIDS、流感
15
潛溶性生活期 有時病毒感染寄主細胞候,並不馬上繁殖,凡而是將自己的DNA嵌入寄主中,並隨著寄主DNA複製,稱之
但此關係若受到化學或物理因素誘發,會使該病毒開始活動
16
病毒的傳播 病毒無力自行傳播 植物性: 動物性: 藉原生質絲傳染 藉動物、昆蟲噬咬的傷口傳播 飛沫傳播:SARS 蚊蟲:日本腦炎、登革熱
輸血:B肝 動物咬傷:狂犬病
18
愛滋病 HIV 直接感染T_CELL結合,造成免疫下降 具套膜之單股RNA病毒,具反轉錄酶 傳染途徑 性接觸 母親傳給胎兒 輸血 共用針筒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