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認識臺灣女孩日 102.10.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認識臺灣女孩日 102.10.1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認識臺灣女孩日

2 本簡報使用說明 1.本簡報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要讓學生認識「台灣女孩日」(每年10月11日),了解目前女孩人權被忽略的事實,進而願意支持政府提升女孩權益的作為。 2.本簡報之教學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生及國中學生 3.每頁簡報下方備忘稿處均有該頁簡報使用方式說明,請參考使用。 4.每張新聞圖片均有網頁連結,可連結至該新聞事件與學生進行討論。 5.簡報最後一頁的教學小活動(彰顯「台灣女孩日」意義的小活動)可視教學對象需求自行發想。 6.教學者可依教學需求自行增減簡報內容。

3 許一個幸福的約定~ 認識「台灣女孩日」 新竹市人權議題中心學校南寮國小編製

4 你身邊 是否也有這樣的 台灣女人? 看影片 1.播放影片(片長5分5秒,教學者可自行決定是否全部看完)
2.分享、討論與發表(教師提問:這部影片傳遞了什麼樣訊息?你的周遭是否也有這樣的例子?) 3.總結:傳統的台灣社會中普遍存在著許多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觀念。 看影片

5 你知道世界上 有哪些習俗或制度, 存在著歧視女性的觀念?
你知道世界上 有哪些習俗或制度, 存在著歧視女性的觀念? 1.提問 2.分享、討論與發表 3.教師補充:大陸的一胎化政策、印度和中東地區的童婚習俗、印度的換婚、租婚、寡婦殉夫習俗及巴吉斯坦等國的honor killing(榮譽處決)制度等

6 這些觀念、習俗 與制度,正傷害著 社會的和諧與秩序!
這些觀念、習俗 與制度,正傷害著 社會的和諧與秩序! 1.提問:你覺得這些觀念、習俗與制度,對社會的和諧與秩序有何影響? 2.分享、討論與發表 3.教師歸納

7 大陸的一胎化政策 造成男女性別比例失衡,人口結構老化。 父母過度溺愛子女,『小皇帝』難管教。 出現人口販賣與虐殺女嬰的現象。
女性面臨極大的痛苦,男性也承受不少壓力。 教師介紹一胎化政策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劃生育(維基百科) 規定:住在城鎮地區的夫妻只能生一胎;住在農村地區的夫妻,如果第一胎生女孩才可生第二胎,如果超生則被懲罰。導致強制墮胎和虐殺女嬰事件 造成中國人口性別比失衡 有學者指出,這對女性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性別選擇造成人口販賣與虐殺女嬰的現象使身為人母者身心受創;對男性的傷害也很嚴重,這會讓男性失去娶妻帶來的責任感及安定感。  這項政策因其實施的方式及其帶來的負面經濟和社會效應而備受爭議。 圖片來源:

8 童婚習俗 女童身心尚未成熟就淪為生育機器與廉價勞工。 女性無法接受教育,社會地位低落。 嚴重阻礙社會進步。
教師介紹童婚習俗 1.童婚,或稱娃娃婚,泛指在一個婚姻之中的男女,有一方為未滿15歲的年輕孩子或經由兩個不同家庭的家長為子女預訂的婚姻,在他們仍未滿15歲就幫他們完婚。 2. 盛行地區:主要是在非洲薩哈拉以南地區、亞洲和中東,特別是在中東偏遠的農村地區。 3.童婚習俗在一千年前拉瑪(Rama)時代就有紀錄。印度不少古代法典中不僅大量記載,也肯定童婚,所以此習俗難以改變。 4.住在鄉下貧窮、偏僻地區,或者教育程度不高的女童,常常是此習俗的受害者。 5.在童婚盛行地區,許多女童被父母當成還債的工具嫁給人;也有父母認為,愈快把女兒嫁出去,可以越早擺脫經濟負擔,也可以避免成年之後的大筆嫁妝或婚禮費用支出;甚至有父母認為在女孩還未失去童貞時將她嫁人,比較保險(以免女孩長大後有機會因為失去貞操而有辱家風)。 6.成年男子娶娃娃新娘則是認為他們比較乖、比較忠貞,但通常不會尊重她們,只是將她們視為生育工具和廉價勞力。 圖片來源:

9 honor killing(榮譽處決) 受害女性與加害者的關係從親人變成敵人,造成難以抹滅的創傷。
男性加害者輕視女性的價值觀根深蒂固,無法與女性和諧相處。 變相誤導犯罪合法,造成社會治安敗壞。(例如:印度性侵事件層出不窮) 教師介紹榮譽處決制度 1.榮譽處決是以維護家族榮譽為名而動用的私刑 2.受害者主要是中東及南亞的穆斯林婦女。 3.處決的理由有很多種,包括:拒絕接受安排式婚姻、被強姦的受害者、訴諸離婚以及通姦等。 4.當婦女的行為被家中的男性成員認為敗壞家庭名譽時,便足以構成動用私刑的理由 圖片來源:

10 如果能破除這些性別 歧視與迷思,歷史上可能會 出現更多巾幗英雄!
如果能破除這些性別 歧視與迷思,歷史上可能會 出現更多巾幗英雄! 教師介紹古今中外的偉大女性 1.花木蘭:在《木蘭詩》中開頭就說明了當時的軍情緊急:「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而花木蘭家中除了年邁的父母,就是年幼的弟弟,衰老的父親怎能去遠征殺敵,可是祖國的召喚又義不容辭,面對這雙重的考驗,木蘭挺身而出:「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好女兒,替父從軍的意志,實為對父親的愛心與對祖國的忠心的凝聚,是巾幗英雄本色的表現。 2.芬博阿多蒂爾:1930年4月15日生於雷克雅未克,曾先後在法國格勒諾布爾大學和巴黎大學、冰島大學、瑞典大學及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進修法文、英文和戲劇文學,長期從事戲劇、文學及語言教學工作,先後擔任過中學、大學和電視台法語教師,1980年6月,她當選為冰島第四任總統,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選產生的女性國家元首,並連任四屆任期15年。  代父從軍~花木蘭 世界第一位民選女性總統~芬博阿多蒂爾

11 為喚醒世人重視女孩人權 聯合國將10月11日訂為 「國際女孩日」
「國際女孩日」的由來 保護人權是二十一世紀國際發展的主流。人權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是不分年齡、性別的普世價值。 聯合國為凸顯培力(empowerment)女孩與 投資女孩,對促進經濟成長與落實「千禧年發 展目標」的重要性,在2011年第66屆第89次全 體會議中通過決議: 1.將每年的10月11日訂為「國際女孩日」 (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 2.自2012年起年年舉辦「國際女孩日」的活動, 倡導女孩人權的重要。 為喚醒世人重視女孩人權 聯合國將10月11日訂為 「國際女孩日」 教師介紹「國際女孩日」 1.保護人權是二十一世紀國際發展的主流。人權是所有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是不分年齡、性別的普世價值。聯合國為凸顯培力(empowerment)女孩與投資女孩,對促進經濟成長與落實「千禧年發展目標」的重要性,201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0月11日訂為「國際女孩日」(International Day of the Girl Child),並自2012年起年年舉辦「國際女孩日」的活動,倡導女孩人權的重要。 2.教師可自行補充世界人權宣言第二條: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自由,不分種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等任何區別。並且不得因一人所屬的國家或領土的政治的、行政的或者國際的地位之不同而有所區別,無論該領土是獨立領土、托管領土、非自治領土或者處於其他任何主權受限制的情況之下。

12 你知道 訂定「國際女孩日」 的核心精神是什麼嗎?
「國際女孩日」的核心精神 聯合國呼籲各會員國、體系內各國際組織 與各國公民社會伸出援手,協助女孩克服各種 挑戰,鼓勵她們走出被社會貶抑的陰影,避免 受到傷害。 其核心精神在於讓會員國認識及瞭解: 1.增強女孩能力及投資女童是促進及保障女童人 權的關鍵。 2.特別強調應讓女孩積極參與決策及營造社會 支持環境,著重充權女童的策略,涉及兒童人 權、教育、新聞、通訊傳播及衛生等範疇。 你知道 訂定「國際女孩日」 的核心精神是什麼嗎? 教師介紹訂定「國際女孩日」的核心精神 1.聯合國呼籲各會員國、體系內各國際組織與各國公民社會伸出援手,協助女孩克服各種的挑戰:一方面,從增進與改善女孩參與決定攸關自身權益的決策著手,增進生存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打破性別歧視,鼓勵她們走出被社會貶抑或性別弱勢的陰影,避免受到有形或無形的傷害。 

13 重視女權不落人後 「勵馨基金會」 催生「台灣女孩日」
重視女權不落人後 「勵馨基金會」 催生「台灣女孩日」 教師介紹「台灣女孩日」 1.早在2002年勵馨基金會就推動訂定『台灣女兒節』,呼籲社會善待女孩,父母、師長、親友等重要他人,給予女孩支持,培力女孩具備知識、勇氣、自信、活力、責任等五大核心特質,以施展能量,才能根本解決性剝削、未婚懷孕、人工美女、厭食減肥等結構問題。 2.2012年由立法委員李貴敏提案,響應聯合國訂10月11日為「台灣女孩日」,尤美女、楊玉欣等多位立委連署支持,並於10月獲得行政院回應。 3.2013年3月行政院函頒「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14 「台灣女孩日」的精神 充權女孩 培力女孩 投資女孩 平權女孩 圖片來源: 勵馨基金會 教師介紹「台灣女孩日精神」
「充權」「Empowerment」的定義是從一個「個人無力量」(我無法)的狀態到一個「擁有群體自信心」(我們可以)的狀態(Kabeer)。 1. 充權女孩就是以充權為概念,鼓勵女孩多元思考與發展,突破性別刻板印象。  2.培力女孩就是肯定女孩,培養及展現女孩天賦的能力。 3.投資女孩就是呼籲國家要重視培養女孩的重要性,聯合國認為投資女孩是最聰明的理財方式,因為受過教育的女性日後經濟獨立的可能性較高,在家庭、社區與經濟生活中擁有較高的協商與談判權、較有機會參與公共生活,並且懂得以永續方式運用自然資源。 4.平權女孩就是以少女人權為普世價值 ,保障女性在教育、就業、參政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能享受與男性一樣的平等權利。。 圖片來源: 勵馨基金會

15 「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之四大面向 身心維護 教育及人力投資 人身安全保障 媒體傳統禮俗
教師介紹行政院「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四大面向之願景 1.身心維護: (一)改善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失衡現象,營造尊重不同性別胎兒生命權之社會環境 (二)提升女孩身體意識及身體自主權,並協助女孩建立「健康才是美」的觀念,以提升對自我體型的滿意與自信 (三)提供女孩獲得整合之健康教育、性教育、經期教育和心理教育,培養健全的生理、心理及性態度,促進兩性健康和諧關係 (四)落實對未成年懷孕女孩之照顧及權益保障,協助其走出生活、學業與發展困境 2.教育及人力投資 (一)提供家庭成員具性別平等觀念之親職教育及家庭教育,形塑性別平等的家庭觀及生長環境 (二)鼓勵及培力女孩開發潛能及領導力,促進女孩自我實現 (三)積極推展女孩運動,研發適合之運動項目與設施,增進其身心健康及體能 (四)降低科系選擇性別隔離現象,打破傳統性別定型化任務,增益女孩之適性發展與生涯規劃 (五)加強對弱勢家庭女孩的投資及培力,安定其生活與就學,提升其社會競爭力與發展 3.人身安全保障 (一)消除對女孩的暴力行為與歧視,營造女孩安全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二)保障性犯罪被害兒童及少年之司法權益 (三)落實性侵害加害人監督處遇機制,強化其治療、處遇及監督之無縫接軌,減少再犯率及女孩被害 4.媒體傳統禮俗 (一)改善傳統禮俗對於女孩的歧視,形塑性別平等的禮俗文化 (二)改善媒體刊播之新聞、節目、廣告、報章雜誌中傳統性別刻板印象與定型化任務之觀念傳遞,及物化或消費女孩之情形,發展性別平等的媒體內容

16 「身心維護」面向之願景與策略 改善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失衡現象,營造尊 重不同性別胎兒生命權之社會環境
提升女孩身體意識及身體自主權,並協助 女孩建立「健康才是美」的觀念,以提升 對自我體型的滿意與自信 提供女孩獲得整合之健康教育、性教育、 經期教育和心理教育,培養健全的生理、 心理及性態度,促進兩性健康和諧關係 落實對未成年懷孕女孩之照顧及權益保障, 協助其走出生活、學業與發展困境 教師介紹行政院「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四大面向之願景 1.身心維護: (一)改善新生兒出生性別比失衡現象,營造尊重不同性別胎兒生命權之社會環境 (二)提升女孩身體意識及身體自主權,並協助女孩建立「健康才是美」的觀念,以提升對自我體型的滿意與自信 (三)提供女孩獲得整合之健康教育、性教育、經期教育和心理教育,培養健全的生理、心理及性態度,促進兩性健康和諧關係 (四)落實對未成年懷孕女孩之照顧及權益保障,協助其走出生活、學業與發展困境

17 「教育及人力投資」面向之願景與策略 提供家庭成員具性別平等觀念之親職教育及家 庭教育,形塑性別平等的家庭觀及生長環境
鼓勵及培力女孩開發潛能及領導力,促進女孩 自我實現 積極推展女孩運動,研發適合之運動項目與設 施,增進其身心健康及體能 降低科系選擇性別隔離現象,打破傳統性別定 型化任務,增益女孩之適性發展與生涯規劃 加強對弱勢家庭女孩的投資及培力,安定其生 活與就學,提升其社會競爭力與發展 教師介紹行政院「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四大面向之願景 2.教育及人力投資 (一)提供家庭成員具性別平等觀念之親職教育及家庭教育,形塑性別平等的家庭觀及生長環境 (二)鼓勵及培力女孩開發潛能及領導力,促進女孩自我實現 (三)積極推展女孩運動,研發適合之運動項目與設施,增進其身心健康及體能 (四)降低科系選擇性別隔離現象,打破傳統性別定型化任務,增益女孩之適性發展與生涯規劃 (五)加強對弱勢家庭女孩的投資及培力,安定其生活與就學,提升其社會競爭力與發展

18 消除對女孩的暴力行為與歧視,營 造女孩安全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保障性犯罪被害兒童及少年之司法 權益
「人身安全保障」面向之願景與策略 消除對女孩的暴力行為與歧視,營 造女孩安全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保障性犯罪被害兒童及少年之司法 權益 落實性侵害加害人監督處遇機制, 強化其治療、處遇及監督之無縫接 軌,減少再犯率及女孩被害 教師介紹行政院「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四大面向之願景 3.人身安全保障 (一)消除對女孩的暴力行為與歧視,營造女孩安全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二)保障性犯罪被害兒童及少年之司法權益 (三)落實性侵害加害人監督處遇機制,強化其治療、處遇及監督之無縫接軌,減少再犯率及女孩被害

19 改善傳統禮俗對於女孩的歧視, 形塑性別平等的禮俗文化
「媒體傳統禮俗」面向之願景與策略 改善傳統禮俗對於女孩的歧視, 形塑性別平等的禮俗文化 改善媒體刊播之新聞、節目、 廣告、報章雜誌中傳統性別刻 板印象與定型化任務之觀念傳 遞,及物化或消費女孩之情形, 發展性別平等的媒體內容 教師介紹行政院「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四大面向之願景 4.媒體傳統禮俗 (一)改善傳統禮俗對於女孩的歧視,形塑性別平等的禮俗文化 (二)改善媒體刊播之新聞、節目、廣告、報章雜誌中傳統性別刻板印象與定型化任務之觀念傳遞,及物化或消費女孩之情形,發展性別平等的媒體內容

20 請支持 「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更進步!
請支持 「提升女孩權益行動方案」, 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更進步! 1.提問:你認為提升女孩權益,對我們的社會有什麼影響呢? 2.分享、討論與發表 3.教師歸納: 消除社會中性別歧視的觀念,有助於大家彼此尊重,和諧相處。 提升女孩的能力,可以造就更多傑出女性,有助於國力之增強。如︰呂秀蓮、蔡英文、王雪紅、紀政、曾雅妮、謝淑葳等人 消除性別刻板印象,也可以減輕許多男性的壓力(例如:男兒有淚不輕彈、男人是一家之主、男主內被視為吃軟飯、、、等)。

21 現在,你認識「台灣女孩日」 了嗎?讓我們一起在這個特殊 的節日,許一個幸福的約定!
1.提問:你覺得我們可在這個節日進行什麼的活動,來彰顯這個節日的意義呢? 2.分享、討論與發表 3.教師歸納

22 現在起我們可以這樣做 和我們的異性同學握握手,表達彼此的 善意,承諾相互尊重。
告訴自己:不管我是男生還是女生,我 都是最棒的,我要珍愛自己,勇敢爭取 幸福的人生。 多關心身邊的女性朋友,主動提供您的 協助。或者、、、 1.進行一個小活動,以行動彰顯「台灣女孩日」的意義


Download ppt "認識臺灣女孩日 102.10.1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