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國文科教學 適用年級:一年級 設計者:鄭佳惠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國文科教學 適用年級:一年級 設計者:鄭佳惠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文科教學 適用年級:一年級 設計者:鄭佳惠老師

2 第 一 課 師 說 何謂駢文? 駢文是駢體文或駢儷文的簡稱,四六文可簡化為「四六」。 其盛行於六朝,以四字、六字為基本句式。 駢文的特徵:
第 一 課 師 說 何謂駢文? 駢文是駢體文或駢儷文的簡稱,四六文可簡化為「四六」。 其盛行於六朝,以四字、六字為基本句式。 駢文的特徵: 1.對偶工整 2.聲律和諧 3.詞藻華麗 4.用典繁多

3 第 一 課 師 說 韓愈一生致力於古文運動,留下散文三百多篇,是文學史上出色的散文家。其散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韓愈散文的藝術特色是:
第 一 課 師 說 韓愈一生致力於古文運動,留下散文三百多篇,是文學史上出色的散文家。其散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韓愈散文的藝術特色是: 一、感情充沛,氣勢磅礡。 二、結構謹嚴,波瀾曲折。 三、語言精煉,勇於獨創。

4 第 一 課 師 說 韓愈散文在先秦諸子散文和兩漢史傳文的基礎上,大量吸收、提煉當代口語,為散文創作中繼承和革新的問題,指出了正確道路,積極地推動當時及後代散文的創造性發展。韓愈門徒極多,能成家的不少,宋代歐陽修,就受到他重大的影響。 取錄自:《中國文學史大綱》 譚達先著

5 第 一 課 師 說 古文運動 (一)背景 魏晉以後,文尚駢儷,義歸翰藻,氣格靡敝。
第 一 課 師 說 古文運動 (一)背景 魏晉以後,文尚駢儷,義歸翰藻,氣格靡敝。 唐初陳子昂、張說、李華、元結、蕭穎士等人,力主去除駢儷之習,取用散體之文。

6 第 一 課 師 說 古文運動之發展 1.倡議: 中唐韓愈倡古文運動,以掃綺靡之風,力主以群經子史為文學典範,求其樸實無華與蘊含教化。因啟「文以載道」之先聲。 2.附從: 柳宗元應之,遂使一時文風丕變。 3.蔚風: 韓愈之門弟子,李翱、皇甫湜、張籍等皆以古文名家。

7 第 一 課 師 說 唐代古文運動並未成功,晚唐五代駢文再次盛行。 古文運動之大成:
第 一 課 師 說 唐代古文運動並未成功,晚唐五代駢文再次盛行。 古文運動之大成: 宋歐陽修力崇韓文。曾鞏、王安石及三蘇繼起,作者日眾,古文始為文章之正宗。 唐宋後之發展: 1.元代 元有姚燧、虞集等人,從事古文創作。

8 第 一 課 師 說 2.明代 明有宋濂、歸有光等古文作家。尤以歸有光文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後。 3.清代
第 一 課 師 說 2.明代 明有宋濂、歸有光等古文作家。尤以歸有光文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後。 3.清代 清有方苞、劉大櫆、姚鼐等桐城派,為文左傳、史記,講求義法。惲敬、張惠言等陽湖派,為文取法先秦。曾國藩等湘鄉派,頗有匡濟古文之功。

9 第 三 課 桃 花 源 記 〈桃花源記〉與〈桃花源詩〉之比較: 1.筆法:
第 三 課 桃 花 源 記 〈桃花源記〉與〈桃花源詩〉之比較: 1.筆法: 記以鋪敘的方式,客觀虛寫作者憧憬的境界;詩則直接表現作者理想的境地,以敘述、抒情的方式間雜敘寫。 2.結構: 記由訪求桃花源而敷陳景物及生活情形,而點出避亂的原因;詩則由避亂原因而敷陳生活情形,次序恰好相反。

10 第 三 課 桃 花 源 記 3.內容 記敘寫村內情形的文字甚少,詩則煞費筆墨。 4.結尾 記以訪尋餘波作結,詩則自訴懷抱作結。

11 第 三 課 桃 花 源 記 語文常識: 陶潛世稱靖節先生。 白居易自號醉吟先生。 顧炎武學者稱為亭林先生。 袁枚時稱隨園先生。
第 三 課 桃 花 源 記 語文常識: 陶潛世稱靖節先生。 白居易自號醉吟先生。 顧炎武學者稱為亭林先生。 袁枚時稱隨園先生。 李白自號青蓮居士。 梁鍾嶸《詩品》列陶淵明詩為中品,推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12 第 三 課 桃 花 源 記 陶潛與王維之比較 人名 時代 風格 蘇軾之批評 評價 地位 作品 陶潛 晉 詩文樸質 質而實綺,癯而實 腴
第 三 課 桃 花 源 記 人名 時代 風格 蘇軾之批評 評價 地位 作品 陶潛 詩文樸質 質而實綺,癯而實 鍾嶸《詩品》以 為「隱逸詩人之 宗」 田園詩 人之宗 《靖節先 生集》 王維 詩閑雅清 淡,塑景 美而有畫 詩中有畫,畫中有 王士禎以並李 杜,譽為「詩 佛」 《王摩詰 全集》

13 第 五 課 墨 池 記 韓愈與、曾鞏之比較: 韓愈因李蟠請學,作師說以貽之;文中力陳時俗之失與從師問學之要。
第 五 課 墨 池 記 韓愈與、曾鞏之比較: 韓愈因李蟠請學,作師說以貽之;文中力陳時俗之失與從師問學之要。 曾鞏因王盛之請作墨池記一文,藉墨池故迹勉人應時時進德修業。 韓愈、曾鞏文皆源於六經,且均擅長議論。

14 第 五 課 墨 池 記 曾鞏與歐陽修 歐陽修之文造語平易,情韻綿邈。 曾鞏之文氣勢縱橫,波濤起伏,筆法精警,結構謹嚴。
第 五 課 墨 池 記 曾鞏與歐陽修 歐陽修之文造語平易,情韻綿邈。 曾鞏之文氣勢縱橫,波濤起伏,筆法精警,結構謹嚴。 歐陽修初見曾鞏之文,評為「駭其文,壯其志。」

15 第 七 課 廉 恥 《日知錄》 作者:清顧炎武。 篇數:三十二卷。 體例:上篇言經術,中篇論治道,下篇資博聞。
第 七 課 廉 恥 《日知錄》 作者:清顧炎武。 篇數:三十二卷。 體例:上篇言經術,中篇論治道,下篇資博聞。 性質:讀書筆記。不分門目,以類相從,每事必詳其本末。 內容:引證浩繁,內容兼有經義、政事、史地、兵事、天象、術數等,包羅廣泛。 命名:取子夏「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之意。 著書動機:「明學術,正人心,撥亂世以興太平」。 注釋:黃汝成《集釋》。

16 第 十 課 長 干 行 李白詩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白居易時與元稹唱和,世稱元白;後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
第 十 課 長 干 行 李白詩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 白居易時與元稹唱和,世稱元白;後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 劉基與宋濂同為明初文宗,詩與高啟齊名。

17 第 十 課 長 干 行 樂府詩 源起:「樂府」原為官署之名,漢武帝時始設;職在採集民間歌謠,被管弦以入樂。後人乃將樂府採集的詩歌,稱為「樂府」。 性質: 後世以民歌或合樂的詩,稱為樂府詩。 標題:常以歌、行、弄、吟、唱、辭、謠、怨等字為題,如〈長干行〉、〈遊子吟〉等是。

18 第 十 課 長 干 行 字句:字數、句數不限,以五言、七言為主。 平仄:每字平仄不須調協。 用韻: 1.平仄皆可,可以換韻。
第 十 課 長 干 行 字句:字數、句數不限,以五言、七言為主。 平仄:每字平仄不須調協。 用韻: 1.平仄皆可,可以換韻。 2.首句可押可不押,但偶數句必須押韻。 特色:內容樸質,詞采俚俗,用韻較寬,不講平仄。 流變:漢武帝之後大為盛行,唐後式微,最後為詞所取代。

19 第 十 課 長 干 行 批評: 1.樂府詩多民間作品,古詩則多士大夫的作品。
第 十 課 長 干 行 批評: 1.樂府詩多民間作品,古詩則多士大夫的作品。 2.樂府詩可歌可誦。古詩只可誦。但唐後盛行的「新樂府」,屬於文字詩而不可歌,不能和樂。 作品:宋郭茂編有《樂府詩集》一書,及漢魏至唐五代的歌辭。

20 ◎【近體詩 】 v.s 【古體詩】 要對仗 不用對仗 限用一個韻 句數固定 無特別要求 各種字數都有 可以轉韻 長短不齊
講究聲調,要合平仄。 只有整齊的五言或七言 限用一個韻 除了首句可能押韻,一律是偶數句押韻。 句數固定 無特別要求 主要是偶數句押韻,但還有其他變化。 各種字數都有 不用對仗 可以轉韻 長短不齊


Download ppt "國文科教學 適用年級:一年級 設計者:鄭佳惠老師."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