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2 复 习 1、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公式? 2、怎样正确使用刻度尺? 3、如何使用停表?

3 探究物理的方法: 从自然现象、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中,你产生了什么疑惑?发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将它们清楚的表达出来?如果你有了这样的感受你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提出问题。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平时观察对问题的看法或见解,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猜想与假设。 对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这就是科学探究的第三步。 进行实验——这是科学探究的第四步。 得出结论——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五步。

4 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先寻找别人对这个问题     的研究成果。 (2)自己做实验收集证据

5 探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6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S1 金属挡板 S2 t1 t2 s3 t3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7 【器材】 斜面、 小车、 刻度尺、 停表、 挡板、 木块。

8 【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挡板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挡板的时间t1。

9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挡板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10 孔隆教育 http://mykonglong.taobao.com
孔隆教育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 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s2 s3 t2 金属片 s1 t3 t1 孔隆教育

11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

12 【设计表格】 V2= t2= S2= V3= t3= t1- t2= S3=S1-S2= V1= t1= S1= 平均速度(m/s)

13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4 实验数据: V2= t2= S2= V3= t3= t1- t2= S3=S1-S2= V1= t1= S1= 平均速度(m/s)

15 【分析与论证】 v2<v3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16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17 课堂小结 1、科学探究的环节 2、小车在斜面上运动 的平均速度(分析     过程)

18 巩固练习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1、一个物体沿平直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均速度是 [ ] C A.20m/s B.10m/s C.8m/s D.都不对 2、某汽车沿直线运动时,前半段路程用20m/s速度行驶,后半段路程用30m/s速度行驶,在整个路程中,汽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 24


Download ppt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