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探究加 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探究加 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探究加 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物体的质量关系. 如图S4-1所示,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忽略,使
2.实验原理:利用沙及沙桶通过细线牵引小车做加速运动,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物体的质量关系. 如图S4-1所示,通过适当的调节,使小车所受的阻力忽略,使 小车 M 和小桶m都做加速运动. 图S4-1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 由④可知:当 M≫m 时,可近似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 T=
mg,即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F合=mg.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4 出相应的加速度a,验证a与F的关系;第二部分保持m不变, 改变M的大小,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验证a与M的关系.
3.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 板、小桶、细绳、沙、低压交流电源、天平、刻度尺、砝码.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5 (1)用天平分别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M 和 m,把数值记录
4.实验步骤及器材调整 (1)用天平分别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M 和 m,把数值记录 下来. (2)按图S4-2所示把实验器材安装好. 图S4-2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 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至不挂小桶的小车刚好在斜面上 保持匀速运动为止.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6 车运动,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 标上号码.
(4)将小桶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使小 车运动,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 标上号码.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的沙量,重复步骤(4), 每次记录必须在相应的纸带上做上标记,列表格将记录的数据 填写在表内. (6)建立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在 坐标系上描点,画出相应的图线以验证 a 与 F 的关系. (7)保持沙及小桶的质量不变,改变小车的质量(在小车上增 减砝码),重复上述步骤(5)、(6),验证 a 与 M 的关系.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7 垫起,而垫起的位置要恰当.在位置确定以后,不能再更换倾 角;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
5.注意事项 (1)在本实验中,必须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 垫起,而垫起的位置要恰当.在位置确定以后,不能再更换倾 角;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小桶,应连着纸带,且接通电源. (2)改变 m 和 M 的大小时,每次小车开始释放时应尽量靠 近打点计时器,而且先通电再放小车. (3)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的直线上,不在直 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的两侧,个别误差较大 的点应舍去.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8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9 究小车加速度 a 与小车所受拉力 F 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S4 -3 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
1.(双选,东莞五校2011届高三联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 究小车加速度 a 与小车所受拉力 F 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S4 -3 为实验装置简图.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 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两项说 法是正确的是( ) A.要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C.钩码的重力要远小于小车的总重力 D.实验进行时应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 答案:AC 图S4-3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0 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 F 吗? 若物体(具 有一定的初速度)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
2.如图 S4-4 甲所示,物体放在不光滑水平面上,先施加 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 F 吗? 若物体(具 有一定的初速度)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则物 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多少?若此时再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拉力F, 如图 S4-4 乙所示,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F 吗? 图S4-4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1 是 F;而在图乙中因为物体已经可以匀速下滑,由牛顿第一定 律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因此,再加一个力 F 就是物体受 到的合力大小.
答案:在图甲中,物体由于还要受到摩擦力作用,合力不 是 F;而在图乙中因为物体已经可以匀速下滑,由牛顿第一定 律可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因此,再加一个力 F 就是物体受 到的合力大小.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2 3.用如图S4-5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 图S4-5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3 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 S4-5 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
(1)某同学平衡摩擦力时是这样操作的:将小车静止地放在 水平长木板上,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慢慢垫高,如图 S4-5 乙,直到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木板向下滑动为止.请问这位同学 的操作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应当如何进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4 拉力 F,他得到 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 a-F 图线是下 图中的________(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2)如果这位同学先如(1)中的操作,然后不断改变对小车的 拉力 F,他得到 M(小车质量)保持不变情况下的 a-F 图线是下 图中的________(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5 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 每两点之间 还有 4 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 s1、s2、s3、s4 以及 f 来表示小车
(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 f=50 Hz.图 S4-6 是某同 学在正确操作下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E 每两点之间 还有 4 个点没有标出.写出用 s1、s2、s3、s4 以及 f 来表示小车 加速度的计算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 纸带所提供的数据,算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S4-6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6 F 之前已经有加速度,故 C 正确. 当抬高,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匀速下滑,则小车所受摩
解析:(1)平衡摩擦力的要点是把有打点计时器的那一端适 当抬高,给小车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匀速下滑,则小车所受摩 擦力和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平衡,则可认为小车所受 绳子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达到平衡摩擦力的作用. (2)该同学做实验时实际上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故没有拉力 F 之前已经有加速度,故 C 正确. (3)采用“逐差法”得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 [(s3+s4)-(s1+s2)]f 2 a= 1.0×104 代入数据解得 a=0.60 m/s2.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7 一个初速度,小车能够匀速下滑 (2)C (3) 0.60 1.0×104 答案:(1)该同学的操作不正确,正确的操作应该为给小车
[(s3+s4)-(s1+s2)]f 2 (3) 0.60 1.0×104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8 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S4-7
题型1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例1】(广东五校2011届高三联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 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S4-7 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 50 Hz,打点时间间隔为 0.02 s) 图S4-7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19 (1)图S4-8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
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S4-8 (2)保持沙和沙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 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才能比 较直观地确定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关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0 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了加速度 a 随合力 F 的变化图线如图 S4-9 所示.图 S4-9 甲中的图线上部出现了弯曲偏离了原来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沙和沙桶质量,甲、乙两位同 学根据实验数据分别作出了加速度 a 随合力 F 的变化图线如图 S4-9 所示.图 S4-9 甲中的图线上部出现了弯曲偏离了原来 的直线,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 S4-9 乙 中的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S4-9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1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2 备考策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一般都会利用打点计 时器和小车来进行实验,考查的重点是利用纸带求解速度、加
(3)沙和沙桶的质量没有远小于车的质量 实验前未平衡 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备考策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一般都会利用打点计 时器和小车来进行实验,考查的重点是利用纸带求解速度、加 速度及误差分析与如何平衡摩擦力等.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3 1.(2011 年广州一模)用图S4-10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
牛顿第二定律 (1)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的具体操作 为:取下_____,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 直到轻推小车后,小车能沿木板做__________运动. 图S4-10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4 4.0 1.2 3.6 1.1 2.0 0.6 1.4 0.4 1.0 0.3 图S4-11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5 答案:(1)沙桶 匀速直线 (2)描点、连线如图20所示. 0.30(0.28~0.32 均可) 图20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6 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S4-12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
题型2 涉及传感器、光电门的实验新题型 【例2】(泰州2011届高三一模)光电计时器是一种研究物 体运动情况的常用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S4-12所示,a、b 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 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 图S4-12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7 间动摩擦因数及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图中木板固定在水平 面上,木板的左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
现利用如图S4-13所示装置测量滑块与长1 m 左右的木板 间动摩擦因数及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图中木板固定在水平 面上,木板的左壁固定有一个处于锁定状态的压缩轻弹簧(弹簧 长度与木板相比可忽略),弹簧右端与滑块接触,1和2是固定 在木板上适当位置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 没有画出.现使弹簧解除锁定,滑块获得一定的初速度后,水 平向右运动,光电门 1、2 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 别为2.0×10-2 s 和 5.0×10-2 s,已知小滑块的宽度d=5.50 cm. 图S4-13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8 (1)滑块通过光电门 1 的速度v1 =________m/s;滑块通过
(2)若用米尺测量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为 l,已知当地 的重力加速为 g ,则滑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3)若用米尺测量出滑块初始位置到光电门 2 的距离为 s, 为测量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其含义, 并指明代表物理量的字母),被压缩弹簧的弹性势能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各量均用字母表示).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29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0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1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2 引进的器材和实验,在未来高考命题中出现的几率较大.本题 叙述过程较复杂,主要涉及的过程:一是弹簧锁定解除,滑块
备考策略:光电门、光电计时器及传感器是粤教版教材新 引进的器材和实验,在未来高考命题中出现的几率较大.本题 叙述过程较复杂,主要涉及的过程:一是弹簧锁定解除,滑块 弹出过程;二是滑块运动并经过光电门过程.涉及的知识点: ①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②牛顿第二定律;③匀变速运 动规律;④功能原理.本题是近年高考中经常出现的信息题的 一种,如何学会正确阅读并找出有效信息和规律是近年高考命 题者常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专家们想通过这类命题来引导学 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学会化繁为简,这也是提高创新能力 的重要途径之一.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3 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S4-14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 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 图S4-14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4 s=24 cm ,由图S4 -15中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 d =
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 的时间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则滑块经过光电 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____________,滑块经过光电门 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____________,则滑块的加速度的 表达式a=____________.(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图S4-15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5 m/g 组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其中当滑块的质量是350
(2)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总共做了 6 组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其中当滑块的质量是350 g时,Δt1=1.20×10-3 s,Δt2=1.18×10-3 s,请根据(1)中得到 的表达式计算出此时的加速度,并将结果填在下表中相应位置. m/g 250 2.02 300 1.65 350 400 1.25 500 1.00 800 0.63 a/(m·s-2)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6 如果想通过图象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简要说出你的做法:
(3)通过计算分析上表数据后,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如果想通过图象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简要说出你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7 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 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图S4
1.(2011年浙江卷)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 验时,已提供了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纸带、带小 盘的细线、刻度尺、天平、导线.为了完成实验,还须从图S4 -16中选取实验器材,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 分别写出所选器材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S4-16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8 答案:学生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钩码、砝码或电火花
学生电源为电磁打点计时器提供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 器(电火花计时器)记录小车运动的位置和时间;钩码用以改变 小车的质量;砝码用以改变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还可以用于 测量小车的质量. (如果选电磁打点计时器,则需要学生电源,如果选电火花 计时器,则不需要学生电源)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39 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 b 的挡光片 A、B 固定在小车上, 测得两者间距为 d.
2.(2011 年上海卷)如图 S4-17,为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小车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 b 的挡光片 A、B 固定在小车上, 测得两者间距为 d. (1)当小车匀加速经过光电门时,测得两挡光片先后经过的 时间Δt1 和Δt2,则小车加速度 a=________. 图S4-17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40 (2)(多选题)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 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 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
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 )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41 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 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
3.(2011 年重庆卷)某同学设计了如图S4-18所示的装置, 利用米尺、秒表、轻绳、轻滑轮、轨道、滑块、托盘和砝码等 器材来测定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滑块和托盘上分别放 有若干砝码,滑块质量为 M,滑块上砝码总质量为m′,托盘 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 m.实验中,滑块在水平轨道上从 A 到 B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 图S4-18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42 M+(m′+m) m-μg a= __________与__________,计算 a 的运动学公式是_________.
(1) 为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 ,须测出它在 A 、B 间运动的 __________与__________,计算 a 的运动学公式是_________. (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到 a 与 m 的关系为: (1+μ)g M+(m′+m) a= m-μg 他想通过多次改变 m,测出相应的 a 值,并利用上式来计 算μ.若要求a是m的一次函数,必须使上式中的_______保持不 变,实验中应将从托盘中取出的砝码置于________________.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43 μ=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实验得到a与m的关系如图S4-19所示,由此可知 μ=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S4-19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44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45 智浪教育--普惠英才文库


Download ppt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规律;探究加 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进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