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教学与科研 艺术+科学 孔庆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教学与科研 艺术+科学 孔庆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教学与科研 艺术+科学 孔庆炎

2 杂谈外语教学 “教无定法”和“教必有法” Methodology, approach, method and technique
Pit Corder (Introducing Applied Linguistics): Language teaching: art and science Methodology, approach, method and technique 培养什么能力 Competence V Performance Linguistic V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Language competence (language potential) V language abilities

3 语言潜能图 (Dr. Lyle Bachman1990年)

4 Native Language V Inter-language
Native language Potential ability Competence-governed Error-conscious Inter-language Performance-based Non-competence-governed Mistake/error-adorned and accompanied Message-conveying (Foreign language tolerance)

5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Target limited, practical, objective-based Knowledge-guided, skill-centered, culture-immersed, communication-oriented

6 Misconception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Grammar rules replaced by discourse rules; Linguistic skills replaced by cultural rules; Mechanical drilling replaced by cognitive analysis; Linguistic practice replaced by learning strategies; Communication replaced by appreciation

7 1. 打语言基础与培养应用/实用能力 1) 寓基础能力的培养于应用能力的训练之中,把二者结合起来。
2) 应用能力既指应用语言基本功的能力,更指把这些基本功运用到实际涉外交际环境中的能力。后者也可称作“实用能力”。“应用能力”是“实用能力”的基础,“实用能力”则是“应用能力”的最终体现。 3)培养“语言基本功”并不等同于培养“实用能力”。“实用能力”必须经过针对实际使用场合的语言交际训练才能培养起来(人们在交际场合所犯的大量用法错误实例说明,单纯强调基本功而忽视实用能力的培养是片面的。)

8 2. 读译听说写等语言技能的培养 1) 《基本要求》对语言技能的要求顺序是读、听、译、写、说。这是培养目标的顺序,并非教学过程的顺序。过去过分突出读、译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英语开不了口的结果。 2) 外语学习的关键是“熟练”,而为了达到“熟练”,就一定要进行“表达运用技能”(Productive Skills)的训练,不能‘学懂’为止,更要‘记住会用’。越是在基础阶段,越要进行“表达运用技能”的训练。

9 3. 交际典型性、思想性、时代感、趣味性、可模拟性:
3.      交际典型性、思想性、时代感、趣味性、可模拟性: 1)   交际典型性:培养交际能力,而不是欣赏能力;因此教学内容必须是实际交际需要的,而且要具有典型性。 2)   思想性:友好对外、不卑不亢、自强自立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时代感:当代人的英语。 4)   趣味性: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学内容预示学生将来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求,享受学用一致的乐趣。 5) 可模拟性:教学的重点不仅要‘教懂’,还要‘教会’,更要教会‘模拟’。

10 4. 接受(Receptive)技能和表达(Productive) 技能:
1) 接受技能领先于表达技能, 但表达技能却是掌握语言技能, 包括接受技能的基础。忽视表达技能训练是目前英语教学应注意克服的倾向. 2) 信息线与语言线:接受技能强调信息获取,而表达技能则强调信息交流 3) 信息线与交际法;语言线与结构法。

11 5. 能力 (Ability) 与效率 (Efficiency):
1) 语言教学培养的是能力, 但能力必须用效率来定义, 也即没有效率的能力只能看作是一种基础, 一种潜能。 [Efficiency = Comprehension X Speed (wpm)]。 2) 语言能力与效率不仅取决于学懂多少, 更取决于学会多少, 所以外语教学必须以训练学生记住和运用所学语言为方向。 3) 语言技能不是生理技能;语言技能是社会交际技能;没有社会交际就没有语言技能。

12 6. 质量(Quality)和数量(Quantity); 准确(Accuracy)和流利(Fluency):
1) 语言交际的效率(efficiency)取决于语言交际的流利程度,而语言交际的有效性(effectiveness)则取决于准确性,还取决于语境和交际双方的容忍性。 2) 接受技能的培养更需要较大量的语言输入, 故其重点应放在输入的数量和接受的流利程度上; 而表达技能的培养则更应强调少而精原则, 侧重质量与准确的要求, 把重点放在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上。

13 7 以学生为中心 (Student-centered) 以教师为主导的任务为中心 (Task- centered):
2) 高效率的外语课堂教学应是经教师按教学要求周密计划安排的;西方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更适合于有实际交际环境和迫切的交际需要的外语课堂教学;

14 8. 外语课堂的特点: 1)可学性(Instructive or Learnable) 2) 导向性(Guide-providing)
3)可延展性 (Extendable or Applicable) 4)挑战性(Challenging) 5)激励性(Motivative) 6)高强度(Intensive) (并非大信息量Information loaded) 7)高效率(Efficient)

15 9. 翻译与母语(Mother Tongue):
1) 翻译对比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 西方排斥翻译的作法不值得效法; 2)  翻译能力(Translating competence)是不同于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一种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它是两种语言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匹配能力(Matching competence)。 有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不等于就有了翻译能力。翻译能力也需要训练与培养。 3) 外语教学应尽可能使用外语进行, 但必要的对比使用母语和进行汉英对比教学是极其重要的。

16 10. 训练与检查(Training or Checking):
1) 混淆‘训练’与‘检查’是外语教学课堂上所发生的弊端之一。 2) 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是训练,而不是检查。检查是为了更好地训练。 3) 外语教学在课堂上实际上进行的更多是检查,而不是训练。 4) 检查代替训练的后果,造成课堂气氛紧张,挫伤了学生预习并与教师紧密配合的积极性。

17 11. 课堂教学要有“成就感” 有明显的即期成效,即学生学会了目标要求; 远期效果是即期效果的不断积累;
会表达是巩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最有效的激励。

18 11. 教学与考试: 1) 理论上应是考试为教学, 但实际上却经常是教学为考试;
2) 应严格区分应试教育与以考试检测教学成果。考试作为学业的最终的有效验收手段的作用是不应该加以否定的; 3) 关键是设计合理的考试, 使之既能科学地验收教学成果, 又能产生合理的教学后效(Backwash Effect)。

19 12. 教学与科研: 1) 研究领域: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 2) 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文学家和翻译家;教授与教师
3)外语教学的研究:题目俯拾即是,要学会抓住问题、集中问题(narrow down);要善于从小处积累.

20 12. 教学与提高 高校教师应具备下列素质: (1) 教书的素质; (2) 编书的素质; (3) 科研的素质; (4) 翻译的素质。

21 1)教书的素质: (从助教到讲师阶段) ① 语言素质: (1)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实际能力;
1)教书的素质: (从助教到讲师阶段) ① 语言素质: (1)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的实际能力; (2)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应能够成为 学生模拟学习的模板 (3)翻译和使用汉语的能力。

22 ② 教学素质: ●具有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学、外语教学法和语言测试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素养(根据我国国情, 应提倡精读一本书);
●具有细心观察教学过程、总结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的强烈愿望; ●具备必要的语言测试和统计知识, 能在科研中利用统计分析作论证支持;能比较科学地命题并进行考试统计分析。

23 ③ 学习新知识的素质: ●相关学科知识:必要的和有关的科学技术知识; ●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和技能; ●必要的涉外应用文知识和技能。

24 2)     编书的素质(讲师阶段): (1) 要具备大纲设计(Syllabus Design)和教材编写(Material Production)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 (2) 积极参与各种教学资料的编写, 学习和积累教材设计和编排的实践经验, 逐步获取主编的能力。

25 3) 科研的素质(从讲师到副教授阶段): (1) 作项目与写论文: ●论文不是总结; ●论文要体现学术性, 即选题有理论或实用价值;
● 要善于从教学中发掘研究课题, 要多选你占有较多资料的小题目, 从小题目、从具体领域作起; ● 立论要清晰明确; 结论要科学清晰, 不武断; ● 要有实验统计数据支持; ● 要有引证和参考书目等。

26 (2)   出专著和译著: ●教材、教学配套资料、训练丛书、习题集等; ●翻译各种有价值的文学和各种科学的原著;

27 结束语 ●我这一生所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在大学教书,教 外语。概括起来就是平凡的教学,不外乎制订 大纲,编写教材,发表论文,教本科生,带研 究生; ●要教先要学,所以我一辈子都在孜孜不倦地学; ●教与学是如此绝妙的辨证的一对,教了别人, 也充实了自己,还能不断发现不足,使你面对 学生觉得汗颜,就要再去学,为了再去教; ●教书的乐趣是你面前总有人向你发问,使你产 生永远向前的激情。没有激情就没有生活的追 求和乐趣。

28 Thank you!


Download ppt "教学与科研 艺术+科学 孔庆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