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7章 智能网业务交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7章 智能网业务交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智能网业务交换

2 7.1 概述 智能网(IN,Intelligent Network)是1992年由CCITT标准化的一个概念,它是一个能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性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为所有的通信网络服务。 它不仅可以为公用电话网(PSTN)、分组交换数据网(PSP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服务,也可以为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移动通信网和Internet服务。 智能网概念是围绕着向用户提供各种新业务提出的,如:“被叫集中付费”业务(800业务)、“信用卡呼叫”业务等。

3 智能网的提出 智能网是1984年4月由贝尔通信研究公司(Bellcore)和美国技术公司(Ameritec)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及时、方便、灵活地向用户提供新业务的电信网络。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电信网能迅速而灵活地向用户提供种种电信业务。传统的做法是:用户特性控制集中于每一个交换机中,每增加一种新业务,网中全部交换机就需要增加一部分软件。每增加一种新业务,必须要求对网中全部交换机软件进行修改,这种传统的新业务提供方法成本很高,可靠性差,而且需要较长的时间。 智能网的基本思想:交换机仅完成最基本的接续功能,而所有增值业务均由另一个附加网络——智能网(智能层)来完成。如图:

4 智能网结构图

5 7.1.2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智能网把业务控制逻辑从交换软件中分离出来,在集中的节点中实现业务控制,这个节点称为业务控制点(SCP);
智能网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智能网把业务控制逻辑从交换软件中分离出来,在集中的节点中实现业务控制,这个节点称为业务控制点(SCP); 交换机在原有交换软件的基础上增加业务交换功能,成为业务交换点(SSP)。 当需要增加新业务时,只需要在业务控制点中增加相应的业务逻辑,而不需要对交换系统的软件进行修改,从而大大加快了新业务的开发。

6 1.智能网的基本概念 CCITT第11次研究组1993年3月公布的Q系列建议草案中对智能网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智能网是用于产生和提供新业务的体系概念。 这里所谓的体系概念主要指两个方面: 一是智能网应能提供独立于业务的功能。 这些功能像“积木”一样可以用来组装各种业务,使新业务易于规定和设计; 二是网络实现与业务的提供相独立。 即业务可以利用各种分布式的网络功能,可以跨越若干网络并且独立于这些网络的具体实现。由于业务独立于网络基础结构,物理网络的演变不影响现有业务,网络中的物理设备可以由不同厂商提供。

7 2.智能网的特点 智能网的出发点是在原有的网络结构上增加一个智能层,以改变传统的网络结构,在各网络元素之间重新分配网络功能,为用户提供更加灵活、优质的服务。智能网具有以下特点: 网络结构灵活,提供业务快。 网络各节点之间、各功能之间,都通过标准接口及相应的协议进行通信,与业务无关。 全网普遍采用信息处理技术。 呼叫处理模块化。 电信公司、业务提供者及用户三者均可参与业务生成。 允许在网络中不断引入新技术,而不必进行重大的网络(端局)改造工作。 支持移动通信的漫游功能。

8 7.2 智能网概念模型 INCM由四个平面组成,即业务平面、全局功能平面、分布功能平面和物理平面。每一个平面都是对基于智能网结构的网络所提供功能的不同层次的抽象。

9 智能网概念模型中的各个平面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业务平面内的业务和业务特征由全局功能平面内的全局业务逻辑实现 全局业务逻辑则由全局功能平面内的业务独立构件(SIB)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来实现; 而SIB又是由分布功能平面内的一个功能实体或是几个功能实体合作实现的; 分布功能平面内的功能实体则决定它所映射的物理平面内的物理实体的行为,每个功能实体至少映射到一个物理实体,一个物理实体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功能实体。

10 智能网主要目的——及时方便地引入新业务,正是由这些不同层次之间的映射来实现的。当开展新业务时,由业务设计者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构造全局业务逻辑即可,而每个SIB的实现则由网络本身提供。

11 业务平面 1.业务与业务特征 业务是电信运营部门为满足用户对通信的需求而提供的通信能力。任何一种业务都具有它本身的业务特色,体现在用户使用业务时所感受到的最基本的业务单元之中。这个基本业务单元称之为业务特征。 一个业务由一个或几个业务特征组成。 有些业务只需要一个业务特征即可实现 如:大众呼叫(MAS)等业务; 有些业务需要几个业务特征才能实现。 如:被叫集中付费业务(FPH)(800),它必须具有一个号 码(ONE)、反向计费(REVC)业务特征。

12 在智能网第一阶段(IN CS-1)中定义了25种 IN业务和38种业务特征。
IN业务:被叫集中付费(FPH) 、记账卡呼叫(ACC)、大众呼叫(MAS)。 业务特征:呼叫转移(TRA)、多方会议(MWC)、反向计费(REVC)。

13 2.常用智能网业务简介 被叫集中付费业务 被叫集中付费业务(FPH,Free Phone)也称800业务 是最早出现的智能业务,同时也是最流行的业务之一。 记账卡呼叫业务 记账卡呼叫业务(ACC,Account Card Calling) 也被称为300号业务。 ACC业务允许用户在任何一部电话机上呼叫而不必立刻付现金,只需把费用记在规定的账号上。

14 虚拟专用网业务 虚拟专用网业务(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600) 允许业务用户利用公共网建立自己的专用网,该专用网可以有自己的编号,可以跨地区或跨国家。 通用个人通信业务 通用个人通信业务(UPT,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700) 分配给用户一个唯一的“个人通信号码PTN(Personal Communication Number)”, 用户可以在任何话机上通过该号码向智能网登记作为来话目的地,这样所有对此“个人通信号码”的呼叫都将接到所登记的话机上。因此,只要知道用户的PTN,就可以方便地联系该用户。

15 广域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 广域集中用户交换机业务(WAC,Wide Area CeNtrex)由连接到一个交换机上、能提供类似小交换机性能的一组普通用户而构成的一个集中用户交换机(Centrex),并把分布在不同交换机上的集中用户交换机和单机用户构成一个虚拟的专用网络,向地理位置分散的业务用户群提供PABX业务。 这样,用户无需购买额外的用户交换机就可享受PABX功能,例如用户群内部通信时可以采用缩位拨号等。 电话投票业务 电话投票业务(VOT,teleVOTing)给社会提供了一种利用电话网进行意见征询或民意测验的手段。

16 大众呼叫业务 大众呼叫业务(MAS,Mass Calling)提供了一种类似热线电话的服务。 它是新闻界、传播媒体等通过电信手段与广大读者、听众、观众等沟通联系的一种服务方式。 恶意呼叫识别 恶意呼叫识别(MCI,Malicious Call Identification)给用户提供一种追踪恶意呼叫的能力。

17 全局功能平面 全局功能平面(GFP,Global Functional Plane)是从总体或网络范围的角度来观察的网络功能模型。GFP反映了IN所具有的总的功能。 全局功能平面主要面向业务设计者。在这个平面上,我们把智能网看作是一个整体。即对业务交换点、业务控制点、智能外设等功能部件不加区分,而把它们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智能网的功能。 全局功能平面中包含有业务独立构件(SIB,Service Independent Building Block)、基本呼叫处理(BCP,Basic Calling Processing)和总业务逻辑(GSL,Global Service Logic)。

18 7.3 业务独立构件 业务独立构件(SIB)是全局功能平面中用来构造业务特征的网络功能模块。这种模块在全网中是统一的、标准的、可重复使用的。
7.3 业务独立构件 业务独立构件(SIB)是全局功能平面中用来构造业务特征的网络功能模块。这种模块在全网中是统一的、标准的、可重复使用的。 SIB具有以下特征: SIB是在把业务分解成最基本的业务特征的基础上提取出来的。不同的业务将由相应的SIB组合而成。因此,SIB与任何具体的分布功能和物理功能平面的体系结构无关,也即与网络的具体实现无关。

19 为实现IN业务特征而使相应的SIB组成一个SIB链。为使各个SIB之间能相互连接,SIB必须具有统一的标准接口。

20 现代交换技术 第十五讲 主讲教师:范亚芹        学时:16

21 7.4 业务交换点 业务交换点(SSP)通常包括呼叫控制功能(CCF)和业务交换功能(SSF)。
7.4 业务交换点 业务交换点(SSP)通常包括呼叫控制功能(CCF)和业务交换功能(SSF)。 在不采用独立IP(智能外设)的情况下,SSP还应包括部分的专用资源功能(SRF)。 CCF接受客户呼叫,完成呼叫建立和呼叫保持等基本接续功能。SSF接收和识别智能业务呼叫,并向业务控制点(SCP)报告,同时接受SCP发来的控制命令。

22 SSP基本功能 ⑴控制呼叫/连接的建立、变换和释放 ⑵智能网呼叫的检测
为此,SSP应能支持ITU-T定义的触发检测点(TDP)和事件检测点(EDP),并能按需要扩充。

23 ⑶与业务控制点(SCP)的信息交互 如果检出智能网呼叫,SSP应与SCP进行信息的交互。 一方面SSP要向SCP报告智能网呼叫的检出或智能网呼叫处理过程中发生的有关事件; 另一方面SSP要执行SCP发来的指示如何进行呼叫接续的有关命令。 SSP与SCP之间为ITU-T定义的D接口,采用规定的协议标准。 为此,SSP应能支持NO.7信令的TCAP功能,以及作为TC用户的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

24 ⑷操作维护管理功能 SSP应具有与智能网有关的操作维护管理功能。例如智能网呼叫的话务测量与报告,网络负荷管理,呼叫记录与计费功能,系统安全性管理等。

25 7.5 业务控制点 业务控制点(SCP)是智能网的核心部件。
7.5 业务控制点 业务控制点(SCP)是智能网的核心部件。 其中驻留有业务逻辑程序(SLP,Service Logic Program)和用户数据,提供对智能网业务的控制能力。

26 SCP基本功能 SCP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并查询数据库,进行各种译码;
同时,SCP能根据SSP上报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根据业务逻辑向相应的SSP发出呼叫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各种智能呼叫。 智能网所提供的所有业务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在SCP中,SCP与SSP之间按照智能网的标准接口协议进行通信。

27 SCP通常含有业务控制功能(SCF)和业务数据功能(SDF)两个功能实体。
SCP也可以通过信令网接入到外部SDP中。 外部SDP可以与SCP在同一个网中,也可以处于不同的网。 SCP通过信令网与SSP相连,也可以接至智能外设IP,或者通过SSP的中继功能与IP相连。

28 Thank You!


Download ppt "第7章 智能网业务交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