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油墨的传输和转移 徐 宏 平
2
主要内容 输墨系统的性能要求 油墨的传输的三个行程 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墨量及其测定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油墨传输和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3
输墨系统的性能要求 传递的稳定性 传递的均匀性 精确的墨层厚度及墨量
4
传统输墨系统的三个行程 A——给墨行程 B——分配行程 C——转移行程
5
1、给墨行程的组成 给墨行程是指油墨从墨斗传输到匀墨辊的过程 系统组成:主要由墨斗、墨斗辊、传墨辊组成
6
2、给墨量的控制 给墨量一般由两个参数来控制: A、刮墨片与墨斗辊之间的间隙 B、传墨辊传墨时与墨斗辊接触弧度 或传墨辊的转速 d
7
2、给墨量的控制 油墨预置及墨量调节 粗调和细调可相互切换
8
2、给墨量的控制 最新墨量控制技术
9
3、给墨性能分析 勤加墨 + 应使墨斗油墨水平面保持一定高度 对于θ而言,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其大小: 一个是刮墨片的倾斜角度
刮墨片1 刮墨片2 θ1 θ2 墨量相同 墨斗辊 对于θ而言,有两个因素会影响其大小: 一个是刮墨片的倾斜角度 墨斗辊 一个是油墨在墨斗中的高度 印品墨层厚度随油墨高度的下降而下降, 从而导致印刷品的密度下降。 应使墨斗油墨水平面保持一定高度 勤加墨
10
3、给墨性能分析 流变特性良好的油墨 影响给墨量的因素主要是油墨的屈服值和油墨的触变性 印刷时,应勤搅拌墨斗中的油墨。
墨斗可配自动搅拌装置,帮助油墨触变。
11
3、给墨性能分析 良好的给墨性能:自动加墨系统
12
分配行程 1、油墨分配系统 串墨辊 匀墨辊 重 辊 着墨辊 串墨辊:起串墨作用, 串动幅度0-40mm 匀墨辊:起匀墨作用
重辊 匀墨辊 ●组成: 重 辊 着墨辊 串墨辊:起串墨作用, 串动幅度0-40mm 匀墨辊:起匀墨作用 重 辊:增加墨辊之间的压力 着墨辊:主要承担向印版供墨 靠版辊
13
分配行程 1、油墨分配系统 重辊 ●油墨分配行程的作用 A、改善油墨的流动性 B、使油墨分配均匀
14
分配行程 2、油墨分配系统的性能指标 ●匀墨性能 分配行程的匀墨性能采用匀墨系数来表示,用Kc表示。
L:墨辊的长度; Di:第i根辊的直径; Ai:第i根墨辊的匀墨面积; N:墨辊的根数 Kc值越大,匀墨性能越好;一般要求Kc≥3为好。
15
分配行程 2、油墨分配系统的性能指标 ●着墨性能 分配行程的着墨性能采用着墨系数来表示,用Kd表示。
L:墨辊的长度; Dj 第i根辊的直径; M:墨辊的根数 Kd值越大,着墨性能越好;一般要求Kd≥1为好。
16
分配行程 Kg= Kc+Kd 2、油墨分配系统的性能指标 ●贮墨性能 分配行程的贮墨性能采用贮墨系数来表示,用Kg表示。
给墨系统自动调节墨量的性能也越好, 从而保证了印刷品墨色一致。
17
油墨分配行程中胶辊的粘弹性效应 胶辊的粘弹性变形,形成了胶辊的内耗,使胶辊老化。 墨辊间的接触压力大 胶辊的温度升高 供墨不稳
分配行程中的墨辊采用软硬交替排列的方式,以减轻墨辊之间的振动 胶辊的粘弹性变形,形成了胶辊的内耗,使胶辊老化。 墨辊间的接触压力大 胶辊的温度升高 供墨不稳 墨辊的直径增大 胶辊的温度升高 现在的印刷机上,墨辊数量较多,目的就是为了降低温度 在所有的供墨辊中,串墨辊的温度升得最高,所以,串墨 辊有冷却。
18
油墨的附着 油墨在纸张或其它承印材料上的附着,主要依靠所谓“机械投锚效应”和分子间的二次结合力。印刷方式不同,使用油墨不同,油墨附着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别。 “机械投锚效应”与二次结合力 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 油墨在金属箔 高聚物薄膜上的附着
19
输墨系统新技术 墨路非常短,即1根网纹辊,1根靠版墨辊,最大特点是无墨键
同倍径传墨,两根辊的直径均与印版滚筒相同,有效消除鬼影现象,印刷质量大大提高 与传统水路相结合,适合无水印刷,也可传统胶印 可用温度来调整油墨的密度变化
20
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墨量及其测定 印刷前印版上的墨量叫印版墨量,用x表示;印刷后转移到纸张或其它承印材料表面上的墨量,叫转移墨量,用y表示。x、y的单位可用g/m2,也可用μm。 油墨转移率f=y/x×100% 油墨转移系数e=y/(x-y)
21
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墨量及其测定 A 理想的油墨转移曲线 B金属箔、塑料膜等表面相当平滑、对油墨又不具明显的吸收性的承印材料
C纸张等具有明显的吸收性的承印材料 (a) 油墨转移量曲线 (b) 油墨转移率曲线 (c) 油墨转移系数曲线
22
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墨量及其测定 AIC 2-5型印刷适性试验机结构图
23
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墨量及其测定 x(g/m2)=[涂墨后印刷盘重量(g)-印刷盘重量(g) ]/印刷面积(m2) y(g/m2)=[涂墨后印刷盘重量(g)-印刷后印刷盘重量(g)]/印刷面积(m2) 表1 x、y的实验数据 x(g/m2) 0.2056 0.2505 0.2923 0.8005 0.8961 1.4042 1.9870 y(g/m2) 0.0478 0.0508 0.3168 0.3647 0.3960 0.7756 2.3890 2.9047 4.0225 4.9580 6.7694 8.139 1.0102 1.2882 2.0639 2.7662 3.6734 4.4281
24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承印材料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油墨性质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印版版面图文结构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25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承印材料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铜版纸和新闻纸的f-x曲线
26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油墨性质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影响油墨转移率的主要性质有油墨的塑性粘度和墨丝长短。 塑性粘度愈高,则转移率随之降低;
墨丝短,则油墨着不到墨斗辊上,转移率下降,而墨丝过长,则容易引起溅墨,产生墨斑。
27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印刷压力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不同印刷压力下的油墨转移率曲线
28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印刷速度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油墨转移率f与印刷速度υ的关系曲线
29
影响油墨转移的因素 印版版面图文结构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
由于印版上的单位面积内着墨部分的周边总长,以实地版最短,线条版次之,网线版最长,油墨转移率的大小,便依次是:实地版、线条版、网线版。
30
提高油墨转移性能的方法 增加油墨的转移时间,即适当降低印刷速度 增加承印物的吸墨性或毛细孔的作用 适当降低油墨的粘度 适当提高印刷压力
31
油墨传输和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纸张的吸墨过程分析 油墨的透印、粉化 剥纸拉毛现象
32
纸张的吸墨过程分析 压印瞬间,加压渗透阶段 纸张离开压印区,自由渗透阶段
33
影响纸张吸墨性强弱的因素 纸张性质 油墨性质 印刷压力 印刷速度
34
纸张吸墨性太弱的故障及解决方法 更换合适的纸张 适当加大印刷压力 调低油墨粘度 降低印刷速度 使用快干油墨,避免背面粘脏
消除印张间的静电,防止印张过分接触 降低成品堆放高度,减轻压力 使用喷粉
35
油墨的透印 透印现象则主要发生在使用非涂料纸印刷时。如图(b)所示。 解决方法: 更换合适的纸张 提高油墨粘度 适当减小印刷压力
36
油墨的粉化 油墨粉化现象主要发生在使用涂料纸印刷时。 解决方法: 更换合适的纸张 提高油墨粘度 在油墨中添加树脂含量较高的调墨油
对纸张进行调湿处理
37
剥纸拉毛
38
剥纸拉毛的后果 从纸张上脱落下来纸屑(即脱落的胶料、填料粒子和纸张纤维)掉在印版滚筒之间,会加速印版的磨损;
纸屑填充在印版的图文上,会使印刷品发糊; 辗转到橡皮布、墨斗、水斗中,会污染橡皮布、油墨、润湿液,这一切都将使印刷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使生产无法进行。
39
纸张的表面强度与拉毛速度的关系 纸张的表面强度T是量度纸张表面的纤维、填料、胶料粒子间的结合力大小的物理量,指单位纸面上垂直于纸面的抗分层、抗撕裂的能力。 纸张的临界拉毛速度V拉,简称拉毛速度,即实际印刷过程中,或模拟实验的印刷过程中,纸张产生掉屑现象的最低印刷速度。
40
纸张的表面强度与拉毛速度的关系 实验研究发现,对于任意的一种纸张,当印刷压力和印版上的墨层厚度一定时,拉毛速度与油墨的塑性粘度ηp之积为一常数C, 纸张的表面强度T又与此积成正比,因而有 : V拉·ηp=C T=k·C=K·V拉·ηp 式中,C对于指定的纸张是个常数。叫做纸张的VVP值;k是比例常数。
41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纸张本身 油墨的塑性粘度 油墨的粘着性 墨层厚度 印刷压力 温度 水份
42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纸张:印刷使用的纸张不同,拉毛速度自然也有所不同: 涂料纸比非涂料纸拉毛速度低; 纸的正面比反面拉毛速度低;
横丝缕的纸张比纵丝缕的纸张拉毛速度低。
43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油墨的塑性粘度 :纸张的拉毛速度一般是随油墨的塑性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油墨的塑性粘度愈大,拉毛的速度就愈低,纸张的掉毛、掉粉愈严重。 油墨的塑性粘度对拉毛速度的影响
44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油墨的粘着性:纸张的拉毛速度随着油墨的粘着性Tack值的增大则减小。即油墨的粘着性愈大,拉毛速度愈低,纸张的掉毛、掉粉愈严重。 Tack值对V拉的影响
45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墨层厚度:在墨层很薄时,拉毛速度随着墨层的增加急剧地下降;随后下降的趋势较为平缓;当墨层厚度越过某一定值后,下降的趋势变得很缓慢,即墨层厚度再增厚,拉毛速度也很少下降了。 δ对V拉的影响
46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印刷压力:图中PB-PC段是工作压力段,在这个印刷压力段内,印刷压力的变化对拉毛速度的影响不大,但拉毛速度值普遍很低。
47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温度:对于拉毛速度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油墨的塑性粘度和粘着性(Tack值)来实现的。
图给出温度T(绝对温度值)对于(a)卷筒纸平印油墨、 (c)单张纸印刷油墨、(d)新闻轮转油墨的粘度的影响。
48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图给出了温度T(绝对温度值)对于(a)卷筒纸平印油墨、 (c)单张纸印刷油墨、(d)新闻轮转油墨的粘着性的影响。
49
影响纸张拉毛速度的因素 水份:导致纸张的湿掉毛。与纸张的耐湿性和润湿液的供液量有关。
50
本讲的重难点 1.油墨转移的三个行程 2.油墨转移过程中的墨量及其测定 3.提高油墨转移性能的方法 4.剥纸拉毛
51
复习思考题 1.油墨在平版印刷机上,要经过哪几个行程,才能完成一次印刷?各个行程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在印刷过程中,墨斗中的油墨要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 3.试说明印刷机的输墨系统,利用增加墨辊数量,而不采用增加墨辊半径的方法,提高输墨的均一性的原因? 4.胶辊的粘弹性效应对油墨的传输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冷却串墨辊的温度,可以提高输墨效果?
52
复习思考题 5.油墨依靠哪些作用附着在承印物表面? 6.何谓油墨转移率和油墨转移系数?如何测定印版墨量和转移墨量?
7. 试分析纸张的平滑度、印版的材质和图文形式、印刷压力与印刷速度如何影响油墨转移率。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