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幼教課程模式之比較與基本問題之探討
2
從蒙特梭利到直接教學,你思維哪些幼兒課程發展史?
1965年之前,美國幼教分為三類:幼稚園、托兒所、Nursery School。 1950年代之前:幼教課程的多樣性不足。 1960年代: 1. Head Start Project 起頭計畫開始後,托兒所、三至四歲幼稚園、五歲幼稚園開始合併。 2. Follow Trough Project
3
思維的問題 「幼兒教育」的年齡是否該隨不同年代幼兒能力的提升而重新界定? 幼兒教育的權利該屬於誰?家長?社會服務機構?或國家?
美國的起頭計畫是否忽略了其他能力較佳的兒童? 幼兒教育如何兼顧均等(equity)與卓越?(excellence)
4
幼教課程模式之比較
5
何謂「比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前車覆,後車戒?
7
幼教課程模式之共同與相異點 六個課程模式所針對的對象除了河濱街與娃德福之外,其餘都是以低社經地位的小孩為對象。
六個模式當中,除了蒙特梭利與娃德福之外,都是以三到五歲年齡層的小孩為對象。 六個模式當中,除了娃德福之外,其餘皆受到心理學發展所影響。 除了娃德福之外,其餘的課程模式幾乎都是以入小學為其教育目的。 教學內容:蒙特梭利、高瞻遠矚以及直接教學法都具有詳盡規劃的教學內容;河濱街僅列出教學內容的選擇及組織原則;娃德福與卡蜜迪汎思除了原則外,還提供內容和活動設計的原則。 教學方法:除了直接教學法是以教師為教導者的角色、娃德福強調教師是示範者的角色之外,其餘四種模式皆強調教師並非教導者,而是引導者或觀察者。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