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目的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 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商品(或货物)的跨国流动; 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要素贸易。 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目的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和国内的流动程度的差别引起的对国际间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现实中人为的贸易障碍对经济和福利的影响。

3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与模型框架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与模型框架 一、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不涉及货币因素 。 在分析框架上,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只有两国、两商品(或部门)、两要素。 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 。

4 二、主要分析工具 (一)均衡分析 均衡即平衡,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作用在质点上的所有力的合力(或矢量和)为零时的状况。
经济学的均衡是指经济行为主体意识到进一步改变决策行为已不能获得更多利益,从而不再改变其行为的状态。

5 均衡分析就是假定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所出现的情 况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假定其它条件不变,即假定某一变量只取 决于本身的各相关变量的作用,而不受其它变量和因素影响 的前提下,该种变量如何实现均衡。局限在一个局部范围。 一般均衡分析。研究某一变量在各种条件和因素作用下, 如何实现均衡。不仅用于研究整个经济的价格和产量结构, 而且用于研究经济运动的许多方面。

6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达到均衡状态所需的 条件,并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
假定资本、人口、技术、生产组织和需求状况等因素不变。 动态分析。考察变化而使经济均衡调整的路径或过程。 加进了时间因素。分析时间过程的变化,如何影响经济体系的运动和发展,也称为“时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更适合经济增长与发展、经济周期波动等宏观经济变迁。 比较静态分析。将原静态与新条件下产生的静态进行比较。 原有条件发生变化,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只对既成状态加以比较,不涉及条件变化的调整过程。

7 (二)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消费者偏好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只能根据偏好程度排列出顺序 (偏好),而其大小无法具体衡量
消费者能对可能消费的商品进行先后排列。 第一,完全性。可以明确比较和排列不同商品 组合。要么A<B;要么 A=B;要么 A>B。 消费 者偏 好的 三大 基本 特征 第二,可传递性。如果A>B和 B>C成立,那么 就有 A>C。 第三,非饱和性。对每一种商品的消费都没有 达到饱和点。对任何商品,总认为多比少好。

8 2、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s 无差异曲线 :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或满足程度 的X、Y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X商品

9 效用(满足程度)保持不变 Y商品衣服 减少Y,增加X 减少X,增加Y A D I X商品食品 X1,X2分别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 U0是常数,表示某个效用水平 。 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两 个点: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 但效用水平相同

10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效用,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 (1)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偏好完全性假定决定 (3)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11 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平行的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近的无差 异曲线代表的满足 程度越低,效用越 低; 否则越高,因为高 位的无差异曲线的 商品组合量大。 Y I1 I2 I3 I4 X

12 边际替代率/MRS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Commodities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 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3 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消费两种商品,维持效用不变,随着一种 商品量的连续增加,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 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 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似 原因: 对某一商品拥有量较少时,对其偏爱程度高;而拥有量 较多时,偏爱程度较低。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想要获得更多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 减少,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量就会越来越少。 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越 来越小,因此该曲线必定凸向圆点。

14 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证明:当消费者所消费的X1与 X2商品发生变动(X1的变动量 为dX1,X2的变动量为dX2)后 ,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即使得 效用增量dU=0。

15 无差异曲线的特例——MRS不递减 (1)完全替代: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固定不变。
例如:在某消费者看来,一 杯牛奶和一杯咖啡之间是无 差异的,两者总是可以以 1:1的比例相互替代。 U1 U2 U3 牛奶 3 2 1 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 咖啡 无差异曲线是一条斜率不 变的直线。 MRS12=常数,

16 (2)完全互补:两种商品必须按固定比例配合同时被使用
例如,一副眼镜架必须和两 片眼镜片同时配合,才能构 成一副可供使用的眼镜。 U1 U2 眼镜片 眼镜架 2 1 完全互补品 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状。 边际替代率为0(平行于 横轴)或为∞(垂直于横 轴)。

17 3、预算线(budget line)消费可能线
预算线:在收入与商品价格 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 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 组合的线。 预算线上的每一点,X1X2 两种商品组合不同,但支 出相等。 X2(衣服) B A点,全部买X1,无法买X2; B点,全部买X2,无法买X1。 A X1(食品)

18 预算线方程 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 两种商品分别为X1和X2 商品价格分别为P1和P2 X2 A P1X1+P2X2=I 预算线方程 B
O X1

19 3、预算线的移动 (1)平行移动—I变动 收入减少,消费可能性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消费可能性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X2 (2)I不变,两种商品价 格P同比例变动: 上升,消费可能性线向 左下方平行移动。 下降, 消费可能性线向 右上方平行移动。 X1

20 消费可能线的旋转 I不变,其中一种商品P变化 X2 X2 X2价格不变 X1商品价格不变 X1商品价格下降 X2商品价格下降 X1 X1
价格上升 X1 X1 X1商品价格上升

21 4、序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最优购买行为条件: 把钱花光,买到商 品的最大数量 商品组合必须能带来最大效 用。 追求最大的满足
最优支出位于给定预算线上 把钱花光,买到商 品的最大数量 追求最大的满足 X2 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 合在一个图上; 收入既定,预算线必与无数 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 衡——效用最大化 E X1

22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商品的组合(M, N),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所能实现的 最大化效用(I2)。
如果I与AB两条曲线相交 (C,D),则是以较多 的钱实现较低的满足程 度, X2 B C F E N I3 I2 I1<I2,浪费了。 I3>I2,但无法实现。 D I1 O M A X1

23 在切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相等。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一定预算约束下,实现最大 效用,消费者应选择最优商品组合。 这时:MRS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比。 消费者愿意交换的两种商品的数量比,应等于该消费者 能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 种商品的数量。

24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价格-消费曲线: 在消费者偏好、收 入以及其他商品价 格不变的条件下,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 的消费者均衡点移 动的轨迹。 X2 A 价格-消费曲线 E1 E3 E2 U3 U2 U1 1 2 B 3 O X1 价格-消费曲线的推导

25 X2 A 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 个均衡点E1、E2和E3上 ,都存在着价格与需 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 关系。 E3 E2 E1 U3 U2 U1 根据这种对应关系, 把每一个P数值和相应 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 绘制在商品的价格-数 量坐标图上,便可以 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 求曲线。 O B3 X1 P 1 2 3 E3 O X1

26 收入-消费曲线: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消费者收入变动引起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变动轨迹。
X2 收入-消费曲线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增 加,预算线AB向外平移 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消费 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E1、E2和E3。 重复这一过程可以得到 无数个这样的均衡点的 轨迹,这便是收入-消 费曲线。 A E3 E2 U3 E1 U2 B U1 O 1 2 3 X1

27 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 收入水平对某商品的需求量。
收入-消费曲线反映了收入水平 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 系。 以商品1为例,收入为I1时,需 求量为1;收入增加为I2时,需 求量为2;收入增加为I3时,变 动为3……把这种一一对应的收 入和需求量的组合描绘在相应的 平面坐标图中,便可以得到相应 的恩格尔曲线。 I X=f(I) X1 O 恩格尔曲线

28 恩格尔曲线斜率为正时,为正常品,即需求量随收入增 加而增加。
需求量增加 比例小于收 入增加比例 ,收入弹性 <1,为“必 需品”。 需求量增加 比例超过收 入增加比例 ,收入弹性 >1,为“奢 侈品”。 收入增加时,需 求量反而减少, 需求的收入弹性 为负,为“劣等 品” 。

29 5、从单个消费者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下市 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假定在某一商品市场上有n个消费者,他们都具有不同的个 人需求函数 。i=1,2,…,n

30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表到市场需求表 1 2 3 4 5 20 16 12 8 30 24 18 6 50 40 10 商品价格 (1)
消费者A的需求量 (2) 消费者B的需求量 (3) 市场需求量 (2)+(3) 1 2 3 4 5 20 16 12 8 30 24 18 6 50 40 10

31 (三)厂商选择 1、厂商目标 利润最大化。条件要求:完全信息 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实现利润最大 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

32 2、生产函数 产量Q与生产要素L、K、N、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 = f(L、K、N、E)--- 生产函数 其中N是固定的,E难以估算,所以简化为: Q = f(L、K) 研究生产函数一般都以特定时期和既定生产技术水平作为前 提条件;这些因素发生变动,形成新的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 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 间的关系,即生产中投入量与产出量的关系。

33 经济学中的短期与长期 短期: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 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

34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技术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连续增加 一种要素投入,当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边际产量 递增;当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某一特定值时,边际产量 最终会递减。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是消费者 选择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在生产理论中的应用或转化 形态。

35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条件 以技术水平不变为前提; 以其它生产要素投入不变为前提;
并非一增加投入这种生产要素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 规律,只是投入超过一定量时才会出现; 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在每个单位上的性质都是相同的, 先投入和后投入的在技术上没有区别,只是投入总量 的变化引起了收益的变化。 例证:【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在1958年大跃进中,不少地方盲目推行水稻密植,结果 引起减产。

36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原因 生产中,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在 数量上都存在一个最佳配合比例。 即最佳技 术系数
开始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小于最佳配合比例所需 数量,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越来越接近 最佳配合比例。边际产量是呈递增的趋势。 当达到最佳配合比例后,再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可 变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就是呈递减趋势。

37 3、等产量线 Isoquante Curve 等产量线:在一定技术 条件下,生产既定产品 产量所需投入的生产要 素的各种可能组合点的 轨迹。
K 线上任何一点,L、K组 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 Q 与无差异曲线的比较? L

38 Q L K 1 2 3 4 5 20 40 55 65 75 60 85 90 100 105 110 115 120

39 等产量曲线 K L 1 2 3 4 5 C G Q3 = 90 Q2 = 75 Q1 = 55 H A D I E F 等产量曲线图
C G Q3 = 90 Q2 = 75 等产量曲线图 The Isoquant Map Q1 = 55 H A D I E B F

40 等产量曲线特征 (1)等产量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表明:实 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 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 。
其斜率的相反数被定义 为边际技术替代率,用以 衡量两种投入之间的替代 能力 Q2 = 75 C D E L 1 2 3 4 5 K 4/3 MRTSLK = 2 MRTSLK = 1

41 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 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边际技术替代率恰好等于两种要素各自边际产量之比。 O L K Q 证明: L1 K1 B L2 K2 △K △L

42 等产量曲线特征 (2)等产量曲线凸向原 点; 表示边际技术替代率有 递减倾向。 K L C MRTSLK = 2 4 3
1 2 3 4 5 K 4/3 C Q2 = 75 MRTSLK = 2 MRTSLK = 1 D MRTSLK = 2/3 E MRTSLK =1/3 J F

43 P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a K1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产量不变,一种要素不断增 加,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 代替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 量是递减的。 b K2 c K3 d K4 O L1 L2 L3 L4 L 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c和d点的过程中,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L3和L4。即:L2-L1=L3-L2=L4-L3,相应的资本投入的减少量为K1K2>K2K3>K3K4。

44 (3)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 产量水平; K Q1 Q2 Q3 Q4 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 产量水平。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 平越高 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 素组合量大。 L

45 (4)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K L O Q1 Q2 A A~B A~C B~C 矛盾 C>B C B

46 4、等成本线(企业预算线) 等成本线:在成本与生 产要素价格既定下,生 产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 要素(K,L)的各种不 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K
注:与消费预算线比较 600 成本支出既定为C, 劳动L价格=工资率w 资本K价格=利息率r L O 300

47 成本支出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 L K O A1 B1 A0 B0 B2 A2 成本支出增加使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
成本支出减少使等成本线向左下方平行移动 A0 B0 B2 A2

48 劳动L价格下降使等成本线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小
要素价格变化对等成本线的影响 L K O 劳动L价格下降使等成本线以逆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小 A0 B0 B1 劳动L价格上升使等成本线以顺时针方向旋转,斜率变大

49 5、生产者均衡 生产者均衡:等产量线与 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实 现要素最适组合。 K B C E N Q3 Q2 D Q1 L A M
将所有的投资都用在的生产要素上;(成本花完) 使每一块钱用在不同生产要素上的边际产量相等。 (每一元成本都很有效) E N Q3 Q2 D Q1 L A M 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的要素最佳组合 或者MPL / w = MPK / r

50 K B C E N Q2 D L A M 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PK--- K的价格 QK--- K的数量 MPK--- K的边际产量 PL--- L的价格 QL--- L的数量 MPL--- L的边际产量 M --- 成本 MPm--- 每一元成本的边际产量 利润最大化和最优生产要素组合之间的联系

51 扩展线 Expansion path 等斜线:一组等产量曲线上,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 等的点的轨迹。
扩展线:要素价格、技术 和其他条件不变,企业扩 大生产规模所引起的生产 要素最优组合点移动的轨 迹。 K 扩展线一定是等斜线 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 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 的生产要素最适合点,将 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得 出生产扩展线 。 L

52 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各种要素按相同比 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的变动。 规模报酬递增:
生产函数Q=f(K,L),如果f(λK, λL)>λf(K,L),其中λ>0 规模报酬不变: 生产函数Q=f(K,L),如果f(λK, λL)=λf(K,L),其中λ>0 规模报酬递减: 生产函数Q=f(K,L),如果f(λK, λL)=λf(K,L),其中λ>0

53 产量增加的比例>规模(要 素)增加的比例。
Q=100 Q=300 2 8 4 Q=200 6 L O K R 规模报酬递增 当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 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 很大的倍数。 例:投入为两个单位时,产 出为100个单位,但生产 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 资本投入分别小于4个单位 。

54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 )增加的比例。 K R 8 6 例: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 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 单位; 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 时,产出为200个单位。 Q=300 4 Q=200 2 Q=100 O 2 4 6 8 L 规模报酬不变

55 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 增加比例。
K R 8 例: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个单 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 当劳动与资本分别投入为4个 单位时,产出低于200个单位 ,投入是原来的两倍,但产 出却不及原来的两倍。 Q=300 6 4 Q=200 2 Q=100 O 2 4 6 8 L 规模报酬递减

56 (三)帕累托最优 1、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帕累托标准 帕累托改进 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帕累托改进 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帕累托最优状态 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所有的帕累托改进均不存在。

57 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做经济效率。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具有经济效率的;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两种情况: --产品在消费者之间的任何重新分配都会至少降低一个消费者的满足水平 --要素在厂商之间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会至少降低一个厂商的产量

58 2、帕累托最优条件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59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条件 假定两种产品分别为X和Y,其既定数量为 和 。两个消费者分别为A和B。下面用埃奇渥斯盒状图为工具来分析两种产品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分配。

60 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X的数量,垂直高度表示Y的数量。从OA水平向右是消费者A对第一种商品X的消费量XA,垂直向上是它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A。从0B水平向左是消费者B对X的消费量XB,垂直向下是它对第二种商品Y的消费量YB。

61 分析过程 以OA和OB为原点画出A和B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 如果初始的产品分配在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则 不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连接切点的轨迹,叫 做交换的契约曲线。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条件公式 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而无差异 曲线切点的条件是在该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 等。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又叫做两种商品的边 际替代率。

62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条件 假定两种要素分别为L和K,其既定数量为 和 。两个生产者分别为C和D。下面用埃奇渥斯盒状图为工具来分析这两种要素在两个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63 盒子的水平长度表示L的数量,垂直高度表示K的数量。从OC水平向右是生产者C对第一种要素L的消费量LC,垂直向上是它对第二种要素K的消费量KC。从0D水平向左是生产者D对L的消费量LD,垂直向下是它对K的消费量KD。

64 分析过程 以OC和OD为原点画出C和D的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如果 初始的要素分配在两条无差异曲线的切点上,则不存在任何 帕累托改进的余地。连接切点的轨迹,叫做生产的契约曲线 。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无差异曲线的切点,而无差异曲线切 点的条件是在该点上两条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相等。无差异曲 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又叫做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65 (3)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假设条件 --假定整个经济只包括两个消费者A和B,它们在两种产品X和Y之间进行选择,以及两个生产者C和D,它们在两种要素L和K之间进行选择以生产两种产品X和Y。 --假定C生产X,D生产Y。并且假定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亦即无差异曲线为给定不变,生产者的生产函数即等产量线为给定不变。

66 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 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取一点B,B点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以B点出发引垂线到 和 可以构筑一个辅助的埃奇渥斯盒状图。图中的任意一点都表示既定产出 和 在两个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分配。该埃奇渥斯盒状图中交换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均为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67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大产量。这一边界或曲线可以通过edgeworth box推导出来。

68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 假设该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并且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
所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且规模收益不变; 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供给都是固定不变的; 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所有生产要素都充分利用; 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部性(Externality)

69 X和Y两种产品的生产函数 注意:由于前面假定(2), 和 均为线性齐次方程。

70 要素在两部门的配置 生产要素在两个部门之间的配置则取决于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之间的关系。由于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因此两个部门的要素报酬相等。

71 过程推导: (1)生产函数: (2)充分就业条件: (3)利润最大化约束条件: (4)契约线: 图1-1

72 · · · 埃基沃斯盒式图 LY OB V′ a′ g′ b′ KY d X3 c Y9 X2 e Y12 X1 f KX Y14 V OA
LX

73 生产可能性曲线 1 2 3 4 5 6 9 12 15 Y (小麦) (棉花) X 可能性 A B C D E F X 1 2 3 4 5 Y 15 14 12 9

74 机会成本 △Y △X 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产出数量。
A B X商品的机会成本与 X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marginal rate of transformation, MRT)呈绝对值相等 的关系。 在图1-2(a)中,假设现在该国的生产点位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上A点处,它可以通过将生产要素从Y部门转向X部门来增加X的生产,这样一来,生产点就会改变。若生产点转移到B点,那么,这时增加X生产的机会成本就是以Y的生产的减少量来衡量的,即机会成本为-△Y/△X(由于△Y/△X是负数,所以将其变换为正数(前面加负号)表示机会成本)。如果X的生产仅增加一个微小的量,那么机会成本就可以用通过A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即︱dy/dx︴。 图1-2(a)所描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的形状是向外凸的,因此,当生产点由A向B方向移动时,对应的切线斜率绝对值不断上升,即随着X的生产的增加,其机会成本是递增的。对机会成本递增原因的一种解释是两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

75 边际转换率 边际转换率是生产可能性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反映了X的变化量(△X)所引起的Y的变化量△Y,等于两个部门的边际成本之比。

76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O X Y A B C 机会成本递增 机会成本是递减 机会成本不变

77 分析图形,生产可能性曲线上B点的切线S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在该点上转换为Y的边际转换率MRT,ⅡA和ⅡB的共同切线T的斜率绝对值是产品X在该点上替代产品Y的边际替代率MRS 。

78 4、完全竞争和帕累托最优状态 西方经济学对此的基本结论是:任何竞争均衡都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同时,任意帕累托最优状态也都可由一套竞争价格来实现。 交换的最优条件 生产的最优条件 生产和交换的最优条件

79 (1)假设条件 完全竞争经济在一些假定条件下存在着一般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状态要求存在一组价格,使得所有商品的需求和供给恰好相等。 设这一组均衡价格为PX,PY,…,PL,PK,…。其中PX,PY,…分别表示商品X,Y…的均衡价格;PL,PK,…分别表示要素L,K…的价格。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消费者和每个生产者均是价格的接受者,它们将在既定的价格条件下来实现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80 (2)证明过程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对于任意消费者A、B来说,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相同的。 由此证明: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比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81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要素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对于任意的生产者C、D来说,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相同的 由此证明:在完全竞争经济中,产品的均衡价格比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82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生产者利润最大 化条件,可以得出: 由边际转换率性质有: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商品的均衡价格比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 累托最优条件。

83 商品市场均衡 图1-3 均衡条件: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

84 (四)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需求方面,个体无差异曲线是描述单个消费者的偏好与福利的重要概念。但在国际贸易中,我们更关注整个国家的福利,即判断国际贸易对一国福利而言究竟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任坏事。因此,在研究国际贸易问题时,需要一种能衡量整个社会需求与福利的分析工具。 我们假设所有个体的偏好都是相同的,这样一来,集体的偏好与单个个体的偏好保持一致。由于每个人的无差异曲线的形状都是相同的,那么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性质与个人无差异曲线也应一致。由此我们得出社会无差异曲线。

85 任何情况下,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
案例:三个投票 个人偏好排序 偏好排序 1 A B C 2 3 三方案同时投票,会发生什么结果? 任何情况下,从个人偏好次序达到社会偏好次序是不可能的 阿罗不可能定理

86 图1-4 社会无差异曲线

87 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是指一国在同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为保 持同等效应,多消费一单位X而必须放弃Y的数量。同 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对应的边际替代率等于 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替代率递减,这是由边际效 用递减法则决定的。

88 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国际贸易中的用途 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确定一国的消费均衡点。
从规范分析的角度看,社会无差异曲线可以用来衡量 整个社会的福利,这与用个体无差异曲线衡量个体福 利是一样的;

89 国民收入预算线 国民收入预算线是指在X和Y的价格既定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国民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点的轨迹。 A B O Y X

90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 O Y X A B R P Q

91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在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以下三个: (1)生产达到均衡 (2)消费达到均衡: (3)市场出清:
三、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一)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在封闭状况下,决定一国经济一般均衡的条件有以下三个: (1)生产达到均衡 (2)消费达到均衡: (3)市场出清:

92 图: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Y O X P是相对价格线,相对价格是用商品Y的数量来表示商品X的价格 UA E P

93 图形说明 上图描述了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一般均衡状态。一般均衡解为生产可能性边界与社会无差异曲线拥有共同的切线,该切线斜率的绝对值等于X的相对价格p,也就是说,这两条曲线共同决定了均衡状态下一国的相对价格水平、生产及消费。 在E点,生产者利润达到了最大化,因为生产可能性边界在该点的边际转换率等于相对价格;消费者也同样达到效用最大化,因为社会无差异曲线在该点的边际替代率也等于相对价格。另外,图中生产点与消费点重合,所以两种商品的生产均等于消费,即市场出清。

94 (二)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图1-6 图1-7

95 (三)封闭的相对价格差与国际贸易的发生

96 四、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 开放条件下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 1.生产达到均衡 2.消费达到均衡 3.贸易达到平衡

97 变换3式 式左边表示开放条件下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右边则表示该国一开放条件下的总支出。因此,贸易平衡条件也可转化为一国国民收入与总支出相等这一条件。

98 在成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均衡 Y O X Q PW G 出口X进口Y情形 C F H 请画出进口X出口Y情形

99 (二)国际均衡价格

100

101 (二)国际均衡价格

102 将两国的过剩需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中,决定国际均衡价格

103

104 五、国际贸易利益的衡量与分解 两个概念: 国际贸易利益,又称为贸易利益(gains from trade),是指同封闭经济相比,开放经济在既定的生产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新增加的利益,表现为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与进口商品的价格之比,即相对价格。

105 贸易利益与贸易条件 Y O X T T′ U1 PD E U2′ PW′ C′ U2 E′ F PW C

106 需要注意: 一国从国际贸易中所获得的利益多寡取决于该国的贸易条件。 贸易虽能改善一国的总体福利,但并不意味着国内每个国民都能从中受益。

107 贸易利益的分解 贸易利益可以分解为消费利益和生产利益:
消费利益(consumption gain),又称为得自交换的利益(gains from exchange),是指在资源配置和产出组合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而不是国内市场价格消费可能产生的利益。 生产利益(production gain),又称为得自专业化的利益(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是指生产者按照国际市场价格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生产可能得到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利益。

108 · · · · 图:国际贸易利益的分解 Y C F U3 U2 E U1 Q Pw Pw O X E—F:得自交换的利益
F—C:得自专业化的利益 Pw

109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一、一个没有贸易的假想世界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条件:生产函数、要素供应量、消费偏好都相同;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

110 两国没有贸易的充分必要条件: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 两国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两国消费偏好相同; 规模收益不变;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并且不存在外部经济性。

111 如果: 两国相同商品的生产函数相同,即生产技术相同 两国的相对要素禀赋相同 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两国的规模收益不变 两国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不存 在外部性 两国在封闭条件下相对价格完全相同,国际贸易不可 能发生。

112 二、国际贸易的起因 放松上述5条假设,就产生了不同的贸易基础 放松(1)——生产技术差异 放松(2)——要素禀赋差异
放松(3)——消费者偏好差异 放松(4)——规模经济 放松(5)——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

113 本章小结 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分析也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主要研究方法,最常用的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差决定了比较优势的表现。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差的根源。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国际贸易对参加贸易的各方都有好处,贸易利益包括交换利益和专业化利益。在规模收益不变、完全竞争市场的前提下,具有同等技术、要素禀赋和偏好的国家,将会有同样的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因而也就没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因此,各个国家必须在这些方面至少一个方面有所差别,才能产生比较优势,从而引发国际贸易。


Download ppt "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