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初探「紀錄片製作」 溫敬和 2009.04.06 建中生活科技專題講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初探「紀錄片製作」 溫敬和 2009.04.06 建中生活科技專題講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初探「紀錄片製作」 溫敬和 建中生活科技專題講座

2 聊聊「紀錄片」 你覺得紀錄片是什麼? 你覺得紀錄片給你什麼感覺? 你對紀錄片的印象是什麼? 紀錄片與「新聞專題」、「新聞」有差別?

3 看見「紀錄片」 「紀錄片」的刻板印象: 真實記錄、客觀、公正。

4 看見「紀錄片」 維基百科的定義: 紀錄片是指描寫、記錄或者研究實際世界的電影片。與紀錄片相對的是故事片。紀錄片(在大多數情況下)不需要演員來表演。在紀錄片中表現的人、地點、情況應該與實際情況一致。 紀錄片。 (2009)。 維基百科。 2009年3月30日取維基百科。 < >

5 看見「紀錄片」 大英百科的定義: 以教育或娛樂為目的的、描述和闡釋事實材料的影片。幾乎每個國家都有這種或那種形式的紀錄片,它對電影的寫實主義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紀錄電影。 (2009)。 大英百科全書。 2009年3月30日取自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

6

7 盧米埃兄弟 Auguste Lumière 奧古斯特盧米埃 Louis Lumière 路易斯盧米埃

8 愛迪生電影放映機所錄製的打噴嚏 Fred Ott’s Sneeze 佛萊奧特的噴嚏

9

10

11 紀錄片的楷模。 1922年美國導演弗萊厄蒂(Robert Flaherty)拍攝了《北方的南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這是一部基於個人實地觀察的愛斯基摩人生活的紀錄,這部影片成了許多紀錄影片的楷模。

12 觀點‧紀錄 影片的拍攝過程充滿掌鏡者主觀的意識。例如:「選擇」不同的拍攝角度會呈現出不同的意涵,帶給觀影者不同的解讀。
影片的剪輯過程亦充滿主觀的意識。

13 觀點‧紀錄 紀錄片的觀點,應該是代表了導演觀點、作者觀點。亦即,紀錄片的定義應是:用影像跟聲音所表達的一種言論自由。

14 觀點‧紀錄 除去影像、聲音,紀錄片其實真正存在於工作者本身所積累的「意念表達」、「批判精神」、「道德勇氣」、「創作自由」、 和「歷史見證」的觀點! 紀錄片是一種追求 證明自己的動機、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是一種想法的落實而已 

15 遇見「 Story Corps 」

16 遇見「 Story Corps 」

17 遇見「 Story Corps 」 創辦人:Dave Isay 成立時間:2003 總部: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
工作: Recording America 二台MobileBooth(記錄車) ,透過拖車旅行與記錄各個城市的口述故事。 一個StoryBooth(記錄站)位於紐約曼哈頓的弗利廣場 另一個StoryBooth(記錄站)位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的 當代猶太博物館的StoryCorp

18 遇見「 Story Corps 」 訪談的進行將拍照,訪談結束時,家族將接獲一張記錄光碟,
如果訪者及受訪者同意,那張光碟將複製一份,歸存華盛頓國會圖書館的美國民俗中心。 這些記錄將不經過編輯刪整,如果事涉敏感細節,受訪者可拒絕歸存國會圖書館,或設定在其死後才能公諸大眾。

19 另一種「 Story Corps 」-平民觀點的紀錄片
平民化: 數位攝影機、剪輯軟體與電腦設備價格平易近人。 觀點: 不必學習、不必模仿商業媒體美學形式的流行節目 理直氣壯的用自己的觀點、自己觀看的方法來紀錄自己的社區,表達自己對社區的意見! 這是你的紀錄片、你的觀點、你的影像言論自由!

20 建立「影像資產」 硬碟? 隨身碟? 光碟? 紀錄的價值在於時間的累積 妥善保存已拍攝的DV帶。(防潮箱)
王哥柳哥遊台灣(李行) (1958)

21 紀錄片製作流程 確定題目 田野調查 初訪 擬定拍攝大綱或企劃案 拍攝 (1892)

22 紀錄片製作流程 修改或補強紀錄方向 場記表 紙上剪接 補拍 非線性剪接 (1895)

23 倫理 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醫學,每一個學門的角度,談到研究第一章就是倫理,絕對不能傷害到你的研究者,絕對不能傷害他們的隱私,這是一個研究者先天的責任。 研究的結果必須獲得被研究者的同意才能使用,只要他們有意見你都要尊重,不能擅自拿去發表,任何的學門都是這樣子的。 (1898) (1903)

24 倫理 紀錄片通常是不付酬勞的,弱勢者憑什麼要讓你拍呢? 因為我是弱勢所以你要替我發言? 因為我是他者所以你要看我的生活?
請告訴我一個我應該同意的理由! (1908)

25 倫理 拍攝是站在怎樣的角度來拍? 跟被拍攝者的關係如何? 你有沒有設身處地為人家想? 是站在誰的立場? 你是為了什麼樣的利益而進行拍攝?
你有沒有細緻的去處理、 思考被拍攝者他們的權益有沒有被損及, 尤其是他們的隱私權及經濟利益 (1908)

26 倫理 作者論(導演論): 創作者的自以為是 創作者的自圓其說 認為「作品」最重要 容易把別人的苦難當成創作的素材來用
社會觀察 -> 社會研究 (1909)

27 確定題目 專業領域和興趣相關的題目 具備社區特色的題目 有再發現可能的題目 考量自身能力的題目
確定影片目的 為何而拍?(動機會變成信念,是支持工作者與影片前進的重要動力來源。) (1910)

28 田野調查 Google、udn聯合線上新聞資料庫 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鄉鎮志
相關論文索引: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鄉鎮志 相關圖書出版物 民藝古董店

29 田野調查-誰是關鍵人物 當事人及其後代 當地文史工作者或教師 地方的「領袖」 (1911)

30 田野調查 確定關鍵人與事件 尋找當事人或物的歷史照片或文獻 資料的掌握度高。 (1911)

31 初訪 透過關係介紹 帶著禮物登門造訪 表明身分與目的 被拒絕的應對 (同理心) (1917)

32 田調的工具 紙筆和錄音筆 照相機 筆電和掃描器 攝影機 (1920)

33 觀察的方法 參與式的觀察 如作壁上觀的觀察 (1921)

34 訪談 訪談技巧 訪談時機 語言的使用 訪談的順序 情境訪談 深入訪談

35 訪談禁忌 不當的稱謂 直指或質疑對方的錯誤 時間過長 不斷中斷回答或自己慷慨激昂 加諸自己的意識形態 (1926)

36 情境 掌握偶發事件與情境 再現 (1934)

37 拍攝技巧 1.確定腳架的平衡 2.對焦距後構圖( zoom in 對焦) 3.避免關節處在圖框線上
4.避免維持腳架只在同一高度同一地方下攝影 5.每一個鏡頭(cut)時間須8秒以上 6.拍攝時手盡量不要碰觸腳架 7.注意黃金分割的焦點及構圖的平衡 8.拍攝主體受光夠不夠 9.多利用景深來凸顯拍攝主體 10.多注意特寫鏡頭

38 拍攝技巧 1.手持攝影機的時機(現場立即性的需求、題材美學的考量、忘記帶腳架) 2.利用移動物體來帶動攝影機的運動 3.入鏡與出鏡的概念
4.從A到B描述的時機 5.靠近的美學 6.避免搖晃的幾個技巧 7.初學時儘量使用廣角鏡頭靠近被攝物 8.純熟時大膽嘗試手動對焦的特寫鏡頭 9.手持攝影機常犯的最大錯誤:不斷的follow 10.避免只有一種手持的高度 (1947)

39 分鏡拍攝與拍攝方向 1.針對被攝體因連續動作所作的影像佈置,使得影像敘述流暢,產生節奏。 2.提供不同角度的觀看方式,提醒重點。
2.提供不同角度的觀看方式,提醒重點。
 3.避免 Jump Cut。 何謂180度假想線? 1.注意被攝物的運動方向是否一致。 2.處理對談的畫面,眼神的方向是否正確。 (1955)

40 剪輯技巧 聲音先行的概念 動作點即為剪輯點 反應鏡頭的使用 切入鏡頭的提醒 避免跳接(Jump Cut)的畫面 補充畫面〈說明畫面〉的運用
有趣的埋伏

41 剪輯常犯的錯誤 相似的構圖或鏡位接在一起 過多的溶接 不保持運動鍾鏡頭的完整 自然音的忽略與音量的失控 旁白與畫面的各掃門前雪
人物的忽然出現 (1963)

42 穿越雪隧的夢 2008 片長:6分鐘 器材:數位相機640*480 未使用腳架


Download ppt "初探「紀錄片製作」 溫敬和 2009.04.06 建中生活科技專題講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