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助力科学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助力科学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助力科学研究
宋振世 2018年12月19日

2 检索是科研的起步

3 思考题 查找某高校某个学院历年SCIE论文? 如何查找曾和平老师的SCIE论文? 如何选择投稿期刊或留学机构

4 引文索引的历史… Dr. Garfield 1955年在 Science 发表论文提出将引文索引作为一种新的文献检索与分类工具
将一篇文献作为检索字段从而跟踪一个Idea的发展过程 1963年出版 Science Citation Index 1973年出版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1978年出版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Dr. Eugene Garfield Founder & Chairman Emeritus  ISI, Thomson Scientific “Our ultimate goal is to extend our retrospective coverage of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back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Century of Science initiative makes that dream come true.”

5 什么是引文 一篇论文 参考论文 参考书 参考专利 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

6

7 引文数据的作用 分析、追踪热点研究领域 客观评价作者和机构的学术水平 学术期刊的评价 评估国家宏观科研状况 了解某个课题的历史发展情况
跟踪课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客观评价作者和机构的学术水平 评估学术论文的影响力、申请绿卡、 杰青基金、成果评奖、职称评定…… 学术期刊的评价 评定核心期刊;文献老化和半衰期的定量测定…… 评估国家宏观科研状况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ISTIC)

8 外文索引数据库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 1

9

10

11 引文索引数据库 检索字段主要有:主题、题名、出版物名称、作者、出版年、地址、文献类型等

12 1选择Web of Science核心集 2勾选所需数据库,如SCIE、SSCI or AHCI等

13 1、WoS基本检索 1Web of Science核心集 2检索词 3选择SCIE数据库

14 2保存题录信息 1精炼检索结果 3文献信息

15 4链接到数据库,能否看全文? 5能看全文 6不能看全文,只能看摘要。如需全文:可以文献传递

16 1、WoS基本检索-机构 检索某一机构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无检索结果

17

18 使用检索运算符时不区分大小写。例如,OR、Or 和 or 返回的结果相同。
日本科学振兴机构

19 E Chi* Nor* Univ* same (Dept Comp Sci & Technol or Key Lab Multidimens Informat Proc or Sch Informat Sci Technol or Key Lab Trustworthy Comp or Sch Comp Sci & Software Engn or Dept Comp Sci or Inst Syst Sci or soft*)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避免华东师大非软件学院与其他高校软件学院合作的论文出现)

20

21

22 Univ* Sci* Tech* Chi* 地址中不能使用冠词(a、an、the)和介词(of、in、for)

23 作者表达式 1、首先输入姓氏,再输入空格和作者名字首字母。
只输入了一个名字首字母时,系统将自动添加星号 (*) 通 配符。因此,输入 Johnson M 与输入 Johnson M* 相同。 2、不区分大小写 3、当检索包含连字号 (-) 和撇号 (') 的姓名时,应包括这些 标记或用空格替代

24 亚洲作者表达式 例如:曾和平 zeng heping zeng he ping(该形式包括 zeng he-ping)
zeng h*p*(包含zeng hp,zeng h p, zeng he ping) zeng h heping z he ping z 如何保证查全率和查准率

25

26 课题菜鸟的“迷茫” 1、看相关领域内经典综述 2、看高被引文献 3、追踪该领域的研究动态 4、从参考文献获得线索 5、当前被关注的文献

27 快速查找高质量论文 1、看相关领域内经典综述 2、看高被引文献 3、追踪该领域的研究动态 4、从参考文献获得线索

28 ESI名词解释 高被引论文(High Cited Paper) 热点论文(Hot Paper) 高水平论文(Top Paper)
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取并集后的论文集合。

29 分析检索结果 研究“热度” 哪本期刊 “对口” 哪个研究机构“强项”

30 创建引文报告 导出Excel,包括分年被引 出版的文献数 每年的引文数

31 2、SCIE被引情况查询 1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 2被引参考文献检索 3检索范围

32 无蓝色链接表示该文献未被SCIE收录,但仍然被SCIE引用
2完成检索,查看该文献被引用情况 1根据出版年、卷、期页码等信息,判断文献信息 有蓝色链接表示该文献被SCIE收录 无蓝色链接表示该文献未被SCIE收录,但仍然被SCIE引用

33 4、被引8次 5、8篇文献引用过此文 通过施引文献间接反应学术论文的影响力

34 Web of Science高级检索 IS= or IS=

35 Web of Science高级检索 点击检索结果数字,进入检索结果列表

36 https://bibliometric.com/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发
文献计量在线分析平台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发

37 利用Web of Science跟踪最新研究进展

38

39 利用Web of Science跟踪最新研究进展

40 利用Web of Science跟踪最新研究进展
创建引文跟踪

41 EndNote® online-文献的管理和写作工具

42 EndNote® online-文献的管理和写作工具

43 EndNote® online-文献的管理和写作工具

44 EndNote® online-文献的管理和写作工具

45 EndNote® online-文献的管理和写作工具

46 EndNote® online-文献的管理和写作工具

47 EndNote® online-文献的管理和写作工具
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

48 Web of Science小结 文献检索调研&被引查询、全文链接 分析检索结果:按作者单位,学科类别、国家、机构等进行分析 文献写作管理

49 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1、收录篇数:发表的论文在数据库中收录篇数 2、被引总次数(被引频次): 缺点: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次数很高的论文,即使其他论文被引次数低,其总体成就也会因此被夸大,特别是如果被引次数高的论文有多名共同作者的话,其水分就更多了。而且,有的综述文章的被引次数会比原创论文高得多,但是它并不代表作者的学术成果。 3、平均被引次数:=被引用总次数/总论文数。 对论文少的人有利,而对论文多的人不利

50 4、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即某刊平均每篇论文的被引用数。 一般每年的六月公布上一年期刊的影响因子(2016年期刊影响因子将于2017年6月公布) 影响因子= 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统计当年被引用总次数 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越大,其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注:影响因子是指web of scienc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

51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1992年) = A / B

52 5、SCIE,SSCI,AHCI分区 Web of science期刊分区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用来衡量论文水平的高低,其依据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出版的JCR reports检索源期刊中一区、二区(和三区)期刊收录的论文。但是不仅仅局限于影响因子,主要是该期刊的难度和影响力。分成一、二、三、四等级。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二区是高水平期刊,三区次之,四区则是普通期刊。

53 5、SCIE,SSCI,AHCI分区 微信免费查询2018年数据

54 计算方法: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就是h指数
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E. Hirsch)提出。H指数(h-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 (high citations)。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 计算方法: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就是h指数 文章序号 被引次数 1 16 2 12 3 10 4 8 5 6 H指数=5

55 缺点:h指数的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太少,论文的数量成了其h指数的上限,计算其h指数没有多大的意义。h指数比较适合用于衡量已从事科研多年的资深科学家的总体成就。 h指数“有增无减”

56 ESI 下载相关数据

57 ESI名词解释 高被引论文(High Cited Paper) 热点论文(Hot Paper) 高水平论文(Top Paper)
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取并集后的论文集合。 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s) 是一组高被引论文,通过聚类分析确定核心论文。论文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表明这些论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测度高被引论文之间的共被引关系而形成高被引论文的聚类,再通过对聚类论文题目的分析形成相应的研究前沿。

58 如何查ESI

59 Thank you!


Download ppt "利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助力科学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