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护理心理学基础
2
第三章 心理学基本理论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 戴小诗
3
学习目标 1.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 埃利斯的ABC理论 2.熟悉常见防御机制的类型、焦虑的形式以及社会学习理 论 3.了解各心理学派的基本概念 4.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人的心理和行为 5.具有在实际工作中给予病人人文关怀的理念和基本能力
4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5
精神分析理论 情景描述 周先生,40岁,公务员。在单位组织的一次体检中,B 超结果显示肝脏上有占位,同时,甲胎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 医生怀疑他有肝癌的可能,建议作磁共振明确诊断。周先生 拒绝接受医生的结论和建议,并说:“这不可能!我从来没 得过肝炎,身体一直很好,业余时间经常打篮球,一定是医 院搞错了。”
6
精神分析理论 请思考 1.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如何解释周先生的反应? 2.分析周先生产生该反应的心理学意义
3.如何能让周先生接受现实并有良好的遵医行为?
7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analysis)也称心理动力理论,由 奥地利的精神病分析学家弗洛伊德(Freud)创立于19世 纪末20世纪初,被称为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三大流派之一 后来,有些学者致力于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人的心理形 成和发展作用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精神分析理论,形成 所谓“新弗洛伊德主义”
8
精神分析理论 一、心理结构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石 意识 前意识 潜意识 心理结构理论
9
精神分析理论 一、心理结构理论 心理结构示意图
10
精神分析理论 一、心理结构理论 意识(consciousness)是能被个体觉察到的心理活动, 包括那些由外界刺激引起的,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 准并可通过语言表达的感知觉、情绪、思维等心理活 动,只有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 入意识领域
11
精神分析理论 一、心理结构理论 潜意识(unconsciousness)是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 部分心理活动,包括那些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宗教 所不容许的、原始野蛮的、目无道德法纪的动物性本 能、冲动,以及童年期不愉快的经验、被压抑的欲望 和动机等,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所在。弗洛伊 德认为,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 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12
精神分析理论 一、心理结构理论 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包括当前未注意到、需经他人提醒或自己集中注意才 能进入意识领域的心理活动
13
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 本我 自我 超我
14
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一)本我 本我(id)是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 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 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其中性本能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15
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二)自我 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 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
16
精神分析理论 二、人格结构理论 (三)超我 超我(superego)是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 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 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 高形式和最文明的部分
17
精神分析理论 三、心理发展理论 口欲期 肛欲期 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
18
精神分析理论 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一)焦虑的形式 1. 现实焦虑 2. 神经质焦虑 3. 道德焦虑
19
精神分析理论 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二)防御机制的概念及特征
由于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中,使 人焦虑、痛苦,于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一 套心理自我保护的办法,即自我防御机制(ego defense mechanism)
20
精神分析理论 四、焦虑与自我防御机制 (三)主要的自我防御机制 转移 抵消 退化 幻想 幽默 升华 压抑 否认 投射 反向 合理化 代偿
21
精神分析理论 五、释梦理论 《梦的解析》(弗洛伊德,1899)是精神分析理论体 系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个体将潜意识的性和攻击冲动在 意识水平上直接给予表达,会使个体感到不安,于是 通过梦来表达。因此,“梦乃是做梦者潜意识中冲突 欲望的象征”
22
第二节 行为学习理论
23
行为学习理论 一、行为的概念 行为一般指个体在主观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外部活动,如 表情、动作和言语等。行为主义心理学无限扩大了行为的概 念,把人与动物对刺激所做的一切反应都称之为行为,不仅 指一切遗传与习得的外显行为,还包括遗传与习得的内隐行 为,即内脏活动和心理活动
24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一)经典条件反射
通过条件反射习得的行为不能被个体随意操作和控制, 属于反应性行为,也称为经典条件反射(classical conditioned reflex)
25
小艾伯特实验(Little Albert)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1. 实验过程 条件反射实验 小艾伯特实验(Little Albert)
26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2.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该理论认为,任何环境刺激,包括理化的、生物的、 心理的和社会的变化,都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影 响人的行为。个体的一些正常或异常行为都可以通过 经典条件反射过程建立
27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2.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 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可以塑造良好行为,矫正不 良行为 S(刺激)R(反应)
28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3. 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 1.强化 2.泛化 3.消退
29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二)操作条件反射 1. 实验过程 条件反射实验示意图
30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二)操作条件反射
以上实验说明,当某一行为(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 行为)出现时总能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食物出现 或撤销电击),则个体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的操作, 这就是操作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ed reflex)
31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二)操作条件反射
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是个体借助于对工具操作的学习而 形成的,故又称为工具操作条件反射(instrumental conditioned reflex)
32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二)操作条件反射 2.操作条件反射的意义
操作条件反射与经典条件反射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 系不同,它重视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
33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二)操作条件反射 2.操作条件反射的意义
任何与个人的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包括各种理化的、 生物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变化,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 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反过来,人类 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也可 以因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
34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二)操作条件反射 3. 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 1. 正强化 2. 负强化 3. 消退 4. 惩罚
35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三)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在内脏学习的实验中,对动物的某 一种内脏反应行为(如心率下降) 给予奖励,经过这种选择性的定 向训练,结果动物逐渐学会了 “操作”这种内脏行为,使心率 下降 N.E. Miller (1909~2002)
36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三)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实验示意图
37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三)内脏操作条件反射 内脏操作条件反射实验示意图
38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S(刺激) O(中介)R(反应) (四)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也称示范作用,是另一种类型的行 为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一个具体 模型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而不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S(刺激) O(中介)R(反应)
39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四)社会学习理论 攻击性观察学习的实验
40
行为学习理论 二、行为学习的原理 (四)社会学习理论 注意 记忆 行动 强化
41
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
42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主要代表人物为马 斯洛(Maslow)、罗杰斯(Rogers) 马斯洛(Maslow) 罗杰斯(Rogers)
43
人本主义理论 该学派受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影响较大,它反对以 病态的人作为研究对象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环境 决定论的行为主义
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需要, 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注重人的自我和自我意识 被称为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心理学第三思潮
44
人本主义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自我实现的含义 “自我实现”,是指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 的潜能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的核心概念 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看作是人发展的最高境界,或者 说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45
人本主义理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46
人本主义理论 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 (一)自我概念与价值条件
罗杰斯认为,婴儿出生后,在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 作用下,开始慢慢学会了区分“我”与“非我” 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 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 境中尝试进行各种活动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47
人本主义理论 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 (一)自我概念与价值条件
在儿童寻求积极经验的过程中,有一种是受到他人 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的尊重 而产生的体验,但他人的尊重和关怀是有条件的, 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之 为“价值条件”
48
人本主义理论 自我失调是人类适应不良的根源 社会价值规范 自身机体评价 经验与自我冲突 自我 失调 价值 条件 行为体验
49
人本主义理论 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 (一)自我概念与价值条件
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目标就是将原本不属于 自己的、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掉,找回属于自 己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个人 的潜能,成为一个健康完善的人
50
人本主义理论 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 1. 人本主义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奠定了当代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二)人本主义理论与以人为中心疗法
2. 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人格尊严 人本主义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奠定了当代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人格尊严。 在心理治疗中,给予来访者自然的、和谐的、自由的心理氛围,助其摆脱自我概念不一致带来的困扰,修复受损的自我实现的潜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心理治疗领域,在管理、传播、教育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51
人本主义理论 二、罗杰斯的自我形成理论 (二)人本主义理论与以人为中心疗法 3. 在心理治疗中,给予来访者自然的、和谐的、自由的心理氛围,助其摆脱自我概念不一致带来的困扰,修复受损的自我实现的潜力 4.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心理治疗领域,在管理、传播、教育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人本主义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奠定了当代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以来访者为中心,重视来访者的人格尊严。 在心理治疗中,给予来访者自然的、和谐的、自由的心理氛围,助其摆脱自我概念不一致带来的困扰,修复受损的自我实现的潜力 。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并不仅限于心理治疗领域,在管理、传播、教育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52
第四节 认知理论
53
认知理论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不同于传 统的心理学派
它反映了现代心理学取消门户之见,从实用的角 度出发,取各家之长的趋势 所以有人说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现代心理学的一 种新运动和新方向
54
认知理论 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心理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核心, 在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的基础上,吸收了当代信 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新兴学科知 识而产生 20世纪60年代开始得到迅速发展,其新的理论观点和 丰富的实验成果极大地影响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成 为现代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潮流
55
认知理论 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 认知活动 情绪、情感、动机和行为
56
认知理论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埃利斯的ABC理论
Albert Ellis (1913~2007)
57
认知理论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埃利斯的ABC理论 A:刺激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对诱发事件所形成的信念(Beliefs ) C:情绪反应和行为后果(Consequence) D:与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包括审视、界定、分辨、争辩 E:新的情绪和行为的治疗效果(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
58
认知理论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ABCDE模式 外界刺激 治疗目标 治疗措施 情绪、行为 反应 期望结果
59
认知理论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人的情绪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 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 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 因此,每 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其自身认知的外部世界、处世方式或 方法决定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思 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 A.T.Beck (1921~ )
60
认知理论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1.任意的推断 (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2.选择概括 认知歪曲 3.过度引申 4.夸大或缩小
5.“全或无”思维
61
认知理论 二、认知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贝克的情绪障碍认知理论
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的 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和功能失调的思维 指导求助者发现歪曲的和功能失调的认知,并学会 区别想法和现实中发生的事件,认识到认知对情绪 和行为的影响
62
Thank you!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