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2 生产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导入新课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稳定时期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危机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1929—1933年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生产盲目扩大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3 4.理解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学习目标 1.识记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2.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3.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的基本史实; 4.理解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是法西斯上台的重要原因; 5.知道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新的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4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意大利法西斯徽记 古罗马卫士手中的“束棒”

5 贝尼托·墨索里尼 Benito Mussolini 1883.7.29—1945.4.28 法西斯主义创始人
  墨索里尼生于意大利弗利省的多维亚蒂·普雷达皮奥一个铁匠的家庭,从小缺乏教养,粗鲁好斗,多次被学校勒令停学。意大利政治家,法西斯军国主义独裁者,1922~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首脑。死于意大利科摩省的当戈。

6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背景 1.经济衰退: “一战”中支出军费120亿美元,其他损失30亿美元,欠美、英债务44亿美元。巴黎和会分赃最少,称之为“乞丐帝国主义”。 2.政治混乱: 从1918年至1922年,政府更迭5次,最短的仅存在有7个半月。 3.垄断资产阶级的扶持。   墨索里尼生于意大利弗利省的多维亚蒂·普雷达皮奥一个铁匠的家庭,从小缺乏教养,粗鲁好斗,多次被学校勒令停学。意大利政治家,法西斯军国主义独裁者,1922~1943年期间任意大利首相,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首脑。死于意大利科摩省的当戈。

7 1922年10月30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首相,法西斯独裁政权正式在意大利建立。
墨索里尼率领党徒向罗马进军途中 黑衫军法西斯分子 1922年10月30日墨索里尼被任命为首相,法西斯独裁政权正式在意大利建立。

8 意大利法西斯的统治措施 法西斯主义的三大特征 对内:实行恐怖统治 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1.独裁专制(摧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行集权主义)
2.极端民族主义(倡导种族优越论,为侵略制造理论依据) 3.军国主义(崇拜战争,崇拜武力,认为战争能夺取一切)

9 希特勒元首与墨索里尼 德意军事同盟(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1936年10月25日,意大利与德国在柏林签订《德意议定书》,议定书的主要内容是德国承认意大利兼并埃塞俄比亚,意大利答应在埃塞俄比亚给德国特权。标志着“柏林—罗马轴心”形成。   1936年11月1日,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德意同盟条约》签定后不久对此评价:“柏林和罗马的垂直线不是壁垒,而是轴心”。因柏林和罗马在同一经度线上,因此,后人就把法西斯同盟称为“轴心”,参加国称为“轴心国”。轴心国,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成的战争联盟,包括纳粹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国家。   轴心国成员:德国(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5月8日投降);意大利(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3年9月3日退出);日本(1940年9月27日加入,1945年8月15日投降);匈牙利(1940年11月20日加入,1944年10月16日退出);罗马尼亚(1940年11月23日加入,1944年8月23日退出);捷克斯洛伐克(1940年11月24日加入,傀儡政权);保加利亚(1941年3月1日加入,1944年9月5日退出);南斯拉夫(1941年3月25日加入,1941年3月27日退出);克罗地亚(1941年6月15日加入,傀儡政权)。

10 归纳总结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概况。 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1)背景;(2)时间;(3)建立过程和标志;(4)内外政策。

11 目标导学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德意日的影响 项目 国名 工业生 产下降 对外贸 易缩减 工人失 业人数
工人罢工次数 德国 40.6% 70% 800万 1931—1934年 1000多次 日本 32.9% 50% 300万 1931年2415次 意大利 33.1% 100万

12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 希特勒上台 阿道夫·希特勒 Adolf Hitler 纳粹党总裁 德意志 第三帝国元首
  保罗·冯·兴登堡全名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东·冯·贝内肯多夫·翁德·冯·兴登堡(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Beneckendorff und von Hindenburg)出生于波森(今波兰),逝世于东普鲁士,德国陆军元帅和政治家。魏玛共和国时期第二任总统。   中学毕业后去维也纳报考美术学院,名落孙山。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国陆军,参加一战,军衔至下士。战后退役,于1919年加入德意志工人党。该党于次年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即纳粹党。1921年,希特勒成为纳粹党的党魁,随即组织党的武装冲锋队。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发动“啤酒店暴动”,企图仿效墨索里尼建立法西斯政权。失败后,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口述了《我的奋斗》一书,鼓吹废除《凡尔赛和约》,夺取生存空间,扩充领土,征服世界,宣扬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反苏反共思想。出狱后,改用合法手段夺权。经多年和苦心经营,终于在垄断资本集团和军界支持下,将纳粹党发展成为国会中的的第一大党,他本人也因此登上了总理的宝座,开始实现其称霸世界和使德国纳粹化的计划。

13 德国纽伦堡集会上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 纳粹党标识
  纽伦堡: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专区的中心城市,巴伐利亚州仅次于首府慕尼黑的第二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大企业集团西门子的诞生地。被誉为世界“玩具之都”,最早的玩具由黏土制成。   历史上,纽伦堡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直辖的统治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因此原因,纳粹党企图借助纽伦堡的历史传统为其抹上一层虚伪的金色,使纽伦堡在纳粹德国时代成为纳粹党一年一度的党代会会址,纽伦堡在希特勒德国时代风光无限,并因此使该城沦为英美盟军的重点轰炸对象,颇具中世纪古风的老城区就此夷为平地。   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由美、苏、英、法四国组成的纽伦堡法庭,曾在此对法西斯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 德国纽伦堡集会上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

14 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或称国家社会主义德意志劳工党(NSDAP),简称纳粹党(Nazi Party),
1933年1月30日 保罗·冯·兴登堡任命 阿道夫·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纽伦堡:德国巴伐利亚州中弗兰肯行政专区的中心城市,巴伐利亚州仅次于首府慕尼黑的第二大城市,是世界著名大企业集团西门子的诞生地。被誉为世界“玩具之都”,最早的玩具由黏土制成。   历史上,纽伦堡是“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直辖的统治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因此原因,纳粹党企图借助纽伦堡的历史传统为其抹上一层虚伪的金色,使纽伦堡在纳粹德国时代成为纳粹党一年一度的党代会会址,纽伦堡在希特勒德国时代风光无限,并因此使该城沦为英美盟军的重点轰炸对象,颇具中世纪古风的老城区就此夷为平地。   1945年11月20日到1946年10月1日,由美、苏、英、法四国组成的纽伦堡法庭,曾在此对法西斯德国首要战犯进行国际审判。

15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1897. 10. 29~1945. 5
  赫尔曼·威廉·戈林: ~ ,纳粹德国的第二号要人,空军总司令。1938年获陆军元帅称号,1939年被希特勒立为继任人,1940年获德国元帅称号。纽伦堡审判判定他是“仅次于希特勒而集全体被告罪恶活动之大成的人物”。 燃烧中的德国国会大厦

16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赫尔曼·威廉·戈林   P.J.戈培尔和H.戈林为陷害共产党和欺骗群众,制造舆论。1933年2月27日夜,冲锋队队员通过戈林官邸中的隧道进入国会,放火焚烧柏林国会大厦,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国会纵火案”。借此,纳粹党解散一切工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特别是德国共产党,实行一党独裁,取消德国民主制。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 ~ 。1933年3月,任国民教育和宣传部长。此后12年内操纵德国全部宣传机器,疯狂鼓吹战争,宣扬种族主义,编造谎言,吹捧希特勒,实行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策划1938年11月9日“砸玻璃窗之夜”(又称“水晶之夜”)事件以迫害犹太人。   赫尔曼·威廉·戈林: ~ ,纳粹德国的第二号要人,空军总司令。1938年获陆军元帅称号,1939年被希特勒立为继任人,1940年获德国元帅称号。纽伦堡审判判定他是“仅次于希特勒而集全体被告罪恶活动之大成的人物”。

17 “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
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   纳粹(Nazi)是德语“民族社会主义”(Nationalsozialismus)的缩写,是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 缩写为NSDAP 简称为“国社党”或纳粹党)的制度化意识形态。今天在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则泛指一般极右法西斯主义者。国家格言:“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纳粹党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号,狡猾地利用了当时人民群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情绪,把他们引上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的轨道。纳粹党鼓吹德意志人是优等民族,德国空间不足,要获取新的“生存空间”。 德国纳粹国旗 德国纳粹国徽

18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标志着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19   盖世太保:纳粹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是德语“德国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polizei)的缩写Gestapo的音译。盖世太保由党卫队控制,在成立之初是一个秘密警察组织,后加入大量党卫队人员,一起实施“最终解决方案”,屠杀无辜。纳粹通过盖世太保来实现对德国及被占领国家的控制。 波兰奥斯威辛市奥斯威辛集中营

20 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

21   波兰首都华沙(Warsaw)贫民区的犹太人被聚拢起来送往集中营,希特勒把他们称为“废物”,视为“低劣民族”。种族主义是纳粹理论的核心,并把矛头直指犹太人。1935年9月15日,希特勒颁布《纽伦堡法》,公然剥夺全体犹太人的公民权。从1939年起,纳粹当局开始大批驱逐犹太人。

22 犹太店主注视着“水晶之夜”后自己商店的惨状
“水晶之夜”(或翻译成碎玻璃之夜,是指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纳粹党员与党卫队袭击德国全境的犹太人的事件。这被认为是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的开始。许多犹太商店的窗户在当晚被打破,破碎的玻璃在月光的照射下犹如水晶般的发光,这就是该事件名称的由来。

23 犹太人被要求佩戴歧视性的黄星标志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裔美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时30分,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乌尔姆市班霍夫街135号。父母都是犹太人。父名赫尔曼·爱因斯坦,母亲波林·科克。由于公开谴责德国法西斯的暴行,又因为他是犹太人,因而被德国纳粹分子列为重要的迫害对象,幸而他1932年底离开德国到美国讲学,才未遭毒手。1933年3月20日,他在柏林的住屋被查抄和捣毁,财产被没收,著作被焚毁,纳粹还悬赏二万马克要杀害他。1935年5月,在百慕大正式申请永远在美国居住。1940年10月1日取得美国国籍。1955年4月18日1时25分在医院逝世。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德裔美国现代物理学奠基人

24 【图解内外政策】

25 目标导学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背景资料 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而且逐渐转变为了一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的打击尤为致命。尽管当年是难得的丰收之年,但由于物价全面下跌,日本农民因此负债累累。与此同时,大量城市失业人口重新返回农村,这使得本来就贫瘠的农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26 祸不单行,1930到1931年冬春日本东北地区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霜害,稻田八成受害,比常年少了四成收获,于是日本东北七县爆发了连封建时代都少见的严重饥荒。一时间,饿殍遍地,卖儿卖女,甚至举家自杀,日本经济一落千丈,国计民生凋敝。深感政府无能的陆军将校把日本东北问题解决方案押到了中国东北上。二者同一纬度线,气候条件也相差不离,但地理农业条件却是无法比拟的。

27 归纳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的过程与特点(以军部为核心力量实行法西斯统治)

28

29 1936年3月,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915年参与起草“二十一条” 1933年出任外务大臣 1936年“二二六”兵变出任内阁总理大臣 广田内阁制定确立扩张方向的《国策基准》 参与了所有对华战争扩大化的决策 1946年3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确定为甲级战犯 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 广田弘毅 广田弘毅出生于筑前藩福冈那珂郡锻冶町,林德平和林竹的长子,出生后起名叫丈太郎。十三岁时父母双亡。1948年12月23日被处以绞刑,是被处以绞刑的7名日本甲级战犯中惟一的文官。 远东: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亚洲最东部地区的通称。通常包括中国东部、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

30 1936年11月25日,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11月6日,意大利加入。至此,纳粹德国(阿道夫·希特勒)与法西斯主义的意大利(贝尼托·墨索里尼)和军国主义的日本(东条英机)结成以“柏林—罗马—东京轴心”(Berlin-Rome-Tokyo Axis)为核心的军事集团(成员国称之为“轴心国”)。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标志着三国法西斯军事同盟正式形成。

31 国 别 背 景 建立标志 建立 时间 内外政策 影 响 德 国 经济危机 政治危机 希特勒上台 1933年 一党独裁 扩军备战 欧、亚 战争策 源地形 成,严 重威胁 世界和 意大利 经济衰退, 政治混乱 工农运动 高涨 进军罗马 1922年 独裁统治 扩张侵略 日 本 社会经 济危机 “二二六” 兵变 1936年 残酷镇压

32 课堂小结

33 随堂训练 1.墨索里尼上台,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时间是  A.1921年    B.1922年    C.1933年   D.1935年 B

34 2.日本法西斯不同于其他法西斯的主要特点是 A.对外侵略扩张        B.对内独裁统治 C.不断创造政变和兵变     D.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D


Download ppt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