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四、師 說 韓 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四、師 說 韓 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四、師 說 韓 愈

2 授課大綱 題解 作者 書海細讀 賞析 課文結構表 字詞比較

3 授課大綱 問題討論 大考試題精選 古今攝影機 課外補充 延伸閱讀

4 題解   本文選自《昌黎先生集》,全文旨在闡明從師學習的重要,以導正士人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說」是古文文體名,以說明為主,議論為輔,作用在於闡明事理或倡導思想。中唐時由於儒學不振,古文式微,士人普遍認為沒有求師問學的必要。韓愈力抗流俗,既廣收學生,傳授儒學與古文,又精心撰寫此文,重新樹起師道的標竿。 闡明 詳細說明。

5 題解   全文以「師」與「道」經緯交織,環繞著「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文眼展開論述:先從正面確定自己的主張,再從反面批駁世俗的謬誤,最後以總結呼應前文。全篇結構謹嚴,層次分明,既能抽象說理,又能具體引證,堪為古今論說文的典範。

6 隨堂Q&A 一、韓愈寫〈師說〉的寫作背景為何? 答:中唐時由於儒學不振,古文式微,士人普遍認為沒有求師問學的必要。韓愈為了重新樹立師道的標竿,力抗流俗撰寫此文。 二、根據你對古文文體「說」的了解,完成以下文句:文體「說」以□□為主,□□為輔,作用是 。 答:說明/議論/闡明事理、倡導思想 授課大綱

7 作者   韓愈,字退之,唐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生於代宗大曆三年(西元七六八年),卒於穆宗長慶四年(西元八二四年),年五十七。諡號文,世稱韓文公;又因昌黎(今河北省通縣)是韓氏郡望,撰文常自稱「昌黎韓愈」,故世又稱韓昌黎。

8 作者 補充注釋 字退之 古人的「名」、「字」間的關係,「字」通常用來詮釋、引申「名」的涵義,主要有「同訓」與「對文」二種。「同訓」指「名」與「字」義同或義近,如:杜甫字子美(「甫」為男子美稱,與「子美」義互補)、曾鞏字子固(「鞏」、「固」同義)。「對文」指「名」與「字」義反,如:韓愈字退之(「愈」是進一步、勝過,與「退」義反)、曾點字子皙(「點」有黑點之意,與「皙」(白)義反)。 諡號 古代官方依死者生前事跡而給予的稱號。

9 作者 補充注釋 郡望 指一郡之中有聲望的姓氏大族。本是魏晉至隋唐時與政治勢力共生的門第觀念,後用以稱祖先的發祥地。韓愈雖非昌黎人,但因中唐時以昌黎一帶的韓氏最盛,故託以自稱,目的在顯揚門閥。 撰文常自稱「昌黎韓愈」 宋神宗元豐年間追封為昌黎伯。

10 作者   韓愈三歲父母雙亡,由兄嫂撫育成人。德宗貞元八年(西元七九二年)中進士,歷任國子監祭酒、京兆尹、吏部侍郎等職。其間由於正直敢言,曾兩度遭到貶謫:一次在監察御史任內為關中災民請命,得罪權貴,被貶為陽山(今廣東省陽山縣)令;一次在刑部侍郎任內上表諫迎佛骨,觸怒皇帝,遠放為潮州(今廣東省潮州市)刺史。

11 作者   韓愈平生以弘揚儒家道統自任,極力排拒佛、老思想。文學上則聯合友人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主張以先秦、兩漢質樸自然的散文,取代六朝以來華麗工整的駢文。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表彰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韓愈的散文風格多樣,且語言精鍊、氣勢雄健,與柳宗元、歐陽脩、曾鞏、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同被後世推崇為「唐宋八大家」,而韓愈居首。至於詩歌創作,則擅長「以文為詩」,樹立奇崛險怪的風格。後人輯有《昌黎先生集》。

12 作者 補充注釋 道統 指儒家由堯、舜、禹、湯、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孟一脈相傳的文化傳統。 柳宗元
字子厚。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所作山水遊記文筆清麗、情景交融,以《永州八記》最為著名;而寓言作品亦短小警策,含意深遠。 駢文 盛行於六朝,又稱「六朝文」。以四字、六字為基本句法,故又稱「四六文」。其特色為:(1)對偶工整;(2)聲律和諧;(3)詞藻華麗;(4)用典繁多。唐代駢文承六朝遺風,但對於平仄及對仗的要求更趨嚴格。

13 作者 補充注釋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
  韓愈的古文成就足以振興八代以來日漸衰敗的文風,他所倡導的儒家道統之說,可以拯救當代人心的陷溺。八代,東漢、魏、晉、宋、齊、梁、陳、隋。衰,指柔靡浮豔的文風。道,儒家思想。溺,溺於佛老之學。上句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的功績,下句則針對他弘揚儒學、排斥佛、老而言。   蘇軾在此碑另以「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為韓愈的歷史定位。意謂韓愈身為普通人卻為歷代所師法,所說的話成為天下人共同遵守的準則。顯示了韓愈到北宋時所受的尊崇。 奇崛(ㄐㄩㄝˊ)險怪 指特異突出,不同於凡俗。

14 隨堂Q&A 一、請從以下選項中,勾選出符合韓愈的敘述(可複選): 思想 文學主張 散文語言 詩歌風格 □以弘揚儒家道統自任
□推崇法家的嚴刑峻法 □排拒佛、老思想 □主張以質樸自然的散文,取代華麗工整的駢文 □主張捨棄粗淺的文詞,以精美的駢文為楷模 □委婉幽深 □語言精鍊 □氣勢雄健 □文詞華美 □以文為詩 □音韻和諧 □奇崛險怪 □對仗工整

15 隨堂Q&A 二、請用自己的話,解釋「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答:韓愈的古文成就足以振興八代以來日漸衰敗的文風,他所倡導的儒家道統之說,可以拯救當代人心的陷溺。 授課大綱

16 書海細讀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授課大綱

17 第一段 段意   採破題法,從正面說明「師」的功能,並強調從師的必要。

18 第一段 段析   開門見山點出主旨「學必有師」,語氣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19 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1.學者 求學的人。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1.學者 求學的人。 2.所以 用來,表示憑藉。 3.傳道、授業、解惑 傳習儒道,講授學業,解除疑惑。受,通「授」。 4.孰 誰。 5.其為惑也 那些疑惑的問題。(一說,他的疑惑。)

20 第一段 補充注釋 人非生而知之者 語本《論語.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我不是生來就知道許多道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物制度,勤快地求學得來的。)《論語.季氏》:「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生來就懂得道理的,這是上等的人;學習而後懂得道理的,這是次等的人。)韓愈援引此詞,認為世上沒有不學而能知的人,藉此強調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惑「而」不從師 轉折連詞,卻。

21 第一段 文意 1.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點出唐代無問學風氣,「必」表示此句為真理,而「師」則為文眼,貫串全文。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師」的定義。

22 第一段 修辭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激問]

23 隨堂Q&A 韓愈認為「老師」的功用是什麼? 答:傳道、受業、解惑。

24 第二段 段意   承上段,緊扣「師」字,提出擇師的標準:「聞道/存道與否」。

25 第二段 段析   闡明「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釐清世俗以年齡、地位來判定能否從師的謬誤。為下文分論的三層對比做立論基準。

26 第二段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6.乎 於、在。 7.聞 聽到,引申為懂得。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6.乎 於、在。 7.聞 聽到,引申為懂得。 8.師之 以他為師、向他學習。師,此作動詞用。 本來。[100學測] 從而 因而,表示前後的因果或遞進。

27 第二段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9.吾師道也 我要學習的是道理。 10.庸
豈、哪裡,表示反問語氣。 11.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無論地位高低或年齡大小。無,無論、不管。 吾「師」道也 動詞,學習。 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即「其生年之先後於吾乎」。老師的年齡比我大或小。

28 第二段 文意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以「年紀大小」作為對照,帶出「從而師之」的標準在於「聞道」與否。 2.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沒有地位、年齡的分別。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再度強調「道」與「師」的密切相關。

29 第二段 修辭 1.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激問〕[102指〕 2.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類疊、映襯]

30 隨堂Q&A 韓愈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A)年齡的長幼 (B)地位的尊卑 (C)聞道的先後 (D)輩分的大小 答:(C)

31 第三段 段意   點出聖、愚之別,在於從師問道與否。

32 第三段 段析   舉「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作比較,再次重申「從師問學」的重要。此段筆鋒一轉,以下接連三段分三層次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不從師的謬誤。這是第一層:「聖人」對比「眾人」。(古今差異對比)

33 第三段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12.師道 從師問學的傳統。 13.出人 超出一般人。 14.眾人 凡人、一般人。與「聖人」相對。 15.下 低於、不如。 16.恥學於師 以從師問學為可恥。恥,「以……為恥」。全篇「恥」字皆是此義。

34 第三段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17.益 更加。 18.所以 何以、為什麼。 19.其 大概。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可參韓愈〈進士策問十三首〉:「由漢氏已來,師道日微,然猶時有授經傳業者,及于今則無聞矣。」 從師而問「焉」 代詞,指老師。一說,助詞,無義。 「出」於此乎 產生。 出於「此」乎 指「從師與否」的不同態度。

35 第三段 補充注釋 推測語氣 介於陳述與疑問語氣之間,表達一種推測,不能或不願肯定。常用以表示測度的副詞還有:豈(是否、是不是)、殆(大概、也許)、容(或許)等。 ▲國中學過的推測語氣例句: 1.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 2.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白居易〈慈烏夜啼〉) 3.莫非諸葛亮無軍?(羅貫中〈空城計〉) 4.而今而後,庶幾無愧。(文天祥〈衣帶贊〉)

36 第三段 文意 1.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感嘆當代人恥於從師。扣回首段首句「古之學者必有師」。 2.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以古之聖人與今之眾人對比,由資質與從師態度說理。

37 第三段 文意 3.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指出眾人不從師即成愚者,強調「恥學於師」的不智及後果的嚴重性。

38 第三段 修辭 1.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映襯] 2.聖益聖,愚益愚。[映襯] 3.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映襯]

39 隨堂Q&A 「古之聖人」和「今之眾人」有何不同?請完成下表: 項目 資質 (課本文句) 資質(意思是) 從師態度 (意思是) 古之聖人
□較一般人傑出 □較一般人差 □願意從師問學 □以從師問學為恥 今之眾人 猶且從師而問焉 出人也遠矣 下聖人也亦遠矣 恥學於師

40 第四段 段意   抨擊士大夫為子擇師,自己卻恥學於師的矛盾。

41 第四段 段析 批評有二: ①只為子擇師,自身不學; ②只要求「習其句讀」。 此為第二層對比:「士大夫」對比「士大夫之子」。(內在矛盾的自身對比)

42 第四段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0.其身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20.其身 他自己,指士大夫本人。身,自身。 21.授之書而習其句讀(ㄉㄡˋ) 教他誦讀書籍、學習句逗。之,指「童子」。其,指「書」。句讀,指文章的斷句。讀,通「逗」。 句讀 文章中語意完足而可停頓的地方稱「句」,句中需要停頓的地方稱「讀」。有二義:一指點斷文句,一指點斷文句所用的標點符號。古書沒有句逗,斷句不當常會造成誤讀誤解,因此兒童入學,第一步就是「習其句讀」。

43 第四段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2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ㄈㄡˇ)焉
此四句為特殊句法,解讀時語序須調整為:「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意謂當時士大夫只知讓童子拜師習句逗,自己有疑惑卻不肯求師。或,有的。「不焉」的「不」,通「否」。[103學測] 23.小學而大遺 學到小知識,漏掉大學問。小,指上文的「句讀之不知」。大,指上文的「惑之不解」。 (相似:捨本逐末、本末倒置、買櫝還珠) 焉,代詞,指老師。一說為無義的助詞。

44 第四段 補充注釋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卻、反而。 惑矣 真是令人不解啊。一說指糊塗。 授之「書」 誦讀書本。一說指識字。 遺
遺漏。[100學測]

45 第四段 文意 1.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呼應首段「師者」的定義。可見只跟老師誦讀書籍、學習句讀,是無法了解書中深義、化為己用的。 2.吾未見其明也。 →「未見其明」,除了指出士大夫「小學而大遺」的愚昧之外,其只知句讀,無法清楚認知「道」的內容與重要性,更談不上所謂「傳道」。批判士大夫之族多小學末流。

46 第四段 修辭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映襯]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錯綜] 3.小學而大遺[映襯]

47 隨堂Q&A 「小學而大遺」中的「小」和「大」分別指什麼? 答:「小」指的是句讀之學;「大」指的是儒家之道、生命中的困惑。

48 第五段 段意   以下層社會和上層社會對比,惋惜師道不復。

49 第五段 段析   為第三層對比:以「百工之人」與「士大夫」相比,質疑士大夫對師道的見識。(社會階層橫向對比)

50 第五段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24.不恥相師 不認為互相拜師學習有什麼可恥。 (相反:師心自用、剛愎自用、自以為是) 25.族 類,這裡指社會上同一階層的人。 (相似:類、徒、屬、輩、儔) 26.云 如此。 百工 各種工匠。 稱呼。

51 第五段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27.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ㄩˊ) 向地位低的人學習,會覺得很羞恥;向地位高的人學習,又覺得近於諂媚。足,非常、十分。諛,奉承、討好。 28.君子不齒 士大夫瞧不起他們。君子,即「士大夫之族」。不齒,不屑與之並列。齒,此做動詞用,意為並列。 卻。

52 第五段 補充 辨形-不齒 (1)不齒:不屑與之並列。 (2)不恥:不覺羞恥。
▲辨形-諛〔102學〕 (1)諛:音ㄩˊ,例:阿諛奉承。 (2)腴:音ㄩˊ ①肥沃,例:膏腴之地。 ②豐滿,例:豐腴。 (3)臾:音ㄩˊ,例:須臾(指片刻、暫時)。

53 第五段 ▲辨義-復 (1)恢復、還原,例: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2)再、又,例:舊病復發。 (3)回報,多指仇恨,例:復仇雪恥。 (4)無義,用於調節音節,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54 第五段 文意 1.則群聚而笑之。 →不良的風氣。 2.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①想法偏差,是以師道衰微。 ②從反面呼應第二段「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55 第五段 修辭 1.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映襯] 2.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對偶] 3.君子不齒[轉品(名→動)]

56 隨堂Q&A 「士大夫之族」不願意從師的原因為何?
答:向地位低的人學習,會覺得很羞恥;向地位高的人學習,又覺得近於諂媚。(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57 第六段 段意   以孔子為例,強調「聖人無常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凸顯士大夫恥學於師之誤。

58 第六段 段意   孔子為「至聖」,尚且要拜他人為師,何況常人?藉此正例,有力地闡明「能者為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等論點,極具說服力。

59 第六段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29.聖人無常師 聖人沒有固定的學習對象。 (相似:轉益多師) 30.郯(ㄊㄢˊ)子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29.聖人無常師 聖人沒有固定的學習對象。 (相似:轉益多師) 30.郯(ㄊㄢˊ)子 春秋時郯國國君,孔子曾向他請教遠古時代的官制。子,爵位的等級。 31.萇(ㄔㄤˊ)弘 東周敬王時大夫,相傳孔子遊周,曾向他請教古樂。 32.師襄 魯國著名樂師,也稱師襄子,相傳孔子曾跟他學琴。 33.老聃(ㄉㄢ) 即老子,相傳孔子曾問禮於老子。 爵位 古代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名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60 第六段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34.徒 類、輩。 35.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三人同行,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意謂每個人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語出《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 非實數,泛指多。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選擇他們的長處而學習,他們的短處作為自我改正的榜樣。)

61 第六段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36.術業有專攻 技術、學業各有專精的研究。攻,研究。
聖人無常師 語出《論語.子張》:「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仲尼的學問是從哪裡學來的?)子貢曰:『……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我的老師哪裡不能學習,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師呢?)」 其「賢」不及孔子 才德、才能。 師不必「賢」於弟子 勝過。

62 第六段 補充 辨義—攻 (1)研究,例:術業有專攻。 (2)出擊,例:攻其不備。 (3)指責,例: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 (4)治療,例:以毒攻毒。 (5)加工、治理,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鶴鳴》)

63 第六段 文意 1.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 郯子之徒→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孔子→不恥下問。 2.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 郯子之徒→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孔子→不恥下問。 2.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意同《論語.里仁》:「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64 第六段 修辭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回文、頂針]

65 隨堂Q&A 聖人無常師,請問孔子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答:只要專精於學問或技術,皆可被孔子視為老師。(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66 第七段 段意   交代寫作緣起,嘉許不從俗的李蟠。

67 第七段 段析   藉著讚揚李蟠「能行古道」拜師請學,與首段前後呼應,進而凸顯本文主旨。

68 第七段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37.李氏子蟠(ㄆㄢˊ)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37.李氏子蟠(ㄆㄢˊ) 李家的子弟名蟠。李蟠,唐德宗貞元十九年(西元八○三年)進士。 38.古文 指通行於先秦、兩漢的散體文。唐代稱魏、晉以後盛行的駢體文為「時文」,因此稱魏、晉以前的散體文為「古文」。 (駢體文的流行自魏晉六朝即始,至唐尤盛。) 39.六藝經傳(ㄓㄨㄢˋ) 泛指儒家典籍。六藝,此指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傳,解釋經書的文字。 40.通習 通曉熟習。(一說:普遍地研究。)

69 第七段 不拘於時,請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41.不拘於時 不受時俗的拘束。時,指當時士大夫「恥學於師」的風氣。
(相近:不顧流俗、不阿於世、特立獨行)(相反:閹然媚世、隨波逐流、同流合汙) 42.嘉 嘉許、誇獎。 43.古道 指古人從師問學的傳統。 44.貽(ㄧˊ) 贈送。

70 第七段 補充注釋 李氏「子」蟠 孩子、子孫。 六藝 漢代以前還可指禮、樂、射、御、書、數。是古代教育學生的六種科目。 不拘於時
句式被動句。於,介詞,用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

71 第七段 文意 1.不拘於時,請學於余。 →映襯時人恥學於師的風氣。 2.余嘉其能行古道 →呼應首段「古之學者必有師」。

72 隨堂Q&A 在這一段中,可以看出韓愈作〈師說〉的目的為何? (A)勸諫李蟠不要只注重句讀之學,要重視從師問學的古道
(B)藉由讚揚李蟠能行古道來凸顯從師問學的重要 (C)以李蟠不能行古道的例子為借鏡,再次強調從師問學的重要 答:(B)

73 賞析   韓愈作〈師說〉表面是用來嘉勉李蟠「能行古道」,骨子裡意在批判當代士大夫的不行古道、不從師學習,同時也替自己「好為人師」作辯護。文中立場堅定,中心思想明確。其所揭示的師道觀尤其不同凡響,包括:一、強調師是為道存在,求師是為了求道;二、人生不可能無疑惑,有疑惑則不可不從師的「終身學習」理念;三、師生關係建立在聞道的先後、術業的專攻。

74 賞析   全文以「師」與「道」經緯交織,環繞著「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文眼展開論述,結構謹嚴,層次分明。第一、二段開門見山,從正面揭示主題,採純粹說理,邏輯性強;第三、四、五段轉而從反面批駁當代士大夫不從師的謬誤,舉證歷歷,形象鮮明。第六段回到正面立論作總結,而舉證、說理並重。末段點明寫作緣起,並順勢以「不拘於時」、「能行古道」回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75 賞析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行文的錯綜變化之妙。先看筆法。出現在第三、四、五段的三層對比,不只著眼點不同,語氣也變化多端。第一層「聖人──眾人」,是古今差異的縱向對比,收筆用推測語氣。第二層「士大夫之族──其子」,是內在矛盾的自身對比,結尾改用陳述語氣。第三層「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則是當代社會階層之間的橫向對比,結尾轉為感嘆語氣。

76 賞析 三層對比,三樣語氣,為嚴正的論證過程增添鮮活的文學色彩。再看句法。通篇文字以散句為主,適時穿插一些排偶句式,既避免單調,又發揮了調整節奏的功效。   古人形容「韓文如海」,〈師說〉給人的感覺,正是如同大海般的波瀾壯闊,氣象萬千。

77 「道」字為經, 「師」字為緯,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
課文結構表 引論 一段 二段 立己(正面立論) 本論 三段 四段 五段 第一層對比: 「聖人-眾人」 第二層對比: 「士大夫之族-其子」 第三層對比: 「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破他 (反面批駁) 記敘 七段 點出作意並返照論頭論身 結論 六段 總結立己與破他 議敘結構 「道」字為經, 「師」字為緯,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 為樞紐 師說 授課大綱

78 字詞比較 師 傳授知識的人、老師 學習、效法 從師學習的 具有專門技藝的人 軍隊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3.聖人無常師。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述而》) 學習、效法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2.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3.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4.師心自用(剛愎任性,自以為是)。 從師學習的 1.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2.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具有專門技藝的人 1.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2醫師、律師、廚師、工程師。 軍隊 1.師出有名、師老兵疲、班師回朝。 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79 字詞比較 所以 用來……。表示憑藉 ……的緣故。表示原因 因此。表示因果關係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論語‧里仁》) ……的緣故。表示原因 1.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2.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因此。表示因果關係 1.惟其義盡,所以仁至。(文天祥〈衣帶贊〉) 2.因為人太多,所以你說了什麼話都聽不清楚。

80 字詞比較 他的、他們的 那個(些)、這個(些) 其 通「豈」。怎麼、難道(反詰語氣) 大概(推測語氣)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2.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那個(些)、這個(些) 2.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通「豈」。怎麼、難道(反詰語氣) 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顧炎武〈廉恥〉) 大概(推測語氣) 1.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2.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授課大綱

81 問題討論 一、文中「師道」一語共出現三次,請分別說明其涵義。
答:1.「吾師道也」→「師道」是學習知識學問之意。 2.「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師道」是指從師問學的傳統。

82 問題討論 二、在古代,巫、醫、樂師、百工的地位不高,韓愈卻以此三者為喻,說他們「不恥相師」。這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答:1.「從師學習」是非常簡單的道理,然在唐代,卻只有「巫、醫、樂師、百工」加以實踐。韓愈以「百工之人」來對比「士大夫」,頗有「禮失求諸野」的味道,對「師道不復」的惋惜不言可喻。(接下頁)

83 問題討論 2.以「士大夫之族」(上層社會)最看不起的「巫、醫、樂師、百工」(下層社會)為正例,一來是對士大夫師道觀的強烈質疑,二來亦有嘲諷士大夫之族,勉其改正之意味。

84 問題討論 三、〈師說〉一唱三嘆,最後以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的例證來說明「聖人無常師」的道理,你認為有什麼作用?為何獨舉孔子為例?更換成他人事跡是否能收同樣效果? 答:1.闡明「轉益多師」的道理,承前論點,以「取法乎上」的角度來說明「學習從師」的重要性。(接下頁)

85 問題討論 2.孔子是古今尊崇的「萬世師表」,士大夫之族再怎麼不學無術,也難以抹滅其神聖地位。是以韓愈提出「聖人無常師」,以孔子歷事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的事跡來作為前述「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等論點的絕佳註腳,不但大大地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同時孔子身為「儒家宗師」的權威地位也讓士大夫毫無反駁的餘地。就此,本段若以他人為例,或者就沒有這種壓倒性的權威作用,韓愈此例可說舉得相當聰明。

86 問題討論 四、〈師說〉一文結構緊密,常有前後呼應,迴環往復的情形。請問下列語例,各是呼應文章的哪個部分? 1.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2.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3.余嘉其能行古道。 答:1.呼應首段「古之學者必有師」。 2.呼應第二段「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呼應首段「古之學者必有師」。

87 問題討論 五、〈師說〉通篇以散句為主,然篇中不時穿插排偶句式,這樣做有什麼功用? 答:既可避免單調,又可發揮調整節奏的功效。

88 問題討論 一、結合文意與寫作背景看,〈師說〉的「師」指的是哪一種老師?作者為何要強調這一種老師?
答:從求學者的觀點看,指的是「士大夫之師」;從教與學的內容看,指的是「儒學之師」兼「古文之師」。作者之所以作此強調,蓋基於以下數點: 1.當時士大夫恥於相師,導致師道不振。

89 問題討論 2.當時佛、道盛行,二家皆講究師承;而以士大夫為主幹的儒家卻以相師為恥。 3.作者當時正倡導古文與儒道,從學者所學也主要是文、道結合的古文。 4.作者以士大夫自居,此文也是針對士大夫而作。

90 問題討論 二、韓愈為什麼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你認同這樣的見解嗎?為什麼?
答:韓愈所說的「不如」、「賢於」乃指某一方面的才學,所以他接著說「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此一看法在當時頗富革命性,活化了師生關係,為文化開展注入了無限可能的生機。時至今日,更具時代價值。因為這是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也是個資訊時代,社會分工又日趨精細;「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殆已成神話。韓愈此一見解實有助於「終身學習」觀念的提倡。 授課大綱

91 大考試題精選 【閱讀理解作品與字義辨識的能力】 ※閱讀下列短文,回答1.~2.題 自東漢以來,道喪文弊,異端並起,歷唐貞觀、開元之盛,輔以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而不能救。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天下靡然從公,復歸於正,蓋三百年於此矣。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此豈非參天地,關盛衰,浩然而獨存者乎?(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99學測〕

92 大考試題精選 語譯:從東漢以來,儒家學說淪喪,文風敗壞,佛、老等異端邪說紛紛興起。雖然歷經唐代貞觀、開元的盛世,有房玄齡、杜如晦、姚崇、宋璟等賢相輔佐,但仍不能挽救這種頹勢。只有韓文公,他以一介平民崛起,在談笑之間舉臂一揮,天下人如同草木順風而倒般聞風而動,一致跟隨韓文公,使天下重回正道,到今天大約有三百年了。他的古文成就足以振興八代以來日漸衰敗的文風,他所倡導的儒家道統之說,可以拯救當代人心的陷溺。他以一片忠心敢於觸怒皇帝諫迎佛骨,憑藉他的勇氣說服了三軍叛亂的將帥。這難道不就是輔助天地化育萬物、關係國家盛衰、獨立存在的剛正之氣嗎?

93 大考試題精選 題目引文 ( )1.下列文句「靡」的意義,與上文「天下靡然從公」的「靡」意義相近的選項是: (A)「靡」衣玉食以館於上者,何可勝數 (B)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C)起自隋代,終於割讓,縱橫上下,鉅細「靡」遺 (D)於是張、孔之勢,薰灼四方,大臣執政,亦從風而「靡」。 D 題幹「靡然」是形容一面倒的樣子。「靡」是順勢倒下的意思。 (A)華麗美好。出自蘇軾〈六國論〉。 (B)奢侈。出自司馬光〈訓儉示康〉。 (C)沒有。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 (D)順勢倒下。出自姚思廉〈陳書皇后傳論〉。語譯:南朝陳後主寵妃張貴妃、孔貴嬪權勢遍及各處,大臣處理政事時,也會折服於她們的權勢。

94 題目引文 大考試題精選 (解析見下頁) ( )2.下列關於本文的解說,正確的選項是: (A)蘇軾贊揚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句中的「文」是指駢文,「道」是指道家學說 (B)蘇軾以「道」、「文」總括韓愈的文學成就,以「忠」、「勇」表彰韓愈文武雙全的從政勳業 (C)文中兩用「獨」字,既凸顯韓愈早年孤獨無依的身世,也感慨韓愈在古文運動中孤立無援的處境 (D)在蘇軾看來,儒道的發揚與古文的提倡,對國家均有深遠的影響,韓愈的貢獻是「道」與「文」兩者兼具。 D

95 大考試題精選 (A)句中的「文」是指古文,「道」是指儒家學說。 (B)「忠」、「勇」分別表彰他的忠心(暗指諫迎佛骨)與勇氣(指勸降欲謀反的王廷湊)。 (C)並無凸顯韓愈早年孤獨無依的身世,應皆指韓愈在古文運動中孤立無援的處境。

96 大考試題精選 ※閱讀下列短文,並回答相關問題 蜀中有杜處士,好書畫,所寶以百數。有戴〈嵩牛〉一軸,尤所愛,錦囊玉軸,常以自隨。一日曝書畫,有一牧童見之,拊掌大笑,曰:「此畫鬬牛也。牛鬬,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鬬,謬矣。」處士笑而然之。古語有云:「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不可改也。(蘇軾〈書戴嵩畫牛〉)

97 題目引文 大考試題精選 (解析見下頁) ( )3.下列文句與上文主旨最不相關的選項是: (A)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B)學無常師,有一業勝己者,便從學焉 (C)使言之而是,雖在褐夫芻蕘,猶不可棄也 (D)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01學測〕 D

98 大考試題精選 「耕當問奴,織當問婢」二句是本文的主旨。 語譯: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有幾百種。其中他對戴嵩所畫的那一幅〈牛〉,特別珍愛。他用錦布縫製了畫套,用玉做了畫軸,經常帶在身邊。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曬太陽,有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拍手大笑著說:「這張畫畫的是鬥牛啊。鬥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搖著尾巴在鬥,這是不對的啊。」杜處士笑了一笑,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這是個不變的道理啊。

99 大考試題精選 (A)出自韓愈〈師說〉。語譯:領會道術有時間早晚的差別,技術、學業各有各的專門研究。 (B)出自徐幹〈中論〉。語譯:學習是沒有固定的老師,有人在某種領域勝過自己,就要向他學習。 (C)出自《淮南子.主術》。語譯:假使他講的話是對的,即使是出自貧賤割草砍柴者之口,也不能棄置不理。 (D)出自《論語.述而》。語譯:三人同行,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長處而學習,他們的短處作為自我改正的榜樣。 授課大綱

100 古今攝影機 放牛班的故事可以是? 街頭日記

101 古今攝影機 代課老師可以是? 搖滾教室

102 古今攝影機 老師可以是? 心靈捕手 授課大綱

103 課外補充 現存最早紀念韓愈的潮州韓文公祠 圖片來源:

104 課外補充 潮州古渡口堤上建有祭鱷亭,亭內設祭鱷臺,題書「鱷渡秋風」。亭中有一條栩栩如生的石鱷魚,脊背上載大石碑,正面刻韓愈〈祭鱷魚文〉全文,背面刻〈鱷渡亭碑記〉。 圖片來源:

105 課外補充 臺南三山國王廟韓文公祠 圖片來源:數位典藏聯合目錄

106 課外補充 屏東內埔昌黎祠──每逢考試很多考生來這裡祈求金榜題名,兩旁掛滿了來自各地考生的准考證影本。 授課大綱
圖片來源:

107 延伸閱讀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 贈序─〈送董邵南序〉 授課大綱

108 延伸閱讀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柳宗元 孟子稱:「人之患,在好為人師。」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詞。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   

109 延伸閱讀 語譯: 《孟子‧離婁》篇說:「人的毛病,在喜歡當別人的老師。」從魏晉以來,就越來越沒有從師問學的風氣。現代更是如此;如有人敢自居為人師,人們往往譏笑他,把他當瘋子。 只有韓愈不顧世俗的觀點,冒著別人的譏笑侮辱,招收後進學者,發表「師說」,很嚴正的當起老師。果然就有許多人聚在一起批評他,指指點點、加油添醋,韓愈因此落了個狂人的名聲。在京師居住沒多久,又急急忙忙的趕到洛陽去擔任河南令的工作,這種情形,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

110 延伸閱讀 說明: 〈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作者是與韓愈志同道合的柳宗元,他以「邑犬羣吠,吠所怪也。」來比喻當時社會對韓愈的非議,同時也說明自己不為人師的立場 。 〈師說〉則是韓愈說明自己「從師問學」理念的文章,兩篇文章互相對照,更可以看出韓愈強烈的使命感。

111 延伸閱讀 〈左遷至藍關示姪孫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112 延伸閱讀 語譯: 早上我才上了一封奏章,哪裡知道晚上立刻就被貶到八千里外的潮州。
我一心要為大唐朝除去弊政,怎能為了顧惜自己所剩無多的晚年,而不忠言直諫呢? 走到這裡,回頭一望,只見白雲籠罩著秦嶺,看不見自己的家在何處。而藍關又被漫天大雪蓋住,連馬兒也無法向前走了,叫我進退兩難! 知道韓湘你老遠趕來這裡送我,一定別有用意。大概是怕我死在瘴氣籠罩的江邊,特地來替我收拾屍骨的吧? 

113 延伸閱讀 說明 這首詩的意境雄渾沉鬱,氣勢磅礴,再加上韓湘子的傳奇色彩,成為韓愈詩作中備受傳誦的名作。
傳說:韓湘子幼年由韓愈撫養長大,但是天性恬淡寡欲,不喜求取功名。他在二十歲去洛陽探親的時候,在途中偶遇呂純陽和鍾離權兩位仙人,就放棄一切跟隨他們學習仙道,成為八仙之ㄧ。

114 延伸閱讀 韓愈生日,韓湘子送的花上,現出小小的金字兩行,寫的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韓愈獲罪被貶為潮州刺史,韓湘子來送行時,席間點破當年詩中天機,韓愈遂續寫完成了這首詩。

115 延伸閱讀 贈序 贈序類散文本是臨別贈言,自然有一些吉利、客套的話,敘述彼此的情誼。但往往流於應酬文字,缺乏生氣,並未抒發真情實感。
韓愈的散文眾體兼備,大膽突破傳統寫法,能夠不拘成規而別開生面。他就以這種文體,抒發一己的見解和情緒,往往從現實社會狀況入手,發揮不少的創發與新變,在內容上有很大的拓展。而這種文類,在他的古文創作中又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送董邵南序〉就是一篇含蓄委婉、又能曲盡真意的文章。

116 延伸閱讀 〈送董邵南序〉 韓愈 燕、趙古稱多感慨悲歌之士 。董生舉進士,連不得志於有司,懷抱利器,鬱鬱適茲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語譯:燕趙自古號稱多慷慨憤激的豪傑。董生應舉參加進士考試,接連幾次得不到主考官的賞識,懷抱著滿腹才學,悶悶不樂地要到這個地方去,我知道他一定會遇到意氣投合的人。董生呀,努力吧!

117 延伸閱讀 夫以子之不遇時,苟慕義彊仁者皆愛惜焉。矧燕、趙之士出乎其性者哉!
語譯:像你這樣的人竟遇不到好時機,如果是嚮慕正義、勉力行仁的人,一定都會愛惜你。何況燕趙的豪傑,仁義是出於他們的天性呢!

118 延伸閱讀 然吾嘗聞風俗與化移易,吾惡知其今不異於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語譯:但我曾經聽說風俗是隨著教化而改變的,我怎能確定現在那兒的情形跟古人所說的不會有不同呢?姑且以你此行來作個測試吧。董生呀,努力吧!

119 延伸閱讀 吾因之有所感矣。為我弔望諸君之墓,而觀於其市,復有昔時屠狗者乎?為我謝 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語譯:我因為你的北遊而有些感觸。請你替我憑弔一下望諸君的墳墓,並且去那裡的市街,看看是否還有像從前那種隱於屠狗行業中的豪傑?請替我告訴他們:「現在有英明的天子在位,可以出來做官了。」

120 網路資源 古典文化讀書會:韓愈-師說 韓愈-中華百科全書 八仙傳說:韓湘子度化韓愈
韓愈-中華百科全書 八仙傳說:韓湘子度化韓愈


Download ppt "四、師 說 韓 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