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自我評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自我評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自我評量

2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數量問題,通常可以用數學式子來表示。
例如:亞軒和 3 位同學去看電影,買了 4 張優待票和 240 元的點心,結果 4 人共花了 800 元。

3 如果我們要算出 1 張優待票的價錢時,可以假設 1 張優待票 x 元,然後依據題意畫出下面的線段圖:
點心 240 元 共 800 元 圖 3-2

4 1 張優待票 x 元,則 4 張優待票共 4x 元;加上買點心花了 240 元,所以 4 人總共花了 (4x+240)元。再由題意可知 4 人總共花了 800 元,所以 4x+240 和 800 是相等的,因此 4x+240=800。 在上面的式子 4x+240=800 中,我們不知道 x 所代表的數是多少,這時通常稱 x 為未知數;像這樣只含一種未知數 (一元),且未知數的最高次方是一次的等式,稱為一元一次方程式。

5 (1) 病房費每天 3500 元,若燕姿住院 x 天,需付 病房費多少元?(以含 x 的式子表示)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1)、(2) 1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列式 燕姿從高處摔下導致肱骨斷裂住院開刀,住單人病房每天要支付病房費3500 元,住院期間燕姿還需要付健保醫療部分負擔費用 1600 元,出院時結算共需繳納 元。 (1) 病房費每天 3500 元,若燕姿住院 x 天,需付 病房費多少元?(以含 x 的式子表示) (2) 依據題意「住院 x 天的病房費及醫療部分負 擔費用 1600 元一共是12100 元」列出一元一 次方程式。

6 (1) 病房費每天 3500 元,燕姿住院 x 天,需付病房費 3500x 元。
部分負擔費用 1600 元, 一共是 3500x+1600 元, 所以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為 3500x+1600=12100。

7 已知老師的年齡為 41 歲,且老師的年齡是 黃易年齡的 3 倍少 1 歲。
(1) 依據題意 「老師的年齡是黃易年齡的 3 倍 少 1 歲」,若黃易的年齡為 x 歲,則老師 的年齡為_____歲。(以含 x 的式子表示) (2) 依據題意「老師的年齡為 41 歲」列出一元 一次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3x-1 3x-1=41

8 在前一節提到,如何將一些文字敘述改寫成算式,現在我們再將這些文字敘述改一改,就可以根據下面新的敘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了:
可以列出的方程式 (1) x 減8是10 x-8=10 (2) x 的5倍等於35 5x=35 (3) x 的6倍加7是37 6x+7=37 (4) 比x大5的數是3 x+5=3 (5) 比x的4倍小3的數是21 4x-3=21

9 當我們依據題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後,接著就是要找出這個方程式中未知數所代表的數。如果一個數代入方程式後能使等號兩邊的值相等,則我們稱這個數為方程式的解或方程式的根。
「將一個數代入方程式」就是「以該數取代方程式中的未知數」的意思。

10 例如在例題1中: 住院1天表示x=1, 費用一共是3500×1+1600=5100(元) 住院2天表示x=2, 費用一共是3500×2+1600=8600 (元) 住院3天表示x=3, 費用一共是3500×3+1600=12100(元)

11 所以燕姿住院 3 天。 也就是說,x=3 就是一元一次方程式 3500x+1600=12100 的解;又如一元一次方程式 x+5=13 中,用 8 代替未知數 x 時, 等號左邊 成為 8+5 8+5 的結果是 等號右邊 所以 x=8 是方程式 x+5=13 的解。 x+5 13

12 5、12、15、18 四數中,何者為一元一次方程式4x+80=8x+20 的解?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 3 2 解的檢驗 5、12、15、18 四數中,何者為一元一次方程式4x+80=8x+20 的解? 將各數分別代入方程式 4x+80=8x+20,檢驗等號是否成立:

13 5 左式:4x+80 右式:8x+20 是否為解 12 4× 5+80=100 8× 5+20=60 15 4×12+80=128 8×12+20=116 18 4×15+80=140 8×15+20=140 x 4×18+80=152 8×18+20=164 所以 x=15 是一元一次方程式 4x+80=8x+20 的解。

14 將x 分別以 1、2、3、4、5、6 代入方程式3x+2=20 逐一檢驗,請問何者為該方程式的解?

15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時,如果每次都要逐一代入檢驗,通常不易找出方程式的解。例如當方程式的解為分數時,我們用整數的值代入,就無法求出此方程式的解。因此,我們將介紹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來求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16 用什麼方法可以很快求出 是多少克?

17 想像遠比知識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卻可以遨遊世界。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

18 要有效的求出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我們必須對方程式作運算,因此接下來我們要先學習一些運算規則。

19 世嘉與鳳儀各有一包糖果,這兩包糖果的個數相同,如果將兩包糖果同時加入或取出相同數量的糖果,那麼兩包糖果的個數還是一樣多。

20 如果世嘉與鳳儀的糖果數同時變成原來的某個倍數(例如 3 倍),那麼世嘉與鳳儀的糖果數還是一樣多。

21 如果把世嘉與鳳儀的糖果各自分成幾等分(例如 4 等分),那麼世嘉與鳳儀的每份糖果數還是一樣多。

22 如同上面的情境, 在等號左右同時加、減、乘、除一數( 除數不為0 ),等號仍然成立。這個概念我們稱為等量公理。

23 雖然我們所舉的情境都是正數,但實際上,不論是正數或負數,等量公理都是成立的。
我們可以將等量公理寫成: a、b、c 為任意給定的三數,若 a=b,則 (1) a+c=b+c (2) a-c=b-c (3) a×c=b×c (4) a÷c=b÷c ( 此時 c 不為 0 )

24 反過來說, 當(1) a+c=b+c 或 (2) a-c=b-c 或(3) a×c=b×c (此時 c 不為 0) 或 (4) a÷c=b÷c 則可推得 a=b 的結論。 例如: 由(1)a+4=b+4 或(2)a-4=b-4 或 (3)4a=4b 或(4) 都可以推得 a=b。

25 接下來,我們就利用等量公理來求方程式的解。求出解之後,一定要將解代入原方程式驗算,以確定答案是正確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

26 (1)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x+38」消去 38。 解
3 以等量公理解方程式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 4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 x+38=-27 (1)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x+38」消去 38。 <驗算> 把 x=-65 代入原方程式: 左式= x+38 =(-65)+38 =- =右式 所以 x=-65 是原方程式的解 (根)。 x+38=-27 等號兩邊 同減 38 x+38-38=-27-38 x=-65

27 (2)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x-19」加上 19。 解
3 以等量公理解方程式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 4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2) x-19=25 (2)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x-19」加上 19。 <驗算> 把 x=44 代入原方程式: 左式= x-19 =44-19=25 =右式 所以 x=44 是原方程式的解(根)。 x-19=25 等號兩邊 同加 19 x-19+19=25+19 x=44

28 在例題3第1題的解題過程中,如果我們省略寫出應用等量公理的步驟(等號兩邊同減38),那麼看起來就相當於我們把原先等號左邊的「+38」,移到等號的右邊變成「-38」。像這樣的運算方式,我們稱為移項法則。
(1) x+38=-27 x+38-38=-27-38 x=-27-38 x=-65 看起來相當於把等號左邊的「+38」移到等號的右邊變成「-38」。 等號兩邊同減38

29 同樣地,在例題 3 第 2 題中,省略應用等量公理的步驟後,我們可以看到等號左邊的「-19」,移到等號右邊變成「+19」。
(2) x-19=25 x-19+19=25+19 x=25+19 x=44 等號兩邊同加 19 看起來相當於把等號左邊的「 -19」移到等號的右邊變成「 +19」

30 (1)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3x」除以 -3。 解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 4 4 以等量公理解方程式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 -3x= (2) x ÷ 7=14 (1)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3x」除以 -3。 -3x=63 <驗算> 把 x=-21 代入原方程式: 左式=-3x =(-3)×(-21) = =右式 所以 x=-21 是原方程式的解(根)。 等號兩邊 同除以-3 x=-21 -3

31 (2)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x ÷ 7= 」乘以 7。 解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 4 4 以等量公理解方程式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2) x ÷ 7=14 (2)為了要求出 x 的值,所以需將等號左邊的「x ÷ 7= 」乘以 7。 x ÷ 7=14 =14 <驗算> 把 x=98 代入原方程式: 左式=x ÷ 7=98 ÷ =14 =右式 所以 x=98 是原方程式的解(根)。 等號兩邊 同乘以7 × 7=14 × 7 x=98

32 在例題 4 中,也可以看到移項法則的其他運算方式。
看起來相當於把等號左邊的「 乘以- 3」 移到等號的右邊變成「 除以- 3」。 等號兩邊同減-3 (1) -3x=63 x= x=-21 -3

33 看起來相當於把等號左邊的「 除以 7」 移到等號的右邊變成 「 乘以 7」。 等號兩邊同乘以 7 (2) x ÷ 7=14 =14 × 7=14 × 7 x=14 × 7 x=98 7

34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 x+8=-9 (2) y-6=7 (3) 7x=-105 (4) 3x =11 (5) x ÷ 6 =-18 (6) - t =6 x=-17 y=13 x=-15 x= x=-108 t=-24

35 接下來的例題中,我們將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的解題過程並列,希望同學們能仔細觀察這兩種解法中的對應關係。

36 5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3x-20=30。 解 等量公理的解題過程 3x-20=30 3x-20+20=30+20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 4 5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3x-20=30。 等量公理的解題過程 3x-20=30 3x-20+20=30+20 3x=50 x= 等號兩邊同加20 整理 3 3 等號兩邊同除以3 3 整理

37 解 移項法則的解題過程 3x-20=30 3x=30+20 3x=50 x= 3 <驗算>把 x= 代入原方程式: 左式=3x-20
=3× -20 =50-20=30=右式 所以 x= 是原方程式的解(根)。 移項法則的解題過程 3x-20=30 3x=30+20 3x=50 x= 3

38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 2x+8=14 (2) -6+4y=7 (3) x+6=21 (4) 4-5t=-6 x=3 y= x=25 t=2

39 當我們解一元一次方程式時,最終的目的是要求出未知數的值,得到形如x=3 的式子,所以若方程式的等號兩邊都含有未知數 x ,則我們應當設法使等號一邊的每項都含未知數 x,而另一邊不含未知數 x。
我們說過,以文字符號代表數的時候,可以將它視為數來做運算,並與數有相同的運算規則。因此,在方程式的等號兩邊加、減相同的未知數,或是對未知數進行移項,並不影響所求出方程式的解。

40 6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3x+7=6x-4。 解 等量公理的解題過程 3 3x+7=6x-4
搭配習作 P52 基礎題 4、5(1) 6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3x+7=6x-4。 等量公理的解題過程 3x+7=6x-4 3x-3x+7=6x-3x-4 7=3x-4 7+4=3x-4+4 11=3x =x(習慣上寫成 x= ) 3 等號兩邊同減3x 整理 等號兩邊同加4 等號兩邊同除以3

41 解 移項法則的解題過程 3x+7=6x-4 7=6x-3x-4 7=3x-4 7+4=3x 11=3x 3x=11 x= 3
=3 × +7 =18 右式=6x-4 =6 × -4 左式=右式,所以 x= 是原方程式的解。 移項法則的解題過程 3x+7=6x-4 7=6x-3x-4 7=3x-4 7+4=3x 11=3x 3x=11 x= 3

42 驗算的步驟很重要,但我們可以自行檢驗,通常不用將驗算過程寫出來。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26+3x=50-9x (2)5x+24=5x+8+4x (3)3(2x-4)=30 (4)-2(3x-1)+2=41 (5)5(2x+3)=4x+69 (6)-10=3x-4(2x-5) x=2 x=4 x=7 x=- x=9 x=6

43 在例題6中,解一元一次方程式3x+7=6x-4時,如果先將 6x 移到等號的左邊,再將+7 移到等號的右邊,則解方程式的過程就變成:

44 7 以移項法則解方程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2x= x-16。 分數直接移項 解一 2x= -16 2x- =-16 =-16
搭配習作P53基礎題 5(5) 7 以移項法則解方程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2x= x-16。 分數直接移項 2x= -16 2x- =-16 =-16 x=(-16)÷ x=(-16)× x=-12 解一

45 先去分母再移項 解二 2x= x-16 6x=3( x-16) 等號兩邊同乘以3 6x=2x-48 6x-2x=-48 4x=-48
將右式化簡 4

46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 x-4=x+3 (2)-x+16= x x=6 x=-

47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3(-2x-5)+3x=9+4(x+2)。
搭配習作P52基礎題5(2)∼(4)/P53基礎題5(7)∼(8)、6(6)∼(8) 8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3(-2x-5)+3x=9+4(x+2)。 3(-2x-5)+3x=9+4(x+2) -6x-15+3x=9+4x+8 -6x+3x-4x=9+8+15 -7x=32 x=-

48 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 2(3-x)=-4(x+5) (2) 2(x-4)-(3x+4)=-20+7x x=-13 x=1

49 搭配習作 P53 基礎題 6(1)、(4) 9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分數直接移項 解一 1 3

50 解二 等號兩邊同乘以12 8x-18=3x-9 8x-3x=-9+18 5x=9 x= 等號兩邊同乘以12 8x-18= 3x-9

51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x-2=2x+ 。 x=-

52 10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解 等號兩邊同乘以12 3(2x+1)-2(x-4)=24 6x+3-2x+8=24
搭配習作 P53 基礎題 5(6)、6(2)∼(5) 10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3(2x+1)-2(x-4)=24 6x+3-2x+8=24 4x+11=24 4x= x= 等號兩邊同乘以12 要記得加括號才不會算錯哦!

53 解一元一次方程式 x=

54 1.一元一次方程式:只含一種未知數,且未知數的次方是一次的等式,稱為一元一次方程式。
2.方程式的解(根):若一數代入一元一次方程式可使等號兩邊的值相等,此時這個數滿足此方程式,是這個方程式的解(根)。

55 3.等量公理 :當等號左右兩邊相等時,在等號左右同時加、減、乘、除一數(除數不為 0),等號仍然成立。
也就是說,a、b、c 為任意三數,若 a=b,則 (1) a+c = b+c (2) a-c = b-c (3) a×c = b×c (4) a÷c = b÷c(c 不為 0 ) 反過來說, 當(1) a+c = b+c 或 (2) a-c = b-c 或(3) a×c = b×c (c不為0) 或 (4) a÷c = b÷c 則可推得 a=b 的結論。

56 4.移項法則:解一元一次方程式的過程中,省略寫出應用等量公理的步驟,看起來相當於把等號一側的某數(或項)移到另一側,但要變號,
「+」會變成「-」, 「-」會變成「+」, 「×」會變成「÷」, 「÷」會變成「×」。

57 3-2 自我評量 1.依據下列各文字敘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式: (1) x 加5等於 (2) x 的7倍等於 21 (3) x 的5倍加9等於 (4) x 的4倍減3等於25 x+5=13 7x=21 5x+9=29 4x-3=25

58 2.( )試判斷x=-3是下列哪一個方程式的解?
(A) 5x+2=2x+5 (B) 5x-2=-2x+5 (C) 5x+4=2x-5 (D) 5x+4=-2x-5 C 3.解下列各一元一次方程式: (1) 5x=3x (2) 3x+1=2x-5 x=0 x=-6

59 (3) x+3= x-2 (4) 2(x-4)-3(x+4)=-2
(6) x=5


Download ppt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意義 一元一次方程式的解 等量公理與移項法則 自我評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