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文藝復興 《椅子上的聖母子》(拉斐爾 約1518,佛羅倫斯宮廷領地畫廊).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文藝復興 《椅子上的聖母子》(拉斐爾 約1518,佛羅倫斯宮廷領地畫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藝復興 《椅子上的聖母子》(拉斐爾 約1518,佛羅倫斯宮廷領地畫廊)

2 文藝復興的意義 1.時間—14~16ADth 2.地點—佛羅倫斯﹝義大利﹞歐洲 3.意義—再生(Renaissance)
b.創造力的復興 4.影響—近代歐洲文明的開始 意大利佛羅倫斯是托斯卡納大區和佛羅倫薩省的首府,位於亞平寧半島北部,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祥地。 二.        文藝復興的原因 1. 義大利半島的優勢 (1)古羅馬核心 (2)東西貿易、文化交流要衝 2.文藝復興起因 (1)統治者的鼓勵資助 (2)中產階級的努力 (3)東羅馬帝國學者西遷 (4)印刷術、造紙術西傳

3 文藝復興藝術的概念 詞源與定義 文藝復興(Renaissance )一詞,源出於義大利語rinascita,意為再生或復興。
十四世紀時,新興中產階級視中世紀文化為黑暗倒退,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為光明的典範,力圖復興古典文化,遂產生『文藝復興』一詞,作為新文化的美稱。 此詞經法語轉寫為Renaissace,十七世紀後為歐洲各國通用,它標誌著歐洲精神上表現人文的大革新。 時間:1425年(明永曆年間)至二十世紀初期,是一般所謂的『西洋藝術』的傳統期。 地點:義大利、法蘭德斯(今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東北部)。義大利以佛羅倫斯(或譯為翡冷翠)為中心,因為當地產羊毛,紡織業高度發展;法蘭德斯則為西歐工商金融中心,資本主義繁榮之地。

4 文藝復興的特質 文藝復興時的人特別研究了希臘、羅馬的文獻和文學,發現其中對自然和人體價值相當重視,促使他們對人和自然做出新的評價,因此人文主義興起。 他們提倡以世俗的人為中心,肯定人是現世生活的創造者和享受者。他們以人性對抗教會的神性,標榜人權對抗封建的神權。藝術的題材離不開人物,雖仍是宗教內容,但以現實人物為模特兒,如聖徒,政治家等。 西方第二次的物質文明,資本主義的開始,各民族文字語言白話化的統一時代來臨。 科學觀念,注意在人的經驗上發掘自然,因此個人天才得以自由發揮。 藝術上最大的成就:唯美主義戰勝禁慾主義。 藝術根源:一是古典藝術,重新採用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二是運用科學的透視技法,再現具有三度空間的實體的形狀,並善用解剖學表現真實的人體結構。

5 文藝復興運動為何發源於義大利 第一、古希臘、羅馬時代的藝術品,還都保存在義大利。
第二、佛羅倫斯的麥第奇家族和羅馬教皇朱利阿斯二世等政治領袖,都愛好藝術,保護和獎勵藝術家。 第三、此時畫工和雕匠變成藝術家,受社會人士的尊重

6 文藝復興三傑 達文西(李奧納多,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熔藝術與科學於一爐,集畫家、雕刻家、建築家和工程師於一身。在畫技上,他發明表現微霧迷濛的「空氣暈染法」,及使平面呈現凹凸感的「明暗對照法」。著名作品有《蒙娜麗莎》(1503~05,巴黎羅浮宮)、《最後的晚餐》(1495~98)等。 米開蘭基羅(Michelangelo,1475~1564),在雕刻﹑繪畫和建築方面都留下了最能代表盛期文藝復興巔峰的典範創作。代表作品《教皇朱利阿斯二世陵寢》的雕刻(1524~34)、《摩西》(1513~15)、《大衛像》(1501~04,佛羅倫斯美術學院)、《聖母抱殉難的耶穌》(1499)、《聖殤》(1555~64)等雕刻。壁畫有西斯汀禮拜堂的《最後的審判》(1534~41)和《創世紀》(1508~12)等。建築最大成就是改建《聖彼得大教堂》(1546~64)。他的繪畫,在色彩﹑構圖及空間處理上,都不如個別人物的量感、力感表現來得成功。在《最後的審判》壁畫中,曲扭的人體和扁平的空間處理,已顯露『巴洛克藝術』的將來臨。 拉斐爾( Raphael, 1483~1520),以秀美、典雅的風格著名,構圖和諧,情態自然,尤以聖母形象的塑造最為成功。代表作《雅典學院》( 1510~11 )、《椅子上的聖母子》(約1518,佛羅倫斯宮廷領地畫廊)等。

7 三. 文藝復興的精神—人文主義 1. 意義—以人為中心,肯定現世與人的價值 2. 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 3. 學者作為
三.        文藝復興的精神—人文主義 1. 意義—以人為中心,肯定現世與人的價值 2. 人文主義之父—佩脫拉克 3. 學者作為 (1)文化—文藝復興 (2)政治—城市政治改革 意大利愛情詩人和作家佩脫拉克(Francessco Petrarch),為意大利詩歌倡導者,對歐洲及英國詩歌的歷史和發展有極深遠的影響。

8 但丁像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四. 文藝復興的成就 1. 文學—方言文學 (1) 但丁:神曲 (2) 佩脫拉克:詩集 (3) 薄伽丘:十日談
四.        文藝復興的成就 1.   文學—方言文學 (1)  但丁:神曲 (2)  佩脫拉克:詩集 (3)  薄伽丘:十日談 (4)  賽凡提斯:唐吉訶德 2.    藝術 (1)  承襲與創新 (2) 作品 A. 喬托:第一個在平面上表現立體感 B. 達芬奇:深刻描繪人的內心— 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 C. 拉斐爾:以世俗母親形象描繪聖母像 D. 米開朗基羅:寫實的繪畫與雕刻 3.  政治思想—馬基維利﹝獅子與狐狸﹞ (1)君主論—君主有絕對權力實現國家統一 賽凡提斯(想象的肖像畫),胡安·德·郝勒吉(Juan de Jáuregui)創作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9 馬基維利 馬基維利最知名的著作是《君主論》一書,在書中馬基維利闡述了一個君主(統治者)應該要採用怎樣的統治手段才能保住自己的政權。馬基維利主要關注的是「新君主」(principe nuovo)的部分,因為世襲而來的君主由於人民已經習慣了舊政權,統治困難要比新君主要來的少。世襲君主要做的只是小心維持其既有的制度,但新君主為了維持其奪取的土地,要建構一套新的而恆久的權力架構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了穩定政權,君主在公眾上必須保持完美的名聲,但在私底下則必須採取許多本質邪惡的政治手段。 在佛羅倫斯的馬基維利塑像。

10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旷世奇才。他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他在几乎每个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代的学者称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智慧的象征”。

11 《蒙娜麗莎》(達文西 1503~05,巴黎羅浮宮)

12 《最後的晚餐》(達文西 1495~98)

13 《抱银鼠的女子

14 《莉妲和天鹅》

15 《维特鲁威人》

16 1506 拉斐爾自畫像

17 莎士比亞

18 米開蘭基羅 MICHAELANGELO 米開蘭基羅 Michael Angelo ( )出生於意大利城市 Urbino 。他認為自己是雕塑家,但他不只於此。他也是畫家、雕塑家和詩人。

19 《摩西》(米開蘭基羅 1513~15)

20 《創世紀》(米開蘭基羅 1508~12)

21

22

23

24

25

26 波提且利〈維納斯誕生〉, 蛋彩、木板, 172×278㎝, 1485, 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

27 《暴風雨》(喬爾喬尼 1505,威尼斯美術學院)

28 《亞當和夏娃》(杜勒 1507,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宮)

29 農民婚禮》(布魯格爾 1568,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30 《獵人歸來》(布魯格爾 1565,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Download ppt "文藝復興 《椅子上的聖母子》(拉斐爾 約1518,佛羅倫斯宮廷領地畫廊)."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