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本节内容简介: 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本节内容简介: 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本节内容简介: 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

2 教学目的: 1、了解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 2、理解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3、理解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教学重点: 1、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2、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教学难点: 1、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2、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3 11.4数字电视标准 11.4.1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 世界上数字电视标准有: 欧洲的DVB:即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数字视频广播; 美国的ATSC:即Advanced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先进电视制式委员会; 日本的ISDB:即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Broadcasting, 综合业务数字广播。

4 DVB-SMATV:卫星共用天线电视广播系统; DVB-MS:高于10GHz的数字广播MMDS分配系统标准。
系统 条件 接收 接口 标准 欧洲DVB标准 广 基带 地面 无线 传输 标准 DVB-T 有线 DVB-C 卫星 DVB –S 广播传输 系统 DVB传输系统还包括: DVB-SMATV:卫星共用天线电视广播系统; DVB-MS:高于10GHz的数字广播MMDS分配系统标准。

5 ● DVB-S(数字电视卫星传输标准): 该标准以通信卫星为传输介质,通过卫星转发压缩数字信号,卫星接收机接收后由卫星机顶盒处理,输出现有模拟电视机可以接收的信号。这种传输覆盖面广,节目量大。数据流的调制采用四相相移键控调制QPSK方式,工作频率为11/12GHz。 在DVB-S标准公布之后,几乎所有的卫星直播数字电视均采用该标准,包括美国的Echostar等。我国也选用了DVB-S标准。

6 ● DVB-C(数字电视有线传输标准): 该标准以有线电视网作为传输介质,工作频率在10GHz以下。采用64QAM正交调幅调制时,一个PAL通道的传送码率为41.34Mb/s,还可供多套节目复用。系统前端可从卫星和地面发射获得信号,在终端需要电视机顶盒。 ●DVB-T(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 DVB-T是最复杂的DVB传输系统,DVB-T标准采用的大 量导频信号插入和保护间隔技术使得系统具有较强的多径反射适应能力,在密集的楼群中也能良好接收,适合于信号有屏蔽的山区。

7 DVB数字广播系统除传送普通的视频、音频信号外,还需传送接收IRD调谐、节目指南,以及图文、字幕、图标等信息。
T X DVB基带附 加信息系统 S U

8 PSTN/ISDN的DVB反传信道标准。
● DVB-NIP: DVB交互业务网络独立协议标准; ● DVB-RCC: CATV系统DVB反传信道标准; ● DVB-RCT: PSTN/ISDN的DVB反传信道标准。 D V B I R C T N P DVB交互业务 系统

9 ATSC标准具备噪声门限低、传输容量大(6MHz带宽传输19.3Mbps)、传输远、覆盖范围广和接收方案易实现等
(4)DVB 条件接收及接口标准(如下图) D V B I CI ATM SDH DVB条件接收及借口标准 PDH PI IPDI 2.美国ATSC标准 该标准1996年12月24日提出,97年定为国际标准。 ATSC标准具备噪声门限低、传输容量大(6MHz带宽传输19.3Mbps)、传输远、覆盖范围广和接收方案易实现等

10 主要技术优势,存在的问题是不能有效对付强多径和快速变化的动态多径。
ATSC数字电视标准的层级分布图(如下图示) 确定图像的形式,包括像素 阵列,幅型比和帧频; 图象层 最高层 图象压缩层 第二层 采用MPEG-2图像压缩标准 系统复用层 特定的数据被纳入不同的压 缩包中,采用MPEG-2系统标准; 第三层 传输层 最低层 确定数据传输的调制和信道 编码方案。

11 2001年,该标准正式被ITU接受为世界第3个数字电视传输国际标准。
3.日本ISDB-T标准 2001年,该标准正式被ITU接受为世界第3个数字电视传输国际标准。 日本ISDB-T标准的两个主要特点: ●频谱分段传输 ●强化移动接收 4.三种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比较 (见下表示) 欧洲DVB-T 美国ATSC-DTV 日本ISDB-T 带宽 6.6,6.7MHz 5.6MHz 5.6MHz 432kHz 调制 COFDM

12 纠错 卷积(1/2,2/3,3/4,5/6,7/8+RS(204,188) 欧洲DVB-T 美国ATSC-DTV 日本ISDB-T 载频调制
QPSK、16QAM 64QAM 8VAB DQPSK、16QAM、64QAM 载频数 1705行(2K模式) 6817行(8K模式) 单载频 5.6MHz:1045行(2K模式) 5617行(8K模式) 432KHz:109行(2K模式) 纠错 卷积(1/2,2/3,3/4,5/67/8)+RS(204,188) 2/3格码 + RS(207187) 卷积(1/2,2/3,3/4,5/6,7/8+RS(204,188) 多工方式 MPEG-2系统 编码 MPEG-2编码 MPEG-2视频,AC-3音频编码 信息码率 4.35Mbps-31.67Mbps 19.39Mbps 5.6MHz:3.68Mbps-21.46Mbps 432KHz:283kbps-1.65Mbps 移动接收 可以 困难 不可以

13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1.我国数字电视标准,主要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形成完整的中国数字电视标准体系; 第二:为数字电视内容制作运用业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是为数字电视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促进产业链发展; 第四:为终端产业规模化提供科学的技术体制以及对终端型产品的技术检测提供一致性的标准和方法。 2. 25项数字电视电子行业标准 2006年3月31日信产部颁布。

14 (1)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基础标准 (2)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 日期 推荐、指导 或强制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术语 发布之日起实施 推荐 2 SJ/T 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 备可靠性试验方法 3 SJ/T 备环境试验方法 (2)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 日期 推荐、指导 或强制 4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1部分:射频信号接口 发布之日起实施 推荐

15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 日期 推荐、指导 或强制 5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2部分:传送流接口 发布之日起实施 推荐 6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3部分:复合视频信号接口 7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4部分:亮度、色度分离视频信号接口 8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5部分:模拟音频信号接口 9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6部分:RGB模拟基色视频信号接口 10 SJ/T 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接口规范 第7部分:YPBPR模拟分量视频信号接口

16 (4)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机卡分离标准
(3)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机顶盒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 日期 推荐、指导 或强制 11 SJ/T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通用规范 发布之日起实施 推荐 12 SJ/T 卫星数字电视接收器测量方法 (4)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机卡分离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 日期 推荐、指导 或强制 13 SJ/T 数字电视接收机条件接收接口规范 第1-1部分:DTV-CI技术规范 发布之日起实施 推荐 14 SJ/T 数字电视接收机条件接收接口规范 第1-2部分:DTV-CI测试规范

17 (5)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显示器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实施 日期 推荐、指导 或强制 15 SJ/T 11338-2006
数字电视液晶背投影显示器通用规范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推荐 16 SJ/T 数字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通用规范 17 SJ/T 液晶前投影机通用规范 18 SJ/T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通用规范 19 SJ/T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通用规范

18 (5)分类: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显示器标准(续表)
20 SJ/T 数字电视液晶显示器通用规范 2007年1月1日起实施 推荐 21 SJ/T 数字电视液晶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 发布之日起实施 22 SJ/T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测量方法 23 SJ/T 电子投影机测量方法 24 SJ/T 数字电视阴极射线管背投影显示器测量方法 25 SJ/T 数字电视平板显示器测量方法

19 3. 信源编码标准 AVS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 (1) AVS特点: ●编码效率比MPEG-2高2-3倍, ●技术方案简洁,芯片实现复杂度低,达到了第二代标准的最高水平; ●解决了AVC专利许可死结,是开放式的国家、国际标准,易于推广; ● AVS是一套包含系统、视频、音频、媒体版权管理在内的完整标准体系(AVC仅是视频编码标准)。

20 (2)AVS的产业化前景 据预测,数字音视频产业将在2008年超过通信产业,在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AVS将极大推动”技术→专利→标准→芯片与软件→整机与系统制造→数字媒体运营与文化产业”的产业迅速发展 (3)AVS产业化的主要产品形态包括: ●芯片:高(标准)清晰度AVS编解码芯片,国内需求量在未来十多面的时间内年均将达到4000多万片。 ●软件:AVS节目制作与管理系统,Linux和Window平台上基于AVS标准的流媒体播出、点播、回放软件;

21 ●整机:AVS机顶盒、AVS硬盘播出服务器、AVS编码器、AVS高清晰度激光视盘机、AVS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顶盒和接收机、AVS手机、AVS便携式数码产品等。
4. 我国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MB-T/H DMB-T/H,即地面/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标准和卫星电视标准采用欧洲标准DVB-C和DVB-S,地面传输标准是DMB-T/H(地面/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

22 (1)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MB-T/H简介
我国数字电视传输标准体系(如下图) 数字电视 传输标准 地面 传输 标准 DMB-T/H 有线 电视 DVB-C 卫星 DVB-S (1)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DMB-T/H简介 该标准为国家强制标准,国家标准委 批准,07.8.1日将正式实施。此标准是下列两个标准的技术融合:

23 ●清华大学的DMB-T标准(地面数字多媒体电视广播)
Terrestrial Digital Multimedia/TV Broadcasting ●上海交大的ADTB-T(先进数字电视广播-地面标准) Advanced Diditai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三种接收方式: 地面固定接收; 移动接收; 手持设备接收。

24 (2)清华大学的DMB-T ●DMB-T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第一:DMB-T 提供更大的有效载荷。采用保护间隔PN 填充技术,无需插入过多的导频信号, 使得系统的频谱利用率比DVB-T 提高10%,从而能够传输更多的有效载荷。 第二:接收灵敏度更高, DMB-T 比欧洲DVB-T 系统的信噪比门限有超过10%的提高,接收灵敏度大大提高。 第三:能够在高速移动状态下接收。采用时域的快速 信道估计技术,使系统同步和信道估计时间由其他标准的 约200ms和1ms分别降低到2ms和0.6ms左右。

25 第四:更好的单频网支持。与绝对时间同步的帧结构使其单频网同步设备比DVB-T 的同类设备更易实现,同时 可在更大范围内支持移动接收单频网。
单频网技术:单频网(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是由多个不同地点的处于同步状态的无线电发 射台,在同一时间、以同一频率发射同一信号,以实现对 一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第五:更强的功能扩展。信号帧设定了独特地址的帧头,可方便数据信息的识别和分离,以融合多业务广播;快

26 速同步和可识别信号帧及与绝对时间同步的复帧结构,可支持双向互动系统;自动唤醒功能(节电)可支持便携接收。
●DMB-T和欧洲的DVB-T相比具有的优势 DMB-T = DVB-T + DVB-H DMB-T:清华大学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DVB-T:欧洲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 DVB-H:支持手持终端(具省电功能)的DVB-H标准。 ● 兼容MPEG-4、AVS、IP 等格式,并支持16:9 格式。

27 (3)上海交大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标准ADTB-T
●单载波调制 所谓单载波调制技术,是将需要传输的数据流调制到单个载波上进行传送,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QAM,OQAM,PSK等星座映射方式。 ●简洁有效的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的简洁有利于接收系统的低成本实现,有利于快速同步与均衡。一个简洁的数据结构的基本单元至少包括3部分:确知信息、系统信息以及编码数据。ADTB-T

28 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数据结构以“帧”为基本单元,包括帧头(确知信息)、加强保护的系统信息、经高效编码保护的数据信息。
●高效信道编码方案与低阶星座映射的结合      高效信道编码方案与低阶星座映射的结合既保证了频谱效率又提升了抗信道衰落的性能,可以实现5.197Mbps到25.989Mbps的码率传输,采用ADTB-T的高效信道编码与低阶星座映射结合的技术有利于接收芯片复杂度的降低。

29   ● 基于双导频及已知序列的同步技术     采用双导频技术:双导频信号仅仅占用0.2 dB的信号 功率,可以用于载波恢复、时钟恢复、均衡等。采用双导频技术,可以在信道条件特别恶劣的情况下,进行载波/时钟恢复。 ●改进的均衡接收技术     ADTB-T的均衡技术采用NR准正交解映射与均衡结合的新算法,开发了重叠结构技术,突破了单载波抗0dB多径、高速移动接收的难题。同时,均衡LMS算法能够自适应的对付单频干扰、窄带干扰。

30 小 结: 1、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 2、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3、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4、数字电视显示技术。


Download ppt "本节内容简介: 世界三大数字电视标准 中国的数字电视标准 数字电视条件接收 数字电视显示技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