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張雪門 台灣幼教拓荒者 中國幼教先驅 行為課程教學法創始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張雪門 台灣幼教拓荒者 中國幼教先驅 行為課程教學法創始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張雪門 台灣幼教拓荒者 中國幼教先驅 行為課程教學法創始人

2 張雪門生平 1891~1973 26歲以前的人生“是老家給我安排的” 與幼教結緣:民國5年(1916)
民國13年(33歲)入北大教育系期間,受到高仁山及陶行知的影響,立志終身奉獻幼兒教育 民國14年在蒐集幼教相關資料時,恰巧發現福祿貝爾講義的殘頁,使他努力追尋,得到布洛夫人所著的福氏母親遊戲的註解本,並下定決心花三年的時間分別來研究福祿貝爾、蒙台梭利及世界各國的教育,最後再研究並發展我國的幼兒教育

3 民國17年開始他為中國幼教師資培育的使命,在北平主辦孔德幼稚教育學校
 ,設計幼教課程,讓師範生半日授課、半日實習,從中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民國19年與熊芷女士在北平香山慈幼院合辦幼稚師範,採用「半道爾頓制」教學法,並首創師範生兩年三階段實習計畫,即「參觀、參與、支配」的實習目標

4 八年抗戰期間,分別任教於河北、廣西  、陜西等師院,且著手訓練導生,並在四川籌辦幼兒團(以貧困家庭兒童為對象),招收高中畢業女生給於短期訓練,培養正確幼保知能,讓社會尊重並認同保育員的角色

5 民國35年,應台灣省民政廳之邀,來台創辦兒童保育院並擔任院長,隔年更名為台灣省育幼院(民國39年成立導生班),與台北女師合作,讓幼師科學生住院實習
民國41年受社會處委託,辦理保育人員訓練時,採用「做、學、教」合一原則 民國42年,退休之後協助台南師範幼師科成立實驗學校,並編印相關幼教書籍,為台灣幼教開拓並造福美好的園地 民國62年,逝世於台北

6 教育思想 一、行為課程教學法 受杜威的理論所影響,盛行於民國49~56年
認為在幼稚園的生活實踐就是行為課程,主題從生活來,讓幼兒從生活中去體驗問題、去解決問題 依據幼兒身心各方面需求、經驗及能力等來擬定中心單元活動,打破各科的界線,將所有科目統整並融入幼兒的生活中,以發揮「勞動上勞心」的教育精神

7 二、師範生實習計畫 主張實習中學習是幼稚師範教育的原則 提出二年三階段的師範生實習計畫 計畫內容: 1.參觀:在自設的幼稚園中客觀且細心的觀察, 從中獲取充實學識 2.參與:參與活動的設計、過程安排等,以建構 教學的基本概念 3.支配:到校外的實習機構去實際從事各種行政 及教學的事宜

8 三、認為「教育從生活發生,也從生活而展開,
它不是文化的點綴品,也不是文化的櫥窗。 在有組織、有計畫的實行和檢討中, 求快樂圓滿的境界,才是幼教的最高理想」

9 張雪門的貢獻 中國第一位力倡幼兒教育的人 開拓台灣幼教事業,創立導生制度
創立行為課程教學法,發揚杜威「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知行合一」的理論 設師範生實習計畫之先河 與陳鶴琴先生被譽為幼教的南陳北張

10 重要著作 新幼稚教育 幼稚園教育概論 實習三年 幼稚園教材教法 〈這些書籍大多是來台灣才著作的〉


Download ppt "張雪門 台灣幼教拓荒者 中國幼教先驅 行為課程教學法創始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