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臺北市北政國中王文光 (臺北市數學領域輔導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臺北市北政國中王文光 (臺北市數學領域輔導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北市北政國中王文光 (臺北市數學領域輔導團)
國中低成就學生 學習診斷與評量 臺北市北政國中王文光 (臺北市數學領域輔導團)

2 課程內容 造成學生低成就可能的原因 全面補救(多層次的補救教學) 教師必備的補救教學知能 評量在補救教學的應用 (1)篩選 (2)診斷
(3)成效評估

3 造成學生低成就可能的原因 個人因素: 學校因素: 社會及家庭環境因素:
動機、認知負荷問題、學習策略及技巧不佳、學科基礎知識不足、身心狀況等。 學校因素: 課程教材、教師教學方式、同儕影響等。 社會及家庭環境因素: 文化不利、經濟不利、父母期望及支持不高等。

4 全面補救 (多層次的補救教學) 第三層 特殊教學 第二層 小組補救教學 第一層 一般補救教學 目前的 5% 資源班 診斷教學、小組、密集、
修改與重組課程 目前的 攜手計畫 第二層 小組補救教學 15~25% 單元前基礎能力補救降級的基礎能力補救 第一層 一般補救教學 (有效教學) 70~80% 1.全面(很差嗎?)多層次(學校醫院加護病房)2.如做菜加鹽巴。3.不是每個學生都是跟數學老師ㄧ樣。 有效的教學 單元內診斷與補救

5 第一層的一般補救教學 全體教師都應具有 知道學生的差異 知道課程綱要與基本知能 能評量學生和診斷學生的錯誤與迷失 能做學科同級內的教材調整
在班級教學時、課後、下課短暫時刻進行 全體教師都應具有 知道學生的差異 知道課程綱要與基本知能 能評量學生和診斷學生的錯誤與迷失 能做學科同級內的教材調整 能進行單純學科學習失敗的補救 1.大學生都有差異(打罵可以變好變聰明嗎?)2.都是難題好嗎?3.校本課程。 不是不斷練習考試,而是不同方式或不同步驟去教相同概念與技能。

6 需要額外抽離的時間,補救需要長期與密集。
第二層的小組補救教學 需要額外抽離的時間,補救需要長期與密集。 40~60%教師應具有 知道學科能力架構與基礎能力 知道與學科學習相關之認知能力 能簡化或濃縮、調整教材 能用簡化、結構、系統的教學方法 能設計各種教具、教材引導學生學習 1.能力地圖。2.理解閱讀差則數學差(但不到第三層)3.內容減少步驟增加。 需要不同教材、教具,幫助學生學習,必要時要調整目標。

7 需要額外抽離的時間,補救需要長期與密集。
第三層的特殊教學 需要額外抽離的時間,補救需要長期與密集。 特教教師支援 不同需求、不同程度的特殊學生 普通班教師 + 特教教師 融合的特殊教育學生 (特教老師支援)

8 教師需要的補救教學知能 第一層補救師資知能 第二層補救師資知能 1.多元學習需求與學習 1.補救教學概論 困難 2.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
2.補救教學概論 3.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 與輔導 4.差異化教學 5.教育與學習評量 1.補救教學概論 2.低成就學生心理特質 與輔導 3.補救教學班級經營 4.學習困難診斷與評量 5.補救教學教材設計教法 6.補救教學策略

9 評量在教育(補救教學)的運用 篩選 資格鑑定 優缺點診斷 學習成效的評估 教育方案的評鑑 篩選 找出最需要的高危險群 快速、簡便
降低偽陰性(不要遺漏) 診斷 診斷成因 學習潛力、優缺點 擬定適合的目標 成效評估 針對教學目標評估 有效的評估 篩選 資格鑑定 優缺點診斷 (設計教育計畫) 學習成效的評估 教育方案的評鑑

10 篩選 目標:篩選介入補救高危險群 工具:1.評量重要指標 2.簡單方便實施 實例:1.ASAP 2.學校資料檔案
(段考成績、出缺席、轉介資料) 1.評量(50%以上)第二層到第一層。2.段考成績雙向戲目表。 攜手計畫針對環境因素的規定 低成就的規定

11 ASAP網路評量 (96-99籌備)100學年度正式全面試辦 96~99年籌備(100年試辦)

12 電話 計畫相關業務 國立臺南大學 科技化評量中心 林柏宏 先生 06-213-3111 # 565 洪于婷 小姐
# 565 洪于婷 小姐 # 816 盧亮妦 小姐 # 817 傳真: 系統操作問題 電算中心 卓聖倫 先生 # 571 葉能源 先生 12

13 計畫目的與內涵 網路評量計畫之目的: 計畫內容包含: 1.協助中央、縣市及學校進行學習落後學生篩選, 俾利補助經費有效分配。
2.分析、追蹤並累積受輔學生的學習進展資訊,作 為攜手計畫成效檢視及策略調整之重要參據。 計畫內容包含: 1.題庫:國民中小學學生各領域(國、數、英、自) 學習成就與信念評量題庫。 2.系統:電腦化適性測驗系統、測驗結果診斷系統 、自動化計分系統的發展與應用。

14 100年度的試辦計畫流程 9月篩選 1.都會地區以單一學科全校或班級成績後段35%, 2月成長追蹤 6月
非都會地區則以單一學科全校或班級成績後段50% 2.具有下列身分: 原住民學生,身心障礙人士子女,外籍、大陸及港澳配偶子女,低收入、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及免納所得稅之農工漁民子弟,隔代教養及家庭失功能子女(包括單親),身心障礙學生,其他經學習輔導小組認定。 2月成長追蹤 6月 提醒學校需結案學生,結案條件如下: A.學生連續兩次成績超過PR50。 B.學生未參與篩選測驗或連續兩次未參 與成長追蹤測驗。 C.個案名單內學生篩選測驗在PR35以上。 D.國小六年級學期結束後,未異動轉銜 至國中學生。

15 ASAP現有測驗科目 國語文電腦化適性化測驗(3-9年級) 國語文紙筆測驗(1-2年級) 數學電腦化適性化測驗(3-9年級)
數學紙筆測驗(1-2年級) 英文電腦化適性化測驗(3-9年級) 自然電腦化適性化測驗(7-9年級)

16 電腦化適性測驗的應用 電腦化適性測驗流程圖 開始測驗 決定起始能力(T分數40) 呈現試題(難度T量尺35至45) 難度T量尺=45
受試者反應 答對-提供難度較高題目 答錯-提供難度較低題目 難度T量尺=54 難度T量尺=42 更新能力估計 是否符合終止標準 達到測驗最大題數或 能力估計誤差小於3 結束測驗

17 數學題庫內容的題數分配 100年7月提供資料 年級 內容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題數 數與量 49 (70%) 50 52
(72%) 51 (63%) 46 (55%) 39 (44%) 27 (30%) 28 (0%) 343 幾何 10 (13%) 13 (17%) 11 (16%) 26 (31%) 41 (45%) 16 (40%) 144 代數 5 (7%) (6%) 12 (15%) 7 18 (20%) 61 23 (25%) 153 統計 機率 (10%) (9%) 6 43 71 73 81 86 90 88 92 40 683 100年7月提供資料

18 網路評量計畫之應用效益 (三年級ASAP個案數學成長剖面對照)
分析: A生進展幅度佳,雖數學起始能力較差,後測呈現顯著成長。 B生第二次數學成就有顯著的成長,但第三次測驗卻呈現退步。 C生在第二次測驗退步,但第三次測驗有顯著的成長。 應用效益: 教師掌握學生學習進展狀況,運用診斷圖資訊,提供學生更適切的教學輔助。

19 A.B兩校ASAP學生數學成長剖面對照 B校起始能力較高,而A校整體成長幅度高於ASAP的平均。
應用效益: 縣市教育處可透過此系統,了解各校實施攜手計畫補教教學成效,進而探究楷模學校成功因素與策略,建立各校標竿學習,以提升ASAP介入成效。

20 教師端使用效益 原班任課教師 攜手班教師 追蹤並累積個別學生的學習進展資訊 調整教學策略,適時提供個別輔導
學校端 原班任課教師 追蹤並累積個別學生的學習進展資訊 調整教學策略,適時提供個別輔導 攜手班教師 瞭解個別學生的起始程度與學習瓶頸以尋找適切性教材與教法 異中求同,同中求異的策略 分析、追蹤並累積個別學生的學習進展資訊 調整教學策略

21 教師端(原班、攜手班)使用效益 瞭解個別學生的起始程度與學習瓶頸(診斷圖)

22 教師端(原班、攜手班)使用效益 瞭解個別學生的起始程度與學習瓶頸(診斷描述)

23 教師端(原班、攜手班)使用效益 瞭解個別學生的起始程度與學習瓶頸(診斷描述)
99.06診斷 99.09診斷

24 教育局公告(101/05/23)

25 診斷 先診斷再補救

26 教學前初步診斷 瞭解一個人的學習需要知道 資料來源 一般基本潛能、認知能力、語文能力、動機、策略、氣質(特質)、風格
標準化的測驗:ASAP,輔導室瑞文氏智力測驗、… 學校的現有檔案:AB卡、學校段考、出缺席記錄 教師的觀察、教室內訪談

27 如何診斷學生起點行為、缺點 教學前的診斷起點行為 課堂中的評量方法 看什麼? 參考學科的能力指標或相關概念地圖 觀察 問答
作業(練習)表現 看什麼? 正確率、速度、錯誤

28 學習診斷擬定目標補救 (一)依據已有評量結果 (二)利用教學活動中的學生反應和成果 (三)特別設計診斷的活動 1.篩選(ASAP)
2.利用成就評量作診斷(段考、單元小考) (1)學生達成比率與精熟程度 (2)錯誤類型分析 (二)利用教學活動中的學生反應和成果 1.提問 2.對話 (三)二階段評量,作業錯的出成考卷。 (三)特別設計診斷的活動 1.非正式評量 2.作業

29 教學診斷歷程(補救) 教師發問 要求學生表現 學生表現、回答 教師要… 1.觀察並注意學生反應 2.詢問學生想什麼?不急著說錯!

30 學習成效的評量(補救) 教師自編評量 針對教學目標 不同難度的問題 - 課堂內、單元 兼顧不同的知識:語意知識、程序知識、條件知識、情意
級數的前測 級數的後測 教師自編評量 - 課堂內、單元 針對教學目標 兼顧不同的知識:語意知識、程序知識、條件知識、情意 評量項目兼顧不同目標:記憶、理解、應用、評鑑 不同難度的問題 內容難度 反應的難度 (基測試題分佈) (雙向細目表) (課本重點整理)

31 學習成效評量的目的(補救) 進一步診斷學生的學習階段 進一步診斷學生學習歷程中的困難(阻礙) 提供下一階段教學的參考,落實補救教學的精神
困難、迷思概念 提供下一階段教學的參考,落實補救教學的精神 -評量->教學->評量 1.改變教學目標 2.教材內容簡化 3.增加教學步驟 4.調整作業難易

32 成效評估 第一層教學 第二層教學 第三層教學 特教學生 (一般補救教學學生) (攜手計畫的學生) 有效的補救教學無法趕上應有程度
(小組密集採實證 支持的方法) 有效的補救教學無法趕上應有程度 台灣第三層直接測試是否為特教生 特教學生

33 掌握技巧 學生受惠 老師受益 謝謝聆聽歡迎指教 資料來源:國民中小學補救教師師資研習課程


Download ppt "臺北市北政國中王文光 (臺北市數學領域輔導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