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食品微生物學 第三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食品微生物學 第三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食品微生物學 第三組

2 成員 組長: 組員: 李品萱(微三) 何思漢(微四)、席佩妤(微四) 李承浩(微三)、謝富宜(微三) 鄭儒謙(微三)、范劭甯(微三)
石鎮瑄(微二)

3 東吳學生對於GMO食品的技術、安全與管理認知的調查
報告題目 東吳學生對於GMO食品的技術、安全與管理認知的調查

4 基因改造食品之定義 GMO 為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之簡稱,是「基因改造生物」的意思,將此技術應用於食品,則稱為基因改造食品(又稱基因轉殖食品)。

5 基因改造食品之定義 食品標準委員會(Codex)及歐聯法規對GMO之定義:
指遺傳物質透過基因技術被改變的生物,而不是以自然增殖或自然重組的方式產生。

6 基因改造食品之定義 行政院衛生署研擬之「基因改造食品之安全性評估方法」中對GMO之定義:
指使用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技術,將遺傳物質植入活細胞或生物體,產生基因重組現象,並使之增殖的相關技術;但不包括傳統育種、細胞原生質體融合、雜交、誘變、體外受精、體細胞變異及染色體倍增等技術。

7 基因改造食品之目的 基改技術可提昇農作物或牲畜的生長速度以及產量,也可增強抗蟲、抗寒、抗病的能力與改良產品的養分,亦可延長產品的存放時間。

8 基因改造食品之目的 對生產業者來說: 減少除草劑及殺蟲劑的使用、提高生產力及減短生長期,使生產成本降低,相對獲取更高利潤。

9 基因改造食品之目的 對消費者來說: 基改食品可能含較高營養成分,農民的生產成本降低,則能買到較便宜的農產品,並且降低食用到食品農藥殘留的風險。

10 GMO食品之安全及疑慮 基改技術涉及遺傳物質在物種間移殖,這種超越自然現象的科技,有可能導致生態與食品的安全問題。

11 GMO食品之食用問題 星連事件 溥采事件

12 星連事件 星連玉米是某基改玉米的商品名,該品種轉殖了蘇力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的抗蟲基因,1998年美國核准使用為家畜飼料用,但禁止作為人類食品,卻在運輸過程與供人食用的玉米混合,並造成十餘人宣稱食用該食品後發生過敏反應。 然而到目前為止,仍未證實人類食用星連玉米所含的殺蟲蛋白質與發生過敏反應有相關證據。

13 溥采事件 蘇格蘭的溥采博士 (Arpad Pusztai) 在1998年發現用某基改馬鈴薯餵食老鼠會使其生長遲緩、免疫系統失調。
事後其他科學家發表試驗結果,認為溥采的試驗不足採信,但此影響造成該基改馬鈴薯是否安全仍然無人知曉,而該基改馬鈴薯則不再上市。

14 GMO食品之環境問題 基改生物經過人為選擇栽培,相較於野生型物種可能造成生態上的競爭優勢,將降低自然界的物種多樣性,抗蟲蛋白的基因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僅侷限於該目標昆蟲,也可能導致非目標昆蟲的數量受其波動。 基改作物在生長期間花粉可能傳授到鄰近一般品種身上,而將轉殖基因帶入一般品種,造成基因外流。

15 「實質等同」原則 於1990年FAO/WHO的諮詢會中針對生物科技食品之安全評估提出的觀念,通常判定該食品之基改食品與傳統食品的共同和差異之處,以作為該類食品安全評估的重要依據。

16 「實質等同」原則 特性變異度之判定是取決於兩大特性: 遺傳表現型特性 組成分比較

17 遺傳表現型特性 植物方面:形態、生長、產量及疾病抗性等 動物方面:形態、生長、生理機能、繁殖、 產量等
微生物方面:分類學特性、傳染性、抗生素 抗性型式等

18 組成分比較 以食品中的重要組成分作比較,主要是依關鍵營養素及毒物之認定,關鍵營養素為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及維生素。

19 「實質等同」原則 經過上述的比對而認定是實質等同,則該種食品或其成分即可視為與傳統品種同樣安全,反之,若發現兩者之間有差異,則需進行評估和動物試驗。

20 基因改造產品的現況 微生物: 目前著重於酵母菌及乳酸菌的改良。

21 基改酵母菌 酵母菌是食品工業上重要的發酵菌,目前在國外已獲准商業化使用的基改酵母菌有麵包酵母與啤酒酵母。

22 基改麵包酵母 可以製造出膨發性能良好、鬆軟可口的麵包,這種菌在麵包烘烤後會死亡,一般認為經此過程會比較安全。

23 基改啤酒酵母 可以在釀造時防止餿酸味的產生,或者簡化釀造的流程。

24 基改乳酸菌 基改乳酸菌則用來改良製作乳酪、香腸、醃魚、食醋、醬油和黃酒等食品。

25 基因改造產品的現況 動物: 基改的哺乳類動物目前多用來產生含有特定物質的生乳,包括:醫藥用蛋白質如人類凝血因子、機能性蛋白質、環保酵素、疫苗等。

26 基因改造產品的現況 動物: 魚類目前主要是鮭魚與螢光斑馬魚兩種。 基改鮭魚可使鮭魚長的更快更大,具有商業價值;螢光斑馬魚則具較高的觀賞價值。

27 基因改造產品的現況 植物: 目前應用最廣的基改生物,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等四種作物栽培面積佔全球基改植物的99.9 %。
而所轉殖的基因主要分成抗除草劑及抗蟲。

28 基因改造產品的現況 植物: 台灣的生技應用於香蕉、柑橘、園藝觀賞植物等,助益良多。 例如:蘭花生產創造每年6,000萬美元以上的市場。

29 網路問卷調查 目的為調查東吳大學學生對GMO食品的技術、安全與管理的認知程度。
分別從對GMO的認識、觀感,以及對已商品化的GMO食品的了解、接受情形來做調查。 同時也觀察各學院對GMO食品的了解、接受情形是否有差別。

30 網路問卷題目 您是否知道基因改造生物或基因改造產品 您曾經從哪些管道得知GMO相關訊息 請問您認為基因改造生物或基因改造產品是什麼
您不能接受『基因改造食品』應用於以下哪些領域的研發 您認為GMO的發展具以下哪些缺點或影響 就您認知,市面上GMO食品有哪些 請問您認為市面上GMO食品應如何做產品標示 在下列哪些情況下您會考慮購買GMO食品

31 網路問卷-結果

32 網路問卷-結果

33 網路問卷-結果

34 網路問卷-結果

35 網路問卷-結果

36 網路問卷-結果

37 網路問卷-結果

38 網路問卷-結果

39 網路問卷-結果

40 網路問卷-結果

41 網路問卷-學院交叉分析

42 網路問卷-學院交叉分析

43 結論


Download ppt "食品微生物學 第三組."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