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藝術展演與城市 第6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藝術展演與城市 第6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藝術展演與城市 第6講

2 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 邱誌勇

3 前衛藝術的跨越 「新類型」公共藝術,指的不是以往陳列在公共空間中的雕塑,而是以公共議題為導向,強調民眾的參與、互動、共生,並形塑出公共論述的藝術創作。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29

4 前衛藝術的跨越 偶發藝術、社會雕塑、觀念藝術、大地藝術、超級寫實主義、女性行動主義,以及裝置、錄影、環境、生態、行為等領域的多樣型態,都已被納入「公共藝術」的範疇之內。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29

5 前衛藝術的跨越 前衛藝術的介入空間,不但改變了當代藝術的趨向,也刺激了公共藝術的轉向。
此「空間」不僅是場域上的,它也是時間上的、人群中的、記憶裡的、族群外的、意識內的。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29-31

6 國外前衛公共藝術的範例 波伊斯的〈給卡塞爾的七千顆橡樹〉(7000 Oaks)
透過種植來連結人心,波伊斯認為這是一個對於所有摧殘生活和自然力量發出警訊的行動。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1-33

7 國外前衛公共藝術的範例 在卡塞爾市區空地種樹已經是一種公開的儀式,因為樹已代表人類,種樹行動已使個人與群體連結、使當下和記憶疊合。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1-33

8 國外前衛 公共藝術範例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0-31

9 柏林熊展 仿照的正是 乳牛大遊行 的操作模式

10 國外前衛公共藝術的範例 森菲斯特的〈紐約市的時間景觀〉(Time Landscape of New York)及〈南布朗鐵杉林的時間景觀〉(Time Landscape,South Bronx Hemlock Forest)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3

11 國外前衛公共藝術的範例 位於紐約大學旁,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民眾經過這個如同「森林」的作品,絕大多數過往行人根本渾然不覺那是第一個由紐約市公園系統負責維護的特定場域「雕塑」作品。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3

12 公共藝術的改觀 隨著前衛藝術的轉變,公共藝術的形貌在八、九O年代也有明顯的改觀,強調公共性的訴求日益增加。
民眾參與、社區營造、生活經驗、集體認同,已是公共藝術論壇的核心課題。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5

13 卡特琳(Catherine Grout)之於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是促成個人與世界,及與他人「相遇」的媒介,作自身孤立的美感反倒不是它的重點。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5-37

14 卡特琳(Catherine Grout)之於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幫助我們凝聚共同記憶,是既私密又能引起共鳴的經驗,能創造出一種獨立於體制外的論述和無階級之別的分享連結。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5-37

15 卡特琳(Catherine Grout)之於公共藝術
公共意識沒有制式的型態,那怕是最平庸的公共環境,都可以是好的交流場所。切勿利用象徵性符合來統合群體精神,這有違在「公共空間」中追求民主。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5-37

16 卡特琳(Catherine Grout)之於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的介入,已逐漸是一種將各種印象結合在一起的行為,中心性應消失,讓藝術介入的方式不那麼突兀。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5-37

17 閒置空間 再利用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37

18 國外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碧蒂‧梅森(Biddy Mason)公共藝術計畫 藉由與集體認同的對話,延伸社區歷史的深度、豐富了作品的敘事性。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51-61

19 國外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芝加哥乳牛大遊行 藉由節慶活動的號召,開啟了藝術對話的廣度,塑造了鮮活的城市意象。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51-61

20 國外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克雷格和固特曼(Clegg & Guttmann)的開放圖書館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61-71

21 國外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川俁正《東京新住屋計劃》 孫梅(May Sun)的〈大門〉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61-71

22 國外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以上案例,也都是高舉公共性、社區認同、民眾參與的公共藝術。 這些公共藝術,在先進國家甚為普及。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61-71

23 前衛藝術的轉向 以波伊斯為師的藝術家中,李銘盛無疑是最受矚目的新銳。
李銘盛最常使用的創作媒材就是他的身體,他用他的軀體、他活生生的身體行動、知體語言,將它所欲傳遞的藝術和內容表現出來。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74

24 前衛藝術的轉向 如同波伊斯般,李銘盛對生態危機、環境保護最為關切。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74

25 前衛藝術的轉向 另外,倪再沁的環境藝術創作,有如森菲斯特般,是回到大地上做作品。
其「回塑者」系列,是以鐵鍬為筆,以落葉、枯木、果實為顏料,架構出對自然的頌讚。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75

26 前衛藝術的轉向 相對於李銘盛的張揚,倪再沁的創字則過於隱晦,他們的創作雖然在當時未能成為台灣藝術創作的主流型態,但如此獨特的展現,已是前衛藝術將轉向的證明。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75

27 國內公共藝術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52-53

28 國內公共藝術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52-53

29 國內公共藝術 知名案例 海安路藝術造街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0 城市行動藝術節──台北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1 城市行動藝術節──台北 蘇珊雷西──青少年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2 城市行動藝術節──台北 吳瑪悧 ──皇后的新衣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3 國內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侯淑姿──快樂組曲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4 國內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黃文慶的〈地圖〉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5 國內公共藝術的知名案例 永康街公園外的牆壁畫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6 國內公共藝術 葉蕾蕾、台北市啟聰學校師生 ──我們在天空飛翔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7 國內公共藝術 葉蕾蕾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

38 結論──台灣公共藝術的未來 將公共藝術的設置視為一種觸媒、一個開始,藉由一個共同參與創作的機制,讓民眾對該藝術作品產生認同,進而對藝術品所處的環境,也就是都市公共計畫空間或者視社區環境產生認同感。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132

39 結論──台灣公共藝術的未來 公共藝術應該注重其環境的脈絡,包括人文、歷史、社會、文化等。
不論是凝聚記憶、互動關係、相遇媒介、閱讀脈絡、認同過程等等,所有睿智的看法最後都得在實踐中檢驗。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132

40 結論──台灣公共藝術的未來 只有落實「先公共,後藝術」的公民美學理念,才能打造台灣公共藝術新生態,及累積意義豐厚的公共藝術。
《藝術反轉──公民美學與公共藝術》p132

41 謝 謝 聆 聽


Download ppt "藝術展演與城市 第6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