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為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為例
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林坤燦執行秘書

2 壹、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能力指標與檢核 (一)性別的自我瞭解 主題軸 主要概念 次要概念 民國100年九年一貫新課綱性平議題能力指標 國小 國中
身心發展 差異 1-1-1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 1-3-1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 1-4-1尊重青春期不同性別者的身心發展與差異。 身體意象 1-2-1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 1-3-2認知次文化對身體意象的影響。 1-4-2分析媒體所建構的身體意象。 性別認同 性取向 1-3-3認識多元的性取向。 1-4-3瞭解自己的性取向。 多元的 性別特質 1-1-2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 1-2-2覺察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印象。 1-3-4理解性別特質的多元面貌。 1-4-4辨識性別特質的刻板化對個人的影響。 1-4-5接納自己的性別特質。 生涯發展 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 1-2-3欣賞不同性別者的創意表現。 1-3-5認識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 1-4-6探求不同性別者追求成就的歷程。 職業的 性別區隔 1-3-6瞭解職業的性別區隔現象。 1-4-7瞭解生涯規劃可以突破性別的限制。

3 (二)性別的人我關係 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的刻板化 2-1-1辨識性別角色的刻板化印象。 2-2-1瞭解不同性別者在團體中均扮演重要的角色。
2-3-1瞭解家庭與學校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2-4-1分析現今社會問題與刻板的性別角色關係。 2-4-2思考傳統性別角色對個人學習與發展的影響。 2-4-3分析性別平等的分工方式對於個人發展的影響。 性別互動 互動模式 2-1-2學習與不同性別者平等互動。 2-4-4解析人際互動中的性別偏見與歧視。 表現自我 2-2-2尊重不同性別者做決定的自主權。 2-3-2學習在性別互動中,展現自我的特色。 性別與情感 情緒管理 2-2-3分辨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方式。 2-3-3認識不同性別者處理情緒的方法,採取合宜的表達方式。 2-4-5去除性別刻板的情緒表達,促進不同性別者的和諧相處。 情感的 表達與溝通 2-1-3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感受,不受性別的限制。 2-3-4尊重不同性別者在溝通過程中有平等表達的權利。 2-4-6習得性別間合宜的情感表達方式。 情感 關係與處理 2-3-5辨別不同類型的情感關係。 2-4-7釐清情感關係中的性別刻板模式。 2-4-8學習處理與不同性別者的情感關係。

4 (二)性別的人我關係 性與 權力 身體的界限 2-1-4認識自己的身體隱私權。 2-2-4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自主權。
2-4-9善用各種資源與方法,維護自己的身體自主權。 性與愛 2-3-6釐清性與愛的迷思。 2-4-10認識安全性行為並保護自己。 2-4-11破除對不同性別者性行為的雙重標準。 性騷擾與 性侵害防治 2-2-5認識性騷擾與性侵害的類型。 2-3-7同理與關懷受到性騷擾或性侵害者。 2-4-12探究性騷擾與性侵害相關議題。 家庭與婚姻 多元家庭 型態 2-2-6認識多元的家庭型態。 2-4-13釐清婚姻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2-4-14尊重不同文化中的家庭型態。 家庭暴力 2-2-7認識家庭暴力及其求助管道。 2-3-8認識家庭暴力對身心發展的影響。 2-4-15習得家庭暴力的防治之道。 性別與法律 權益與 法律救濟 2-3-9瞭解人人都享有人身自主權、教育權、工作權、財產權等權益,不受性別的限制。 2-3-10瞭解性別權益受侵犯時,可求助的管道與程序。 2-4-16認識性別權益相關的資源與法律。

5 (三)性別的自我突破 資源的運用 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的運用 3-2-1運用科技與媒體資源,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的運用 3-2-1運用科技與媒體資源,不因性別而有差異。 3-3-1解讀各種媒體所傳遞的性別刻板化。 3-4-1運用各種資訊、科技與媒體資源解決問題,不受性別的限制。 校園資源 的運用 3-2-2檢視校園中資源運用與分配在性別上的差異。 3-4-2檢視校園資源分配中對性別的不平等,並提出改善策略。 3-4-3運用校園各種資源,突破性別限制。 社會的參與 對公共事務的參與 3-3-2參與團體活動與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 3-3-3表達對社區公共事務的看法,不受性別限制。 3-4-4參與公共事務,不受性別的限制。 社會建構的批判 社會文化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3-4-5探究社會建構下,性別歧視與偏見所造成的困境。 3-4-6反思社會環境中,性別關係的權力結構。 多元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4檢視不同族群文化中的性別關係。 3-3-5體認社會和歷史演變過程中所造成的性別文化差異。 3-4-7探究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性別歧視,並尋求改善策略。

6 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能力指標檢核表 (一)性別的自我瞭解 身心發展、性別認同、生涯發展 極不符合 極為符合 符合程度
極不符合 極為符合 1 2 3 4 5 1-1-1認識不同性別者身心的異同。 1-3-1認知青春期不同性別者身體的發展與保健。 1-2-1覺知身體意象對身心的影響。 1-3-2認知次文化對身體意象的影響。 1-3-3認識多元的性取向。 1-1-2尊重不同性別者的特質。 1-2-3欣賞不同性別者的創意表現。 1-3-5認識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

7 貳、融入新個別化教育計畫(IEP) 一、國內外特殊教育落實的主要趨勢,係採「功能取 向」為特殊教育實施現場必要之理論依據。
進行主、客觀評量以獲知身心障礙學生自身實際能力及條件。 如:心智能力、適應技能、語言及動作能力、健康等 將身心障礙學生自身能力及條件置處於普通教育融合環境之中。 如:居家、學校、社區、社會等環境 最後視身心障礙學生「自身能力」置處於「融合環境」而產生的「功能表現及限制」,進而充分獲知及了解各身心障礙學生之「特殊需求」

8 將各身心障礙學生之個別特殊需求,結合其在教育現場的學習現況,擬定適切的個別化教育計畫(IEP),通常包括:
學生個案資料與家庭現況 主客觀特殊需求評量 特殊教育及相關支持服務措施 長短期教育目標及其評量 情緒與行為問題介入方案 轉銜輔導與服務 行政支援等 能力 環境 功能表現及限制 圖 2-1 身心障礙學生「功能取向」理論與實際應用

9 二、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新舊法定內容比較
新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草案第14條: 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 現行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8條: 一、學生、家庭現況及 需求評估。 一、學生認知能力、溝通能力、行動能力、情緒、 人際關係、感官功能、健康狀況、生活自理 能力、國文、數學等學業能力之現況。 二、學生家庭狀況。 三、學生身心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及生活 之影響。 四、適合學生之評量方式。 二、學生所需特殊教育、 相關服務與 支持 策略。 七、學生所需要之特殊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 八、學生能參與普通學校 (班) 之時間及項目。

10 新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 草案第14條: 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 現行特殊教育法施行細則第18條: 三、學年與學期教育目 標及其評量方式、 日期與標準。 六、學年教育目標及學期教育目標。 九、學期教育目標是否達成之評量日期及標準。 四、具情緒與行為問題 學生所需之行為功 能介入方案與行政 支援。 五、學生因行為問題影響學習者,其行政支援 及處理方式。 五、學生之轉銜輔導及 服務內容。 十、學前教育大班、國小六年級、國中三年級 及高中(職)三年級學生之轉銜服務內容。

11 三、新個別化教育計畫(IEP)內容要項調整與統合
1、學生、家庭現況及需求評估: (1)學生認知能力、溝通能力、行動能力、情緒、人際關係、感官功 能、健康狀況、生活自理能力、國文、數學等學業能力之現況。 (2) 家庭現況:學生家庭狀況。 (3) 學生需求評估: □ 各類特殊教育學生之教育需求評估,應就健康狀況、感官功 能、知覺動作、生活自理、認知、溝通、情緒、社會行為、 學科(領域)學習、特殊才能、創造力等向度,依學生之需 求選擇必要之評估。並於評估報告中註明優弱勢能力,所需 之教育安置、評量、環境調整、轉銜輔導等及其它相關服務 之建議。 □ 學生身心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及生活之影響。 □ 適合學生之評量方式。

12 2、學生所需特殊教育、相關服務與支持策略:
(1)學生所需要之特殊教育及相關專業服務。 (2)學生能參與普通學校 (班) 之時間及項目。 (3) 學生所需支持策略。 3、學年與學期教育目標及其評量方式、日期與標準: (1)學年教育目標及學期教育目標。 (2)學期教育目標是否達成之評量日期及標準。 (3)學年教育目標:需含兩學期教育目標,皆屬「長期目標」。 (4)每一個學期教育目標皆下含數個短期目標,並須有其評量方式、 日期與標準。

13 4、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與行政支援:
(1)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為功能介入方案」: ①行為問題陳述:指明行為問題、陳述個案及行為資料等。 ②行為問題診斷(行為功能評量):初步、中程、最後診斷。 ③行為問題處理(行為介入方案):初步、中程、最後處理。 ④列入IEP內容項目及其方案表件。 (2)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所需之行政支援。 5、學生之轉銜輔導及服務內容: (1)強調各教育階段每學期皆須進行轉銜輔導及服務。 (2)特別著重學前教育大班、國小六年級、國中三年級及高中(職)三年級 學生之轉銜服務內容。 (3)轉銜輔導及服務應依據學生之需要,包括升學輔導、生活、就業、 心理輔導、福利服務及其他相關專業服務等項目。

14 四、個別化教育計畫(IEP)更新格式及撰寫實例
○○縣○○國中(小)個別化教育計畫 一、基本資料 (一)個人資料 學生姓名 性別 (略) 出生 年 月 日 身分證字號 戶籍地址 居住地址 電 話 (O): (略) 家長或監護人 關係 (H): (略) 鑑輔會鑑定類別: 鑑定文號:(略) 行動:(略) 身心障礙手冊:□無□有(續填) 手冊記載類別:(略) 障礙程度: 手冊核發日期 年 月 日 後續鑑定日期

15 (二)家庭現況及背景環境 家長教育程度 父: (略) 母: 主 要 照 顧 者 (略) 家 長 職 業 主要學習協助者 家庭經濟狀況 父母婚姻狀況 原住民族 □是 家 長 期 望 說明:透過家長對個案的期待,結合學生的現況,訂定目標。 家庭生活簡述 (排行、家庭互動關係、教養態度、生活作息狀況、家族特殊疾病史…等) 說明:了解學生使用的語言,家庭結構及其他成員對學生接納的情形。 家庭對個案的支持 (經濟、醫療、輔具、課業指導…等) 說明:了解學生家庭中經濟狀況,及對學生所提供之醫療、輔具及相關教養的情形。 家庭需求 (個人的需求、家庭的需求…等) 說明:綜上整理學生個人及其家庭目前需求,並可簡易區分一般教育、特殊教育、輔具、課後照顧及社會福利需求等項目。

16 (三) 發展史 專業診斷 治療情形 (目前就醫現況、相關過敏紀錄…等) 說明:註明醫生診斷病名,此處紀錄指長期用藥,如過動、癲癎、氣喘或慢性疾病等用藥。 服用藥物:□無 □有 藥物名稱 服藥時間 副作用 其他 (出生特殊狀況、醫療史…等) 說明:曾罹患之重大疾病或特殊傳染病等。 (四) 教育史 過去教育 安置情形 (教育安置概況、就學輔導概況、有無接受過特殊教育、學前教育及轉學) 說明:從學前迄今所接受普通教育、特殊教育及課後輔導等情形。

17 註:本表所列測驗結果應結合於下表現況描述中使用。 說明:此項填寫標準化測驗的結果及分析。
二、測驗與評量 註:本表所列測驗結果應結合於下表現況描述中使用。 說明:此項填寫標準化測驗的結果及分析。 工具名稱 測驗結果/分析解釋 施測者 施測日期 結果 分析

18 三、能力現況描述 項目 能 力 現 況 描 述 評量方式或工具 評量者 日期 健康狀況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疾病等) 優勢:
能 力 現 況 描 述 評量方式或工具 評量者 日期 健康狀況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疾病等) 優勢: 限制:(身體病弱或長期服藥應詳細填寫) 感官功能 (視覺、聽覺、觸覺、平衡覺等) 限制:(若有限制,應詳細填寫相關醫療診斷 結果) 知覺動作 (精細及粗大動作協調、操作、運動機能、 社區移動等) 生活自理 (飲食、排泄、盥洗、購買、穿脫衣服、 上下學等食衣住行) 限制:(就學校實際適應情況,描述個案的 限制)

19 認 知 (記憶、理解、推理、注意力等) 優勢: 限制:(應以標準化測驗輔助實際觀察結果 說明) 溝 通 (口語、文字、動作之表達及語言理解等) 限制:(應以實際觀察結果並舉實例說明) 情緒及 社會行為 (人際關係、情緒控制、行為問題、 社會適應等) 語文學業能力 (聽、說、讀、寫、注音…等現況描述) 限制:(應以實際教學觀察結果並舉實例說明) 數學學業能力 (數量、四則運算、應用問題等現況描述) 說明:此項填寫含檔案資料、課堂觀察資料或非正式評量並結合標準化 測驗評量的結果進行綜合分析。

20 綜 合 摘 要(測驗與評量+能力現況描述) 優劣勢能力分析 說明:以整體的描述個案能力現況。 教育需求分析 (依學生需求 選擇必要之評估) 健康狀況 說明:依能力現況填寫是否有需求及需求項目。 感官功能 知覺動作 生活自理 認知 溝通 情緒及社會行為 語言學業能力 數學學業能力 障礙狀況對其在普通班上課 及生活之影響 (劣勢及功能限制) 說明:學生在普通班上課可能受到的限制。 適合之評量方式 (觀察、問答、指認、紙筆測驗…等) 說明:學生依照其優勢能力所採用的評量方式。

21 四、教育安置與服務 (一)安置情形 □床邊教學 □在家教育 □特殊學校 □集中式特殊班
□床邊教學 □在家教育 □特殊學校 □集中式特殊班 □資源教室 □巡迴輔導 □普通班輔以諮詢服務 □學前融合班 (二)參與普通班的時間與項目(領域及活動) 領域 地點 節課/週 起迄 時間 負責教師 備註 (三)特殊教育服務 備註(抽離/外加)

22 (四)相關專業服務(職能、物理、醫療、心理治療、聽語治療、社工……等)
服務內容 地 點 (治療或諮詢) 頻 率 時 間 起 訖 日 期 負 責 人 (五)行政支援 項目 方式 負責單位(人) 交通 輔具 無障礙設施 環境調整 助理教師 諮詢服務 其他 (六)轉銜輔導與服務(升學輔導、生活、就業、心理輔導、福利服務及其他 相關專業服務等項目,其細目內容詳見工具篇二附件部分) 計畫內容

23 五、學年學期教育目標(長期目標:三個月以上)
【第1學期】 1. 2. 3. 4. 【第2學期】

24 六、短期教育目標(短期目標:3週內可完成的目標)
項目 短期教育目標 評量 頻率 時間 評量方式 標準 結果 1-1   2-1 評量標準說明: 代號別 評量項目 1 2 3 4 5 頻率 1個月少於1次 1個月1次 1週1次 1天1次 1小時1次或更頻繁 時間 不需要 低於 30分鐘 30分鐘至2小時之間 2小時至 4小時之間 4小時 或以上 評量方式 (支持輔助型態) 監督 口語/姿勢提示 部分肢體協助 完全肢體協助 標準及結果 採完成%或描述之

25 七、行為功能介入方案 (具情緒與行為問題學生應填寫此方案) 1.行為問題陳述 說明:指明及剖析行為問題、陳述個案行為資料等。
2.行為問題診斷 說明:進行行為問題的評量、觀察與診斷,分為初步、中程及最後診斷。 3.行為問題處理 說明:依據行為問題診斷的結果進行處理,分為初步、中程及最後處理。 4.所需之行政支援 說明:在行為問題診斷與處理過程中,提供所需之行政支援,例如:環境調整、課程及作業調整或相關專業人員介入等。

26 參、融入特殊教育課程、教材與教法 一、融入特教課程
(一)教育部特殊教育百年課綱將於100學年開始試行, 該課綱係以普教課程為主,即九年一貫課綱、高中職及 綜高課綱。 (二)採行調整或修改普通教育課程方式,讓身心障礙 和有特殊教育需求學生有接受普通教育課程的機會,包 括採簡化、重整、分解、替代與充實等調整方式。 (三)特教課程教學完全以普教課綱為主,就其性別平 等教育亦以普教課程調整為適合身心障礙學生之教學方 式,教育部不另訂特殊教育性別平等課綱。

27 特教課程發展架構圖 27

28 簡化 替代 補救 實用 矯治 充實 降低難度 減少份量 目標分解 學習替代 各領域基本知能 功能性生活技能 各障礙專門性訓練 加深難度
課程教材內容之調整(擇一或多項調整) 簡化 替代 補救 實用 矯治 充實 降低難度 減少份量 目標分解 學習替代 各領域基本知能 功能性生活技能 各障礙專門性訓練 加深難度 增加廣度

29 二、教材研發與研習 (一)委託13所大學特殊教育中心教材研發特教研習: (二)教材教具比賽
辦理特殊教育性別平等教育教材研發與相關研習,100年度各特教 中心均規劃辦理輔導區教師身心障礙學生性別平等教育教材教法研發與 相關研習。 (二)教材教具比賽 每二年辦理一次全國特殊教育教材教具、輔具暨電腦輔助教學輔體 競賽,已將身心障礙性別平等教育教材,納入評選之一。第一屆及第二 屆作品已掛至全國特殊教育資訊網,供各界下載運用。 第一屆 1.教材教具組入選-男生女生配(性別平等) 2.教材教具組佳作-小紅帽青春冒險(性別平等) 3.CAI入選-小紅帽青春歷險記(性別平等) 第二屆 教材教具組-小腳ㄚ的嘉年華(性別平等融入社會適應)

30 (三)委託6縣市編撰各類身心障礙性別平等教育教材
網路資源 全國特殊教育資訊網 教育部特殊教育通報網 特殊教育性別平等資源網 項次 縣市別 編撰身心障礙類別 1 臺北市 自閉症 2 臺南市 情緒障礙 3 高雄市 智能障礙、聽覺障礙 4 彰化縣 視覺障礙 5 新竹縣 語言障礙 6 南投縣 學習障礙

31 THE END


Download ppt "以性別平等教育議題融入 個別化教育計畫(IEP)為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