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單元三:行車時車速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單元三:行車時車速控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單元三:行車時車速控制

2 知識寶庫 一、車輛煞車 (一)煞車系統控制 1.煞車原理:煞車系統利用來令片與煞車碟盤或煞車 鼓間接觸的摩擦力,對車輪施以阻力而使汽車減 速。當煞車踏板踩的越深,來令片對煞車碟盤或 煞車鼓的摩擦力也越大。 2.煞車操作:不同的煞車操作方式,會得到不同的煞 車距離。當然,我們都希望得到最短煞車距離, 以下提供一些煞車操作的要領參考

3 (1)每台車的煞車性能不同,不要將過去在別車上的經 驗套用到每台車上。 (2)腳踩煞車踏板時腳跟不離地作為支點,腳間對踏板
施力。如此可以得到較精確的控制。 (3)煞車時隨時做好放開煞車的心理準備,以應付多變 得路況。且可避免過煞車鎖死時的緊張。 (4)不要用身體的重量重踩煞車,這樣容易造成煞車鎖 死。 圖4-3-1、煞車操作 圖片出處

4 (二)緊急煞車:在無心理準備下緊急煞車,瞬間將力量
重踩在煞車踏板上,造成煞車力道大過於車輪與地 面間的摩擦力,造成輪胎鎖死,車輪打滑,煞車距 離反而比正常煞車增長。為避免駕駛的操作不當引 起危險,現今車輛多配有ABS系統來防止煞車時車 輪打滑失控。 (三)煞車距離的判斷:煞車距離可分為兩個部分 1.駕駛反應距離:從發現路況改變、大腦作出煞車判 斷、右腳從油門踏板移向煞車踏板、踩下踏板。這一 整個過程時間內車輛所行駛的距離稱為駕駛反應距 離。舉例而言,我們以0.5秒約算(遇到緊急狀況時, 因為驚慌,反應時間會更長),以時速100公里的車子 計算,此時你的車子已前行了13.9公尺,而時速卻還 在100公里。

5 因此實際的【煞車距離】=【駕駛反應距離】+【煞車制動距離】。往往我們常忽略了【駕駛反應距離】,而錯估了保持安全距離的重要性。
2.煞車制動距離:煞車踏板踩下,煞車作用使車輛減速的距離稱為煞車制動距離。煞車制動距離會因為車輛的不同而改變,不變的是煞車制動距離隨車車速增加而增長。 因此實際的【煞車距離】=【駕駛反應距離】+【煞車制動距離】。往往我們常忽略了【駕駛反應距離】,而錯估了保持安全距離的重要性。 圖4-3-2、煞車距離

6 2.引擎煞車: 所謂引擎煞車,是指利用引擎運轉時的阻力(如進氣行程的真空吸力、壓縮行程的阻力、機件間的磨擦力等)來加強煞車的效果。尤其下坡時為了控制車速,不免需常踩煞車。但長時間使用煞車,容易造成煞車系統衰竭的情形,特別在使用鼓式煞車的車輛上最為明顯,嚴重者,可能因使煞車油沸騰行成氣阻,使煞車完全失效。

7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不論是手排車或自排車在下坡路段都應利用引擎煞車來減緩車速。在長途下坡路段,配合引擎煞車可防止煞車系統發生熱衰竭的情況。依變速箱的構造原理來看,下坡時排入低速檔,且放開油門可得到最佳的引擎煞車效果。引擎煞車常為駕駛所乎略,尤其是自排車駕駛,往往過度依賴煞車踏板來制動車輛,造成煞車系統疲乏衰竭而導致交通意外。

8 二、車輛轉向控制 (一)方向盤操作: 方向盤是駕駛掌握行車方向關鍵,除了可以讓車輛隨著駕駛者的操控隨意轉向,更能在遇到突發狀況下即時的將車輛避開危險。不管是真皮方向盤、原木方向盤也好,只要握感好不滑手即可。 在以前沒有動力方向盤的車輛上,方向盤越大操作時也就越省力。現在,大多車輛因為有了動力輔助轉向裝置(大多是油壓式的,有些是電子伺服式的),方向盤大小設計,則是以人體工學為主要考量。在最容易掌握和操控的原則下,方向盤的直徑約與駕駛者的肩寬相等為佳,約30~45公分。

9 圖4-2-2、駕駛常以放鬆的姿勢駕車,這是錯誤的駕駛座姿
所有市售車輛的方向盤都是圓形的,這是因為車輛常需要作大角度轉向,圓形的方向盤操控比較容易。F1賽車上短小的方形方向盤,是依照賽車需求所設計,根本不能適用在一般路況。一般車輛的方向盤,自正直方向算起,向左或向右打到底約3~3圈半左右,圈數越多,輪胎轉向反應越慢,車輛操控穩定,常見於大型美國房車上;圈數越少,輪胎轉向反應越快,車輛操控靈敏,常於賽車採用。 方向盤的操作可分交叉式、連並式、對握式為三種: 圖4-2-2、駕駛常以放鬆的姿勢駕車,這是錯誤的駕駛座姿

10 圖片出處:台北市小汽車駕駛人手冊,台北市政府,民90
1.交叉式:雙手交叉,一手正握方向盤,一手反握方向盤。操作時方向盤轉動弧度大,操作速度穩定。缺點是操作時不異作細微的方向修正,且當轉到一定的角度時,雙手便會交叉卡住,造成單手握放向盤的情形。 圖4-3-3、交叉式 圖片出處:台北市小汽車駕駛人手冊,台北市政府,民90 圖4-2-3、側照後鏡調整

11 圖片出處:台北市小汽車駕駛人手撤,台北市政府,民90
2.連並式:雙手相鄰正握於方向盤正上方。轉向時雙手均向同方向施力,操控方向盤的力量大,轉向快速。但與交叉式相同,容易造成單手握放向盤的情形。 圖4-3-4、連並式 圖片出處:台北市小汽車駕駛人手撤,台北市政府,民90

12 圖片出處:台北市小汽車駕駛人手冊,台北市政府,民90
3.對握式:雙手分握於方向盤兩邊。操控時較為穩定,且容易作細微的方向調整。但大角度轉向時,反而操作不便,且不夠迅速。 圖4-2-4、安全帶衝擊作用情形 圖4-3-5、對握式 圖片出處:台北市小汽車駕駛人手冊,台北市政府,民90

13 操作車輛,最忌諱雙手離開方向盤,造成遇到突發狀況時,來不及修正行車方向而失控。特別在長時間的駕車行駛,駕駛常不自覺的以單手駕車,因此需要時時注意自己的駕車習慣。
(二)車輛轉向特性: 當車輛以一定的角度轉向時,我們可以想像車輛是依著一個圓心旋轉,理想旋轉的軌跡應該是一個正圓。如果車子的軌跡是偏向圓圈外側,我們稱為轉向不足;如果車子是偏往圓圈內側,我們稱為轉向過度。車輛依據傳動方式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轉向特性。

14 1.前驅車(FF): FF的意思為前置引擎前輪驅動,因為引擎 的重量集中於車頭,過彎加速時的轉向特性為轉向不
足。此時將油門放開讓車輛滑行,很容易將循跡性修正 回來。 圖4-3-6、一般房車多為FF式傳動

15 2.後驅車(FR):FR的意思為前置引擎後輪驅動,其特性 剛好跟FF車相反,過彎加速時的轉向特性為轉向過度。
此時應該放掉油門,讓後輪恢復循跡性,然後以方向盤 拉回車頭過度的轉向,就能回到原先的路線。 圖4-3-7、性能房車多採用FR式傳動

16 3.四驅車(4WD):FR的意思為四輪驅動,其過彎加速特性 則需視前後輪的扭力分配決定,一般說來轉向特性較FF 與FR平穩。
圖4-3-8、4WD常用在WRC賽車上

17 4.(MR、RR):MR的意思為中置引擎後輪驅動,這類車的重量分配平均,轉向循機性良好,RR的意思為後置引擎後輪驅動,因為它的重心於車尾,過彎加速時極容易轉向過多。RR式車輛最難適應其轉向特性,最容易轉向失控。 圖4-3-10、MR式傳動多為高級跑車採用 圖4-3-9、保時捷911為RR式傳動代表

18 三、ABS系統簡介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防鎖死煞車系統。顧名思義,主要的功能就是避免煞車鎖死。當車輛踩下煞車時當,因為四輪與地面磨擦力不同,致使各車輪會有不同的轉速。磨擦力大的車輪速度較快,而磨擦力小的車輪速度較慢,甚至會被煞車咬死打滑,以致車輛失控。ABS就是利用電腦控制煞車系統中的油壓作用,做到增加煞車力、保持煞車力、減少煞車力三個功能來控制各車輪的煞車作用,防止出輪鎖死。 ABS有下列特性: (一)穩定的踏煞車,可以得到最大得煞車效果,縮短煞 車距離。 (二)緊急煞車時,車輪不會被鎖死,駕駛依然可以掌握 行車動態。 (三)即使ABS故障,仍然剎車系統依然可以發揮作用。

19 ABS分為4迴路與3迴路兩種,差別在於4迴路是四輪都有獨立的ABS作動,3迴路則是後兩輪ABS是一起動作的。嚴格說起來ABS只能算是被動的安全輔助設備,注意路況小心開車、不超速駕駛,遵循交通規則才是安全的最佳保障。

20 活動考驗 一、上網查閱你家裡車子的煞車制動性能。算算看,當 車速分別在40、70、100公里的時候,實際煞車距離 需要多少。 二、行車最忌諱,雙手離開方向盤。下次開車的時候, 請朋友幫你數數看,你有幾次不經意的讓危險接近 你。 三、除了ABS系統,你還聽過哪些電子輔助裝置可以車輛 駕駛更安全。


Download ppt "單元三:行車時車速控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